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玩宋 完结+番外 (春溪笛晓)


  没办法,沈括的画工越来越好了,把玉米和地瓜画得十分真实,给王安石一种对着图去找可能真能找到的错觉。
  王安石把沈括手头上的画稿都看完了,看了眼自己的儿子,才抽出几张稿子对沈括说:“有些地方得改改,要不然会给人留话柄。”王安石精通律法,对于什么事情犯法、什么事情犯禁熟记于心,轻轻松松地给沈括指出了触及禁忌内容的地方。
  沈括得到王安石的指点,高兴不已,抱着画稿走了。
  王安石睨向王雱:“你小子又想干什么?”
  《三顾茅庐》一出,曾巩来信夸他在鄞县搞文教搞得好,连胡先生都在讲学时夸过他;《蹴鞠少年》一出,“体育课”的概念风行各地,司马光在信中说国子监也开始开设“体育课”。
  蹴鞠这事儿并不新鲜,开封城每逢节日也会有街头“蹴鞠表演”,但终究只是一种玩乐。现在冠以强身健体的名义学生们就可以光明正大地玩了,司马光也不赞同死读书,对于学生适当上上“体育课”也是赞同的,至少能增进同窗友谊。
  这《黄金国》,分明是在鼓吹远航探索。不管是“黄金国”里的黄金、珠宝、香料,还是故事末尾惠及天下百姓的新粮食,都足以鼓动不少人对那子虚乌有、遥不可及的“黄金国”动心。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世道不要命的人常有,不要钱的人可不常有,只要诱惑足够,冒险远航的人肯定会有。别说那些被利益蒙了眼的商贾了,便是官家与朝中百官,看到玉米和地瓜怕也会心动!
  换了别家小孩王安石不会想太多,搁到自家儿子身上王安石免不了会多想。毕竟他这儿子一天不搞事就浑身不舒坦,绝对不是闲着没事花时间陪沈括虚构这么一个“黄金国”。
  王雱眨巴着眼,一脸无辜地看着王安石:“爹你说什么?我听不懂。沈哥的想法太棒了,看得我都想出海看看了!”
  王安石说:“你敢去出海,我打断你的腿。”
  王安石不是迂腐之人,若是海运对朝廷、对百姓有巨利,他是赞成出海远航的。可这事儿要搁在自己儿子身上,他绝对不会赞同。
  谁知道这海船出去了什么时候能回来?指不定还会沉在半路,再也回不来。自古以来开疆辟土就没有不死人的,若是朝廷要他去,他愿意去;可他儿子要是想去,他还是先打断儿子的腿再说。
  想到这里,王安石抬手敲王雱脑门:“别一天到晚瞎琢磨,好好看书去。”
  王雱对王安石这种家暴行为十分不满,蹬蹬蹬地跑去找吴氏告状!
  吴氏现在从杂活里抽了身,便有更多时间做针线活了,她给王安石和王雱都做了春衣和鞋子,又给肚子里的孩子做小衣服。
  听王雱噼里啪啦地把他爹的“恶行”说出来,吴氏心疼地摸了摸王雱红红的额头,免不了要说王安石两句:“说话就说话,你打雱儿脑门做什么?”
  王安石辩解:“我就顺手敲了一下。”
  吴氏说:“好啊,你不仅打了,还打顺手了?雱儿哪做错了,你倒是给我说道说道!”
  王安石瞪向王雱。
  王雱麻溜地躲到吴氏身后,喜滋滋地朝王安石做鬼脸。


第二十九章
  曹立已经养成良好习惯, 每天训练完都来跟王雱习字。傍晚夕阳正好, 王雱拿着笔在心里算了算日子,扭头问曹立:“坚持下来的有多少人?”
  曹立自己跟着做了高强度训练, 皮肤黑了不少,身体也健壮了不少。吴氏都悄悄问过王雱, 说他平时都让曹立做什么去,怎么他吃饭得吃五大碗, 鱼虾也能吃光一整锅。吴氏一开始看得心惊胆颤, 生怕曹立会把家里吃垮。后来曹立发现自己的饭量太惊人, 也不回来吃饭了, 拿着王雱给的“餐补”跟着苦役营的人自行解决。
  “魔鬼模式”的训练自然不可能人人都受得了, 曹立每天淘汰点人,到现在满打满算只剩七个了。能坚持这么久的七个人,在曹立心里已经算他真正意义上的“兵”, 王雱给的“餐补”不够七个人吃饱, 曹立就带着他们捞鱼和打猎自行加餐, 进一步加强训练强度。鄞县这临河近海的, 倒也不愁食物跟不上。
  现在王雱问起,曹立也就老老实实和他说了。
  王雱仔细听完,发现曹立还真是领兵的料子。别的不说, 光凭这与士兵共甘苦的“爱兵如子”作派就足以让他赢得士卒的爱戴。要换成武兴, 早跑来嚷嚷说“阿雱我们不够吃咋办”。
  两种性格各有各的好处, 也各有各的坏处。
  王雱问道:“这七个人家庭情况如何?”
