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琦道:“姑母请讲。”
“我一直想知道,满朝文武你为何偏偏倚重顾修元?”景宁抬眼看向他,“甚至不惜力排众议,也要保下他。”
刘琦一怔,他先前并没料到景宁竟会问此事,短暂地犹豫了一瞬,方才答道:“顾卿是个极有本事的人,有经天纬地之才。他这么久以来所做的事,姑母应当也看在眼中,我用他也未曾用错,不是吗?”
“话是这么说,”景宁又道,“可从一开始,皇上为何会那般信赖于他?明明那时他不过是云浓后宅中的一个面首罢了,您又从何得知,他有这样的才能,值得力排众议准他入朝为官呢?”
刘琦被她问得哑口无言。
当年他能得储君之位,是靠着顾修元的计策,对顾修元的信赖也来源于此。可这样的事情却是断然不能说的,他就是再怎么温和宽厚,也清楚这一点。
“皇上这般信他,可清楚他的出身来历?”景宁追问道,“太皇太后临终说,她曾劝过你要提防顾修元……你可曾放在心上过?”
景宁不明白,为什么众人都那般信任顾修元,从云浓到刘琦,都是这个模样。
“姑母若是不想帮我,那就罢了。”刘琦脸上一直存着的笑意褪去,冷声道,“但顾卿这一年多来的所作所为,我都看在眼里,不牢姑母费心。”
景宁急道:“他身份成谜,居心叵测,借着当年的宫变一跃成了如今一手遮天的权臣,皇上难道就没想过这其中的蹊跷?”
见刘琦不答,景宁又说道:“诚然他这一年来做了许多,可焉知不是虚与委蛇,另有图谋?还请皇上恕我冒昧……”
景宁先前不愿提,可今日却一股脑地说了出来,苦口婆心道:“如今半朝尽在他手,多少政务是从他那里过的?有些时候,他说话怕是比任何人都惯用,长此以往又会如何?我知你性情宽厚,可对他若是不防,将来酿成大祸追悔莫及。”
刘琦面不改色地听着,当年太皇太后劝他之时,也是这套说辞,他在朝堂上什么样的谏言都听过,所以倒也不至于恼怒。
等到景宁说完,刘琦方才开口道:“姑母或许不知,顾卿如今已经不大管事,许多事情都是等我下了令,他才会去做。再者,他也已经将手上的权利逐渐分了出去。”
未等景宁质疑,刘琦就又道:“前两日,他还曾同我提过,说是想要请辞。”
景宁原本准备的话霎时说不出来了,毕竟不大管事还能说是以退为进,可直接请辞,这却是冒了极大的风险。
若是皇上真应了,那他岂不是就前功尽弃了?近来朝堂之上并无人质疑他,若非是心生退意,他压根没必要自己主动去提。
景宁愣了愣,又问道:“好好的,他为什么要辞官?”
像是想到了什么一样,刘琦神色一缓,竟有几分哭笑不得,摇头道:“顾卿说,自己寻着了失而复得的珍宝,不愿再在朝政之上徒耗年岁。”
这话多荒唐。
普天之下,不知多少人穷尽毕生精力,想要入朝为官,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可如今竟有人放着阁臣不当,说朝政之事空耗年岁?
刘琦唏嘘道:“也不知究竟是什么珍宝。”
他倒是问了,可顾修元笑得高深莫测,怎么都不肯相告。
景宁却是又一怔,没来由得想起来今晨云浓提及的婚事。
第051章
刘琦年纪虽不算大,在朝政上也称不上熟稔,但却并不傻,有个识人善任的好处。
他能分得清什么是架空自己弄权的奸臣,什么是尽心尽力辅佐的贤臣,这一年多来他将顾修元的所作所为看在眼里,也对顾修元愈发地信任。
“实不相瞒,我今日特地来托姑母帮着料理此事,便是顾修元的建议。”刘琦耐着性子同景宁解释道,“他为人公允,处理朝政亦不参杂私情,姑母委实不必质疑。”
刘琦是先帝最小的皇子,其母并不受宠,那些年先帝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太子与宠信的三皇子身上,甚至连见都很少见他。他自小早就习惯了不受重视的日子,并没贪图过什么,只想着能当个清闲的王爷就好。
是顾修元生生地改变了他的道路,将他推到了如今这高高在上的位置,也让他见着了高处的风景。
若没顾修元,也就没今日的刘琦。
刘琦是个知恩图报的人,所以不管旁人怎么说,他都未曾质疑过顾修元,如今也愿意为他辩解几句。
景宁听此又是一愣,她与顾修元不和已久,的确没想到顾修元竟然会向刘琦举荐自己。
