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古代农家日常 (坐酌泠泠水)


  她忙拱手至礼:“老师,学生杜锦宁有礼了。”
  汪时彬忙走过来,虚扶了她一下,笑道:“咱们现在已同朝为官,杜大人亦是天子门生,这‘老师’二字,在下万不敢当,杜大人还是称我名字的好。”
  杜锦宁从善如流,改了称呼:“汪大人是调回了京中,还是回京公干?”
  “我已去年初调回京中,在户部任职了。”汪时彬道。
  “恭喜汪大人。”
  汪时彬摆摆手:“我跟吏部齐大人,相交莫逆。当年乡试之前,我是从他口中听说过杜大人的才学;乡试之中,又为杜大人的才华倾倒;今日不期而遇。说起来,你我也算有缘。不如咱们去前面茶楼坐一坐,叙叙别后离情?”
  杜锦宁的目光不着痕迹地朝四周扫了一眼,并未看到相熟的面孔。末了,她的目光又回到了汪时彬脸上。
  她也知道,当年要不是汪时彬受齐伯昆之托对她与齐慕远多有照拂,她能不能拿到解元还两说。按说,这个汪时彬是齐伯昆的人,值得信赖,去的地方还是茶楼,跟他去喝一杯茶并无危险。
  但此时正是多事之秋,关键时刻,稍有不慎就满盘皆输。且齐伯昆自己也算是世家之人,只不过他站在了赵晤一边,以国为重,为君分忧而已。这个汪时彬到底如何,谁能知晓?而且这么热络地邀她去喝茶,虽有可能看在高产水稻的份上,但她行事总得小心。
  她抬起手来,十分歉意地道:“真是不巧,我有急事,要回去一趟。改日晚辈再登门向汪大人赔罪,见谅见谅。”
  说着不等汪时彬再说什么,她抬脚就上了马车。
  赶车的周运生也十分机灵,马鞭一甩,马车启动,很快就远离了汪时彬。
  汪时彬的脸色十分不好看,在心里狠狠骂了一句:“敬酒不吃吃罚酒。”带着下人转身离去。
  杜锦宁坐在车上,松了一口气。
  看了看新来的小厮,她道:“你就叫蓝生吧。”
  反正他顶的是安适的身份。安适原先叫蓝生,现在仍然叫这个名字便好。
  “多谢少爷赐名。”小厮行了一礼。
  前面周运生问道:“少爷,咱们去哪儿?”
  杜锦宁想了想,正要说话,就听车外有人喊道:“里面可是杜大人?”
  杜锦宁掀开车帘一看,来者是一个三十来岁的中年男子。
  她记性好,见过的人都知道。这人虽只见过一面,她却是认得的,正是静王府的府丞鲁迁。这鲁迁虽是一位府丞,却也是正儿八经的正六品官。要不是杜锦宁刚刚升了官,官职还在他之下。
  “原来是鲁大人。”杜锦宁拱拱手,然后转头朝前面道,“停车。”
  眼看着周运生嘴里叫着“吁”,手上就要勒缰绳,鲁迁忙道:“不用停不用停,直接去静王府吧。我们王爷听说杜大人进京,特地叫下官在下朝后去府上寻大人,却不想吃了个闭门羹。下官不好回去交差,正打算在街上转悠,看看遇不遇得上大人呢,没想到在这里碰见了。”
  杜锦宁的眉头微皱了皱。
  赵昶相邀,她还真不好拒绝。毕竟赵晤那里也没给她布置什么任务,旧官职未交接,新官职未上任,想找个借口表示公务繁忙都不行。
  她相信自己的眼光,赵昶真不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他应该不会联合世家给她下绊子。既然她的任务是在街上转悠,以待齐慕远那边布置妥当,不如干脆就去静王府一趟。


第814章 眩晕
  这么一想,她就吩咐周运生:“去静王府。”
  说着她又朝鲁迁歉意地笑道:“我这车夫是润州人,不大熟悉京城的路,走得可能慢一些。”
  “下官前面领路,你们跟着我就行。”鲁迁说着,不待杜锦宁客气,打马走在了前面。
  到了静王府,杜锦宁刚刚进了大门,就看到赵昶迎了出来。
  这一年半里,因为赵昶表现出来的淡薄名利和忠心,赵晤也给了他许多荣耀,时不时在各种场合抬举他,他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般尴尬了,走到哪里大家都对他热络了许多,他在赵晤和郑太后等人面前也更坦荡更放得开,这也是杜锦宁提点他的。
  再加上在茶道上受的益处,赵昶对杜锦宁那是真心的感激。
  要知道在这京城里,能有资格让赵昶亲迎至大门口的,还真没几人。
  “锦宁。”赵昶对杜锦宁喊得也比其他人要亲热,“真没想到你真的研究出了高产水稻。这样难的事,我原以为你起码要个十年八年的,没想到这么短的时间内你就做到了。”
