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娘子 (八宝豆沙包)
- 类型:古代言情
- 作者:八宝豆沙包
- 入库:04.10
郭家必然是要来的,只是不知道她阿娘郭二夫人会不会来,听府里送来的消息,说她阿娘病得越发重了,用了好些汤药也不见好,不知现在如何了。
还有妹妹玉兰,眼看着就要成婚了,她却是不能回去了,太子是不会再听她的话了,不会带着她回郭家了。
就因为她只是东宫良媛,连召见府里的人都不能,只能在东宫里担心,说来这一切都是拜顾明珠所赐!
都是因为她,自己一家人才变成了这样!
当年风光无限的郭家二房,如今却是最没落的一支,若不是太师看重她阿爷,只怕二房已经被太师府除名了。
赵良娣这会子已经染好了一只手,举起来在眼前比了比瞧了瞧,讥讽地一笑:“妹妹你这里也太闭塞了,连宫里的消息都不知道吗,太子大婚之后只怕很快宫里又要办喜事了。”
郭玉秀惊讶地道:“我怎么都没听说,是哪一府上?”
纤纤玉手上点缀着红色的蔻丹,显得越发白皙娇艳,赵良娣满意地放下手来:“自然是贤王殿下了,太子殿下已经成婚了,怎么也该给他赐婚了。”
郭玉秀心里一痛,想着贤王那俊秀温柔的笑容,想起当初自己在西河庄子上策马奔驰,就是为了得贤王的青睐,可眼下她已经被关在了东宫,过着生不如死的日子,对贤王那点子心思也成了绮念。
没想到他就要成婚了,郭玉秀心里难免很是失落,比起庸俗凶残的太子,贤王殿下显得那样优秀出众,她终究是忘不掉。
她不禁追问道:“是哪一府上的娘子。”
难不成是林二娘,或是孟府娘子?当初都是她身边交好的娘子,只是她们都比不上自己。
赵良娣撇了撇嘴:“太子殿下迎娶的可是卢国公府娘子,贤王殿下怎么会娶那些寻常贵府的娘子,是骠骑大将军府大娘子。”
如同晴天霹雳一般,直直打在了郭玉秀的身上,她脸色瞬时青里透着白:“你说,贤王殿下要娶顾家大娘子?”
赵良娣有些奇怪地看了她一眼:“是呀,宫里都传遍了,怎么了?那可是骠骑大将军府,当贤王妃可是绰绰有余,听说当初天后娘娘还有意让她作太子妃,后来才选了卢国公娘子的。”
郭玉秀心里如同被大石压着一般喘不上起来,她最痛恨的顾明珠居然要嫁入贤王府为贤王妃,贤王殿下就要跟那个女人成婚了!她却只能在东宫作一个失了宠任人欺负的良媛,她怎么能够接受这样的事实!
不可以,绝不可以!她绝不能让顾明珠嫁入贤王府,哪怕付出再大的代价,也不能让顾明珠如愿!
她咬牙忍着心里的恨,挤出笑脸来:“说起来东宫大婚这样大的事,姐姐怎么也不出面帮着打点,如今太子妃还没入宫,姐姐可是咱们东宫头一位呀。”
赵良娣不屑地一笑:“不是有尚宫局的尚宫在打点着,还有天后娘娘身边的女官,哪里就轮得到我,我也不想上赶着去讨好太子妃娘娘,还不知道是什么性子呢。”
郭玉秀知道赵良娣是不甘心,赵良娣来东宫已经三年了,是太子身边少数留了这么久的女人,也是太子最为信任的人,她以平民女子的身份成了东宫良娣,连郭玉秀都被压了一头,这些年在东宫她就如同女主人一般,又怎么可能服气一个刚嫁进宫里来的太子妃。
她笑着道:“太子殿下看重的是谁大家都知道,姐姐哪里用讨好谁,只是这是天后娘娘看重的事,姐姐与我也是东宫里有品级的妃嫔,怎么也该出去帮着打点,天后娘娘也能知道姐姐的贤淑与大度不是。”
这话倒是打动了赵良娣,她出身微寒,在东宫唯一的依仗就是太子的宠信,可太子的性子实在是乖戾,说不得什么时候就有了别的心思,她只有想法子找到别的依靠,不能就这样等着太子妃进宫收拾了她。
她想了想,露了笑点点头:“妹妹说的也是,咱们姐妹也不能就坐在这里躲清闲,终究是东宫里的事,也该过去帮着支应才好。”
第223章 传言(第一更)
罗氏一夜之间苍老了许多,原本就病得瘦弱不堪的身子更是佝偻了几分,憔悴的脸上也黯淡无光,面无表情地坐在榻席上靠着凭几听孙嬷嬷回话。
“孝棚已经拆了,法师们也都送回延清寺了,捐了二十金的香油,那些鼓乐也都打发走了,”孙嬷嬷苦着脸道:“上上下下花了足足一百余金,如今房里已经没剩下多少钱银了。”
罗氏木木地看着她:“还剩了多少?”
