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兔崽子,你爹我是不让你分心,安安心心念书,让你娘知道,我去府学,又把你拐回家,还不得削我,你可是你娘的眼珠子。”潘进忠拍了小儿子后背一记酸言酸语道。
“感情父亲是因为这个吃儿子的醋,所以故意不等儿子的。”潘清澈一副无语的样子看着自家老爹。
“你老爹我是这等计较鸡毛蒜皮的事,多大点事,真是,这么大的人了,就是你爹我今日没来,你什么时候要回去,还不是你自己决定的事。”潘进忠哼声道。
“那意义不同啊。”潘清澈笑道,“爹,晚上我要喝果酒,你跟我娘说。”
“我才不,你娘不打我才怪,你这小心眼,也不知道像谁,这就打算坑你爹了。”潘进忠摇头失笑。
潘进忠和夫人穆容德一共生了三个孩子,老大潘清谕,老二是姑娘潘清清,老小就是潘清澈。
潘清谕带着妻儿在京城;潘清清已经嫁人了;只有潘清澈跟着两人来了四川,现在就读于府学,别看年纪轻轻的十五岁儿郎,已经是举人了。
“爹”潘清澈突然停了脚步。
“怎么了?”潘进忠问道。
“我们还有妹妹吗?”
潘清澈没头没脑的一句话,潘进忠一时没反应过来。
“什么妹妹?”
“爹你不会背着娘在外面胡搞了吧?”潘清澈瞪大双眼,不敢置信的看着潘进忠。
“小兔崽子,瞎说什么。”潘进忠瞪了潘清澈一眼,“别仗着你娘为你撑腰,就在你爹面前无法无天,再敢胡言乱语,家法伺候。”
“看来不是爹。”潘清澈低语道,“不会是哪位叔叔吧……”
“说什么呢,你一个人,神神叨叨的,刚刚就是再神叨这个?”潘进忠问道。
“爹,我刚刚看到一姑娘,我瞧着甚为眼熟,跟我们家的样貌很是相似,所以才有这个疑问。”潘清澈笑道。
“我还以为什么事呢,天下之大,相似的人多了去了,怎么,你看到一个就要认一个,你也太伟大,当我们潘家是收容所不成。”潘进忠啧啧摇头道。
“不是,主要是那人还带了西域的样貌特征,我瞧着跟小叔家的楚姐姐特像。”潘清澈说道。
潘家的老祖宗有二分之一的西域血统,潘家老祖宗的娘是西域人,西域公主,当初被送来元朝,当初在位的还是先皇。
先皇亲自赐婚,赐给了自己的亲侄儿平顺郡王,给他当了正妃,潘家老祖宗是平顺郡王和西域公主的女儿,嘉平县主。
当初潘家老太爷娶嘉平县主的时候,可是过了五关斩了六将的。
潘家是有名的忠君之臣,娶个有西域血统的县主那是那么容易的,最后潘家老太爷求到先帝那,请了圣旨来,最终才堵住了悠悠之口。
潘家老太爷娶了嘉平县主,那是独宠啊,之前的通房通通打发了,整个后院就县主一人,俩人一共生了六个孩子,五个儿子,一个女儿,女儿最小,就是现在的潘皇后,潘进忠排行第三。
说来也奇怪,嘉平县主是有二分之一西域血统的,但她生的六个孩子都没有遗传这一点,当初看到嘉平县主生了六个,个个都是中原人样儿,也是被传为佳话啊,潘家老太爷当初可是得意的很,谁让六个孩子都遗传了他啊。
不过下一代倒是有,但只有一个,就是潘进忠的五弟潘进城的嫡女潘清楚,她的眼眸是蓝色的,皮肤比旁人白,非常白。
也因为这个,潘清楚低嫁了。
“西域人长得都差不多,肤白、蓝眼……”
潘进忠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潘清澈打断了,“对了,也不是特像,因为那个姑娘的眼睛不是蓝的,是黑的,就是肤白和五官很像。”
“就因为这个,你就胡乱的往你老爹头上泼脏水,一天不收拾,就敢骑到你老爹头上撒野了是吧。”潘进忠摩拳擦掌的对着潘清澈一阵威慑。
“爹,等等到家,如果我身上有伤,你也不好对娘解释不是。”潘清澈笑道,“还有爹,我们潘家是擅文的,你怎能动不动就对亲儿子动武呢。”
“你这小兔崽子……”
“哎呀,忘了问人家姓名了,也不知道住哪,万一真是我们潘家流落在外的孩子可如何是好,得认祖归宗啊。”潘清澈一拍脑袋焦急道。
“得了,别找借口了,不揍你了。”潘进忠失笑道。
“爹,我说真的。”
“有缘会再见的。”潘进忠不以为然道,“而且据我所知,你伯父、叔父他们,就没来过巴蜀,播种也播不到这么远的地方。”
“更何况哪家姑娘被占了便宜,不上潘家要好处,你看到的姑娘多大了?这么多年没去,想来不是我们潘家的种,瞎操心。”潘进忠瞪着儿子说道,“这些心眼都用在念书上,没准状元就离你不远了。”
------------
第七百八十一章 蜀锦
“原来父亲对儿子报以这般希望,儿子会努力的。”潘清澈笑呵呵道。
父子俩热热闹闹的往布政司衙门走去。
在衣料铺子里认真挑选的杨梅和何苑是完全不知道此事。
“草莓姐姐,这个花纹好看。”何苑因为抱着吃食,自觉的离布料远点,指着挂在架子上的一床大红色的喜气被褥说道,“好多喜气的福娃娃呢,这是被褥吧。”
“这位姑娘是家里有人要成亲了吧?”小二哥笑脸迎人的过来说道,“这是百子被,这蜀锦上有九十九个男童。”
“不是百子吗,怎么是九十九个?”何苑眨巴着眼睛不解道,“那不是骗人吗?”
