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天下第二美 完结+番外 (桂仁)



  他微一示意,纪筠站了出来。

  就是从前那个凭一已之力,在乡下招摇撞骗,发展出顺心乡村业务的纪柱子啦。

  在汉王府被方夫子关着苦读几年之后,如今被授予王府小吏的资格,随殿下在青州当差历练了。

  因纪柱这个名字实在不雅,方夫子取其谐音,本想给他改名纪诸,望他能融会诸子百家,成就栋梁之材。

  可纪柱嫌纪诸念起来没差别,且象纪猪,索性自己翻翻字典,改成纪筠了。

  筠,竹也。

  竹子不就长得跟柱子一样?念起来还好听。

  方夫子觉得也好。

  也算是提醒他,不要长得空心竹子那般,得多填点料,才是正道。

  于是他这大名就这么订下了。

  而纪筠生平最大好处,就是永不怯场。

  哪怕瞅着这些高官,手心也有些冒汗,但他还是中气十足,抑扬顿挫的把各位官员治下的秋收情况,皆给报了一遍。

  听得诸位官员,喜笑颜开,面上有光。

  殿下说,“要是诸位没有疑议,那孤就照这份统计,报上京城了?”

  大家齐齐点头,表示同意。

  都是实打实的功绩,干嘛不报?

  此时殿下示意纪筠,取出第二份统计。

  这跟官员上报的略微不同,殿下不仅统计了当年总数,还统计了与去年对比的增减数,以及与过去五年平均值对比的变化数。

  最后形成了一张大的表格,命人钉在一张桌面大的板子上,白纸黑字的挂了出来。

  这么一算,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原本觉得自己完成得很好的官员,突然发现,今年与去年对比,基本没什么变化。

  甚至有一半的州县,还略有减产。

  但要是和过去五年的平均值一比,基本全军覆没。

  没有一处增产,全部减产。

  此时纪筠打开了最后一行数据,是各地户籍统计的人口变化数。

  与粮食减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各地人口的大幅增长。

  两相对比,不用多说,官员们集体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

  第505章 逼人

  粮食产量一直在减少,人口却在不断增长,这肯定不够吃呀。

  但对于官府来说,这问题又不算太严重。

  因为现行律法,不管百姓种多少粮食,反正开一亩地,除了头三年算荒地,给予优惠。随后熟地,都得交一半粮食。

  家里多一口人,也得多一份丁户税呢。

  所以当即就有官员指出,这样统计并不科学。

  因为百姓家里人口多了,做其他杂事的也多了呀。

  比如上山打柴,下河摸鱼,种菜喂鸡,这些俱是不必交税的。还有些女子能够纺纱织布,还能卖钱。若会绣工,就更赚了。

  只要各地安定,就能说明百姓是安居乐业,官员治理有方的。

  对!

  最后这句是重点。

  ……

  汉王殿下没吭声,一直等到群臣各抒己见,发表完看法之后,方淡淡道,“孤做这份统计,并不是要问责于谁,只是让大家心里有个数。皇上的旨意,是这三年间,无论青州定州有何灾情,皆要自己想办法。今年秋后,已是少有雨水,若明年当真发生旱情,大家能支应几时?”

  这下子,把所有官员都问住了。

  若等到没粮吃的时候,谁还有力气打柴绣花?

  那时这么多的人口,就不再是福气,而是灾难了。

  有官员弱弱提出,“殿下不是才移了上万百姓,到青州河畔么?”

  说得好。

  如今接话的是纪筠,“诸位大人,为鼓励百姓垦荒,可是你们跟殿下说,对他们免除三年赋税。如今难道要出尔反尔?”

  有官员还当真是这么想的,“那不是事急从权么?”

  殿下神色一冷。

  他才被先帝爷的背信弃义坑了一回,这些人还敢来!

  纪筠已经全然不惧的怼了回去,“若真有这个事急从权,到时新移来的百姓能同意吗?再说了,若别处都歉收,就这里收成好,各家的亲戚朋友不会来投奔么?还不如做个守信之人,让他们帮着照应些亲戚,只怕还更合适吧?”

