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他淡淡地道:“不管出于什么缘由,违反军纪便是重罪,你们二人只当不知道朕已了解此事,且看他伤愈之后,是否知罪,若你们露了此事,朕便罚你们一年俸禄。。”
这话其实就等同告知他们,你回去转告他,朕已经知晓此事,你若想从轻发落,最好是自己来请罪。
苏意和甄士安闻言,心中大喜,却也不敢表露出来,只俯首道:“臣等定保守秘密,绝不吐露一个字。”
这一年俸禄,自然是皇上的小惩大诫。
皇上有这话,其实就等于会从轻发落的。
此事,得迅速去告知陈国公才是。
只是皇帝却有心拖延,叫他们心中着急一下,先留了二人在殿内,又传了陈梁晖进来。
皇帝自然也是问同一件事,只是,陈梁晖先前告知过皇帝,说陈国公是回了乡下替母亲选坟地,换言之,陈梁晖欺瞒皇上了。
陈梁晖自然不敢像苏意和甄士安那样,把所有的罪责都推到陈国公的身上,于是,他老老实实地招认了,“父亲因着母亲的死,对妹妹瑾宁一直耿耿于怀,妹妹自出生便被送到了庄子里,前年才回了京城,父女两人感情淡薄,近些日子才好了些,妹妹奉旨出征,父亲原先是不知情,是臣不小心说漏了嘴,父亲担心妹妹没上过战场,没有实战经验,忧心如焚,却又知道皇上命此事秘密行动,不敢入宫求旨意,只得偷偷追上去。皇上,父亲只是爱女心切,也唯恐她坏了皇上的大事,他明知道此去会被皇上降罪,可综上理由,他不得不去,求皇上念在他一片怜女的慈父之情,也有爱国的一片赤胆忠心,能从轻发落,臣有泄密之罪,请皇上重责。”
皇帝对国公府的那些事情也略有耳闻,其实细细思量,也知道这一次陈国公私自去东浙是其情可悯,遂扬扬手,一脸不耐烦地道:“跟这些书呆子说话真是累人,动不动长篇大论,你泄密且对朕撒谎,自然有罪,罚你一年俸禄,去吧!”
陈梁晖闻言,磕头道:“谢皇上恩典,父亲那边……”
“朕自有分寸,你与他的罪名岂能同论?”皇帝不悦了。
陈梁晖不敢再说了,唯恐说多错多。
第274章 杨侍郎告状
苏意和甄士安在旁边听着,也是稍稍安了心。
好歹,这死罪是逃过了。
免了死罪,已经算是从轻发落。
至于官位爵位,能不能保住已经是其次了,最要紧是捡回这条性命。
然而,两人的心都还没放下,便听得内侍监在外禀报,说杨侍郎求见。
如今姓杨的侍郎,是吏部的杨侍郎,杨妃的胞弟。
皇帝传了他入内见驾。
杨侍郎大步而进,单膝跪地见驾,“臣杨石参见皇上!”
“平身!”皇帝看着他满脸通红的脸,看样子是急赶入宫的,便不等他禀报便问道:“有什么要事吗?”
杨侍郎站起来禀报道:“回皇上,臣得知消息,督查衙门陈大人以伺候病重母亲为由告假,却是擅自离京随大军去了东浙,其心叵测,臣恳请皇上彻查此事,若陈守业与东浙王串谋,则我北营牺牲的将士实在是冤枉。”
东浙王在京中有串谋之臣,朝中都是知道的,陈国公此去,一没有奉命,二是暗中而去,若不是图谋不轨,何至于此?
甄士安和苏意在一侧听闻,刚放下的心又悬了起来。
真是怕哪样就来哪样。
陈国公去东浙,确实是重罪,但是最重的罪名,莫过于被人往串谋方面去想。
东浙一战,朝廷虽然大获全胜,但是,北营军损兵折将也是事实。
皇帝脸色也沉了沉,“你从何处听得此事?”
杨侍郎道:“回皇上,这月适逢是官员考核间,陈大人告假,督查衙门李大人已经到吏部备下了,缘由也写得分明,殊不知,臣昨日去了军营考核武将,却听得兵士说陈大人出现在战场,臣问了几人,证实了此事,臣想起大军回京已经许久,连苏大人和甄将军也都回京了,却不见陈大人回来,若是清白,为何不随同回京却要躲起来?臣回去之后细思后怕,便连忙入宫禀报皇上。”
“除你之外,此事还有何人得知?”皇帝沉声问道。
杨侍郎道:“回皇上,此事臣还不曾告知旁人。”
“你昨日得知此事,今日才入宫禀报,期间不曾告知过任何人?”皇帝再问道。
杨侍郎怔了一下,此事,他跟父亲说过。
入宫见驾告状,也是父亲的主意。
父亲说,如今皇上排查东浙王的谋臣,举者有功,陈国公和自己的女儿一向不对付,外人皆知,断不会是为了护着女儿去的。
唯一的可能,便他是去通风报信给东浙王。
只是,这话却不能当着皇上的面说出来。
因此,迟疑了一下之后,他摇头道:“回皇上,臣不曾告知任何人。”
他自然不知道,他的姐姐杨妃已经在午膳的时候,有意无意地提到这一次陈国公府父女一同立功的事情。
皇帝问她如何知道,她说她宫中的内侍监出宫购买,听得京中的百姓传颂,皇帝在杨妃走后,已经命人去宫门查,得知今日江宁侯夫人入过宫中。
只是,此事一定会十分隐秘,所谓的百姓传颂压根不可能,江宁侯夫人又如何知道?