“我……”景宁顿了顿,欲言又止。
“其实若说起来,姑母当年与云姐关系那般好,难道还信不过云姐的眼光吗?”刘琦的态度也渐渐软和下来,再与景宁说话时,倒像是个晚辈推心置腹地劝着了,“姑母对他的身份有顾忌,我也能谅解,但并没必要咬着不放。”
刘琦最初肯信任顾修元,便是因着云浓的缘故,可他并不知道,景宁跟顾修元不和,也是因着云浓的缘故。
景宁看着他这诚恳的模样,一时也说不出什么话来,片刻后苦笑了声:“皇上心中既然已有定论,那我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她对顾修元的芥蒂由来已久,早年是因着云浓待他太过亲近,如今则是因着他那不明的身份来历。
并非是旁人三言两语,便能让她改了心思的。
刘琦见她这般固执,也没了办法,只得起身道:“既然如此,那就罢了。”
景宁想了想,而后又道:“顾修元的事暂且不提,您先前所说的大婚之事,我倒是可以帮着参详一二。”
虽说在顾修元的事情上景宁难以认同刘琦,可刘琦到底是她的晚辈,待她的态度也算敬重,这么点事情她还是能帮则帮的。
刘琦心中一喜,随即道:“多谢姑母。”
景宁无奈地笑了笑,送走了刘琦,又在这长乐宫中四下看了一圈,便准备离宫去了。
但说来也巧,她从内宫出来时,竟恰巧遇着顾修元。
两人俱是一怔,随后顾修元客气地问候了声,景宁则仍旧是先前的态度,没什么好脸色,冷哼了声。
顾修元刚见了刘琦回来,已经得知了他与景宁在长乐宫中的交谈。
刘琦方才还专程问他:“你究竟是在何处得罪了姑母?她这个人往日里还是好说话的,但在你的事情上,却是固执得很,连朕的话都没什么用处。”
顾修元并没解释,只摇头笑了声,推说自己也不大清楚。
他如今并没把景宁放在眼中,自然也就不在乎她的态度,见面之后客套地问候一声也就够了,便准备离开。
但出乎意料的,景宁竟然叫住了他。
顾修元颇为惊讶地回过头来,疑惑道:“大长公主有何事见教?”
“你随我来。”景宁冷冷地甩了这么一句,便上了马车。
顾修元不明所以,若是换了旁人在他面前这般故弄玄虚,他压根是懒得理会的,可思及景宁与云浓的关系,又改了主意。
他短暂地犹豫了一瞬,上了景宁的马车。
他才刚一上车,景宁便劈头盖脸的问道:“你为何要向皇上推举我来帮着料理选后事宜?”
顾修元端端正正地坐定了,答道:“因为你适合。”
他并没多做解释,这其中的道理,景宁应该明白才对。她虽不怎么插手朝政,但却并不是个蠢人,之所以会这么问,只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你倒是信得过我。”景宁冷笑了声。
顾修元虽与景宁素有嫌隙,但也正因为此,才会很清楚她的性情。她性情不大好,但心却不坏,若是真应承了什么事情,便一定会尽力做到,不会耍什么心计。
“你是皇上的长辈,又与那些个世家之间并无利益牵扯,自然不会害他。”顾修元冷静地分析着,随后又道,“大长公主若是还有什么事,就一并说了吧,不用再兜圈子了。”
他能看出来景宁心中还藏着事,毕竟若只是为了问这么一句,大可以在内宫门口便问了,没必要再让他上车来。
景宁最厌烦顾修元这对什么都了若指掌的模样,不由得皱了眉,直截了当地问道:“今晨我去见了云浓,你们要成亲?”
方才那问题顾修元压根就没放在心上,可如今,却是被景宁问得一愣。
他并没料到云浓会主动向旁人去提这亲事,尤其还是景宁。
就如今而言,景宁算是云浓唯一的“长辈”,她肯将这婚事告诉景宁,某种意义上来说,就相当于是最大的认可了。
等到回过神来,顾修元便下意识地露出些笑意来。
并非是那种惯常的客套笑意,真心得很。笑意入了眼,衬得他原本俊逸的外表愈发地惹眼。
就算景宁再怎么看不过眼,都不得不承认顾修元的出众——无论是在相貌还是能力上,云浓会一门心思地往他这个坑里跳,也不是毫无道理的。
“是啊,我要与她成亲了。”顾修元笑了声,语气称得上是温和。
景宁从没听过顾修元那这种语气跟自己说话,只觉着背后有些泛凉,愈发地警惕起来,沉默片刻后又问道:“我刚才听皇上说,你有辞官归隐之心,便是因为这件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