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娇术 番外完结 (须弥普普)


  此时惊痫乃是顽疾,并无治愈可能,平常用药,多使茯神、珍珠、辰砂静心安神,又以水牛角、牛黄、麦冬等物清火下毒,便是小富人家,也经不起常常这样吃,更何况寻常门户。
  胡老娘听到这里,忍不住想起自家那个不成器的儿子,推己及人,感慨道:“有这一个拖油瓶,她爹娘怕是只能指望女儿了……”
  胡月娘苦笑道:“哪有什么爹娘,她爹娘早死,从小是那哥哥养大的,从前她嫁过一回,那一个倒是好人,可惜只两年就得病去了,没奈何,饭也吃不起,病也没法看,只好投了这一位,在酒楼子里做买卖。”
  “我二人原是旧识,她见我年纪小,不晓事,常给妈妈训骂,便来教我,是个脾气极爽利的,人又好……后来听说员外寻她有事,没两日,再不见踪影,倒是那哥哥还在原处住着。”
  她说到此处,忽然顿了顿,轻声道:“大娘,你还记得上回从任家胭脂铺子里头回来,我向你打听的事情吗?”
  胡老娘先的声音不由得高了上去,惊问道:“任家铺子里头遇得的那一位……那不是……孙参政府上……”
  ***
  胡月娘这样惦记宋门之中的事情,一半是怜人,一半却是顾己。
  她当日说有了喜,其实不过是胡编,听了旁人的吩咐,特用来拿捏杨义府,谁料得没两日,竟是当真胸前膨胀不适,又恶心作呕,原还没当回事,只那胡老娘是个过来人,请了大夫来看,竟是果然有了快三个月身孕。
  胡月娘名义上说是在此安胎,实际已经等同于被软禁,幸而胡老娘借着日常采买的名头能时出时入,带回来了李程韦入押京都府衙的消息。
  肯舍下这一身皮肉,做到这一步,胡月娘自是得过承诺。可见得李程韦被收押在监,又听了外头的传言,叫她如何会不惊惶。
  这小娘子到底只有十来岁,自小无依无靠,也无一技之长,空学了满腹往男人身上使的本事。她方才问胡老娘那一句,并不是关心胎儿,其实手掌捂着肚子,心里只想着如何叫他赶紧自家从里头掉出来。
  母女两人困在南熏门,走也走不得,逃也逃不掉,自有一番惶急不再多提。
  李程韦生意做得大,交际自然也广,他被收押在监,不晓得引起了多少人的惊惶,胡月娘不过是沧海一粟而已。
  因他素有大志向,并不只想做个寻常巨商大贾,从前跟着赵颙,本只想借对方的势力捞好处,后来步步深陷,除却骑虎难下,少不得也有自己暗藏心思的缘故。
  事涉大统,李程韦不敢孤注一掷,除却济王,也在其余人身上埋了力气。
  是以他眼下虽然身陷囹圄,又知晓赵颙出事,却自认并无大碍,隔着大理寺的重重外墙,依旧将京城之中棋子指使得团团转,所图无他,不过想在第一时间知晓宫中情况,再来看是自己要换一个墙头站,还是要将现下脚下踩的墙给砌稳了。
  ***
  京城里面上风平浪静,底下早已波涛诡谲。
  赵颙一直昏睡,他一日不醒,太医院便一日不敢下定论,而由此引发的朝野动荡,更是没有平息的可能。
  赵铎已经自行禁足了六日,每天除了早晚去给上头那一位问好,连路都不敢多走一步,即便这样,却依旧不得人满意。
  垂拱殿中,张太后抬起了眼皮,面上的表情说不上是讥诮还是嫌恶,只将对面人的话重复了一遍,道:“他从未去过文德殿?”
  躬身站在下头的黄门连忙应道:“魏王殿下每日只在殿中,除却来同圣人问安,便是温书习字,再无其余。”
  张太后再一次问道:“连一回都不曾去过?”
  她的声音冷冷的,虽是问句,却没有半点起伏,只一瞬间,那黄门便被吓出了一身冷汗,虽不知道自家说错了什么,也不知道座上的那一位究竟想听些什么,却是腿都软了,过了两息,方才抖着声音答道:“不曾……”
  张太后从鼻孔里发出了一下气音,仿佛是说给下头的人听,又仿佛是在自言自语,道:“三哥昏迷不醒,华阴侯都晓得亲进宫来探问一番……”
  黄门低着头,哪里还敢说半句话,等到出得殿门,又行出了三五百步远,才渐渐缓过神来,一面走,一面琢磨起方才张太后的话来。
  华阴侯已经年过七旬。
  ——圣人这话中之意,难道是不满四大王不去文德殿探视,不晓得悌爱兄长?