方才,皇帝还在想着是江宁侯告知的,心里头自然怪责江宁侯知情不报。
如今杨侍郎巴巴地来告状,皇帝却想到是杨侍郎告知了江宁侯夫人,江宁侯夫人便入宫告知杨妃。
皇帝最恨的便是前朝与后宫串通,如今他们姐弟三人唱大戏般糊弄一圈,皇帝心头肯定震怒。
“你不曾告知过任何人,为什么杨妃会知道?”皇帝寒着脸问道。
杨侍郎一怔,“杨妃知道?杨妃怎么会知道?臣……臣不曾入宫,不知道杨妃娘娘从何处得悉。”
“不知道?朕告诉你,今日一早,你的姐姐江宁侯夫人曾入宫去了杨妃处,杨妃便来禀报朕,她所奏的事情,和你说的分毫不差。”
杨侍郎听得此言,腿都发软了,心里暗暗叫苦,此事,娘娘怎么会知道的?
“臣……臣真没告知过杨妃娘娘,也没告知过江宁侯夫人,皇上明察!”杨侍郎变着脸色磕头。
“有没有,朕自会彻查!”皇帝寒脸道。
杨侍郎软了身子,却兀自想把事情拉回正题,“皇上,就算杨妃娘娘得知,可陈国公擅自离京属实,请皇上彻查,以告慰战死的北营军在天之灵。”
只要证实了陈国公有罪,自己便算举报有功,功过相抵,相信皇上不会太重责自己。
此时,内侍监进来禀报,“启奏皇上,飞凤将军带着陈国公入宫负荆请罪来了,人如今跪在了外头,说是请皇上发落。”
甄士安和苏意都松了一口气,这陈国公是开窍了吗?竟然知道入宫负荆请罪,幸好是来了,否则,这杨侍郎这一状告了进去,还真麻烦。
瑾宁带着陈国公初三叔跪在了殿外。
皇帝移步出去,看到陈国公的时候,心里很是震惊。
陈国公是武将,昔日上朝虽不怎么说话,但是个头往那里一站,十分威武健壮,但是现在整个都瘦弱了,脸上胡子拉碴,脸色苍白透着寒青,嘴唇冻得发紫,赤露上身,也是瘦得厉害。
他看到皇帝出来,伏头磕头,皇帝站在廊上,看到他的后背背着荆条。荆条刺渗入皮肉,鲜血攀爬了整个后背。
他整个人都在发抖,不知道是冷还是因为体力无法坚持。
“罪臣陈守业编造谎言,擅离职守,掩藏身份潜入军中,欺君大罪实难赦免,罪臣请皇上降罪!”
陈国公的声音很是艰涩,几乎咬音不清,他是伏着地说,加上颤抖,因此这话更加含糊。
皇帝见此,怒气褪减大半,却仍厉声道:“你在军中多年,怎不知道军中规矩?明知道是死罪,仍擅离职守随军而去,你有何说法?朕给你一个机会,你若说出个叫人信服的缘由来,朕可免你死罪,抬起头说!”
杨侍郎跟着出来的,他身子还软着,死死地盯着陈国公,他和陈国公素来无仇,但是今日却盼着他死,因为他若不被问与东浙王串谋之罪,自己就要倒大霉了。
第275章 迁怒杨家姐弟
陈国公慢慢地抬起头,眼睛努力地看着前方,却不敢看着皇帝,他的嘴唇哆嗦了一下,出口之言,第一个字便带着哽咽,“罪臣……罪臣怕唯一的女儿死在东浙,罪臣是一片私心,没有其他缘由,臣该死,皇上降罪。”
皇帝还没说话,杨侍郎便不顾一切地道:“你撒谎,飞凤将军哪里是你唯一的女儿?你还有长孙氏为你诞下的一子一女。”
皇上跟前,他这般抢话,已经是大罪,所以说完之后,他就连忙请罪,“臣多言,皇上恕罪!”
皇帝眼底有沉怒之色,却先不搭理他,只看着陈国公,对杨侍郎的这个问题,皇帝也觉得费解。
陈国公脸色惨白,是家丑,却不得不外扬,“臣名誉上还有两子一女,一子是陈梁晖,二房过继到臣膝下,另外一子一女,却原来是臣的填房与人私通所生,臣昏庸,竟不辨真伪,错信了填房长孙氏之言,对瑾宁不管不问,甚至数次恶言相向,更觉得臣的夫人是因生她而死,心存怨恨,糊涂地冤枉她几次,动用了家法,臣愧疚不已,唯恐再无法弥补,得知瑾宁带兵去了东浙,只怕她出事,便跟着前往,有负圣恩,臣知罪,罪该万死……”
相似小说推荐
-
唐门毒宗 (粉笔琴) 起点VIP2019-4-24日VIP完结119.29万字 2670.13万阅文总点击 151.01万总推荐大喜之日,灭门了。底层草根,当门主...
-
嚣张狂妃:王爷滚远点儿 (佳琪宝) 时阅VIP完结传言,靖安王俊美无双,一袭银袍倾天下;据说,他竟自降身份,求娶懦弱无能且貌不惊人的她;原来,娶她只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