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古代农家日常 (坐酌泠泠水)


  这话说得赵晤哭笑不得。
  作为大宋唯二的长公主,他这个做皇兄的难道还能让义妹吃不上饭?要不要讲得这么悲惨?
  不过杜锦宁要表达的意思,他是明白了。
  果然,杜锦宁接着道:“对于钱财,我知足长乐,不想因为这个陷自己于危险境地。如果不是想让大宋多赚外国人的钱,让大宋更加繁荣昌盛,我根本就不会花心思去叫人烧制什么青花瓷和粉彩瓷器。财帛动人心,如果我把窑口留在手上,绝对会有人眼红对我使绊子要置我于死地的。我倒不是怂,是觉得没必要。”
  她看向赵晤:“所以臣妹想把这几口窑送给皇兄。不过辛辛苦苦让人试验了一两年,也费了我老多的成本,我不想赚钱,总不能让我亏钱吧?所以才向皇兄要一成的股子。”
  这老实不客气的说辞,把赵晤逗笑了。
  一笑之后,涌上来的就是满满的感动。
  他跟那被养的蛊王一样,一路拼杀到现在,身边无时无刻不充斥着算计。所以像齐伯昆这样一心为国、一心为他好的忠心老臣,才会让他觉得弥足珍贵。
  而现在,为数不多的臣子里,又多了一个杜锦宁。杜锦宁虽是女流,但赵晤从来都是把她看成自己的肱骨之臣。以前是因为她的能力,现在又加上了她的一片赤子之心。
  虽然杜锦宁献出窑口有一点自己的小心思,但这小心思坦坦荡荡地说出来,就越发显出杜锦宁的赤诚与光明磊落,也更真实可信。
  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的人说的话,才是假的。人怎么可能没有半点私心?
  “好,你送的寿礼朕收下了。”他道。
  杜锦宁欣喜:“多谢皇兄。”
  赵晤见她的神情真挚,没有半分作伪,心下也很欢喜,打定主意把这份情记下,以后杜锦宁遇到什么事的时候,他再做补偿。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吴证在旁边看着,越发佩服杜锦宁。
  他佩服杜锦宁对于钱财没有半点贪心,更佩服她宽阔的胸襟,心怀天下。
  一般人,就算知道把窑口送给赵晤,既避了祸,又得了皇上欢心,也不一定能下得了这个决心。杜锦宁一个年纪轻轻的姑娘,却比许多男人都强太多了。
  从庄子回京城的路上,他禁不住又跟赵晤旧话重提:“皇上,宁国长公主她真是一心为了大宋好啊。也唯有这样的人,才能一心一意为百姓黎民着想。现在水稻眼看就要丰收,臣以前提议让长公主做大司农,不知皇上意下如何?”
  “这件事,朕要先征求宁国的意见。如果她不反对,朕会在水稻亩产出来的时候向朝臣宣布。”赵晤道。
  吴证顿时一喜。
  赵晤说的是向朝臣宣布,而不是提交朝臣商议,可见是下定了决心,完全不去考虑朝臣们的意见,要以强硬的手段将这个结果直接公布。
  现在的皇上可不是以前的皇上了。
  以前皇上要做什么,还得看世家的脸色,如果世家反对,他想做什么都不一定能获得通过;可现在世家势微,皇上一言九鼎。只要他心意已决,朝臣根本就不能反对他的决定。
  赵晤虽然这样说,但水稻产量没有出来,提这件事还是太早了。他就算要给个官职给杜锦宁,也得杜锦宁真真切切地把成绩拿出来。如果水稻的产量没有七石,哪怕能有六石半,他也不好直接把一个官职戴到杜锦宁头上。
  所以他得等水稻产量出来。
  半个月的时间一晃而过,很快就到稻谷开镰的日子。
  知道整个京城的眼睛都盯着这五百亩稻田,杜锦宁提前两天把收割的时间报了上去。这日一早,吴证也领着工部的几个官员到了现场。除了他,宫里也来了人。不过这一次不再是金公公,竟然改成了吴公公。
  吴公公是赵晤身边的第一人,因为忠心且武功gāo qiáng,向来不离赵晤左右。
  可今天赵晤竟然把他派到庄子上来,叫在场的官员们都悚然一惊。
  “公主。”吴公公一到,也顾不上纷纷上来跟他打招呼的官员,将杜锦宁叫到一旁,轻声解释,“皇上本来要亲自来的,可担心水稻的亩产达不到预期,让您承受太大的压力,所以就派了老奴过来。皇上对高产水稻的看重,您是知晓的。”
  “多谢皇兄。”杜锦宁对皇宫方向拱了拱手,对吴公公笑道,“皇兄都是为我好,我明白的。”
  因为今天要在田埂上走来走去,她今天穿的是男装。就算作拱手礼,也丝毫不觉得违和。
  吴公公也知道杜锦宁是个极明白的人。响鼓不用重锤,赵晤的心意,杜锦宁一点就透。
  他也不多说,问道:“什么时候开始?”


