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儿天冷,门房正在屋里烤火,听见外头的响动,出来一看,忙将门打开。
“这么冷的天,小满少爷快进来暖暖,”那门房已经叫了屋里另一个昏昏欲睡的小厮进去禀报。
“前几日老夫人还在念叨,说您好久没来了,今儿见了您肯定高兴!”
“是我的不是,”谢笙道,“我这就寻外祖母说话去。”
那门房闻言连道不敢,小满少爷是有正事要做的人。
谢笙也不需要别人带路,自己往里走,直接进了李家的正房。
李老夫人早已经在里头等着了,此时一见他进来,就招呼他到自己身边。
“怎么这时候来了?”李老夫人摸了摸他的手,见是暖的,这才放心,“少年人到底是底子好,若是叫老婆子我在这样的天气出门,只怕回来就要病一场的。”
“您身体好着呢,咱们不是说好了您要长命百岁,等着我把您外孙媳妇给娶进门,再生两个孩子的吗,”谢笙立刻反握住李老夫人的手。
“何况谁敢劳动您这样的天气出门?”谢笙特意放低了身子,好让李老夫人能好好看他,“谁要敢做,您就告诉我。我找他拼命去。”
“好,一定告诉你,”李老夫人说着,也不由得笑了起来。
“你外祖父在书房呢,去吧。”
“今儿我就陪着您,”谢笙哄道,“怎么琛琛不在家?”
“昨儿去了温家,夜里下雪,就住下了,如今还没回来呢,”李老夫人故意做出嫌弃的模样,“还说是来陪我,一进门就问琛琛。”
“快去,快去,别在跟前烦我。”
见李老夫人面上依旧带笑,谢笙这才起身,往书房去了。
书房里李翰林正在练字,一篇兰亭集序被李翰林写得如铁钩银划一般。
“看来看去,还是只有外祖父您的字写得最好了,”谢笙见李翰林已经搁了笔,就赶忙恭维了一句,
“什么时候也学了你爹的那些调调来,”李翰林看了谢笙一眼。
“这不叫学我爹的调调,而是我发自内心的觉得外祖父你字写得好。”
李翰林脸上这才露出几分笑模样。
“我当年就是因为字写得好,才从一干世家子中脱颖而出,被点了庶吉士,后专在皇上身边做拟旨的活计的。”
李翰林很少会说起那么久之前的事情,谢笙便只在一旁静静地听着。
李翰林当初只是一个毛头小子,又比不上人家的家世,若不是写了一首好字,而被上头赏识,只怕不还知道要熬多久,才能出头。
虽说庶吉士馆选是选才,可能考上秀才的,能有无才之人吗?此时若你有哪一方面格外出众的话,被留馆的几率就会大很多了。
之所以后头会有非翰林不入内阁的说法,除了和进入翰林院之后的学习有关外,也和庶吉士得天独厚的优势有关。
成为普通的外臣,是几乎没什么机会能够见到皇帝的,除非你一步步往上爬,可等到那个时候,你也已经老了,能够留给皇帝的印象总归有限。可庶吉士就不同了。
庶吉士负责起草诏书、为皇帝讲解经籍等职责,一桩桩一件件,都预示着这个位子,是名副其实的天子近臣。
虽然庶吉士人数不少,可时间也长啊。两三年过后,要是你还不能让皇帝对你有印象,那你想来也不怎么能适应这个官场。
谢笙以为,自己外祖父这么厉害,应当也是走得一帆风顺的,没想到其实并非如此。
皇帝的宠幸有时候是一把双刃剑,你知道的多了,皇帝反而不会放心将你放到外地,所以这其实才是李翰林当初一直任职侍读学士,却一直没升迁的真正理由。
“我以为……”谢笙才开了个头,就止住了,他以为的所有事情,都是从谢侯那里,或者别人口中听来的,用在这里,实在太不合适。
表面上的理由,看上去似乎很简单,可事实上,剥开内里,总是有着这样那样的妥协和残酷的真相。
“我做了十来年的侍读学士,看着身边的老朋友一个个上去,自己却还在原地踏步,心里也曾焦躁急迫,不过后来慢慢的也就不去想了,反而越发得先帝的信任。”
所以当初皇帝登基之后,才会一样的重用李翰林。他并非说是忠诚于什么,而是他懂得自己的位置,知道什么时候不应该说话。
也正因此,才会有了之后,李翰林一路顺畅的升迁。李翰林任左都御史之时,弹劾的折子多的让皇帝都觉得恼火,可他依旧稳如泰山,任何一个想要把他拉下马的人,都没能撼动他在皇帝心里的地位。
何况他本就是个老狐狸,家人也争气,唯有一个不争气的女婿,更是三天两头被他逮着弹劾。这样的情况,谁还敢动?
