“姐姐为国征战多年,军功累累,以往无人开此先河,是没有这样公主,现我朝有这样的巾帼不让须眉的公主,以此礼下葬,谁能说过不字?”李世民冷冷的盯着他道。
“你?”李元吉大怒。
“好了,不要吵了,此事我心意以决,当年我李唐能顺利进入长安,秀宁有莫大的功劳,大唐建立后,她又在晋西为我大唐守关多年。”
“如今更是在战场上染伤去世,以军礼葬之,谁人也说不出个不子,明白早朝,我便下令。”高祖沉喝一声,打断了他们的争执。
高祖离去之后,太子建成和元吉相继也跟着他离去,李世民和长孙王孙却没有离开。
等这些人都走了之后,柴绍一脸复杂的走到他面前:“二郎,你,不该和太子还有齐王争执的。”
“这是姐姐应得的荣耀,难得父皇有此心意,我怎会不帮着姐姐争上一争。”李世民道。
“可朝臣们肯定会反对的。”柴绍道,他与李秀宁成亲多年,自然道知妻子的心事,以军礼下葬,定然最合她心意。
只是男尊女卑的思想早已浸入人的骨子里,只怕满朝文武能支持高祖这个提议的人没几个。
“在这件事上,我会支持父皇到底,任何企图反对的人都是我和过不去。”李世民一脸斩钉截铁的的开口。
“可是......”柴绍还待再劝。
“姐夫不必再言,即便父皇不提此事,我也会谏言,现难得父皇提了出来,无论得罪多少我,我都要帮着父皇把这事做成了。”柴绍刚开口,话音便被李世民给截断。
次日早朝,果如柴绍所说的一般,高祖刚提出这个提议,即遭到满朝文武的强烈反对,太子和齐王冷眼旁观,一言不发。
李世民冷笑一声,站了出来,他一双虎目冷冷的扫了反对的大臣一圈,缓缓开口道:“诸位反对平阳姐姐以军礼下葬,说白了不过觉得以前没有这样的先例。”
“我想问问诸位大人,这世上什么事,不是从无到有?从夏商到现在已有二千余年,这二十余年来,律法,农业以及入仕科举等制度都在不断发展完善。”
“之前没有公主以军礼下葬,是之前没有出现过有资格以军礼下葬的公主,而平阳公主是什么人,在座的诸位大臣想必没有人不知道。”
“以她的累累军功,再加上她的亡逝又是在出征的战场上负伤所致,她这样的人若都没有资格按军礼下葬,你们倒是告诉我,什么人才有这样的资格?”
第一百六十六章 矛盾激化(下)
众臣听得嘴皮颤动,下意识的就要反驳,可大家的视线与秦王那冰冷森然的目光一触,心头顿时一凉。
再加上皇帝也一脸怒容的瞪着他们,大家反驳的话溜到嘴边一时竟吐不出来。
当然,倒不是说这么多朝臣中找不出一两个敢和皇帝、秦王打擂台的硬茬,主要是他们反驳的借口实在有些立不出住脚。
以平阳公主的军功,再加上她过世的原因,无论哪一条按军礼下葬都不为过,唯一能让他们说道的就是平阳是女儿身。
在众臣的心里,一个金娇玉贵的公主,却凭着军功以军礼下葬,这是示裸裸的打天下男儿的脸!
正是出于这么个龌蹉心里,才有这么多人反对高祖的提议。
可这种事只能在心里想想,却不合适说出来,人家是女儿身不假,可这份荣耀是人家凭着实打实的本领挣来的,以前没有公主按军礼下葬,是没有公主有她这样的本事。
若是提这个建议的人无权无势也就罢了,可现在一力支持的却是皇帝和当朝最有影响力的亲王。
若他们继续顶着那点明显不合适宜的陈规旧俗继续辩驳,只怕很快要被秦王批得体无完肤,被皇帝当成心事龌蹉的小人。
高祖眼见众臣被问得鸦雀无声,满意的点了点头。很快,一纸以军礼下葬平阳公主的圣旨就发了下去,同时罢朝三日,让礼部为公主治丧。
早朝结束,大家前往公主府凭悼的途中,元吉的一张脸阴沉的仿若能滴下水来。
他瞅了个无人注意的当口,一脸不忿的凑到太子建成身边,开口道了一句:“太子哥哥,二哥在朝堂上的威风你看见了吧?”