孙嬷嬷低声道:“只剩下不到三十金了。”
罗氏放在软枕上的手抖了一下,脸色阴沉地如同外边暮色四起的天色,许久都没有开口。
孙嬷嬷却是不能不开口问一句:“只是大夫人的棺椁该怎么是好?”
罗坤还在京兆府衙门,已经走了两日的罗大夫人却是等不得了,七月的天气如此炎热,虽然日日放了冰进去,怕是也放不了几日了。
罗氏闭了闭眼,这一次全盘皆输,她费尽心思安排的罗大夫人的丧事,就是要在长安贵府面前给罗家长房正一正名,也能不让她和顾明月再被罗家牵连,总能挽回些名声。
只是她没想到居然赶上了太子大婚,丧事是没法大办了,毕竟这个当头谁也不敢触了宫里的霉头,可是她的打算就全部白费了,费了那许多心思,花了那么多钱银,甚至狠了心对罗大夫人下了手,可现在都打了水漂,只能匆匆忙忙地收拾这一地鸡毛。
她咬了咬牙:“送去延清寺寄殡吧,待坤郎出来之后再下葬。”
孙嬷嬷又是一惊,望着罗氏好半天回不过神来,寄殡可是那些穷的买不起棺椁的人,或是那些来长安行商等着回乡安葬的商贾死了才会送去的,罗氏要把罗大夫人送到寺庙里去与那些人一起寄殡?!
罗氏眉眼也没抬:“不然要如何,坤郎没出来,阿娘不就该让他养老送终么。”
孙嬷嬷只得低声应了,却还是不曾出去,脸色有些踌躇地立在房里。
罗氏这会子才抬起眼看着她:“怎么,还有什么要说?”
孙嬷嬷犹豫了一会,才吞吞吐吐地道:“府里都在说,贤王殿下就要被赐婚了。”
罗氏脸色顿时有了变化,坐直了身子,焦急地问道:“什么时候有了赐婚的,怎么不曾听说有诏谕?”她心如乱麻,“是哪一府的娘子?”
不会是明月了,若是明月宫中早就该送了消息来,这会子连赏赐都应该送来了,她这个亲娘也就不用委屈自己留在偏院里这样窝囊了。
孙嬷嬷头垂得更低了:“说是,是大娘子……”
罗氏的脸如同被冰住了一般,所有的神色都僵在了上面,许久都没有动静。
孙嬷嬷说是……顾明珠!贤王要娶顾明珠!
她费了这样多心力,花了这样多心思,到最后顾明珠居然还是要嫁进皇家!
一口滚热的腥味涌上胸口来,她剧烈地咳嗽起来,咳得声嘶力竭,吐出了一口鲜红的痰,倒在了软榻上喘着气。
不,宫中看中的是顾家,就算不是顾明珠,也可以是明月明玉。只要没有顾明珠,那么贤王妃就该是明月的。
她强撑起身子来,气若游丝:“扶我,扶我去见将军。”
只是到了前院,书房伺候的婢女战战兢兢地道:“夫人,将军还不曾回来。”
顾青自从回了长安便早出晚归,很少会在府里,罗氏自然也就见不到他。
罗氏却是等不得了,脸色焦急:“都已经响了暮鼓了,怎么会还没回来,谁跟着去的。”
婢女道:“是顾昌与顾吉。”
罗氏等了好一会也不见他回来,终究没法子,只能再回偏院去,与孙嬷嬷道:“明日再拿十金随我去京兆府衙门。”
孙嬷嬷更是糊涂了,夫人这是要去接了罗家大舅爷回来?
她有些犹豫:“只是将军有吩咐……”
顾青可是吩咐了京兆府衙门,不得轻易饶了罗坤,只怕用钱银也赎不回来。
罗氏脸色已经冷静了下来:“阿娘已经病故了,自然是要接了坤郎回来,这是孝道,京兆府衙门也不好拦着。”
东府里,顾明珠正翻看着张覃送来的各个铺子的账簿子,上面已经有不少结余了,自从从顾老夫人手里要回了这些田庄铺面,她把铺子交给钱二与张覃去打点,让李双瑞去打点田地和庄子,又盘下一处丝织坊与丝厂交给王家婆子去安排。
很快这些当年文昭皇后挑选的人已经开始发挥作用,短短这些时日结余就越来越多,他们把东府的家当打点的井井有条。
小葵脚步急急地进来,走到顾明珠身边,轻声道:“娘子,西府那边送了消息来,不知是谁传了话说是娘子要嫁进贤王府为王妃了,还说宫里都已经传得沸沸扬扬了。”
话音刚落,在一旁纳着鞋底的韩嬷嬷脸色顿时变了,手里的针险些扎着手了,急急忙忙放下手里的活计:“怎么会这样,明明宫里还不曾下诏,不是还让娘子好好思量么?怎么就……”
顾明珠也沉了脸,想了想冷笑出声:“看来这是在逼我就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