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姝是魏征的孙女,虽说魏征对外示人的是能言知谏那一面,但魏姝很清楚她祖母每天都在为她祖父提心吊胆。毕竟,李二陛下早些年可是会因为怒气上头在朝会上叫人把朝臣拖出去砍了的。
只要坐上了那个位置,没有不多疑的。
魏姝拧着眉头:“有人针对殿下?”
武媚点头。
会是谁呢?
两个人都陷入沉思。这些明显过誉的夸奖,明显不仅针对李元婴,还针对太子李承乾!李二陛下春秋正盛,太子若是太得民心,早早把百姓、士林的人都收拢了,李二陛下会怎么想?
武媚两人准备第二天和李元婴说一说这件事,这天晚上却已经有人提前给李元婴提了个醒。
这晚李元婴被分到唐观手底下,跟着唐观在一排排学舍之间巡夜。月色静悄悄,李元婴提着灯笼和唐观走一块,嘴巴也不闲着,和唐观念起外头那些人为自己写的诗来,得意洋洋地和唐观说这些诗虽不是什么上乘之作,但夸得人通体舒坦,好极了!
唐观他爹是朝中大员,虽然近年来沉迷酒色,无心理事,但是唐观从小耳濡目染学来的东西可不会少。听李元婴不仅不心生警惕,还挺得意洋洋的,唐观忍不住停下脚步,神色严肃地望着李元婴。
李元婴奇道:“怎么不走了。”
唐观道:“这不是什么值得高兴的事,你不要太得意了,小心连累太子殿下。”
李元婴问他为什么。
唐观把里头的弯弯绕绕给他分析了一遍,说当了一国之君就没有什么父子兄弟之说,太子之位最难坐稳,你平庸无能会被人骂,你太优秀又会被忌惮,总之,当得出色难,当得不出色也难。相较之下,不出头又比出头安全,只要乖乖当个好儿子,总能熬到继位的时候。你要是早早锋芒毕露,说不定就活不长了!
李元婴道:“哪有这样的道理。”他绷着一张小脸,“承乾可是皇兄的亲儿子。”
当爹的怎么会不高兴儿子出色?
唐观点到即止,不再多言。
李元婴安静地看着前头黑漆漆的石板路一会儿,迈步跟上已经走出一段路的唐观。
作者有话要说:
小王爷:被人夸居然不能高兴,岂有此理!
第106章
巡夜时李元婴比平时安静,唐观有点不习惯,他莫名地想起了那天李元婴一个人坐在池子边扔纸喂鱼的模样。他不知道李元婴扔到鱼池里的碎纸上写着什么,却知道那肯定不是什么好消息。
这个看似天真的滕王殿下,有时候其实也不那么天真,你把事情掰开给他讲他是能想清楚的。只是更多的时候很多人选择不去想而已,毕竟瞻前顾后地过是一天,无忧无虑地过也是一天,谁不想选轻松的过法?
唐观以为李元婴回去后会睡不着,结果李元婴躺下后便呼呼大睡,一点都不带烦恼的。
第二天,李元婴醒得挺早,都没让唐璿叫,他跟着大伙去校场那边习箭,咻咻咻地往箭靶上射,准头比初学时更好了,也能拉开更沉的弓。
李元婴还跑唐观身边耀武扬威,说要和唐观比试比试!唐观这人样样都行,就是弓箭学得寻常,离唐璿他们有点差距。
唐观觉得这厮着实没心没肺,自己简直白提醒他了。不过到底还是个半大少年,受不得激,瞧着李元婴那得意洋洋的模样便起了好胜心,跟李元婴一左一右地比拼起来。
到早课上完,两个人都比累了,一起去食堂用早膳。
唐观没特意去寻杜荷他们,直接在李元婴的邀请下跟着他们坐在一块,参与李元婴这一圈人的聊天。
唐观这人从家世上来说和寒门子弟有着天渊之隔,脾气搁在纨绔子弟圈子里不大合群,平时和杜荷他们其实也没什么共同话题,只不过是父辈相识,杜荷又和他兄长一样是太子那边的,唐观以前才和他们凑在一起。
现在唐观和李元婴走得近,杜荷等人也没说什么,反正太子和李元婴这幺叔走得近,李元婴算起来是太子这边的!
杜荷这边没反应,房俊那边却注意到这一变化,寻机往外面递了消息。别看房遗直在太子身边当值,房俊私底下却和李泰走得近,房家两兄弟两边下注,那边都没放下!
李元婴在国子监中的许多举动,就是从房俊这里传出去的。自打上回李元婴带高阳去挽翠楼那种地方,害他挨了一顿打,房俊心里就不太喜欢李元婴。
知晓是李元婴说动李二陛下让李泰就藩,险些破坏了他们的谋划,房俊便主动拦下盯着李元婴一举一动的要务。李元婴在国子监这般肆意横行,不就仗着李二陛下纵容他吗?让他得意!捧得越高,摔得越狠!
