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真本事,谁不高看你一眼呢?
萧光和乍然听见别人打招呼的声音,便抬头看了一眼,道:“原来是常家姑娘。”
常大学士膝下就只有一个女儿,生得也是十分貌美的。
只是萧光和从前满脑子都是李妧,谁好看也都与他没关系,因而这会儿见了,倒也没有表露出半分的惊艳来。
常姑娘急着去追前头的马车,当然不想与萧光和多说,她当即便告了辞,让轿夫掉了头。
这一追,便一路追到了一处宅子。
他们等在了拐角处,并不敢再往前,再往前便要被发现了。
丫鬟道:“这里啊,杨宅,当时皇后娘娘出嫁时用的宅子。”
常姑娘当然也记起来了,当时婚前大宴,她也是来吃了宴的。常姑娘道:“皇上竟然还陪着皇后娘娘特地出宫,到杨宅小住。只怕明日还不会急着回宫。走罢,咱们先回去吧。”
“是。”
她们哪儿知道,这厢侍卫早就注意到她们了,立即就报给了萧弋听。
“认出来是谁家的轿子了吗?”萧弋怀中还抱着杨幺儿,对此事倒并不上心,便只顺口问了一句。
侍卫道:“是常家的轿子,瞧式样应当是常家女眷用的。”
赵公公在一边接口道:“常家只有一个年轻女孩儿,就是常大学士的女儿。”
萧弋淡淡道:“没规矩。”
赵公公点头道:“正是。听闻这个女儿乃是常大学士老来得女,府中上下宠爱得紧,兴许便是因为这个缘故,就失了分寸。”
“不必理会。”常家方才明确地站了队,若无旁的事,萧弋也懒得与之计较。他说罢,便带着杨幺儿跨进了门内。
“明日……”萧弋想了想,问赵公公:“宫外头的闺阁女孩儿,这个时候总爱做些什么?”
赵公公想了会儿,道:“踏春?”
“那便明日带皇后娘娘踏春去。”
赵公公笑着应了声:“是。”
他说着,顿了顿,问:“皇上,那些书?”
“都好生安置着。”萧弋说着,难得笑了下:“娘娘爱读。”
赵公公面上飞快地掠过一丝讶异,娘娘爱读这样的书?
但他还是应声道:“是,奴婢这就命人好生放置。”
杨幺儿这一晚睡了个好觉,而等到第二日一早,萧弋便强制将人从床上抱了出来。
杨幺儿原是不肯的。
但萧弋在她耳边道:“今日去外头踏春,幺儿去不去?”
杨幺儿眼底一下子便聚拢了光华,整个人清醒了过来。
萧弋将她模样收入眼底,心道,倒是有法子治她的嗜睡了。
第一百一十四章
杨幺儿只记得一个文昌山, 萧弋一问她爬哪座山去, 她脱口而出就是文昌山。
说罢,杨幺儿还扭头去瞧刘嬷嬷:“说错了么?”
刘嬷嬷笑道:“娘娘没有说错,娘娘记性是极好的。”
杨幺儿眨着眼心想, 她也觉得自己记性比从前更好了。
这样想的,便立时觉得高兴了不少, 于是就不自觉地攥住了萧弋的袖子。
萧弋张开手掌, 将她的整个手都包裹在了掌心, 然后就这么牵着她往外走,口中道:“那便去文昌山。”
一行人早就收拾好了,只等萧弋一声令下,便即刻启程往文昌山去。
而这一回比较起上一回, 阵势则更要大一些。
萧弋出宫,本就没打算瞒着大臣、低调出行。他正是要光明正大, 方才免去不少麻烦, 也免去了一定的危险。明面上瞧着只有他身后带的这些人, 但实际上暗地里还有不少人都盯着他的安危。
萧弋倒不怕旁的, 但他怕幺儿再遭遇什么。
独自一人走到木木翰这样的事,有一回便够了。
杨幺儿知晓萧弋没有来过,待马车一路往山上行的时候,她便扒住了窗户,低低同萧弋作起了介绍,尽管有时语序还有些混乱。
“这里种了许多花……那里有林子,有松果。我捡过。”
萧弋心说, 朕知道。你给的松果,如今还在多宝格的匣子里放着呢。
“这里有亭子,嬷嬷说,能避风雨。”
“有棵树,在那里。皇上瞧见了吗?很大的一棵树,像一把大大的伞。”
杨幺儿的口吻,就如同和小伙伴分享哪个果子好吃一般,带着一点天真气息,但又认真极了。
萧弋听得也十分认真。
杨幺儿见他模样,更觉受了极大的鼓励,说话越发地顺溜了。
待到马车不知不觉行到了文昌观的门口,杨幺儿方才住了嘴。
而萧弋这时也才托住她的下巴,指腹轻轻摩挲过她的唇,低声道:“幺儿今日说了许多话,每一句都顺畅许多,比过去的句子也要长许多。”
杨幺儿微微瞪大了眼,然后自己才一点点地回过了味儿。
“真的?”杨幺儿细声细气地问。
“真的。”萧弋嗓音低哑地应和。
马车内的温馨气氛倒是没能维持过一盏茶的功夫,赵公公在外头低声道:“皇上,娘娘,道观在行饿祭祷仪式。”
“去问问,能否进门一并参与。”萧弋道。
“是。”赵公公应着声,走远了。
萧弋凑近了杨幺儿,道:“幺儿怎么呆住了?”
