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非笑道,“不要看他脾气温和,便小看了这位老太傅。当年朝中动荡,先皇和孝懿太后先后驾崩,幼皇登基,内忧外患,朝中不稳,便是这位老太傅辅佐幼帝平外敌,攘内乱,手腕铁血,杀伐果断,将大楚的江山重新稳定下来。众人只知有摄政王驱除了敌军,稳定了朝政,却不知在内宫还有这位太傅起了重要的作用,否则凭当时皇室的微弱之气,早就被人夺权篡位了!这位老太傅教导辅佐当今圣上,才有了如今皇上贤明之名,只是可惜,太傅只有孝懿太后一女,皇上却连半子半女都没有,文王有两个庶女养在深闺不堪大用,皇室嫡系一脉还是摆脱不了凋零的命运!”
虎子和大壮听的面露沉色,忍不住思索流非的话,如今他们已经不再是古榆村什么都不知道的野小子,以后参军入仕,说不定便要接触朝政,流非说的这些看似遥远,却已经开始和他们息息相关。
苏清却目光微深的看了流非一眼,流非是江湖人,是个杀手,为什么对朝政这般了解?
如果不是京城内土生土长的百姓,想来没人知道这些。
难道就算是杀手,也要做政治课培训吗?
流非目光看向远方,越过重重楼阁不知道在看什么,却很快又恢复了他吊儿郎当的模样,笑道,“对了,你们考的怎么样?还是我家小清清厉害,那些题咱们堵上了一半!”
“对,对,我看到的时候简直又惊又喜!”大壮立刻道。
几人顿时忘了方才的话题,回到了考题上。
回去后,苏清和苏老说了一下明日要去来鸿阁的事,苏老听说是夏太傅,面上露出些复杂的表情。
苏清以为苏老不愿意她去,忙道,“爷爷若不想我去,我便和太傅大人辞掉。”
她只是个参加笔试的学子,就算不去,太傅身边那么多下人,也会安排其他人帮忙。
苏老温和一笑,“不,爷爷没有不愿意,你去吧!只是那里往来都是权贵,你自己要小心!”
苏清扬唇笑道,“是,我只是白日去来鸿阁,下午便回来陪爷爷!”
“好!”苏老紧紧握住苏清的手。
武举的武试和笔试都已经考完,苏清却已经习惯了早起,现在放松了也没有任何懈怠,刚过卯时已经起身。洗漱后,烧水做饭,打扫院子,整理草药,铁花也跟在她身后忙来忙去。
天亮后,苏老和其他人都起来,雨后天气放晴,太阳升起,忙碌的一天又开始了。
吃过早饭,苏清便要出门去来鸿阁,出门时,虎子笑道,“你放心,我们会照顾好爷爷,在家里等着你回来!”
“嗯!”苏清笑了笑,和苏老桃妮他们道别,慢慢往来鸿阁走。
锦绣街在城中,离来鸿阁的距离不远不近,苏清辰时出发,走了一个时辰,巳时的时候正好进阁。
一进门,已经有小厮在那里等她,恭敬道,“是苏公子吗?太傅大人让小的来给您领路。”
“有劳!”苏清感激道。
“公子客气!请跟小的来!”
小厮带着苏清一路往阅音阁走,一路上景色优美别致,花香淡淡,沁人心脾。
阅音阁他们那日笔试的水榭后面,是老太傅平时休息和读书的地方,旁边便是赫赫有名的来鸿藏书阁,藏书数十万卷,汗牛充栋,包揽万象。
苏清进阅音阁的时候,老太傅正在书房里烹茶,看到苏清来,倒了一盏清茶给她,笑道,“走了许久吧?来,先喝杯茶!”
苏清忙双手接过来,“多谢太傅!”
“别客气!”老太傅呵呵一笑。
苏清看着面前这个儒雅温和的老人,实在想不到流非说的当年这位老者是什么样子?
可惜,她不曾看到。
上好的青花瓷,茶水清透,入口甘冽,是上好的白毫银针。
苏清慢慢喝下去,从口到胃都熨帖起来。
“好喝吗?”老太傅含笑看着她。
“好喝!”苏清点头。
“我女儿年少的时候就爱喝这茶,每天也煮来给我喝。”老太傅面上带着回味的笑意。
他的女儿,已故的孝懿太后。
苏清没回话。
“好了,茶喝了,咱们去藏书阁的书房,笔试的答卷都在那里!”
“是!”
