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天下第二美 完结+番外 (桂仁)



  笑得跟朵花儿似的,“林姑娘,是不是也有帖子,给我们殿下呀?肯定要多几张的,对不对?”

  美娘瞥他一眼,“焦大叔,您又偷听。算了算了,你也看到了,我给师兄才三张帖子,还得干活。给殿下可是足足五张呢,也没活给他干。拿去!”

  这,这还真大方。

  可这是整个湖州啊,跟江州这二十五张一比,让殿下怎么分?

  算了,这位姑娘连师兄弟都惹不起,他就更惹不起了。

  反正他不要帖子,也能趴墙头听听。

  想换岗?

  呵呵,不存在的。

  焦侍卫捧着五张帖子,迅速消失。

  等这五张珍贵的帖子送到汉王府的时候,燕成帝的家书也到了。

  既然地朝堂上君臣已经说好,把儿子拜师当作家事处理,自然没必要下旨。

  所以燕成帝可以在信里,痛快淋漓的把儿子大骂了一顿,最后才说,随信捎来束脩若干,让他给先生送去。

  既然拜了师,总不能让人说他家失了礼数。

  至于方夫子等一众先生,皆有赏赐。

  还命众人齐心协力,继续用功,辅佐汉王殿下。

  方夫子他们,就知道事情办对了。

  既然办对了,自然要有奖赏。那五张帖子,交出来吧?

  小殿下是真苦恼。

  帖子刚到手,他还没捂热呢,就被消息灵通的何知府,要走了一张。还把底下掌管学政的官员及士子代表,派来烦他。

  这剩下四张,给谁好呢?

  “师妹是怎么派的?”

  这个,却是不知。

  只知参加冯家宴会,送了两张。官员那里,连薛慎一起也只给了三张,剩下谁也不知道她要怎么派。

  老神秘了!

  闵柏却是眼前一亮,还是师姐最机灵。

  干脆,他也来个神秘的暗箱操作吧。

  命人取了只箱子,把想去的人都召集了来,按人头撒下一把珍珠。

  其中只有四颗是金色的,其余皆是白的。

  摸中金珍珠的就拿来换帖子,摸中白珍珠的就拿回去当安慰吧。

  横竖月月有初一,下回再轮换就是。

  这番操作,虽略嫌孩子气,倒是省得众人打破头,且公平合理。

  四个幸运儿一诞生,就被众多落选者揪去请客摆酒了。

  小殿下顺利解决一件头疼之事,便想着也要怎么报答师姐。

  谁知徐贤妃哭哭啼啼的来了,皇上给她送了那么一大车经书,是要念死她么?

  闵柏想笑,使劲忍着。

  “母妃,父皇又没要您抄书,只是早晚诵读上半个时辰,有什么难的?”

  可徐贤妃不干,“我看了字儿就头疼,还叫我读,我读不下去!”

  “那总不能抗旨吧?要不这样,找个姑姑,她念一句,您跟着说一句,这总行了吧?”

  徐贤妃一想也是。

  若两个人说话,实际自己就只剩下四分之一个时辰了。再念慢些,也不过是一两盏茶的工夫,好接受多了。

  只是念了没几天,徐贤妃忽地想起那个会讲故事的丫头了。

  那不正好也是个识字的么?

  正好叫来念经,顺便讲讲故事吧。

  于是,萧明珠在擦了几个月的窗棂之后,终于热泪盈眶的迎来了她进王府后的春天。

  而另一边,葛大娘和郑飞扬,也在秋大姑的热切盼望中,来了白龙观。

  “都说了,不要带这些破烂,怎么就是不听……哎哟,小金子和小玄子怎么瘦成这样了?晚上快给它们炖些肉骨头补补!”

  葛大娘都受不了,“狗长大了,不就跟人一样,要抽条子了么?”

  “我就知道狗一来,就没我啥事了。”美娘一面打趣,一面拉着叶氏母子坐下,“婶子怎么净顾着站着,不认识我了么?”

