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说做官还是要叫那些个懂得民间疾苦的上去,才会帮我们讨要好处!”
正嘈杂间,只听得一阵“叮铃叮铃”的响声,原是挂在门帘子上头的铃铛被来客撩动出声来。
李劲忙着给客人倒茶,没得空招呼,只得冲着收账的台子里头唤道:“孩子他娘!”
李劲的妻子连忙从柜台后头走了出来。
来客只有两个,当头一个身材高大,虽是穿得朴素,可相貌却是十分英俊,气质更是与众不同,除却英武,还带着几分文翰,而他后面站着的则是一个十四五岁的豆蔻少女,一样穿着简单,可容貌秀丽,进退有度。
那男子一手托着帘子,一手却半护着身后的少女,他扫了一眼铺子,问道:“店家,可还有空座?”
“有的!”李妻忙上前引着人往角落走,收拾干净了一张才空出来的桌子,请人入座了。
“客官是喝茶还是吃晌午?”李妻看那少女生得干净,忙把她面前的桌子又仔细擦了一回。
那少女见她这动作,对她笑了笑,一双眼睛似弯月一般,看得人心里甜甜的。
李妻忍不住回了一个笑,竟有种夏日里头吃了井水里头浸凉的绿豆汤的感觉。
她掉头催道:“当家的,给新来的客官上茶!”又回头道,“我们这一处虽然小,吃的东西也不多,可都是我自家做的,十分干净,想要吃点什么,我这就去整治。”
不由自主地,她便似见了自家妹妹般,絮絮叨叨起来。
李妻话才落音,却见那小姑娘拉了拉那男子的衣袖,问道:“五哥,你饿不饿的?”
唤做哥?
难道竟不是才成亲的小夫妻吗?
她心中忍不住揣度起对面两人的关系来。
怎么看怎么不像兄妹啊!
还有这一身打扮,瞧着不富贵,可身上气度,却又都与普通百姓不同,也不晓得是哪一家的儿女。
顾延章自然是不知道对面的店家在想些什么,他侧过头,轻声对着季清菱问道:“热不热?赶了半日的路,会不会没胃口?”
果然这一双就是南下赣州的顾、季二人。
听得顾延章如是说,季清菱连忙摇头,道:“热是热,也没胃口,只是肚子要吃东西的。”又道,“点些开胃的罢?莫要吃羊肉了,上火得很。”
两人点菜点到一半,那一边李劲已是转了过来,正要给新客人倒茶。
他从后头走到桌前,翻转过桌上的杯子,举起手里头的茶壶,茶水才斟到一半,就察觉出了不对。
这客人的声音,有些耳熟……
他扭头一看,“啊”了一声,看了又看,半晌才敢确认,惊道:“恩公!!”
顾延章抬头一看,忍不住挑了挑眉。
是个生人。
李劲此时早换了装束,他不再执着下场之后,反倒渐渐将养胖了,气色也好了。
顾延章与李劲本就是萍水相逢,他对其人并没有特别在意,如今对方变化这样大,一时认不出来也是正常。
然而李劲震惊之下,一时没有控制好,茶水已是溢出了杯子,他忙把手中茶壶放好,又将桌子上满溢的茶水擦干了,连声道:“恩公不记得我了?简州李劲便是!上回在延州,我于考场外头昏了过去,若不是你仗义相救,我早命丧黄泉!”
又忙转头同自家妻子道:“这边是我上回同你说的恩公!快去厨上拿些吃食来,再去取我前一阵得的靖安白茶!”
一面又把两人往里屋让,道:“两位莫要在外头坐着,人多口杂的,快里边请!”
第255章 寻访
因有了从前一番渊源,李劲夫妇几乎是竭尽所能地招待了两人。
李妻并没有夸大其词,她的厨艺当真是拿得出手的。
一大盘子卤得十分入味的驴肉,一碟子咸菜,一盘加了白醋溜的白菜,一盘子与鸡蛋同炒的新鲜黑耳,虽然都不是什么金贵东西,可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县的半道之上,已是极难得的了。
两人道了一回谢,配着一壶叶脉翠绿、汤色嫩黄明亮的靖安白茶,吃了一顿舒舒服服的午饭。
虽然还是大中午,李劲却早把茶铺的招布倒过来挂了,等到把最后一个客人送走,他就闭了门,进来寻顾延章说话。
“还未来得及恭喜恩公!我前月从同窗处得了今科消息,才知道恩公中了状元!”
