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庶女萌妃:皇叔碗里来 完结+番外 (万九儿)


  太后殿里,得知太子已经肯服药,还喝了大半碗羹,穆太后越发把对浅夕的喜爱都搁到了明面而上。
  不过,不同于前些日子,穆太后不再提和亲之事,也不知慕容琰前日入宫来,到底给太后说了什么。
  整个永乐宫气氛都松弛了下来,浅夕与秦月澜相视之间,同时看到了殿门外一道纤柔的身影袅袅离开,正是沉寂多日的赵怜儿。
  想必她也是听到了太子受笞的消息,所以日日来太后这里打听太子的境况。
  微微皱眉,浅夕与秦月澜耳语几句。
  秦月澜忙点头道:「不妨事,太后现在正在高兴头儿上,晚些时候多半就会差人去知会她。一会儿,再让郡主去劝一劝,不会教她惊扰到皇后的。」
  浅夕点头。
  赵怜儿受了赵后重托,浅夕就是担心赵怜儿年轻阅历浅,会事无巨细,将太子所有事都一一传递过去。赵离宫也才几日而已,这般心境,若是知道了太子此番遭遇,绝不可能在行宫里坐得住了!
  不过,如秦月澜所言,有裴颐华出面相劝,赵怜儿必然能言听计从。
  广阳宫那边,惠帝恼恨了几日,终是气平了些。
  太子毕竟不同于后宫嫔妃,鞭打了几下,惠帝心里多少有些郁闷。他真正生气的,并非太子忽然闯入,而是他追出来时,看到了太子冰冷失望的眼神。
  那般眼神就仿佛是在看一个寻常的陌生人,根本没有素日里儿子对父亲的敬慕,甚至那眼神中还带着说不清的生分,瞬间让身为父皇的惠帝倍感孤独。
  这日,又是朝会。是惠帝病愈后头一次大朝,太子依例会站在金阶旁听政。
  具体的政务早在前日廷议时,几位公卿就已经和惠帝商定过了,大朝主要还是为安群臣之心。
  身着日月星辰、山川河岳十二章冕服,惠帝阔步临朝。
  群臣伏跪山呼,参见过后,皆觉惠帝步履稳健,声音浑厚,气色尤甚从前。
  纷纷朝贺,鸿胪寺卿薛茂章忙呈了各国使臣贺惠帝病愈的礼物上来,一时间,宣室殿里的气氛和乐一片。
  上前接过礼物,太子俭稳稳托了置于御案之上,清声道:「儿臣也有贺礼,祈愿父皇身体安康,福寿万年,惠泽大燕!」
  理所当然一般,太子俭神情自若,仪态轩然。
  惠帝眯眼怀疑,不料父子嫌隙可以消解的这样迅速。
  毕竟太子俭正是年少气盛之时,哪怕是伪装,能做到这样,也让他刮目相看。
第371章三议和亲
  举朝上下,气氛融融。
  圣体安康固然是万民之福,但更让朝臣们安心的是,大殿之上,皇上和太子父严子孝,让前几日,太子受笞、父子失和的谣言不攻自破!
  众臣都把心又重新放回了肚子里。
  下朝后,芳清来禀,说太后宴请,惠帝想着多半也是因为太子的事。
  早就过了气头儿,太子俭又肯认错,惠帝没什么理由拒绝不去。
  是以,处理完政务,傍晚时分惠帝便到了永乐宫。穆太后备下精致清淡的菜肴,贺惠帝病愈。但是直到晚宴开始,太子俭也没有出现。
  惠帝没问,穆太后也不提。
  膳桌上的菜式十分新鲜多样,皆以水里嫩菱、江中鱼豚…精心烹煮,味淡而极鲜,闻之口舌生津,食罢齿颊留香。
  惠帝尝罢连声大赞。
  穆太后安慰一笑:「俭儿胃口一直不甚好,如今课业又骤然繁重起来,身子日渐轻减。所以哀家特意命御厨制了新菜式,皇上若是试着好,哀家明日便让御膳房挨个儿做给俭儿吃吃看。」
  这般说来,请他赴宴竟是为了给太子俭「试菜」?惠帝不禁失笑,因为太子俭受笞之事,穆太后的不满已可见一斑。
  「有太后照顾俭儿,朕也就放心了。」
  「光哀家照顾有什么用,都抵不上皇上那三鞭子。」穆太后说起来都是气:「现在俭儿腿上那三道紫印儿还有一指阔呢,皇上是打完就不管了,孩子可是整整伤心了好几日…刚下午又被董阁老传了去用功,到这会子也没回来…」
