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盛华 (闲听落花)


  李老爷在京城这小一年,见识涨了不少,阮家这样的大家,自然听说过不知道多少回,也见过阮十七几回,徐太太一说是阮十七,头一个反应就是好极了,再听徐太太说好,那就是半丝儿没得挑了。
  虽说算是板上钉上钉了,可阮家老太爷那边没有回复,这事儿就不能先往外说,李老爷闷在心里,不敢说半个字,这是有讲究的,事儿没定就大嘴巴漏风,容易破事儿,直把李老爷闷的,骑在马上,坐在衙门里,睡到半夜,想起来就要笑几声。
  他这日子,简直是青云直上,这都是大哥和大嫂的厚爱啊。
  阮家老太爷的回复,是跟头一份南方大捷的战报,同一天递进京城的。
  陆仪忙着南方大捷战报的事,将阮老太爷的信直接转给了阮氏。
  信里和阮氏预料的一样,老太爷除了再三谢了陆仪,又吩咐阮十七,明年春闱若得中,就留在京城,或是直接转去任上,或是春闱不中,就带着新妇回去一趟,再转回京城,好好读书,准备考下一场春闱。
  又将阮十七定亲成亲这件事,托付给陆仪拿主意,全凭陆仪安排。
  成亲的日子,阮老太爷捎来了挑好的两三个日子,都在春闱放榜后一个月里,阮氏看着日子笑个不停,这日子,肯定是太婆挑的,这三个日子前后不过隔了十几二十天,有什么分别?
  阮氏听小厮说了大捷战报的事,也不去多打扰陆仪,拿了信直接去了永宁伯府,八字什么的,早就合好了的,隔天,就下了小定礼,和严夫人、徐太太议定了成亲的日子,三个日子,挑了中间一个。
  魏国大长公主听说了阮十七定亲永宁伯府李家的信儿,轻轻松了口气,又苦笑连连。
  阿娘大行前,再三嘱咐自己,说金氏心结未除,让自己时时留心,后来大哥死了,皇上即了位,太后又有了岩哥儿,自己安心了好些年,可这两年……
  大长公主沉沉叹了口气,岩哥儿锋芒尽露,她想干什么?
  皇上早就稳到根深蒂固,没有半分动摇的余地,她虽然执拗,却是个极聪明擅权衡的,再说,大哥已经死了,该死的,都死了……
  大长公主烦乱无比。
  那天遇到永宁伯府三个小娘子,自己当时没想通她为什么要见这三个人,给岩哥儿挑媳妇,这三个可都不合适,永宁伯府更不合适,原来,是要拉上阮家这条线,以及,拉紧陆家。
  因为太子吗?
  大长公主出神的看着窗外。
  江后是阿娘作主挑的,足够聪明,足够强硬,阿娘说,这后宫之主,先得能抗得住她,立得稳脚。
  江后确实足够强硬,聪明上,却比阿娘希冀的,差了一线,大相国寺那场法事,江后置之不理到连个人都没打发去一个。
  皇上百年之后,自己和太后大约骨头都要烂了,可岩哥儿比太子还小了几个月,落在太子和江后屋檐下……
  唉,连她想一想,都不放心的很,太后怎么能放得下心?
  秦王府独成一系,很聪明,太子之后,只看谁能把姿态放到入了秦王府的眼……
  都是大哥的子孙,阿娘说过,这样的事不要多管。
  魏国大长公主呆坐着出了半天神,吩咐备车,她要进宫找太后说说话去。
  刚进腊月,阮家送阮十七成亲备下的各种物件,以及送年货的船队,泊进了南水门码头。
  阮十七对着他院子里堆的一堆一堆,专程挑给他的家里的年货,他爱吃爱喝的诸如火腿菌子荔枝酒等等等等,弯着腰挑了半天,拣了一半出来,叫了小厮东山进来吩咐:“把这些给六娘子送过去,跟她说都是南边的小吃物件儿,给她尝个新鲜。”
  东山一个怔神,“就给六娘子?这么多……那个?小的是说……”
  “那你还想给谁啊?”阮十七瞪了东山一眼。
  “是,小的昏头,小的是说,就说是爷给六娘子的?”
  阮十七瞪着东山没答话,东山呃了一声,“小的昏头,是。”
  东山带着人抬着东西送进永宁伯府,严夫人对着几只大筐,淡定的喝完半杯茶,吩咐抬到荟芳院,这一年下来,她觉得她已经完全可以泰山崩而眼皮不抬了。
  倒是李冬,对着一群婆子一脸淡定,堂而皇之抬进她院子的一堆大筐,惊愕之后,一张脸涨的通红。
  苏叶笑个不停,也不用李冬吩咐,叫了几个小丫头过来,一样样拿出来给李冬看,菌子什么的,吩咐送到几处小厨房,荔枝酒什么的,给霍老太太和徐舅爷送了两坛子,其余的送到严夫人那里,至于各式点心玩物,苏叶拿给李冬看了,大嫂二嫂到五嫂,七妹妹八妹妹九妹妹,外加六哥儿,人手一份。
  李冬涨红着脸,“这送出去,算什么?”