李元婴没想到国子监里还有李泰的“内应”。他被武媚邀去她们的院子里说话,从武媚和魏姝那里看到了更多的“夸誉”。要不是他还有那么一丁点自知之明,昨夜又被唐观提了个醒,看到这些夸赞的话肯定要飘飘然了。
武媚道:“我觉得这些事是魏王所为。”
李元婴坐在亭下,一语不发。
生在帝王家,真不知算不算是幸事。若没有生在李家,他们可能一辈子忙忙碌碌也出不了头,永远过不上现在这种优渥的生活。可是生来就拥有这一切了,他们又觉得仍不满足,这也想要,那也想要。世上哪有那么好的事?
李元婴道:“人都是贪心的。”
他皇兄从兄弟相争、父子相逼的惨烈局面里得到了天下,也贪心得很,既想创下万世伟业、名垂千古,又想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他四侄子被他皇兄疼着宠着,享受着与承乾别无二致——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待遇,便也有了想要更进一步的心思。
如果能要得到,谁会不想要?
李元婴觉得自己也很贪心,他想带母亲过好日子,又想按着皇嫂的嘱托照顾好几个侄子侄女,还想快快活活地尽情玩耍。他也是这样想要、那也想要,这也想做、那也想做。
李元婴说:“我也一样。”
武媚和魏姝齐齐注视着他。
李元婴把武媚两人收集到的消息都收了起来,问武媚:“你们没和城阳说这些事吧?”
武媚摇头。
虽然魏姝年纪更小,但是魏姝更能跟上她的思路,所以武媚没和城阳提这些。
武媚还有另一重顾虑,那就是城阳到底是李二陛下的女儿、李泰的妹妹,和城阳说这些事就等于当着城阳的面猜疑城阳的父兄。不管于情于理,这种事都不该做,所以她们才趁着城阳和金胜曼相约去找书时找李元婴过来。
李元婴道:“别让她知道了。”他叮嘱完,又让武媚两人不要担心,他自有办法解决。
武媚和魏姝对视一眼,都点头应下。
李元婴虽然爱玩爱闹,却从来都能把自己惹出来的事圆圆满满解决,既然李元婴说有办法,她们也不再多说。
李元婴离开时碰见城阳和金胜曼抱着书回来了,高兴地迎上前拦着问她们都借了什么书。
城阳把书亮给李元婴看了,又问李元婴过来做什么。
李元婴刚才早和武媚她们对过说辞,回答起来顺溜得很:“我来和媚娘她们讨论几道算学问题,你是知道我的,遇到难题不马上做出来就浑身难受。”
城阳点点头。
李元婴说自己还有事,目送城阳往回走后便回了自己的住处。他取了笔墨,把夸自己的诗、歌谣、文章、传闻分门别类地整理好,做出了一个厚厚的册子。这么沉的东西,靠李靖送他的那只白头鸟当然带不出去,李元婴直接跑去寻孔颖达。
孔颖达挺久没面对面地和李元婴说话,见他来了,便邀他坐下吃茶,问他来做什么。
李元婴也不含糊,把自己抄得齐齐整整的册子掏出来呈给孔颖达。这个时候李元婴就挺遗憾戴亭还没回来,要不然的话以戴亭的能耐,肯定能收集得更全面,这份册子能做得更厚。
“我想把这册子呈给皇兄,”李元婴开门见山地道:“但是您看,我这么遵纪守法的学生没到休沐日哪能离开国子监是不是?所以我想让您帮我把它带给皇兄,您可是国子祭酒,经常要上朝的,帮我捎去吧!”
孔颖达听了觉得这要求不太过分。不过他也不可能什么东西都往李二陛下面前呈,便问道:“这是什么?”
李元婴道:“这是我亲自做的册子,里头全都是我觉得写得很好的诗文。我近来时走到哪都能听到,据说整个长安城一夜之间都流传起来了!”
孔颖达近来有些忙碌,还没听说过外面的传闻,听李元婴这么说顿时好奇起来。他打开李元婴带来的册子一看,先是觉得李元婴的字大有进益,难怪书学博士们总想把李元婴抢过去教。等看完第一首诗,孔颖达脸色便有些古怪:这诗写得十分浅白,容易传唱,内容则是夸太子和李元婴的!
再往下翻,后头的诗文也差不多,还有一些相关的俗讲故事也是同样的核心:无一例外都是把太子和李元婴夸得天上有地下无,宛如神明降世,有这样一位太子是大唐之福,有这样一位滕王殿下也是上天眷顾大唐。
相似小说推荐
-
重生之侧妃风流 (清风不换) 2019-05-15完结341 1831青梅竹马,知己之交。青梅绕竹马,从来没有好下场。十年相伴,三年苦等。终换来一场贬妻为...
-
病娇春 金推完结+番外 (林中有雾) 晋江金牌推荐VIP2019-05-19完结5173 14298#大型追妻火葬场#陆持自私阴鸷,飞扬跋扈不可一世姨娘将她带入伯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