两人一前一后,缓步往外走。
两阁中间有一片湖,有回廊蜿蜒相通,昨日下过雨,脚下木廊湿滑,苏清上前一步挽住老太傅的手臂往前走。
老太傅似十分高兴,还抬手拍了拍苏清的手背。
湖中碧荷经过了一场细雨越发碧绿,早晨荷叶冉冉盛开,没有半分初秋的颓败之色,反而更加清艳,清风自水上拂来,幽香阵阵,让人神清气爽。
苏清扶着老太傅走的很慢,走到回廊中间时,迎面走来一人,停在三丈外,似正看着他们。
苏清抬头,顿时一怔,对面的人身着深蓝色锦袍,俊颜如玉,身姿挺拔,正是湛离欢。
第一卷 第158章 三更
湛离欢和苏清对视一眼,抬步走过来,对着老太傅行礼,“离欢见过老太傅!”
老太傅笑容慈和,似是和湛离欢很熟,温声道,“你怎么在这里?”
湛离欢眸光在苏清面上一扫,声音如露珠滚荷一般的悦耳低沉,“晚辈来藏书阁取一本古书!”
“哦,好!我正要去阁里,给那些武举的学子们判卷。对了,给你介绍,这是苏清,是今年武举的学子!”老太傅拉着苏清的手笑道。
说罢又对着苏清笑道,“这是咱们大楚的大司马,很厉害的!以后你若进了他的赤影军,他可就是你的将军了!”
苏清垂眸,面色温淡,“见过大司马!”
湛离欢微一颔首,漆黑的目光落在少女净白的脸上,微微一深,侧身让路,“离欢不打扰了,老太傅先行!”
“有空过来,我还惦记着和你下盘棋呢!”老太傅笑道。
“是,学生记着了!”湛离欢垂首道。
老太傅带着苏清继续往前走,湛离欢偏着身子,转眸看向少女的背影,直到两人转了弯,他才收回目光,抬步而去。
苏清面色无异,依旧走的不缓不慢,只是袖子下,手掌不由自主的握紧,回廊里荷风微凉,她手心竟沁了一层细汗。
她将手心的汗在袖口上抿去,心头像是被清风拂过的湖面,渐渐恢复平静。
藏书阁是六层的八角楼,琉璃碧瓦,雕梁画栋,名贵的红木在太阳下熠熠生辉,自下面看去,飞檐入云,瑞兽啸天,巍峨壮观。
四周回廊相通,阁下廊柱雕龙画凤,头顶五彩琉璃,极尽富贵奢侈。
然而一入内,一水的红木书案,整齐排列,书香铺面而来,浮躁和奢华尽去,只有文化的沉淀和厚重在空气里蔓延,让人心生敬畏。
老太傅拉着苏清的手,“这边走!”
两人沿着木廊往东,在一处雕花门外停下,门外有小厮守候,立刻将门打开往太傅和苏清进去。
入眼是一个极大的书房,或者是书堂。
四周都是书架,最前面是一张硕大的书案,上面摆着文房四宝、香炉和一些书籍,旁边是画缸,里面有十几副封存的书画。
以一张四面山水锦绣屏风隔开,书房中间放了六张桌案和雕花木椅,桌案上同样摆着文房四宝。
地上铺着金丝绒毯,踏在上面,如踏着云一般柔软,落脚无声。
老太傅一边往前面走,一边道,“从前我曾在这里给那些孩子们授课,睿阳王府那两个小子,元璟,离欢,还有明容丫头,以前都在这里坐过。”
苏清了然,怪不得湛离欢对老太傅自称学生。她目光扫过那些桌案,其中一张上面刻了一个元字,想来就是元璟的了。
有书童将昨日的试卷已经在太傅的桌案上铺开,苏清自然要避嫌,站在一丈外。
老太傅抬头笑道,“随便找个桌子坐下,自己找本书看,等我需要的时候会喊你!”
“是!”苏清应声,走到旁边的书架上,找了一本大楚地理杂记,便坐在前面靠左的桌案上看起来。
书童端了茶来,分别放在老太傅和苏清的书案上。
老太傅翻开考卷,认真看起来,苏清则看她的书。
硕大的书房里只有两人,安静如斯,阳光透过窗照进来,香烟袅袅,茶香淡淡,苏清并不觉得无聊,反而因为有这样的地方和时间能能静下来看看书,觉得甚好。
偶尔老太傅会喊她,找书查阅资料,苏清每次都查的很快,交给老太傅后,再退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晌午的时候,午饭就设在旁边的小厅里,六菜一汤,宫中御厨的手艺,自然色味俱佳。
吃过饭后,休息片刻,继续回到书房。
一日的时间,便这样缓缓而过。
太阳快落山的时候,苏清和老太傅告退离开,天马上就要晚了,老太傅让下人赶了马车,送苏清回去。
这次苏清没有推辞,道谢后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