  “托皇上的福。”杜锦宁笑道,“要是没有皇上给的安定环境和无条件的大力支持,我再能干也研究不了这么快。”
  这是她的真心话。
  要不是赵晤这人不错,是个一心为国为民的好皇帝,她就是有这个能力,也有为民造福的心,恐怕也不敢这样锋芒毕露,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将她的毕生所学拿出来。
  她知道赵昶身边肯定有赵晤的暗子,监视赵昶的一举一动。而她这番话,也将传到赵晤耳里,为接下来的一切搏得更大的赢面。
  相处几年,赵昶对杜锦宁也算是十分了解了,知道她不是个喜欢阿谀奉承之人。她这样说,必是这样想的。至于这话里有没有提醒他的深意,就不知道了。如果有,他对杜锦宁唯有感激。
  他脸上也没有丝毫不悦,顺着杜锦宁的话道:“没错,皇兄是个好皇帝。在其治下,大宋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为了表现自己刚才那句话是真心实意的,赵昶带着杜锦宁往里走,又道:“锦宁你应该知道吧,你那位老师,在南边可作出了惊人的成绩。去年的税收就比原来翻了一番;没想到今年更甚,现在这才过去了半年,税收又在去年的基础上再翻了一番。当地的老百姓日子过得异常红火,再没有吃不饿饭卖儿卖女的现象发生。”
  杜锦宁一直有跟关乐和通信,这些情况,她自是知道的,而且比赵昶知道的更详细。她还知道,为了想扩大推行这个新政,赵晤跟世家的矛盾激化,局势一下子反转过来。
  不过这些话她是不会跟赵昶说的,只是附和了几句,话题就转到了陆九渊几人去日苯的事情上。
  赵昶是非常想去日苯看看不同的风景的,但他也知道以他的身份不可能,只是兴致勃勃地道:“锦宁,你作出来花茶,实在是了不起。我受你启发,近来跟一群茶友也在研究新茶,不过还没成功。”
  “哦,是吗?拭目以待。”杜锦宁道。
  此时他们已经走到了一个处所。
  这不是以前赵昶招待杜锦宁的厅堂或书房,而是一处敞轩,看四周的景致,倒跟杜锦宁设计的园林里某个景致十分相近。一面临池塘,一面造了一座假山,假山旁边种了几株常绿树,四周则由苔藓、沙、砾石等组成,没有任何开花植物,特意营造出一种寂寥苍山之感,颇得日苯园林枯山水庭院禅意之精髓。
  这种意境,杜锦宁在润州的园林一角也造过。
  她好奇地看了看,问道:“这景致是你自己设计的,还是渡边大师来给你指点过?”
  “渡边?”赵昶诧异道,“他也会设计园林?”
  说着又摇头道:“你不是在润州设计了这么一个景吗?我学你的。”
  杜锦宁这才想起,日苯园林发展没这么早,得到十三世纪才使用静止不变的元素,营造枯山水庭院,以达到自我修行的目的。
  赵昶抬了抬手,示意下人将烧好的水端过来,自己拿过一个瓷罐,打开来递给杜锦宁:“你看看,这是我们研制出来的,也不知成不成功。”
  杜锦宁往里瞧了瞧,又倒了些茶叶出来放到手掌上。
  只见茶叶条索形,大部分色泽黑褐,却不够油润,匀整度也不好,有些长有些短还有碎片,小部分的颜色则是青色或红色的。
  这是典型的花青茶啊。
  她正要说话,就见赵昶已快手快脚地用花青茶泡了一壶茶,分别给她和他自己都倒了一杯,道:“你尝尝味道。”
  不用尝,杜锦宁就知道这茶的味道肯定不怎么样。
  而且此时正是紧要关头,就算知道赵昶不会害她,她为人谨慎,也不打算喝别人给的任何东西。
  她没有伸手去拿那杯茶,只是看着赵昶。
  赵昶也不劝她,端起自己那杯茶吹吹凉,饮了一口。
  “是不是有明显的青气味?”杜锦宁含笑问道。
  赵昶万分诧异:“你怎么知道?”
  “因为我在研制出花茶之后,也尝试制其他茶。这样的茶我也制出过。”杜锦宁道。
  “那你尝尝你制的跟我制的,味道有什么差别。然后我们来看看咱们的制法有什么异同,找一找原因。”赵昶道。
  这个要求再合理不过了,但杜锦宁就不想去碰那杯茶。
  她道:“这个需得平心静气,慢慢品味。”
  她指了指茶叶罐:“这样吧,你给我包一些,我带回去尝。今儿有事,心不够静,就算尝也尝不出味道。”
  赵昶抬起头来,深深地看了她一眼,看得杜锦宁以为他要说什么的时候,他才慢吞吞地开口吩咐下人:“拿个油纸包,给杜大人包一点。”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