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九重阙 完结+番外 (孟姜)



信的最后,是西晋张华所写的一首小诗。

“游目四野外,逍遥独延伫。兰蕙缘清渠,繁华荫绿渚。佳人不在兹,取此欲谁与?巢居知风寒,穴处识阴雨。不曾远离别,安知慕俦侣?”

风重华的脸腾地红了。

将信勿勿地收了起来。

就放在床边的柜子中。

韩辰在信上虽然没明说什么,风重华却从字里行间读出来,这次的事件只怕大皇子吃亏吃定了。

大皇子养的金雕啄伤了永安帝,并致永安帝昏迷。而后在内宫刑审之下,有人攀咬了二皇子。

胡有德与吕芳不敢怠慢,立刻派人细查。

结果一查之下,此事与二皇子并无半点干系。

不仅如此,攀咬二皇子的小黄门还被查出收受了武定候不下五千两的贿赂。

永安帝勃然大怒。

你一个外戚,收买宫中的内侍做什么?

宫中有什么值得你关注的东西?

外戚结交内官,乃是大忌。

永安帝再联想到小黄门攀咬二皇子一事,更加怀疑啄鹰事件乃是大皇子一手主导。

此时袁皇后不在永安帝身边,也无人替大皇说话。

大皇子百口莫辩。

永安帝又大骂武定候:“连朕身边的小黄门都不放过,武定候想做什么?居然还想让辰儿做他的女婿?等他拿到京师三营,是不是就要逼宫弑君了?”

永安帝就是弑君才得来的皇位,对这个话题极为敏感。武定候收买宫中内侍的行为,极大地挑战了永安帝的底线。

这句话,一路往京城传。传到袁皇后耳中时,她气得四肢冰凉,说不出话来。

宁妃,二皇子,啄鹰————

脑子一下子被这三个名词所占领,令她昏沉沉地半点精神也提不起。

如果到此还不明白大皇子被人算计,那她就不是袁皇后了。

大皇子失宠,二皇子一下子成了皇帝身边第一等的人物。

再加上二皇子与宁妃并未为自己分辩过,令永安帝无比地信任他们母子。更令人心惊的是,也不知宁妃与二皇子使了什么法,令那个被武定候收买的小黄门攀咬了二皇子。

这看似一步险棋,却更是一首妙棋。

对于永安帝而言,武定候收买内侍,是背叛和觊觎。大皇子所养的金雕啄伤了他,是无君无父。

“宁妃!”袁皇后从牙缝里挤出来这两个字,令人遍体生寒。





避暑行宫,体仁宫,宁妃正和颜悦色地与二皇子说话。

永安十三年的夏季异常炎热,穿着轻罗薄衫都会生出一层汗来。虽然现在是避暑行宫,比京中气温偏低,宁妃依旧觉得燥热。

她斜斜地倚在抱枕上,如玉的容颜上,满是笑意。

二皇子净了净手,亲手剥了葡萄捧到宁妃面前,“这是刚刚从吐蕃送来的紫葡萄,母妃您赏赏。”

宁妃笑着吃了一个,唇边又沾了微凉,却是二皇子又剥了一粒葡萄递到她的唇边。

“母妃再用一个。”

宁妃再用了一个后,微微摆手:“年龄大了,进不得这寒凉之物!”

二皇子将手中的葡萄放下,看起来眉开眼笑的,“母妃哪里是年龄大?明明是还年轻着,若是不认识的人看到,还以为是二八年华的。”

宁妃啐了他一口,“胡闹,这是跟哪个混帐东西学的?跑到我这里糊弄我来了?”嘴上虽是骂着二皇子,可是嘴角弯弯的,眉眼闪亮。

她心情极好。

老天总是厚待善于等待的人。

“大皇子出了这种事情,你身为他的弟弟,虽不能直言他的错过,却应该多在你父皇面前替大皇子求求情……”宁妃笑容可掬地看着二皇子。

二皇子先是一怔,而后明白过来,笑道:“多谢母妃指点,儿子知道该怎么做。”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每有良朋,烝也无戎!”宁妃伸了伸懒腰,舒服惬意地靠在引枕上。

听了宁妃的话,二皇子的眼睛眯了起来,冷光闪烁。

放在方桌上的茶水已经凉透了,他依旧端起来饮了一口。

母妃说得极是,他是该替大皇子求情!

不这样,岂能显出他兄友弟恭?

……

……

风重华也很舒服惬意地靠在引枕上,滋滋有味地看书。

从知道避暑行宫出了金雕事件后,她就日夜担心。

幸好,与此与韩辰无关。

既然与韩辰无关,那她自然就不需要再担心了。

她想起韩辰信中所写的那首诗,“佳人不在兹,取此欲谁与?”

