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有在皇上身边安插耳目,皇上虽没吩咐,他这太监总管能不长眼?
燕成帝唔了一声,忽地嗤笑,“她倒也真舍得。”
李大海不敢接话。
心知这是说徐皇后呢,那样观音也舍得,真让人不知说什么好了。
燕成帝垂眸发话,“传朕的口谕,让太医院院正亲自去徐太师府上走一趟。太师一向为人刚正,朕真担心他被那不肖子气出好歹来。”
呵,
太医院院正都亲自去了,“刚正”的徐太师不吐几口血,吃半年苦药象话么?
迅速打发了小太监去传话,李大海转身,就见皇上猛地把花名册往地上狠狠一摔。
“大海啊,你说朕平日是不是太过宽容了?什么腥的臭的,都敢送来!”
终于发火了。
李大海倒松了口气。他侍候几年,算是猜出皇上几分真意。
汉王出身卑微,他的亲事,燕成帝一直很上心。这回假借徐贤妃的手,想试试群臣心意。
谁曾想,却当真试出一堆势利眼来。
看样子,有些人是要被皇上记上黑名单了。
不过李大海也觉活该。
到底是皇长子,就算当爹的客气几句,能当真?
还真把些歪瓜裂枣送来充数,真是活腻味了!
李大海特意留下,可不是替人当出气筒的,他从袖中另抽出一份名单,“倒也不是所有人,都这么不懂事。有几户人家,倒是挺明白事理……”
燕成帝阴沉的俊容,渐渐转晴。
芜城。
城北有一片低矮破旧的土坯房,住得全是穷苦百姓。
连块砖瓦都没有,全是黄泥砌的屋,茅草当屋顶,破席当大门。比从前猫耳朵胡同还差。
就是小十三从前讨饭的时候,宁肯住破庙,都不爱来这块。
不过如今,他可是每天风雨无阻,早晚一趟,赶着小驴车,跑得十分殷勤。
眼看又到那棵熟悉的大槐树,小十三站定,便摇响了手中铃铛。
叮当、叮当、叮当。
有节奏的铃声刚响起,破胡同里,便有小孩飞奔出来,探头探脑,看一眼,又飞奔回去大嚷。
“娘,姐姐!十三哥来收饭啦,快些快些!”
然后依旧是乱烘烘的,巷子里数十家妇人跑了出来。拎着写着编号的竹篮交上,在驴车前排好队,一个个揭开竹篮,让人验看着饭食,再数出铜板,依次放进车上小坛里。
小十三数着差了一份,正要核查是谁家时,一个十来岁女孩,慌慌张张跑了来。
因那条打满补丁的旧裙子实在太长,竟只能在胸口处高高提着,又不敢靠近,惶急得都快哭了。
“对不起对不起!今儿我娘请人去裁衣裳了,回来得晚了些。饭还有些没熟透,只等一会儿,一会儿就好!”
旁边有调皮的小子,想去撩她裙子,“那你里头是不是没穿裤子?不会还光着屁股吧?”
许多人皆跟着调笑。
却有位年长妇人,沉下脸喝斥,“有什么可笑的?谁家不是这几天才穿上的衣裳?再笑就把你全家叫出来看看,就不信没个露肉的!”
这妇人身上衣裳虽破,洗得却比别人干净,头脸也打理得更加整齐。听说原本家境尚可,可惜去年一场洪水,冲毁家业,才流落至此。但家中行事却极有规矩,如今这一发威,旁人不敢再取笑。
说来也是,会住她们这样破房子的,自然是城中最穷的人,合家就一条裤子都不见少。也就是去年起,顺心小哥过来派发了批生意。
每日只要出几文钱,帮军汉们淘洗干净米粮,煮回饭,自家就能落得一斤米。
从地里掏个芋头煮个粥,全家都够能喝口热乎的了。
光这一项,都不知养活了多少人。
待今年开春,有攒下余钱的,就能扯件粗布衣裳遮羞了,回头也好出去找事做。
便不行,总也能出门开荒,种块菜地啊。
一家子总多了份嚼用,日子就更好过了,又有什么好笑话的?
可调皮小子她娘觉得失了面子,还偏帮着自家儿子,“他还小呢,看看怎么了?”
年长妇人啐道,“再小也不能做这样没皮没脸的事,之前求人找活干的时候,你可说儿子都十二三了,懂事得不得了,怎么这会子就小了?”
把人骂退后,年长妇人放缓神色求情,“十三哥,再等一会儿吧。豆子娘平素最是勤勉,只合家女人就一条裙子,穿着出门就没法去淘米,才晚了些。这丫头别看着矮,其实都快十五了,实在不能再露腿露肉的见人。”
十三正想说无妨,那豆子娘却是心里着急,拿床破被裹身上,便提着篮米饭,光着脚飞奔出来。
“好了好了,这回可是熟了的!”