“哈哈哈,小妹妹,这第一百个是让新人早生贵子的寓意。”小二哥笑呵呵解释道。
“原来如此。”何苑恍然大悟的点头,“好寓意,好寓意,小二哥,那这个怎么卖。”
“这个是跟枕套、床单一起卖的,四件一起一共十两银子。”小二哥说道。
“十两!就单单这些薄薄的套子?”何苑惊问。
“对,小妹妹别看这布料薄,却是上好的锦缎,而且这百子刺绣可是费了绣娘大工夫的。”小二哥笑着解释。
“小二哥,蜀锦怎么卖。”杨梅指着在架子上分隔放置的一匹匹蜀锦问道。
“姑娘不好意思,那些是不卖的。”小二哥歉意道。
“啊,为什么不卖?”何苑疑惑道,“而且你摆都摆出来了,却不卖,更说不过去吧。”
“姑娘你们是外地来的吧。”小二哥笑问。
“对啊。”何苑点头道。
“蜀锦虽然是我们这的特产,但数量是有限的,这去向也都是定下的,小店这般堆放,是为了让人看的,我们普通老百姓虽然穿不了,但过过眼还是能的。”小二哥笑道,“姑娘们去其它铺子看看也是这样的情况,都是有摆的,但是不买卖的,而且隔一段时间摆放的蜀锦就会换,因为这些都是定下了要送出去的。”
“送到哪里去?”何苑好奇道。
“京城啊。”小二哥自豪道,“我们巴蜀出的蜀锦那都是给宫里的主子,给皇亲国戚,给达官贵人的,还要用来和其它异族交换战马等军需物资的。”
“也是现在蜀锦锻造技艺好,以往大伙儿可是看也看不到的。”
“蜀锦这么厉害,这不就是布嘛。”何苑盯着架子上摆放着的蜀锦惊讶道。
“是布啊,但稀少啊,而且只有我们巴蜀能织得出来这样优美的纹饰,华美的色彩。”小二哥满脸荣耀道。
“这么厉害,那不能买,我们难得来,能不能看一看?”何苑问道。
“当然可以,展列在这就是为了让客人领略蜀锦的魅力。”小二哥小心翼翼的拿下一匹蜀锦,在一张包的严实,没有露出一丝木头的桌上慢慢展开。
“这一匹是百花齐放。”小二哥神采奕奕的开始讲解,“蜀锦都是先画好花样子,配好色,然后开始织的,其实现在会织的人还是很多的,但是好的花样子可以重金难求啊。”
“重金?”何苑倒吸一口气,“那么贵?”
“当然了,好的蜀锦可是以寸金计算的。”小二哥说道。
“那,那你们把这般贵重的蜀锦就这般放着,万一遇到抢劫的人可怎么办?”何苑惊讶问道。
“哪有那么蠢的,在巴蜀,抢劫蜀锦那可是重罪,要杀头的,除非不想活了,不然谁会干这等事。”小二哥往自己脖子上一比划嗤笑道。
“杀头,就一匹布就要掉脑袋,这也太……”何苑本能的缩了缩脖子,“小二哥,你快收起来吧,我怕一不小心弄脏了,我的脑袋就搬家了。”
“哈哈,放心,那那么容易脑袋搬家。”小二哥说是这般说,但手下收拾的动作无比的麻溜。
“姑娘,是要买做嫁衣的布料吧?”小二哥放好蜀锦,仔细对比和旁边放置的蜀锦的方向,确认无误后转身笑着问道。
“是的小哥。”杨梅笑着点头。
“这些都是成亲要用的,姑娘过来看。”小二哥引路,三人跟上,都是大红喜庆的布料,棉质、丝质、绸缎……厚的、薄的一应俱全。
“姑娘挑喜欢的,仔细挑,可是人生大事呢。”小二哥一直笑眯眯的,态度是没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