第874章 大司农
  “那还得吴公公您来决定呀。”杜锦宁笑嘻嘻地道,“您是代表皇上来的,您指哪一块田地,咱们就收割哪一块。收割庄稼的人都准备好了,只等您老一声令下。”
  “公主客气了。”吴公公嘴里说着客气,手上却丝毫不客气,当即指了一块田道,“就割这块吧。”
  这是一块上田。
  原来说亩产七石,就是上田的产量。
  只要这块田的产量达到七石,那么杜锦宁的这个高产水稻就算是成功恢复了。
  以为皇帝要来,姚书棋还特别叫人给五十个强壮的庄稼汉做了新衣裳,又每人发了一把新镰刀。吴公公这一块令下,一水穿着靛蓝短褐的汉子就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无论是过称的还是记账的工部官员,都是原先做过的,熟门熟路了,大家配合默契。那边收割完,这边的亩产总计也算出来了。为了一目了然,官员报的直接就是最后的亩产数:“……折合成干稻谷重量,这块田地亩产为七石八十九斤。”
  接近八石的亩产!
  不说吴证和工部的一干官员,便是吴公公都笑歪了嘴。
  虽说杜锦宁原来信心满满,但大家的心一直悬着的,就担心被折腾了一番后,水稻再恢复不了原来的亩产。
  可现在,不光恢复到了原来的亩产,竟然还多了差不多一石的亩产量。
  简直是普天同庆!
  “快,快,给皇上报捷。”吴公公顾不得叫人再收割一亩田核对一下,直接就叫人往宫里报信。
  他知道,赵晤此时肯定是坐立不安地等着这边的消息呢。
  吴公公带来的小太监二话不说,翻身上马,就往皇宫奔去。
  吴证老泪纵横。
  他终于不再是大宋的罪人了。
  要知道,杜锦宁失踪,他接手高产水稻,结果直接把水稻的亩产弄得连普通稻谷都不如,那一刻,他差点以死谢罪。
  虽然工部的官员拦住了他,赵晤也没怪罪于他,但他心里一直压着一块大石头。杜锦宁要是没有找回,他恐怕都活不了几年了。
  现在,杜锦宁不光把高产水稻恢复了,还又让它的亩产高出了一石,他怎么不百感交集?
  公主这是救了他一条命啊!
  “多谢……公主。”他一面流着眼泪,一面给杜锦宁行礼,“谢谢公主。”
  “吴尚书您这是做什么?”杜锦宁示意赤木去扶起吴证,“一亩田的亩产还不能代表什么,咱们让他们再收割一块田地吧。”
  吴公公一听,赶紧往前面走远了些,指着远处的一块田道:“收割这一块。”
  张家原先可是大宋的第一世家,他们在京城的田地,这五百亩田地起码有四百亩都是肥沃的上田,余下的一百亩也是中田,根本没有下田。所以吴公公根本就不怕指错。
  等这一亩田地收割完,一称,连工部的那几个官员都忍不住要高兴的流泪了:“八石一十五斤,公主,是八石,八石!”
  这回不用吴公公发话,吴证抢先大叫道:“快,快去宫里给皇上报大捷。”这一回是真真正正的八石亩产,而且超过了十五斤。
  看到吴公公也挥手,他带来专门用来报信的小太监翻身上马,一溜烟就跑出去老远。
  田地里一片欢声笑语。
  宫里,赵晤还在早朝。下面的大臣说了什么,他根本没听清楚,一心掂记着庄子上的消息。
  他一早就吩咐过庄子上的消息可以直接通报的。当小太监飞跑着进了大殿,用激动的语气报出“亩产八石”时,赵晤忍不住站了起来,仰天长笑:“天佑我大宋,天佑我大宋也,哈哈。”
  朝臣们都跪了下去,嘴里高呼:“恭喜皇上,贺喜皇上!”
  跟赵晤一样掂记着水稻情况的齐伯昆,一颗心落了地,虽然跟着大家一起高呼,嘴角的笑容却怎么也掩饰不住。
  他家孙媳妇啊,真是太争气了。
  赵晤高兴之余,心绪激荡,朗声对朝臣道:“宁国长公主杜锦宁,为鸿庆元年头名状元,先于翰林院任职,后到润州任知州,两年前研究出水稻亩产七石,现在更是将水稻的亩产提高到了八石。朕以为,杜锦宁虽为女子,却忧国忧民,心怀天下黎民苍生,考状元、埋头于田地之间,就为了‘天下无饥’,比之在列的各位也丝毫不差。高产水稻的种子不能再生,需得宁国长公主每年辛劳培育;高产水稻在全国种植,还需宁国长公主主持推广、传授经验。水利的兴修也需宁国长公主进行指导。”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