“先帝也同我说了不少本不该我听的话,”李翰林叹了口气,“我本以为,夺嫡之争,没那么快来的。”
“可是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谢笙道,“太子已经该加冠了,却一直被拖着,三皇子四皇子后来居上,已经对他形成了威胁。”
李翰林看着谢笙,小声道:“你就不怕……”
李翰林指了指天:“活不到那位长成?”
谢笙是六皇子伴读,自然算是六皇子嫡系。不过六皇子虽然一直受宠,却年纪太小了,上头几位兄长尘埃落定,他纵然再有才华,也是无济于事。
李翰林对于六皇子,并不亲近,也不疏远。就连六皇子到李家来做客过,他也只是普普通通的对待。
李翰林隐隐知道一点朱王妃很厉害的事情,可到底厉害成什么样子,谢笙不会说,谢侯也不会说。
这一回促使李翰林将这么重要的消息告诉谢笙的契机在于,李翰林从谢笙的三舅母处得知,皇帝竟然亲自去了温家,请温相收了六皇子做弟子,并言明是用教导先帝太子的的方式来教导他。
“只要这回那位不死,外祖父,您觉得如今这两方势力,谁还能有一战之力?”
谢笙这话说得狂妄,却明显的透露出,谢家,或者说六皇子一脉想借着这个事去将三皇子四皇子一起拖下水,和太子打擂台、共沉沦的消息。
这当然是谢笙故意的。
李翰林有些沉默,他得承认这样的做法非常有效。同时他也觉得很欣慰,谢笙身上还带着少年意气,和一往无前的勇气,可是他并不盲目。虽有不足,仍可继续塑造。
谢笙并没有逼迫自己的外家一定要跟着自己站队的意思,其实李家不站队,或许反而会更好一些。
何况李家就算不站队,难道就真的一点都不会给自己提供帮助了吗?不尽然吧,像是这次,太子蓄养私兵的消息,就不是谢家能拿到的,除非有一定特殊的消息渠道,谁会知道呢。
说起那封信,谢笙不免问:“外祖父,那封信,您的消息是从何处得到的啊?”
“自然是一些特殊的消息来源,”李翰林没有只说,而是道,“不过真实性是不必担忧的,这个消息,不可能有假。”
谢笙在心底暗暗吐槽了一句,要是人家骗你呢。只一句暗蓄私兵,这得查到天南海北去啊。
“你们难道不是已经叫人去查了吗,这么久还没有消息?”李翰林道,“你爹的速度可真慢。”
对此,谢笙倒有些不好意思:“其实是我起初并没放在心上,后头等从城外回来了,才仔细的研究了一番。这才发现您想给我说的话。”
李翰林轻哼一声:“若日后出仕了,你还像这个样子,只怕什么时候死的都不知道。这消息不算紧迫,可万一你就遇到了那需要立刻处理的呢?”
谢笙赶忙再次认错,点头哈腰的可算是把李翰林给哄好了。
“得了,你难得过来,也不说那些扫兴的事,”李翰林将自己的桌案让了出来,“你也来写一段,我瞧瞧你退步了没有。”
谢笙明白从自家外祖父这里,是问不出什么关于这件事情的更多内情,只能肯定这绝对是真实的消息,可这已经足够。毕竟在他们的计划之中,也没包括什么内情啊。
谢笙也不客气,选了一支自己用惯了的笔,也写了一段兰亭集序的句子。
“结构已经成熟,只是字上下的苦功还不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李翰林看着很不满意,“你这样拿去考举人勉勉强强,若日后考进士之时还是这个样子,就实在差强人意了。”
谢笙自然只能说受教,毕竟他近些日子事情多,的确荒废了不少功课。如今想起来,面上竟有些羞愧之意。
李翰林也不是非要把谢笙说得无地自容,只是按着以往的惯例敲打他两句,让他别把尾巴翘上天去。
末了,李翰林到底还是说了一句:“不管此时你和六皇子关系有多么要好,日后,你还是要注重身份,以及和他之间的距离。”
“您放心,我都晓得的,”李翰林已经不是第一个和自己说这种话的人,自然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谢笙知道他们说的都是对的,甚至这也算是自己和二郎之间关系的必然趋势,心里也还是有些不得劲。
“叩叩叩。”
相似小说推荐
-
恰逢心悦卿 (枝芍) 晋江高人气VIP2019-04-13完结6520生于武将府却不习武的温柔三小姐与温润王爷。想写一个又温柔又透着甜的故...
-
侯门衣香 (风雨归来兮) 潇湘书院VIP2019-04-18完结235.4万字 158.7万阅读 6938收藏天武第一美男,光风霁月的镇国公世子,最近新得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