等她把米饭交上,又交了路钱,十三笑笑,多说了一句。
“婶子别净顾着赚钱,回头也给自己做双鞋吧。下月起,又会多几十队要煮饭的。有一队听说你家米淘洗得特别干净,特别点名要你家来煮。所以,你可得个双份。”
啊?啊!
那妇人惊喜得说不出来话来,倒是后头提着裙子的女儿,兴奋的尖叫起来。
想往上冲,又实在是怕丑,只能深深给十三鞠了一躬,在那里跳着脚嚷。
“娘!娘,咱们下月又可以多挣一份粮食了!”
妇人捂着嘴,激动得掉下眼泪。
旁边妇人,连调皮小子也围上来,“有我家吗?有我家吗?”
十三扬一扬手中的小本子,“你们干得怎样,我都记着呢,自然是优先安排做得好的。象你小子这样掀姑娘裙子没规矩的,这回肯定没指望了,好好努力吧。老婶子,你肯说公道话,下月便也算你一份。走了!”
安排完毕,十三赶着驴车走了。
还不忘温习一下薛先生良教的成语,赏罚分明!
自觉还很有些小小得意呐。
而那两家下月明确得双份的妇人,自然是万分欢喜。
调皮小子和他娘,双双失落之极,回头又被自家男人捶了一顿。
“要你们不学好,没规矩!好好的粮食都没了,活该饿死的命!”
第202章 中毒
顺心小哥,如今可是全城出了名的爱学习。
经常瞧见他们一路送货,一路背着《三字经》、《百家姓》。
若有目不识丁的乡亲,想打听个自家姓名,顺心小哥总是很热心停下来,写给你看。遇到不会的字,他们下次路过,还会专门学了来教你。
若让他们听见骂脏话,打架的,都不爱搭理。
故此城中虽有商家想仿着他们做生意,可百姓们还是认准了“顺心”马甲,并不愿意轻易换人。
于是,城北这片由顺心小哥分包,给军营煮饭的破胡同,风声也在慢慢好转中。
小十三想,这大概就是薛先生良说的,近朱者赤了吧?
跟着自己这样好人,果然都学着上进了呀!
虽说他从前也识几个字,但还是跟着薛良,才学到更多道理。
也因为文化水平略高,才被选中军队送饭的差事。
不仅配备了专车,收入也更稳定。
如今一些老乞丐,不,是人力行的老哥,在教育贪玩,不用功念书的小哥时,都拿他举例。
读书没用?
看看小十三,那就是榜样!
你们这些两条腿走路的,能比得上人家四个蹄子?
如今连八婶都在拼命背九九歌,发誓要学会简单的算术呢!
想想猫眼儿胡同的大家庭,小十三心中越发有了干劲。
去到军营,与长得粗黑凶悍,实则挺和气的何百户,交接了煮好的热饭。又把下一顿要煮的米,分发到各个编号的篮子里。
新加入的几队,还不甚放心。
“给我们找的是什么人家?能信得过么?”
何百户听着不喜,当即从本队的罐子里,舀了一瓢饭出来。
“不信给你尝一口,吃出一沙粒,我就赔你一两银子!哟,今儿这饭里,还给咱们加了好料哪!”
这勺饭上,撒了一层春天刚结出来的嫩蚕豆,清香喷鼻。
本有些舍不得,可那队长已经一口将饭咬了去,闭目享受。
“嗯,香,真他娘的香!从前就是我老娘,也煮不出这么好的米饭。就找这家给我煮了,也叫她们洒蚕豆!”
“你想得美!”何百户为人看着粗鲁,却是粗中有细,“各家加了什么好料,都别吭声。小十三早说了,给咱煮饭的那些人家,好些穷得连衣裳都没得穿。这估计是春天种下,刚结出来的新鲜货,肯省下些给咱们吃,是人家的一片心。但若是这么攀比起来,让人家怎么做得起?”
好在军汉们也不是不讲理,许多人家也是穷苦人过来的,很能体会那种艰难。于是那队长,还是把米搁进何百户这家的篮子里,嘻笑几句,众人散去。
相似小说推荐
-
名门嫡女:权宠娇妃 (清檀) 双世双洁,宠顾家有女,如珠似玉她生而尊贵,七窍玲珑,助寒门密友成名门闺秀,扶腿疾竹马登太子高位岂料,她痴心错负&h...
-
卧底王妃的反水日常 (离人话) 晋江2019-5-24完结男人满是暴戾地看着她。湘凝:王爷,我从来都没有背叛过你。轩王扬起那记录他生活的一叠纸: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