  “那姑娘全自己留着,说出来人家不得说姑爷送的东西,姑娘都舍不得送人,更不好了。”苏叶一边笑一边不客气道。
  “真是……”李冬一张脸红无可红。
  “都是姑爷不好,送东西悄悄送也就算了,今儿个怎么这么大张旗鼓上了,一会儿我去找九娘子说说,让九娘子找姑爷好好说道说道这事。”苏叶冲青果和青箱眨着眼。
  “他是好意,阿夏那脾气……”李冬话没说完就悟过来,一帕子甩在苏叶肩膀上。
  青果和青箱笑出了声。
  刚祭了灶没几天,报捷的信使们,披红挂彩,敲着脆亮的金锣,一个接一个,串成一条喜庆的红线,将南方大捷的捷报,报进京城,报进了宫里。
  这一战,柏景宁布下天罗地网,将南边大小海匪,以及蛮夷青壮,绞杀殆尽,二十年内,帝国南边再无匪患。
  从大捷的喜报报进京城那一刻起,京城的年味儿和喜庆气氛,上涨了不知道多少。
  比喜报晚了一天,郭胜悄悄回到京城,径直先往秦王府请见。


第三百三十七章 深藏功与名
  得了禀报,陆仪急步迎出来,离十来步远,就长揖到底,“先生辛苦了。”
  “不敢当不敢当。”郭胜急冲几步,冲陆仪长揖下去,黑瘦的脸上,眉宇飞扬,精神极好。
  “王爷正等着先生呢,昨天得了信儿,算着时辰,已经等了一刻多钟了。”陆仪打量着郭胜,笑起来,“瞧你气色,这一趟还算顺当?”
  “哪能顺当?不过后来都顺了,总算不付所托。”郭胜和陆仪说着话,大步往里走。
  “今天晚上,先生若得空,我在小院里摆几杯水酒,给先生接风。”陆仪邀请道。
  “将军府上都是好酒,花生要今年的。”郭胜一口答应,他也有很多话,要在那个小院里,跟他好好说说。
  上房,帘子高高掀起,秦王站在门里,看着陆仪和郭胜一前一后进了垂花门,郭胜转过屏风,看到秦王,急忙拉了拉陆仪,下了台阶,穿过天井,几步奔到上房门口,撩起长衫就要跪倒。
  秦王已经出了门,伸手拉住郭胜,“先生辛苦了,进屋说话吧。”
  陆仪跟在郭胜后面,看着人上了汤水茶点,屏退众人,郭胜站起来,再次冲秦王长揖,“这一礼是柏帅的托付。”
  秦王抬手示意,“这一礼我就受了,先生坐,这一场大捷,先生居功甚伟,只是……”
  “在下奉了王爷的吩咐,只是尽力办好差使而已,王爷也知道我这个人,这一趟能身在其中,目睹了柏帅一战而毕全功,只这一样,在下就心满意足,还要多谢王爷,让在下有这份机会。”
  郭胜微微欠身,一番话诚恳非常,他也确实是这么想的。
  “郭先生是真正的奇人。”陆仪感叹了句。
  秦王一边笑一边点头,示意郭胜,“说说吧。”
  “是,出了京城,我让人捎信给磐石,让他立刻启程,去找霍二当家,我找了条海船,绕到津门,找了一个叫姚三的,和他一起,去了蛮夷所在的那座大岛。
  这个姚三,是我早年游历过津门时认识的一个奇人,姚三父亲是个极其难得的船老大,他两三岁就跟着父亲上了海船,五六岁时,一场风暴,他抱着块浮板,在海上漂了五六天,漂到了蛮夷那座大岛。
  姚三极其聪明,装了半个月哑巴,竟然学会了蛮夷的话,还说的极其地道,他先是冒充蛮夷土著,后来又冒充蛮夷贵人,骗了几船金银,要叶落归根,快到津门时,又遇到风暴,他抱着块浮板,这回漂到了津门。”
  陆仪失笑,这人可真够倒霉的。
  “我和姚三到了岛上,姚三竟还有不少熟人,有几个,说是他的家臣,见了他竟痛哭流滋,也就六七天,姚三就挑的岛上两大头人打了起来,蛮夷实在不开化,打起仗来,简直就是一群野狗咬架。
  霍二当家倾心尽力,在两家打起来没几天,就运了几十船刀枪过去,两头都是便宜卖。”
  秦王眉毛一起挑起,这桩差使,还真得郭胜这样的去办。
  “到海上樊老大等几股大匪总算歃血成了盟,蛮夷青壮,已经死伤过半,我和几个兄弟,又烧了两家几座大粮库,两家头人都急需银子,买粮过冬,余下的男丁,几乎倾尽所有,蛮夷那边,照姚三看,没个三五十年,这元气是恢复不了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