  只是依着这一位的疑心,便是四大王去了文德殿,说不得,也会被怀疑是不是去有意刺探的罢?毕竟按着京都府衙查案的结果,三大王这一回中毒,十有八九是四大王所为,眼下没有外传,怕只是因为碍着皇家颜面罢了。
  ***
  张太后并没有功夫去探究其余人的想法,她把面前摆着的几份折子翻来覆去看了许多遍,手中拈着一支羊毫,笔尖的墨都已经凝得死死的,依旧没有落到纸上。
  朱保石站在下头,本是等着回话,见这一位半晌没有开腔,只好跟着沉默不语。
  他伺候赵芮十余年,习惯了上头人看奏章前先问话的方式,面对张太后这般把东西看清理顺了,才来问话的行事,实在有些不适应,片刻之间,脑子里头已经浮想联翩,把自家方才进来时的举止同近几日所有动作都过了一遍,唯恐出了什么岔子。
  他越想越是怕,又觉得是不是从前管勾皇城司时捞的好处被这一位人老成精,眼里揉不得沙子的圣人知道了,一时又觉得会不会是因为挡了慈明宫中哪些黄门的道,被人偷偷上了眼药。
  明知此时应当细细想一想才递上去折子里头写的东西,才好应对,其余念头,不过是杞人忧天而已,可朱保石就是无法控制头颅里头的脑子。
  张太后身后只有崔用臣并一名黄门官伺候,其余内侍都离得远远的,她不说话,殿中便如同空无一人一般,寂静得可怕。


第793章 尴尬
  就在朱保石以为要这样站到天荒地老的时候,终于听到了上头传来的声音。
  “……华阴侯府上那一个小孙儿,这一阵子长得如何?”
  朱保石怀疑自己耳朵出了毛病,过了两三个呼吸的功夫,才揣摩着道:“华阴侯一脉自是生得体面,小公子能吃能睡,听闻身体十分康健,院中极少延医。”
  他分辨不出张太后那一句“长得如何”是问相貌还是问身体,又因华阴侯是太祖皇帝一支,若说长得极好,也不晓得会不会遭圣人忌讳,若说长得不好,又着实与先皇有血亲,只好把沾边的都提上一提,极克制地夸了几句。
  今次朱保石递上去的折子,里头涉及的氏族名字足有数十个,有就在京城的,也有常年在外的,短短半日功夫,能简单整出个所以然来,已经十分不容易。
  与赵芮不同,张太后问话仿佛毫无规律可循,往往东南西北,各自点上一点,朱保石正要展开来答,就被打断,那问题复又跳到了另一个方向。
  几番下来,他才渐渐摸到头绪。
  张太后问的都是细处,同一桩事,绝不多放力气,她问话前已经在心中有了数,不过是同人确认自己的想法而已。
  比起呼声甚高的济王并秦王幺子,华阴候虽也归属皇脉近亲,可向来是个冷灶,眼见张太后越问越细,便连那小儿何时学会叫爹娘,甚时能走路,有无得过百日咳,身量如何都要探究一番,便如同拿个钩子去勾螺蛳壳的尾巴。
  朱保石有些答得出,有些答不出,等到从垂拱殿出去,连一刻也不多停,径直去寻了笔墨,把方才张太后问得百八十个问题一一记录下来。
  他已不再管勾皇城司,幸而身上还带着差,总算进了存放皇城司档案的库房,也不用旁人帮忙,自己一个人对着里头如山一般的宗卷翻了起来。
  赵芮大行之后,朱保石便不复往日风光,这一回大半日没有出现,竟也无人发觉,等到他晚间自库房中出来,举着新写就的折子再一回站在了垂拱殿的门前,因无召见,也无人帮着通传。
  他从戌时初等到了子时二刻,全身已是冻得半僵,才把张太后候了出来,借着远远过来的灯火迎上去。
  ***
  除却朱保石递上来的折子,京都府衙的案情宗卷也一般平铺在张太后面前的桌案上,与前头那一份不同,此份的尾页及骑缝处另盖有提刑司、大理寺的印章。
  这宗卷足有一寸厚,里头叙述严谨,用词干脆,并无半点搪塞敷衍,另又有绘图附在其中,把当日孙兆和遇袭一案来龙去脉说得清清楚楚。
  主犯俱已招供,主谋秦惠方只受了一点刑,也跟着认罪伏法,人证、物证俱全,均是指向宫中那一位身上,只要其人招供,案子便能了结。
  这些个证据摆在面前,即便张太后一直认定赵铎为人蠢甚,绝无可能做出如此厉害的局,也不由得在心中打了个问号:难道这儿子,当真在自己不知道的时候,长进了这样多?
  帝位不能空悬太久,便是在龙椅上先放块木头占着位子,好歹也有块木头杵在那里。
  无论最终案情如何,眼下赵铎名声已坏,四王一脉再无可能,而越是隔得久,张太后越是清醒,心中已经别有计较,只觉得赵颙此次另有内情,迟早有出事的那一日,届时后患无穷,是以也不愿扶他这一支起来。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