  叶氏,还真有些不敢认了。

  第170章 赔罪

  不过短短数日不见,美娘竟是瞧着比从前在双河镇,更精神体面了些。

  今儿因出去一趟,她身上穿的,仍是那日去冯府做客的衣裳。许是多穿了两回,越发有了自信,衣裳与人完美贴合,瞧着就象一位真正的官家小姐。

  若走在大街上,叶氏是万万不敢相认的。

  等美娘回屋换了身家常衣裳,就是最初王县尊送的料子,叶氏亲手做的那身棉袄。她忽地觉得,这身衣裳太寒酸,都配不上美娘了。

  “你们从前如何待我,如今还如何待我才是。”

  看她们一家无论如何不好意思跟秋大姑葛大娘一起,挤到薰笼上去坐。美娘提来只火盆,让她们娘仨围着坐下,又冲了三碗滚烫的茶面给人捧着。

  “如何就有空过来了?这是观里师傅炒的好素茶面,里面搁了芝麻花生许多好东西,又香又甜,阿蓉小宝快尝尝看。”

  许是食物的香气,让人镇定下来。

  叶氏总算找回舌头,“哪里有空?这不是惦记着你,无论如何想来看一眼么?原本阿娟也是要来的,谁知忽地查出有孕,赵盛喜得了不得。这雪地路滑,万不敢让她出门。我便说,来代她看一眼。如今见着你这么好,我们也算是安心了。”

  葛大娘捧着姜茶笑道,“我就说这丫头肯定过得好,你们这回信了吧?不过也亏得你们跟我出来,这回那么多行李,全靠她一家子帮忙,到码头那儿就多亏了小宝他爹照应。愣是没让我动一下手指头,可是享福了。”

  叶氏忙道,“乡里乡亲,本就应当。要不是您老照应,我还不敢出门呢。”

  如此才算打开话匣子,说起家乡事。

  葛大娘这回耽搁的时间久了些,一来是打包行李费时,二来是交待生意上的事情。

  因想着大概往后不大会回去,她索性把顺心针线铺,都顶给周娟家做了。

  小哑巴赵福如今开始识字,花样子也画得极好。

  赵盛看儿子确实有这个特长,且愿意钻研,便收了这间铺子,算是给儿子置办一个产业。

  赵福用心得很,要不是年纪太小,家里不放心,他都恨不得搬到顺心针线铺来住。如今天天由老家人陪着,过来开铺,十分尽心卖力。

  来前还托叶氏她们带话,说一定会给美娘姐姐看好铺子,照管好生意,让她放心。

  叶蓉忽地记起句话,插了句嘴,“阿福哥还说,三年内,必给美娘姐挣到至少五百两,好让你还债。”

  美娘很是欣慰,“你们放心,我有办法的。这钱我还真没指望,如今我也没工夫操心,便赚了,也是你们的。有多的,就给大娘她们零花吧。”

  葛大娘道,“我们能花得了几个?还是你先还债吧。”

  秋大姑道,“你们别管她。这钱赚了,回头你收着。既把家都搬来了,我寻思着咱们还是自己买个房子的好。这丫头如今打着我和上官先生的名号,可会在外头坑蒙拐骗呢!”

  美娘嗔道,“哪有您这么说徒弟的?”

  正说笑着,郑飞扬收拾了行李,把这回顺心针线铺做的活送过来了。

  众人正一面看,一面点评,来了个小道士,说是冯夫人带小姐来上香,想请美娘过去说话。

  看在人家捐了不少香油钱的份上,给个面子呗。

  美娘估摸着是来赔罪的,问秋大姑,“那家小姐是个喜好琴艺的,师傅愿不愿意指点一二?”

  冯小姐虽在那日寿宴上得罪过她,到底知错能改,醒悟得快。

  且冯夫人一直礼数周到,尤其在了解到冯家和吴通判徐太师那些弯弯绕绕之后,美娘觉得,冯小姐多半是给人当刀使了,没必要放在心上。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能争取,就争取一下呗。

  秋大姑极不耐烦,“都是你惹出来的麻烦事!还要师傅替你还债。这样吧,你就说下月十五,我也会开一次琴课。但你可别给我弄三十人,顶多就三五人,也别给我弄成例。我可不象上官先生,最不耐烦教人了。”

  美娘想想,“那顶多就十个吧,太少了不好看。总得给那些官家小姐,一个露脸的机会。嗯,我看也别定到十五,干脆定在腊八节。师父您就辛苦一天,今年就安生了。”

  “那你瞧着办吧。”

  等她走了,秋大姑才肯跟葛大娘叶氏她们说起美娘好话,“亏得这丫头操心,如今里里外外全是她。”

  叶氏她们问起美娘在这边的近况,也是感慨她的不容易。

  只叶蓉疑惑,“美娘姐,都不换件衣裳去见客的?”

  那衣裳,她也觉得寒酸了。

  秋大姑笑得有几分小得意,“你们才是要紧客人。那些送上门来的,有啥要紧?”

  到底是她的弟子呢,谁敢小瞧?

  果然,就算美娘如此家常的去见人,冯夫人也没有半分怪罪。反觉得美娘随性潇洒,有大家风范。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