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家日常 (坐酌泠泠水)
- 类型:古代言情
- 作者:坐酌泠泠水
- 入库:04.10
姚书棋立刻拍着胸脯道:“少爷放心,如果真出了这样的事,我老姚直接认下所有罪行,绝不拖累少爷您。”
“我说的是这意思吗?”杜锦宁瞪他一眼。
“不不不。”姚书棋赶紧道,“我的意思是,我绝对会看好家,不让下人随意出进家门,也不会放任何陌生人进家里来。所有的下人都互相监督,让大家稍安勿躁,在家静静地等少爷回来,绝对不会出现少爷您说的那种情况。”
杜锦宁满意地点点头。
“如果我离开的时间较长,你们都听齐少爷的,他的命令就是我的命令。”杜锦宁又道。
“是,少爷,小人记住了。”
“行了,你下去吧。”杜锦宁挥手道。
等姚书棋出去后,她将她那个特制的假胸拿了出来。然后感慨一句:想来以后夏天就不用捂着这东西了。
她以前是a还好,现在已是b杯了,捂这么个东西,大夏天的热就不说了,胸肌已不大正常了。
这假胸的内里,她特意让陈氏弄了一层特殊的内衬,是不湿水的油布做的,并且全都由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口袋组成。反正假胸本就不大透气,再弄这么一层,自然更加难受。
不过好在难受也难受不了几天了。
杜锦宁将一张张各种额度的银票折成两下,塞到口袋里,又放进了几张齐慕远和秦老六各找人开的户籍与路引,以及她让秦老六特意叫人打制的金叶子。
原来她就有三万多的银子。这一年半里,因为花茶与茶道的出现,茶叶卖得特别好;《种田记》和报纸的收益也不错,花店更是因为花木基地的花种类增多,生意很好,于是又有四万多两银子的进账。
两项加起来,她的身家足有八万两银子了。
在她把茶园转到齐慕远名下时,齐慕远还给了她十万两银子的银票——本来他想多给,但无奈齐家能拿出来的现银不多,都置成产业了。杜锦宁也不想要那么多,她这藏银票的地方有限啊。如果是冬天,倒是可以多藏一些。
陈氏离开之时,杜锦宁将八万两银票给她藏好,并让她把家中金银和首饰都带走。如果她的欺君之罪不闹出来,陈氏还会回到京城。有三个姐姐照顾她,又有这八万两银票,陈氏的晚年会很好过。杜锦宁相信,齐慕远也会照顾她的。
而她自己,现在藏的是齐慕远给她的十万两银票。
齐慕远送她的簪子,她直接插在了自己的男式发髻上,每日戴着。紫色珠花则放在了她腰间装金银果子的荷包里。
另外,她又收拾了一个包裹,命赤木趁半夜无人时,偷偷放到新打制的那辆马车的暗格里。
这辆马车才造好不久,杜锦宁增加了避震功能,比原来的马车更经得起颠簸,也更有识别度。马车上的暗格是活动的,必要时可以取出来,这一装置是汪福来都不知道的。
做完这一切,她就给赤木下了命令,叫他给青木下点药,让青木跟当初的杜锦德一样,得“风寒”病倒。
她去京城,不带姚书棋一起去,倒不会有问题。毕竟姚书棋是杜家管家,杜锦宁离开家,姚书棋必须坐阵后方帮她守住家。但青木是杜锦宁的贴身小厮,这些年无论去哪里,他都紧紧随侍杜锦宁左右。
这次去京城忽然不带青木而带赤木,不说青木如何想,其他人定然会怀疑。一旦东窗事发,这就是一个明显的漏洞,陈晤与齐伯昆、齐慕远想帮她遮掩都不容易。
细节决定成败,杜锦宁自然要做戏做全套,将所有的方方面面都考虑进去。
第二日,杜锦宁果然迎来了京中户部的一任官员,以及一千名御卫军。
一千御卫军一到润州就直接驻扎在了杜锦宁的庄子上。
这一架式把庄子上的人都吓的不轻,宋庄头找到杜锦宁,问她是怎么一回事。
杜锦宁道:“我奉皇上命令研究高产稻种,现在研究成功了,皇上自然要接管此地。你们不用担心,平时怎么过日子就怎么过,只要听士兵们的话,别做出格的事就成了。以后这些稻种的栽种、稻田养鱼,还要你们这些有经验的人去传授呢。做好了得了皇上赏赐,你们的日子就好过了。”
宋庄头一听是好事,顿时放松了不少,跟杜锦宁千恩万谢后,赶紧回去安抚庄子上的人。
户部尚书等官员看了沉甸甸的稻谷,又叫佃农当面各收割了一亩上、中、下田并称重,得出来的产量与吴尚书等人报上去的无异,当即户部尚书就表示他带来的几个官员不走了,在此等着佃农们把所有的稻谷都收割完晒干,由他们看着运往京城才罢休。
户部这是想跟工部抢功呢。毕竟杜锦宁并不是工部的人。这桩大功劳,不能让工部一人强占了去。
杜锦宁自然没有什么异议。