  曹立一愣。他回忆了一下, 把平时“士卒”闲谈间透露出来的情况告诉王雱。这几个人犯的都不是大奸大恶的罪过, 有些甚至算是见义勇为的游侠儿,那些真正人品低劣的早被曹立变着法儿折腾到淘汰了。他们有的家里有老有小,有的则是孤家寡人。
  王雱只一听便知道曹立的喜恶,这还是个嫉恶如仇的小少年呢,真坏的他都不要!
  王雱问曹立:“养兵难不难?”
  曹立没真正当过将军,可从这些天在苦役营练兵、挑兵的经历来看,养兵当然难,光是养一群普通的兵,每天只叫他们走走队列、站站军姿,他们就能没了半条命,饭量比平时翻一番;要养出真正的精锐强兵,不仅饭量得加,还得吃肉,用王雱的话来说就是用飞禽走兽的肉来补给、强化自己身上的肉。
  钱是好东西,吃饭要钱,吃肉更要钱。
  可问题就是,他没钱。
  听王雱说,当上将军也没钱,得和朝廷要。朝廷那边发下来了,一层层地分钱,分到将军手上只有那么一点,就够士兵填填肚子,再多的,就没有了。
  这样养出来的兵肯定不顶用。曹立和武兴偷偷去鄞县兵营看过了,松松散散,没什么军营样,基本都是强征进去的杂役兵,和苦役营这边差不多——他把手下的七个兵训练一段时间,能打他们七十个!
  曹立把自己的想法原原本本地给王雱讲了,又对王雱说了自己的见解:“朝廷这钱,花得不值当。”花钱养这么多不中用的兵,还不如裁减裁减养一批精锐。
  王雱说:“这些兵也不是全无用处,至少修路挖渠挺能干的。”
  宋朝的厢兵说是兵,事实上除了马军能算地方军之外,剩下的基本只负责搞基建、做苦工、跑物流等等,和后世的工程队或者苦力差不多。
  区别在于领的钱少,活又多又重,很多人不是死就是逃,特别可怜。
  厢军制度的好处是,这些苦活儿都有人干了,百姓只需要服个兵役就好,其他各种名目的劳役都免了,只要能撑完这段苦日子便好。不像以前,你种着种着田,上头突然说这里要修路,你去修吧;或者说哪里要挖个河道,你去挖吧。各种突发任务强行摊派下来,庄稼哪里种得好?可种不好你也得交赋税啊!
  交不上怎么办?卖田卖地!以后要么成为佃户帮人种地去,要么流离失所成为流民,要么落草为寇投身绿林。
  所以说,这厢军制度还是有点用处的,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安宁。
  去年王安石大搞水利工程,厢兵就出力不少。王雱建议王安石给厢兵出点优惠政策,虽然不能明着给他们加军俸——那不归知县管,但要是谁家有在厢兵服役的,家里人可以优先获得一些做起来轻松、报酬又高的活儿。
  王安石觉得这个提议很在理,宣讲的时候一并公布出去了。厢兵得知家里人得了好处,干起活来尽心尽力,今年开春鄞县境内已经能用上新渠浇灌农田,再不会为争水打起来了!
  工程队的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王雱觉得这厢兵制度还可以拯救一下,至少搞基建的时候可以很不错,哪怕农忙时期也不至于停工。就是他还小,现在手伸不进厢兵里头,只能迂回着影响影响。
  将来他爹再牛逼点儿,他肯定是要把手伸到这一块的。曹立是个好苗子,现在多培养培养,以后就能直接用了。
  王雱大方地给曹立拨了笔专款:“你先拿你挑的人练练手,别怕花钱,好好攒点经验。”
  曹立一向不爱说话,点头收下了王雱给的“练兵专款”。吴氏端着点心进来时正好见到曹立收起钱往外走,她笑着应了曹立无波无澜的问候,看着曹立走远了才把点心搁到王雱桌上,问王雱:“别家的书童都跟着跑前跑后,你的书童怎么一天到晚在外头?”还那么费钱!
  王雱眨巴一下眼,笑眯眯地说:“娘你又心疼钱了是不是?赚了钱就是要花的,不花赚钱来做什么。”
  儿子都明说了,吴氏也不藏着掖着了:“我还想帮你把钱攒下来,将来好给你娶媳妇!”
  王雱一本正经地胡扯:“我这么厉害的人,就算没钱媳妇儿肯定也愿意跟我。”
  “哪有你这么想的?”吴氏戳他脑门,“人家愿意跟你,你就真让人家跟着你吃苦?”
  “当然不会。”王雱笑眯眯,“我会赚更多钱的。”等沈括把《黄金国》创作完,他可以拉着沈括一起开搞《三国杀》,正好沈括博览群书,《三国志》看过了,《三顾茅庐》也画过了,推出《三国杀》一点都不突兀。最重要的是,目前来看沈括人品不错,将来不会因为钱的问题闹矛盾。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