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有些后悔,可是这话已经说出去了,收不回来了,而她也不想收回来。
她羞怯地望着郭玉龄,美丽的丹凤眼里波光粼粼,似有千言万语,却又似满含委屈。
郭玉龄笑意浅浅,声音平静得一如秋日的湖面。
“既是如此,霍姑娘就一起上车吧。”
闻言,霍思谨大喜,忙又谢过,跟在郭玉龄身后上了马车。
公主府的马车宽大舒适,车厢里点了薰香,面对面两个花鸟刺绣的靠枕上,各绣着一个行云流水般的“云”字。
这是云绣坊的标记,原来公主府是云绣坊的常客。
霍思谨在云绣坊从没见过这种靠枕,想来这是云绣坊特别为公主府定制的。
侍女把小几上的点心撤下,又从随身带着的食盒里取出新的茶果点心摆上,便识趣地退出去,上了另一驾马车。
郭玉龄指指小几上的茶果,道:“请用。”
霍思谨柔声谢过,端起茶盏抿了一口,茶是玫瑰香片,并非多好的茶,却如郭玉龄这个人一样,处处透着精致。
“郭女史……”
霍思谨从长公主府的马车里出来时,已是一个时辰之后了。
天边晚霞绮丽,早已错过了霍江下衙的时辰。
但是霍思谨却没有把这个放在心上,此时此刻,她的脑海里都是方才和郭玉龄交谈的情景。
郭玉龄没有拒绝,也没有答应什么,可是却让她看到了希望。
霍思谨握紧拳头,凭什么她要成为京城女眷们口中的笑柄,凭什么她要被人一笑再笑,凭什么她在自己家里都要被人踩来踩去,凭什么她喜欢的那个人宁可得罪太后,也不与她定亲,凭什么?
霍思谨心潮澎湃,她长到十六岁,这是她第一次为自己做出选择。
即使这个念头是突然冒出来的,可她并不后悔。
思诚帮不上她,就像今天,她受了委屈去找思诚,可他却不在。
就像以往的每一次,她在霍家过得不开心时,思诚能够给予她的只有劝慰。
除了劝慰,别的什么都没有了。
思诚能够给她的只有这么多。
她不怪他,她知道彼此的处境,这世上只有他们相依为命,可是他们却都是寄人篱下的浮萍。
霍思谨收住脚步,仰头望向天边的晚霞,思诚,如果这件事真能成了,或许不但能够改变我的命运,还能帮到你。
公主府里,芳仪长公主把怀里的白猫交给一旁的侍女,关切地看向刚从外面进来的郭玉龄:“怎么样了,郭侧妃可是伤心了?”
郭玉龄点点头,长长地叹了口气。就在前不久,郭侧妃的父亲被人弹赅曾经为已故的朵儿哈收购药材,证据确凿。
如果定案,庆王一定会受到影响。
因此,郭玉龄才约见了郭侧妃。
芳仪长公主用银勺拈起一块核桃仁,放在嘴里慢慢吃着。她的眼底平静无波。
满室安详,岁月静好,谁也不知道这背后隐藏了什么。
郭玉龄向郭侧妃传达了芳仪长公主的决定,让郭侧妃的父亲自尽。
眼下郭侧妃的父亲暂时被关在刑部大牢里,三天后就要被移送诏狱。
要让他死,所以这三天之内,他一定要死。
这是长公主的决定,当然也是太后的决定,但是无论是太后还是长公主,她们手上都是不沾血的。
因此,这件事就要由郭家人自己去做。
这三天里,郭侧妃会派人去刑部大牢探望父亲,把自尽需要用的东西送进去,让父亲死得一了百了。
“对了,听说你遇到霍家的姑娘了?”芳仪长公主闲闲地说道。
第五零九章 袁维云
“是啊,在云绣坊遇到的,她说家里正在给她议亲,男方是袁朗的长孙袁维云,她嫁过去要做填房。”
郭玉龄没有隐瞒,也没什么可瞒的,长公主既然问了,想来早在她回府之前便已知晓了。
对于自己的精明和多疑,长公主继承了太后的传统,从不藏拙。
“袁朗?这名字有点儿耳熟。”芳仪长公主微微蹙眉,手上的赤金指甲套在琉璃果盆上轻轻划过。
“难得长公主还能觉得耳熟,袁朗已经远离朝堂多年了。他是早年詹事府詹事,太子近臣。”郭玉龄虽然称不上博闻强记,但是她是知道袁朗的。
“哦,是他啊”,长公主记起来了,原来是这个袁朗啊,“我听说他的长孙很有出息,这门亲事很好啊,莫非霍思谨不喜欢,真是个傻姑娘。”
“是啊,这是门好亲,但是表面看上去不够风光而已。”郭玉龄微笑着说道。
多好的亲事,袁维云在翰林院观政三年,就在霍江的眼皮底下,为人如何,可有前途,霍江怕是早就心里有数了。
当年袁朗拒绝回京面圣,便已经把袁家从朝堂争斗中摘了出去,且摘得干干净净。袁家远离朝堂多年,袁维云是正儿八经的科举入仕,堂堂庶吉士,若是袁霍两家联姻,袁维云再沉淀几年,便能以清流之身倚身朝堂,前途一片光明。