脸上再度红了。

轻轻啐了自己一口,将一张脸深深埋入书册中。

周夫人派人过来传话,说卢嬷嬷到了。

卢嬷嬷是周夫人几月前为风明怡相中的教养嬷嬷,因她与前一家雇主的时间还未到,周夫人就等了几个月。

听到卢嬷嬷来到文府,风重华急忙与风明怡穿戴整齐之后去见她。

卢嬷嬷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妇人,面容严厉,不苟言笑。听说她乃是东汉卢植旁支后人,八岁就有才名。后来因嫁人后婆家苛待她,她不堪忍受,就主动与丈夫和离。和离之后,她也不回娘家,就一个人在京中租了个院子,支了个馆做女学。

这几十年,也教出不少的名门闺秀。

后来年龄慢慢大了,就由养子奉养。她则是随心情所至,高兴了就去几家公候之家教养府中的姑娘。若是不高兴,就呆在家中含饴弄孙。

周夫人也是很费了一番工夫才把卢嬷嬷请过来的。

卢嬷嬷体型消瘦,个子不太高。一张平淡无奇的脸上,嵌着一双异常明亮的眼睛。

举手投足谦谨端庄,却又带着一股说不出来的韵味。

周夫人就笑,“卢嬷嬷崇尚魏晋古风。”

风重华恍然大悟,怪不得她觉得卢嬷嬷举动之间如带仙气,行为举止皆令人赏心悦目。

原来是这个缘故。

她从心里为风明怡高兴。

风明怡兴奋的小脸通红,一句话都不敢多说,端端正正地站在卢嬷嬷面前。

第160章宁朗与文氏

“文拾遗为官德馨,知人善任,我早有耳闻。能来文府教贵府的姑娘,这也是我的福气。”卢嬷嬷笑道。其实她本不想来的,一个寄居在文府的庶女还没资格请动她。可是来请人的是文府的周夫人,她就得仔细思量一下了。

“你的才名,在京中的谁不曾听闻?我能请动你,这也是我的福气,以后我就把人拜托给你了。”周夫人笑着指了指风明怡。

风明怡连忙上前行了一礼。

卢嬷嬷微微点头,淡淡地笑了。

于是,卢嬷嬷就在文府住了下来。

周夫人在西跨院为她收拾了一幢小楼,拨了四五个人服侍她。

风明怡每日天不亮就起床跟着卢嬷嬷学习规矩和礼仪。

下午习字。

卢嬷嬷说,风明怡还小,握不动针线,让她过了七岁再学绣花。

自从卢嬷嬷来了之后,风明怡早晚勤学不辍,短短几日仪态与规矩大有涨进。

到了七月初一,鬼门大开。

风重华与风明怡一道去郊外拜祭文氏。

时近末伏,一早一晚开始凉爽起来。郊外阳光明媚,鸟鸣啾啾,令人心旷神怡。

既然天气不热,回去的路上,风重华命令马车慢慢行走。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

风重华的马车在夕阳浸染西方的白云时抵达城门。

城门处,车马来往不断,行人熙熙攘攘,肩摩毂击。

她们所乘坐的这辆马车在人群中毫不起眼。

城门内,有人放下车帘,笑道:“刚刚过去的,是文府的马车。算着时日,应该是去郊外拜祭亡母的明德县君。”

马车内布置的很奢华,一名绯衣男子坐在左面,对面的是位面色微微发青略有病容的青衣男子。

正是顺天府府尹翁其同与杜知敬。

杜知敬放下手中的茶杯,沉思了起来。

“我听说,文拾遗待明德县君极为看重,比之亲女不遑多让,而且周夫人更是喜爱她。”翁其同意态闲适地往后靠去,微微眯了眼,“知敬兄是瞧上她了?她母死父不成器,算不得什么良配。若是知敬兄有意为长风寻亲事,我倒可以替你多瞧几家,总是要寻一个知书达礼的好人家。”

“翁兄,我再想想。”杜知敬不禁掀起了车帘,往风重华马车的方向望去。

城门内人流鼎沸,风重华的马车不过一瞬间就被淹没在人潮中。

杜知敬放下车帘,轻声叹了口气,“我家中的情况翁兄也是知道的,父母早亡,只得一个弟弟。说是弟弟,实际上比我小几十岁。我这身子,只怕也熬不了几年,心中所想的就是为弟弟寻一门合适的亲事。若是人家太好,怕我弟弟有些配不上……”

“哎,知敬何必妄自菲薄?”翁其同微微一笑,眸中光彩四溢,戏谑道,“你杜氏一门自周朝起便在朝中为官,到你兄弟这一代虽是人丁单薄,可也是真真切切的名门之后。你家祖祠里更是供奉有房谋杜断的蔡国公,何须自谦?”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