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丹娘满月宴那天,吕氏说了几遍‘阿韩命好’,又说丹娘是太子妃起的乳名,真是好福气!
若一两次也就算了,她说来说去,话越听越尴尬,最后还是一旁的丁氏扯开了话题……
蓁娘想着想着也觉得生气,自己就是命好,你们这些嫉妒的人又能怎么样!
有空嚼舌我怎么怀上孩子的,还不如去拜拜佛烧烧高香,或者像廖氏那样直接找自己要阿木的衣裳压床,添添运气!
难怪内廷的规矩比牛毛还多,上千个女人嚼舌,可不比阿鼻地狱还吓人么!
蓁娘气鼓鼓的回了院子梳洗,闷头睡觉……
第二日请过安,太子妃把蓁娘留了下来,她有些奇怪,不知道太子妃有什么事,不过还是安静坐着,太子妃看了她一眼,笑道:“阿郎说你跟他打了个赌?”
太子妃怎么知道这回事!
蓁娘觉得手心有点痒,直起身子忙解释道:“那时丹娘还没出生,奴说估计是个女孩儿,阿郎不信,我们就打了个赌……”声音越来越低,颇有些心虚的样子。
“现在看来,你可是赢了阿郎!”太子妃悠悠笑道。
丹娘刚生下来,稳婆大叫‘是个娘子’,蓁娘那时就记起了跟太子的打赌,可后来要安慰阿木,照顾丹娘,忙着忙着就忘了这一茬。
不过……太子妃是什么意思……
自己赢了,阿郎说过,赢了就……难道……
蓁娘眼睛火热的看着太子妃,心跳如擂,忍不住捏紧了手,太子妃抿嘴笑:“你既然赢了,阿郎自然也要兑现承诺!”
“你母亲已经进了宫,只是她身上无诰命,你又是内廷妇人,不宜见外人,但天伦之乐我也不忍心阻隔,你们就在佛堂院那边说会儿话吧!”
佛堂院靠近北边玄德门,那边的庵堂倒是清静,在那边说话,也不会引起太大的注意,而且还有太子和太子妃的同意。
蓁娘‘咚’的一声跪下来给太子妃磕了个头,激动道:“殿下和娘子的恩德,奴没齿难忘!”
她已哽咽的说不出话来,进宫也有五年,虽然年节能知道家里人的消息,但心里头总是有些遗憾,这次自己能跟阿娘说说话,岂不激动!
蓁娘止不住眼泪,太子妃也觉得眼角发酸,忙让人扶起蓁娘,“这是高兴的事,你素来是个懂事的人,别想的太多,快去洗把脸,赶紧去那边,你们母女好生说说话……”
有宫人帮着蓁娘整理衣裙,她深吸了口气,腮边还挂着泪珠,认真的对太子妃福身,“是,奴记住了……”
作者有话要说:
给太子妃发张好人卡~
第74章 相见
太子妃挥挥手,蓁娘垂首退了出去,太子妃还能看见她抹了把眼泪,心里忍不住叹口气,陈嬷嬷不禁开口道:“娘子可是觉得自己太好心了?”
太子妃微微靠着凭几,语气平静的开口:“他是我一个人的丈夫,更是她们的主子,韩氏能得了他的欢心,我虽然别扭,还不至于就苛待韩氏,再说,他本就不是个冷情的人。”
“可这样娘子不就受了委屈了吗!”陈嬷嬷忍不住替她难过。
“不会……”太子妃露出温柔的笑,“他都能对妾侍如此,你就要知道,他对我会更好……”
这一点陈嬷嬷看在眼里,可作为楚王妃亲自挑选给外孙女的嬷嬷,她大半生都在王府里度过。
内宅里的恩恩怨怨也见识过不少,有那夫妻恩爱的,有偏心侧室的也不少,何况这是皇家,莺莺燕燕数不胜数。
比如宇文良娣,出身高贵,太子很喜欢跟她讨论政事,若不是她性情淡泊,太子妃不拿她当个敌人也要严防死守,哪会像现在这样相处甚好……
太子妃从小受尽父族母族的宠爱,她的父母并不希望她嫁入皇家,只希望给她挑个门当户对的公侯次子嫁过去,或者门第低些也无妨,只要夫君敬着她爱着她就够了。
因此太子妃的性情单纯善良,于勾心斗角豪无算计,要不是她后来执意要嫁给太子,深知外孙女性格弱点的楚王妃觉得不妥,把她带在身边教导了将近一年,进宫后太子也宠爱着她。
若不是这样,太子妃早就被这个皇宫生吃了。
然而陈嬷嬷还是担忧,太子妃太过贤惠,就怕她这种脾性会引出一群心怀不轨的女人来,若是太子再被分了些心,从始至终都在为太子操持的太子妃,岂不太可悲了吗?
光天殿离佛堂院有将近两刻钟的距离,一路上,蓁娘都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
阿娘现在是什么样子?她还认不认得出自己?见到自己她会不会很高兴?
一路上胡思乱想,她脸上的期待要溢出来了,身边的嬷嬷侍女都为她高兴,‘哒哒’的羊车停下,驾车的宦者道:“昭训娘子,佛堂院到了!”