“他以一已之力,驳得众臣鸦雀无声,连口都不敢开,这简直是压根没把太子哥哥你放在眼里,偏偏父皇还一力支持他,真是气死我了。”
“四弟,慎言,关于平阳以军礼下葬之事之前虽没有这样的先例,但以平阳的军功,按军礼下葬,并不算违制。”
“二弟与平阳感情向来深厚,在这件事上他一力支持父皇也情有可原,父皇对平阳的感情你是知道的,马上就要到公主府了,你可别乱来。”
太子心里其实也很不舒服,不过他的心性到底比元吉要强不少,和平阳的感情也不错,这种时候,为这么点事,和李世民置气,却是做不出来。
李元吉看了他一眼,鼻中重重哼了一声,想起父皇对平阳的感情,知道这地方容不得他胡闹乱来,只能按下满腹不忿,不再言语。
平阳公主在朝的声望本就极高,再加上皇帝的圣旨,她的丧事规格极高,不仅朝中大臣,王公贵族和宗室皆来凭悼,她在军中的同僚也来了很多。
又因柴绍之母已经亡故,父亲仅有他一个嫡子,需由女子张罗的一应事宜,只能由太子妃、秦王妃和齐王妃共同代理。
太子、齐王、秦王现在的感情不如当年那般亲密无间,他们的妻子彼此之间的关系却相当不错,三妯娌同心协力,将一应事宜处理的井井有条。
长孙王妃与平阳公主感情莫逆,她在帮着治丧的过程中,泪水几乎没有干过,三天丧事结束后,她整个人就瘦了一圈,精神也十分不济。
她回到秦王府的时候,现年虚岁已经五岁的李承乾看到母亲的模样,吓得不轻。
他急急凑到长孙面前,一脸担忧的轻唤:“母妃......”三岁多的李泰也奶声奶气的跟了过来。
家里几个孩子年纪都小,长孙只带他们去灵前给平阳公主瞌了头,就让人带回来了,这几日长驻在公主府的长孙王妃几乎没和孩子们见过面。
长孙看着围在身边的两个孩子,心头一软,强自打起精神,伸手轻轻抚着他们的脑袋:“母妃没事,你们不用担心。”
“观音婢。”从外面进来的李世民看到这一幕,三步并成两步来到妻子面前,他这几日心情比长孙还要悲伤,一时没有注意到妻子的变化,现看到妻子憔悴的模样,心头十分怜惜。
“我真没事,二郎,你看着比我还憔悴,赶紧去梳洗,今个儿我们什么都不要想,好好睡一觉,姐姐在天之灵,想必不愿看到我们这样倒下去。”长孙迎着丈夫的视线,接口道。
长孙王妃和孩子说了几句话,就让人将他们带开,接着便去梳洗,夫妻一夜无话,皇帝为公主罢朝三日,三日后大家便要上朝。
李世民与平阳的公主是嫡亲姐弟,为其请几日假哀悼也在情理之中,为此,当李世民递上七日请假折的时候,高祖想都没想就批了。
次日早辰,李世民和妻子用过早膳后突然开口道了一句:“观音婢,我不在京城的这段时间,元吉和姐姐可有什么摩擦?”
“没有啊?你为何这么问?去年你出征后,元吉就被父皇派到了河北去征讨刘黑闼,后来他吃了败仗,父皇就把太子给调了回来,让他接了元吉帅印,元吉则成了他的副手。”
“姐姐也是在那时候被派出去的,不过姐姐去的是娘子关,主要防止突厥来援,以及断刘黑闼的后路,自去年九月到今年班师回朝的这段时间,他们应该都没有机会碰面。”长孙一脸惊讶的问。
“没什么,只是他的态度让我有些奇怪罢了,平阳姐姐待他虽严厉了些,却从不失关爱,平日里他虽有些怕平阳姐姐,和她的感情却不错。”
“如今姐姐突然病逝,他在姐姐的灵前竟无半分伤怀,我实在想不通原因。”李世民皱眉道,元吉这几日在平阳的灵前所表现出来的冷漠,差点让他没忍住要动手。
长孙王妃听得心头一突,她不由自主的想起了两月前齐王妃在承天门外对自己说的话。
以杨珪娘的性情为人,本不该莫名其妙说这样的话才对,除非元吉曾在家里对着她发过什么牢骚.....
再想起平阳公主原本快康复的伤势突然逆转,长孙的脸色陡然变得煞白如纸。
“观音婢,你可是想到了什么?”李世民瞧着妻子陡然变白的脸色,眼眸不由微微一眯。
第一百六十七章 矛盾激化(下)
“没什么,元吉性子有些喜怒无常,许他心里也是伤心的,只是面上不愿表现出来罢。”长孙心头一跳,这种无凭无据的事,万不能说出来。
她深吸了口气,压下心头剧烈起伏的情绪,默默的在心里对自己道:不可能的,不管是从哪方面来看,元吉都没有对平阳姐姐下手的动机。
相似小说推荐
-
卿卿与我开太平 (大茶娓娓) 2019-04-24完结1740 6223世言,国有无双,谢有佳郎。谢家嫡系中,长女为后,二子为将,三子是个尚书郎。唯一幺女,玉石...
-
清宫宠妃 [金推] (小琉花) 晋江金牌推荐VIP2019-06-22正文完结4382 14369钮祜禄绣玥被送进宫,只封个七品的答应。她家道中落,相貌平平,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