  那官员被堵得没话说,而其他同僚也纷纷倒戈,大半站在了纪筠这边。

  “真若是遇着天灾,官府又说话不算话,这不是现成的给人官逼民反的借口么?此计欠妥。依我看,倒不如再迁人。”

  “那也迁不了这许多吧?也就一条青州河,除非你还能找着水源。”

  “多打井呢?挖深些。”

  “这话不通。那位修水利的小俞大人,上回老夫倒是跟他聊过。这些年青州定州水位皆有下降,证明地下水就那么多。你多打了,别人能不跟着打?最后一样没水喝。”

  那怎么办?

  ……

  众人七嘴八舌,议论纷纷。

  有些人越发动起心思,想回头就去找门道调离。

  此时,殿下方亮出了他的目的,也是他今天召集所有人的用意。

  “孤知道,每年秋收时,皆有些上不得台面的事情。比如踢斗淋尖,比如以陈充新,甚至双层仓。但孤不想追究这些陈年老账,只想告诉大家。

  今年秋收各地交上来的粮食,孤是务必要颗粒归仓的。谁敢短一粒,孤就到他的碗里,去抄上一锅。谁敢短上一锅,那可不好意思,孤会带兵到府上,去抄上一窝!横竖之前在京城,这样的事,孤也不是没有干过!”

  他这番话落地,可是惊得群臣不敢言语。

  所谓淋尖踢斗,是官府收粮食赋税时,惯用的一种伎俩。

  淋尖就是在粮斗装满后,还要故意加粮,直到上面堆出个尖儿来。

  踢斗是在百姓交的粮食,已经将官制粮斗装满时,派那些力气大的差役,大脚去踢。这样冒尖的粮食,必然会撒出来,却不许百姓扫回去。

  这些冒尖多余,被踢出来的粮食,最后就被官差分了。

  而以陈充新,是找不法商人,拿陈米换了入库的新米,赚取差价。

  至于双层仓,就更恶毒了。

  是官府在收粮之后,只将粮仓的表面注满。剩下的,就被官员拿去卖了私分。回头报个逐年损耗,也能蒙混过去。

  就算遇着上官检查,拿着长杆去捅,似乎也是有的,只底下全是空心。真遇着灾年,那是半粒粮食都拿不出来的。

  因为各地征收的粮食,除了部分送往京城,其余大部分都是放置在各个县衙的粮仓里。

  所以这回叫他们来,汉王殿下便命人准备了数份契约,此时一人一份,摆在面前。

  上面内容很简单,就是他们身为某地长官,确认今年应收粮赋多少,实收粮赋多少,签名确认。

  如果到了灾情发生的时候,必须各地拿出粮食时,谁要是拿不出这些规定的数目。那不好意思,哪怕已经不在本地任职,任你调到天涯海角,汉王殿下都是要来讨债的。

  在座官员,不少已经微微色变,眼神发虚。

  他们当中有些人,已经收到底下今年孝敬上来的银钱了。

  就算没收,可也不能保证自己底下没人贪哪?到时追究起来,不也是他们的责任?

  毕竟这白纸黑字,一旦签下,那是要负责的!

  当下就有官员支支吾吾,不想立这个契。

  有人还佯装怒色,“吾等好歹也是朝廷命官,岂可当成贼来防?”

  就是就是。

  一帮子官员齐齐附合。

  殿下冷笑,“你们都若不想签,那也行啊。孤已经替你们另拟好了一份奏折,你们填上你们的道理,签上大名,孤派人三百里加急送到京城去。顺便也请父皇,另请高明吧。孤是这治不了这两州了,不管有什么责罚,孤都自己领着!”

  他这一招釜底抽薪,算是把所有官员都架在火上了。

  签,等于给自己弄一个烫手山芋。

  不签,即刻就得在皇上跟前,种一根大刺。

  我儿子又没追旧账,又没干嘛,你们为何不敢签,是心里有鬼,还是有鬼?

  保不齐皇上顿时就要派人下来,查两州的粮仓库存情况了。而许多地方,还真经不起查!

  官员们齐齐哑巴了。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盼着有人能出头说句话,挡了这事。可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谁敢出头?出头又说什么呢?

  “殿下,此举似乎有些逼人太甚了吧?”

  终于有人开口了,却是极不得众人待见的虞亮。

  第506章 同心

  “从前您在京城,找到那些权贵门上,还算事出有因。可如今大家是通敌了,还是叛国了?再说……”

  虞亮眉头一挑,才想冷笑着说出一个真相,打闵柏的脸,谁知青州知府和定州知府对视一眼,竟是一同提笔。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