研究出杂交水稻,这件事就跟她没有关系了。只要给她丹书铁券,剩下的功劳爱谁谁领去。
两位尚书京里都有一堆的事,自然不能留在此处等着稻谷收割完。金公公更是在宫里呆惯的人,出来走走可以,多待一阵就觉得不舒坦了。于是翌日,他们就跟杜锦宁一起上了京城。
杜锦宁只带了两个小厮,一个赤木,一个是乔装成下人的安适,以及一个从秦老六那里“买”来的名叫周运生的护院。
“少爷,怎的不叫我去?”汪福来一见赤木驾车就不干了,眼睛还朝安适看了看。
安适住在园林里,他倒是认得,知道是茶道的琴师。至于以前安适对齐慕远做的事,他一概不知。
杜锦宁还没说话呢,姚书棋就把他扯到了一边去,训斥道:“少爷做事,难道还要经你同意不成?跟着金公公和两位尚书一起上京,少爷资历浅,带这么多没用的人去,不是碍别人的眼吗?若带你去,你是会识字、弹琴还是会武功呢?除了驾车,还能指望你做什么?少爷带的人可是一人当作两人用的。”
汪福来没敢说话了。
“这次特殊,以后上京城定然带你。”杜锦宁对汪福来安抚道。
汪福来立刻笑了起来,给杜锦宁拱手:“多谢少爷,祝少爷一路平安。”
杜锦宁没有再多话,见金公公等人启程了,她赶紧上了车,赤木驾着车跟在后面,缓缓而行。
安适跟赤木坐在车辕上,周运生骑马随侍左右。
杜锦宁跟安适说过要让他跟着陆九渊去日苯的,无奈渡边大师得了病,前些日子才好。按鸿胪寺的人新拟定的日子,渡边大师及陆九渊等人准备五日后启程。
于是杜锦宁上京,正好把安适带上。
金公公和两位尚书带的下人及护卫不少,一行人浩浩荡荡的,走得也不快。直到天快黑时,才到了京城。
“杜大人。”一个御卫骑马从前面过来,朝杜锦宁的马车问道,“金公公问您,您回京中有住处吗?要不要给您安排住处?”
金公公也是看杜锦宁立了大功,以后定然青云直上,得赵晤的重用,所以特意示好。
“我在京城有住处。”杜锦宁笑道,“你去替我谢谢金公公,多谢他掂记着。”
第805章 进宫
杜锦宁在京城的宅子自然是还在的,她们离开京城的时候,留了一家四口看守门户。昨日齐慕远就派了人过来,下人早已将她要住的院子打扫干净了。
齐慕远自然也早早地等在了这里。
杜锦宁一进门就看到齐慕远那张英俊的脸,心情别提多高兴了。
两人也无需多话,一起进了宅子,去了杜锦宁所住的院子。
安顿好赤木和周运生,打发走守宅子的一家四口,院子里只剩下她跟齐慕远两人时,杜锦宁这才问道:“你试了皇上的口风吗?我是否能拿到丹书铁券?”
齐慕远在水盆里拧了一把热毛巾,递给杜锦宁,然后望着她道:“锦宁,我已将你的真实身份跟祖父说了。”
杜锦宁擦脸的动作一顿,转过头来看向齐慕远。
“齐爷爷怎么说?”她问道。
齐慕远笑了起来:“他自然很高兴。他原先还遗憾我不是女儿身,没法嫁给你这么个卓绝的才俊呢。现在你直接变成了女子,即将嫁进齐家,他老人家都快高兴疯了。”
杜锦宁也笑了起来。
原先齐伯昆以为孙子是个断袖,十分绝望,对他最大的期望就是能娶个正常的女子,生个儿子,以免老了后继无人,孤苦一生,下场凄凉。所以连苏岫那样的女子使手段他老人家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现在发现孙子不是断袖,喜欢的是女人,而且这个女人还是他老人家一直喜欢和看重的后辈。齐伯昆的这份喜出望外,杜锦宁想都能想像得到。
齐慕远又道:“我跟他说了之的后,他进宫一趟,回来跟我说他已跟皇上谈妥,以你这次的大功,官职上只将你往上提一级,但补偿一块丹书铁券。”
杜锦宁点点头。
这是她意料之中的事。
齐伯昆能轻易说服赵晤,她一点也不意外。因为赵晤从来不是她获得丹书铁券的阻力,或者说,就算知道她是女子,只要她能合理地遮掩过去,不把赵晤逼到无法对朝堂大臣们交待的地步,看在齐伯昆和齐慕远、以及她对大宋还有用处的份上,他就不会要她性命。这于他没有好处,反而坏处多多。
相似小说推荐
-
农家金凤:福慧双全 完结+番外 (风飞凤) 云起书院VIP完结阅文点击:160084 总人气:29602 总推荐:4042重生农家小萝莉,祖母叔伯很极品,家长里短斗不停。养蚕...
-
力荐河山 (退戈) 晋江金牌推荐VIP2019-01-05完结 1.13全本软校1686919659营养液数:32721文章积分:382,008,128腿毛式文案:方拭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