杨幺儿舔了舔唇,开口道:“嗯……想呆住。”
萧弋好笑地道:“好,想呆住,那便呆住吧。”
不多时,赵公公便回来了,隔着一道帘子,道:“道人邀皇上与娘娘一并过斋。”
萧弋应了一声,打起帘子。
赵公公忙从外头也将帘子掀住。
二人先后下了马车,萧弋却并未急着挪动步子,他转身给杨幺儿正了正帷帽,这才握住了她的手,带着她往里行去。
待刚一踏进门,便见道长不急不缓地走来,朝萧弋行了一个大大的拜礼:“见过二位贵人。”
这道长倒是个聪明的,想来从道观外的阵势窥出了一二。
道长径直将他们引向了斋堂。
斋堂内外隔开,他们便在内室落座,几个小道童迅速盛来了斋饭,在萧弋与杨幺儿的跟前一一布好。
等到布好后,有小道童进来躬身道:“师父,外头又来了几位贵人。”
道长再度向萧弋和杨幺儿施了礼,这才退出去。
文昌观在京中素有名气,达官贵人常来吃斋饭,再在道长处求上一卦,捐些香油钱……书生、闺阁女儿,更是爱往这边来,求功名,求姻缘各有所需。
因而还有其他贵人来,倒也不奇怪。
萧弋连眉毛都没抬一下。
二人晨起时,吃得不多,一路行来,倒还真有些饿了,待小太监试过菜后,他们便慢慢吃了起来。
待用完饭,杨幺儿朝外看去,巴巴地看了一会儿,道:“他们在做什么?”
萧弋道:“卜卦。”
杨幺儿没见过这样的场景,一时好奇心起。
萧弋见状,便拉着她走出去,道:“先前正是钦天监卜卦,说是岷泽县里头有个幺儿,应当嫁与朕为妻,于是你便来到这里了。”
杨幺儿头一回听见这样的话。
她先前懵懵懂懂,连冲喜为何物都不知。
现下乍然听见,杨幺儿便费力地将这番话消化了一会儿:“……嗯,那是好事,还是坏事?”
萧弋微微俯身,凑在她的耳边道:“自是好事,一桩天大的好事。”
他的气息挨得太近了些,杨幺儿觉得耳朵有些烫。
她忍不住抬手揉了揉,随即指着自己,问:“我也能卜卦?”
“能,你若想试一试,便去试试。”萧弋说着,却是暗暗朝赵公公使了个眼色,赵公公心下会意,落后了两步。
赵公公自己没去,但他却差了个不起眼的小太监去。
小太监脚程快,挤在人群里,悄悄地就到了道长的身边,笑道:“道长可识得我?”
道长自然有些识人本事,当即道:“是那位贵人身边伺候的。可是贵人有什么吩咐?”
“一会儿我家夫人过来求一卦,若是好卦,那自然只管解答便是。若是不好的卦……”
道长微微颔首道:“贫道省得。”
要在京中立足,道长自是个圆滑之人。
卦象如何,只管说与这家男主人听就是了,何必叫那夫人听了平添烦忧呢?人家添了烦忧,到时候他就也得添烦忧了。
小太监传完了话,便又隐匿在了人群之中。
杨幺儿几人走得慢,过了会儿才走到了道长的屋外。
屋外等着不少人。
他们便也如旁人一般,等在了门外,二人并肩而立,倒也不觉得无聊。甚至觉得这样难得的平凡时光,竟也是好的。
那厢文昌观外。
丫鬟扶住了常家姑娘,道:“今日好多的人。”
“今日道长要起卦,许多人都会赶过来求他这一卦。”常姑娘道。
丫鬟疑惑道:“这样多的人,算得过来么?”
“挑两三个显贵的客人,再挑两三个书生,再挑两三个闺阁千金,便谁也不得罪了。”常姑娘说着进了门,四下打量起来。
帷帽遮挡了视线,但常姑娘还是一眼从人群中瞥见了她想要找的人。
相似小说推荐
-
我见犹怜 强推完结+番外 (卯莲) 2018-12-16完结4282 13289 营养液数:2635 文章积分:140,809,472莹莹秋水,我见犹怜初见阿宓的时候她正被山匪劫...
-
盛世权宠 (陶夭夭) 潇湘书院VIP 2018-11-25完结251.4万字 234.9万阅读 1.1万收藏世人皆道,凉国丞相爱极了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