蓁娘深吸口气,‘嗯’了一声,阿玉扶着她下了车,进了院内,佛堂院里只有三个□□岁的沙弥尼在扫地,其余人都在做功课。
她被一名比丘尼引进室内,眼睛还未寻见阿娘在哪里,就听到一声久违的、熟悉的‘蓁蓁’传来。
蓁娘循着声音看去,正是阿娘!
她眼泪一下子决堤,泪水朦胧,她快步上前与阿娘相拥而泣,阿玉等几人见此景,也忍不住跟着落泪。
母女俩数年未见,一切思念与难过尽在眼泪中,阿玉拭了拭眼角,上前劝道:“娘子与夫人相见,实在不易,快别哭了,还是说说话吧!”
蓁娘松开阿娘,仍在哽咽,她眼也不眨的看着面前阿娘的脸,时间仿佛回到过去,她在炕上睡懒觉。
阿娘揭开她的被子,轻揪她的耳朵,她不甘不愿的睁开眼,面前就是阿娘满是温柔的笑脸。
只是这张脸上,已多了几丝细纹,蓁娘眼角发酸,眼泪再次流淌出来。
“我的蓁蓁…”阿娘比蓁娘要矮半个头,她慈爱的看着女儿,略微粗糙的手拭去她脸上的泪水,“别哭,阿娘就在这里…”
哭过一场,蓁娘才止住激动,她拉着阿娘的手坐在榻上,母女俩细细讲述这几年发生的事情,“家里人都怎么样?虽然我每年都知道消息,可心里还是不放心!”
阿娘一边点头一边道:“都好都好,阿祖身体还很硬朗,她很喜欢乡下的生活,我们去接她,她都不愿意进城,说是在乡下自在些,她老人家自己没事还跑到山上去挖野菜,晒干了就分给我们…”
“去年你十五嫂给你生了个侄女,你十七兄生了个侄儿,两个孩子就隔了半个月,大家都说巧!”
“那就好!”蓁娘高兴极了,她雀跃道:“长得像不像我?”
阿娘笑起来:“你侄女跟你小时候一模一样,这正是侄女肖姑,你阿婆说,看着她,就觉得你在身边!”
想起总是有说不完的故事的阿婆,蓁娘忍不住又要流泪,她哽咽道:“女儿不孝,这几年也没孝顺过她老人家,既然妞妞像我,那你们就把她当作我,让她孝顺你们!”
阿娘轻抚蓁娘的脸,关心的询问道:“这几年我们都知道你的事情,知道你也做娘了,我心里既高兴又着急,郎君和娘子长得像谁?叫什么名字?他们是什么样的性子?”
提起两个孩子,蓁娘满心柔软,再想起阿娘都不能抱一抱她的孩子,心里十分难受,她道:“男孩叫阿木,是殿下取的乳名,女孩叫丹娘,是太子妃取的乳名!”
“我的儿,你受苦了!”阿娘红了眼眶道,她也是母亲,自然能体会到女儿的痛苦。
蓁娘含着泪水使劲摇头,“没有的事,我很好!”
“第一次生阿木的时候,我心里好怕,但是宫里有许多人照顾我,也就松了口气,阿木长得像我多一些,丹娘现在还小,眉眼既不像我又不像殿下,也不知怎么回事…”
“阿木现在正是跑跑跳跳的年纪,整天停不下来到处捣乱,我也怕奶母宫人惯着他,这些日子,倒是把心思多放了些在他身上!”
阿娘听得直点头,心里感到十分欣慰:“这就好,你能有今日,都是托了菩萨的福,以后一定要听太子殿下和太子妃的话,乖乖的不要惹事,要记得阿婆从小给你讲的道理,决不可得意忘形,那样会吃苦头的!”
“我都知道,一定会把你们的话记在心里!”蓁娘认真的点点头。
阿娘闻言松了口气,“你不知道,前日宫里来了人,说今日来接我与你见面,我可是吓了好大一跳,本以为是你犯了什么错,后来那官人才告诉我,因着你生下了小娘子,太子殿下特别准许我来看你呢!”
蓁娘想起跟太子的赌约,心里的甜蜜实在压抑不住,满眼都是笑,阿娘敏锐的注意到了这一点,她为女儿高兴,也略微有些担心。
她本打算劝说一番,但又见女儿如今周身的气派已今非昔比,她是太子殿下的妾侍,不再是以前那个活泼调皮的蓁蓁了。
阿娘咽下心头的话,转口说起丈夫来:“太子殿下赏了你阿耶一份差事,他却愁眉苦脸的不知道该怎么办,第二天天没亮就跑去找你十姐夫了!”
蓁娘想起阿耶那张严肃的脸,忍俊不禁笑起来,“这是殿下和娘子给咱们家的脸面,阿娘回家只嘱咐阿耶,让他就跟以前做武侯一样,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了!”
“其余的事我还是那个意思,凡事多问问六伯父的意见,若是六伯父也拿不准,就去问十姐夫!”
“只要我不犯错,咱们家会越过越好,阿娘一定记着告诉家中长辈们,我们家既吃了皇禄,拿碗就得更加小心,决不可得意起来,忘了自己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