且,霍江在袁维云尚未正式入仕之时,将女儿许配给他,袁家定当感念霍江的知遇之恩,袁维云是嫡长孙,霍思谨嫁进霍家便是长房长媳,未来的宗妇,虽然是填房,但霍家在京城也只算是二三流的家族,霍思谨是丧母之女,她嫁进袁家不是高攀,但也算不上低嫁。
霍江给女儿说了这么一门亲事,可见用心良苦。
芳仪长公主呵呵笑了:“是啊,不够风光,不如嫁进闽国公府做小儿媳风光。”
她的声音里带着嘲讽,若是三年前倒也罢了,嫁进闽国公府也就是做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小儿媳,可是如今,呵呵,即使你想嫁,太后也不会再给展怀指婚了。
郭玉龄噗哧笑了:“长公主,这次您可猜错了,依我看,霍姑娘即使心里一万个后悔,可是也不敢再多肖想了。倒是宗室这边……长公主,不瞒您说,我猜她是见到郭侧妃了。
“郭侧妃?莫非她想……”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芳仪长公主手上的指甲道猛的磕在琉璃盘子上,发出一声清脆的声响。
侍女连忙过来,芳仪长公主把手上的指甲套子摘下来,砰的一声扔到紫檀木炕桌上。
屋里的气氛立刻冷了下来,落针可闻。
侍女忙把指甲套捡起来,连同不知有没有磕坏的琉璃盘子,一起撤了下去。
“长公主,您看这事要不要……”郭玉龄似是什么也没有看出来,继续问道。
“不忙,容我好好想一想。”也不过片刻之间,长公主的神态便缓和下来。
要好好想一想,无论遇到什么事都要想一想,或许你看到的不好,其实也藏着好呢。
一场秋雨一场寒,也只是一夜之间,京城里的人们便穿上了棉衣。
霍江又一次走在永济寺的山路上,只是这一次,他的身边还有一个身姿挺拔的青年。
青年二十七八岁,眉目清朗,已经褪去了少年人的青涩,与霍江走在一起,同样的儒雅从容,但比起年过四旬的霍江,他的气质更加洒脱,步履也更加轻快。
“沧粟,你来过永济寺吗?”霍江问道。
他身边的青年便是袁维云,袁维云的表字是沧粟。
“二十多年前随祖父来过一次,但那时我还小,只记得寺里有株几百年的银杏树。”袁维云说道。
“那株银杏早在十年前便被雷电劈中,如今还在那里,但是被天火烧焦了一半,已有多年没有抽枝发芽了。”霍江不无遗憾,早年那株银杏是永济寺中的一景,树前有多处文人墨客的诗词,可惜如今早已没有了当年的葱茏。
“小女初回京城时,曾经做了佛果,送来永济寺供奉,永济寺至今在佛前供奉的佛果,还是她当年教的方子。走吧,我们去尝一尝。”今天霍江心情不错,就连步伐也比往日轻快了许多。
当日太后金口玉言,让霍思谨教授的佛果只能在佛前供奉,但是永济寺另僻奚径,仿照霍思谨教的佛果,又做出几款新的样式,这些新样式的佛果如今比永济寺的素斋还要出名。
听到霍江提起霍思谨,袁维云的面上微红,他从没有见过这位霍小姐,但是人家比自己小了十来岁,初时他根本没有想到霍江会有意将女儿许配于他,如今两家开始议亲了,他还是觉得有些无可适从。
霍家姑娘只有十五六岁,她能做好一个继母吗?
初时他是不想答应这桩亲事的,他的长子今年七岁,正是顽皮淘气的年纪,他担心霍姑娘娶进来,会和儿子不好相处。
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母,可是父母却觉得这是一门好亲。霍家身家清白,霍家姑娘听说是从庵堂里长大的,定然是极为懂事的,况且,孩子也不用她来照顾,有孩子的祖母和乳娘。
自从发妻去世以后,他的终身大事便成了双亲的心病。
可是他不想续弦,为此他的亲事便一拖再拖,初时他以要考功名无心婚配拒绝,后来又以初进翰林院正事为重再次婉拒,到了现在,他就要从翰林院散馆了,在父母面前,他已经不能再推脱了。
相似小说推荐
-
我可能嫁了个假夫君 (澹澹) 2019-01-12完结阮清晓 x 江岘清晓一睁眼穿成了清河阮府的大闺女——身娇体弱的县尊千金,好不容易...
-
听说王爷惧内[重生] (纸七夕) 2019-1-23完结37 251 营养液数:21 文章积分:5,584,697 上辈子舒婉凝爱惨了容翊景,在最美的年华为容翊景付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