顾延章站起身来,行礼道谢,又道:“李兄叫我延章便可,切莫如此称呼。”
两人互相寒暄了一阵,李劲又忙拉着妻子向季清菱行礼道谢,这才一并分位坐下。
他虽然科场失利,如今看得透了,倒是当真放下了,向顾延章交代起自己这小半年来的动向,口气之中满是知足。
“原有一个走得近的同窗,屡试不第,一气之下经商去了,他从前就机灵,后来得了一个过往行商的青眼,许了独女给他,虽不要他入赘,他想着自己兄弟多,岳丈这一处年纪大了,又只有一个女儿,便跟到了赣州……”
“我当时走投无路,当真身上没几文钱了,正巧路过赣州,想起还有个熟人,便去寻了他。”
“借了钱,原就想,回了家也无事可做,不过就是坐馆而已,哪一处坐馆不是坐,此处甚是安稳,人也富足,县乡里头倒有许多要启蒙的毛孩子,不如就在此处赚点子钱,好歹以后回乡也不至于囊中空空,不回乡,此处也不差……”
“那同窗?如今是在会昌县里头做生意……什么生意?都做!做得不大不小,也倒腾柑橘、也卖茶叶,他人比我聪明多了,头脑也好使,他那岳家在会昌扎根上百年了,虽然在赣州城里头算不上厉害,可在会昌县里头,说话也能做得数!”
李劲一气儿说了许多话,把什么都交代过了,才想起来问道:“官人,你此刻怎的在这处?琼林宴后,正该衣锦还乡才是……”
顾延章数次纠正,对方始终不肯改换称呼,他也只得罢了,听得问,便道:“我也不瞒李兄,我得官正在赣州,想着上任前来走一回。”
李劲着实愣了一下。
他叹了口气,道:“我算是服了,若是我得了状元,不再把四处招摇遍了,是不肯赴任的……怨不得我只能当个白身,你却是官人……”
虽是犹豫了一下,他鼓足了勇气,还是问道:“我虽没能耐,却也有心搭把手,只不晓得能做得什么用?”
顾延章却是认真道:“当真有一桩事待要拜托李兄了,烦请帮着写个帖子,教我带去那会昌县,也请李兄那一位同窗做个指引。”
***
会昌县,清溪乡,罗塘村。
眼见头顶日头越发地大了,张老汉用胳膊抹了把满头满脸的汗,把田垄的泥给重新拦上了,洗了洗手脚,这才收拾东西回家。
会昌四季分明,因得四面环山,并无酷暑,然而即便这样,大中午的,若是继续在外头干活,到得晚上,非得中暑不可。
夏日天热,村子里又都是乡里乡亲的,门一般都不锁,他家中门也是半掩着,还没来得及跨进去,张老大便听得里头他弟弟在说话。
“去赣州?有两条道,一条旱道,一条水道,旱道打右水、高排那一路往下,小半日功夫就能到,旱道要走上大半日,只如今这一阵子雨水太多了,赣江涨水,不敢随便行舟……”
张老汉有些疑惑。
听这话头,倒似跟外人在说话,村里头少来生人,也不知道是什么事。
一面想着,一面往里面打量了一眼。
堂屋里坐着四五个人,瘸了半条腿、又被用砖块垫平的烂桌子上头,摆了一筐子还青着的早桃,并几个大大的涩梨——家里甚时舍得买这东西了?倒是费钱!
他一眼就瞧见当中一个,其人坐在地上的草蒲团上,却比起余下几人都高了一大截,看起来像是个秀才公,又比秀才要健实多了,对方身着青布襕衫,见得自己进来,立时便站起身来。
“大哥,这是田八带过来的秀才公,说是听说咱们村你种地种得最好,特来问几句话。”张老二忙跟着站起身来,先介绍了来人,又对来人介绍自家哥哥,“这便是我大哥了!”
田八那个忘八,净给人找闲事!
一个读书的,来寻自家这个种地的,有啥好问的?
张老汉心中还在嘀咕着,那人已是朝着自己行了个礼,口中道:“打搅了张公了!”
哎呀,当真是个秀才公!
张老汉连忙把手擦了擦,作了个揖道:“不敢当,只不晓得秀才公有甚好问的,我却是只会种田种地,旁的都不会!”
“也无旁事,我原是在书院里头进学,先生给布置了功课,回头要问农课。”那人笑一笑,面上满是谦和之意,“我是外地来此读书的,不怕您笑话,家中原本做生意,田也没有下过,甚都不清楚,幸而有熟人认得您弟弟,便把我带过来了,只有些问题,怕是要叨扰诸位了。”
张老汉一面听着这人说话,一面早看到了一旁碗柜上头放着的几盒子礼,虽不晓得里面装的是什么,可只瞅那外头的盒子,就知道不是便宜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