  说着,穆太后就红了眼眶,惠帝心中一软,想起了太子今早呈上的礼物小楷工笔抄写的礼记「孝篇」十则。薄薄的卷册虽不甚厚,却表示了太子认错的态度。不管是这样理性的方式,还是太子的从容自若的举止,都让惠帝在觉得亲近暖意之余,更多了三分骄傲。
  「太后责的是,」惠帝难得欠身点头,歉意道:「这次是朕太操切,罚重了!」
  穆太后欣慰:「皇上既这样说,哀家就不嗦了,只劝皇上能再去瞧一眼太子,免得孩子一边顾着学业,一边还挂心伤怀,若是郁结成疾,可怎生好?」
  闻言,惠帝满口应承。
  穆太后目的达成心满意足,一边亲自布菜给惠帝,一边指着膳桌轻松笑道:「这些都是得了卿欢帝姬的启发。为了给俭儿炮制药膳,帝姬还特意让金使者去柔然寻雪丝猴头和冰泉鲩鱼,听说不日就能送来大燕了。」
  「哦?」惠帝若有所思。
  穆太后只作未见,兀自道:「说起来,帝姬到大燕也四五个月了,和亲之事不好再耽搁,皇上可有人选了?」
  默然沉思片刻,惠帝点头:「这位帝姬不寻常,柔然更不可小觑。总要是皇亲嫡脉才配得上,不过岳山王世子已然为质子,总不好让他家再娶一位帝姬回去!想来想去,朕还是举得芫嘉姑母家的阿璋最合适。」
  惠帝口中所言的芫嘉姑母,乃是嫡七公主。性情端雅柔顺,所生的儿子沈赫璋少年成才、芝兰玉树,十四岁便赐了爵,在东都城里,是多少人家踏破门坎都想求到的乘龙快婿。惠帝肯考虑到他,可见对浅夕是极看重的。
  眼神微闪,穆太后仿佛不经意道:「璋儿确实是顶好的人选,年纪虽小了点儿,但也还说得过去。论起来,皇族子弟中,能越过璋儿去,又还未曾娶亲的,除了裕王,再没旁人了!」
  「裕皇叔?这怎么行!」惠帝立时皱眉:「一个和亲来的异国帝姬,难道还要让朕叫一声皇婶不成?」
  「皇上也说是和亲了,哪里能真当他柔然帝君嫁女?何况咱们的清晖不是已经嫁过去了么!」穆太后不以为然:「再说,裕王便是娶亲,也没有让皇上叫皇婶的成例,至多不过一句裕王妃顶了天…先帝走时,多番叮嘱哀家,务必安排好阿琰的亲事,哀家瞧着那帝姬是个聪明顶事儿的,身份也合适…」
  「太后不必再说了,朕不准!」惠帝皱眉愠怒:「太后要给皇叔安排亲事,大燕有多少端丽贤淑的女子,何必一定要选柔然来的帝姬!」
  一点都不意外,穆太后看着言辞激烈的惠帝,挽唇笑道:「皇上不允,哀家自然不会擅作主张!只是皇上这样急做什么?哀家瞧着皇上难得对一个女子这般看重,倒不如把卿欢留在宫中为妃好了,横竖哀家也喜欢的紧。留在宫中,哀家也不用总挂念着。」
  惠帝下意识一怔。
  穆太后思绪跳跃,一波三折,一会儿工夫就三问姻亲,总后还归结到惠帝身上。
  惠帝不禁想起广阳宫里那个肆然骄傲、神采飞扬的身影,嬉笑怒骂间,不止柔妃,大宫里的群芳都要在她面前黯然失色。但是这样不同凡响的女子,却总让惠帝有种说不出的压迫感,教他不欲亲近。
  穆太后顾自道:「如今皇后也不顶事儿了,柔妃又有孕,果真诞下皇嗣来,也是两三年不得空把心思放在后宫庶务上。皇上身边总该有个得力的能协理六宫,以免后顾之忧。」
  仿佛是经过了慎重的思索,又好像是在思绪游离,惠帝絮絮几遍:「朕在国书中说过,许其不为妃,怎可食言…」
  轻描淡写、反反复复一句,然后没了下文。
  穆太后与惠帝如有默契一般,都没有再提起沈赫璋。
  一时晚膳用毕,惠帝去了董惟元处探太子,穆太后独自步去庭中。
  晚风习习,夏夜的星光似眼眸,闪烁着人深藏心底的秘密。
  穆太后仰望星河,说不清是迷惑,还是了然。她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惠帝并不排斥卿欢,也不甚在乎所谓的辈分问题。
  难道说,真的要被皇后一语成谶,最终,还是要这个丫头来力压众妃、平衡后宫?卿欢会肯么?
  还有慕容琰,看似入宫是请安闲聊,实则句句话都在留意卿欢。
第372章表里如一
  芳清看出穆太后心事,一旁轻轻摇扇道:「皇上犹豫,尚算清理之中,裕王何以也注意到帝姬?」
  「哀家也不知道」穆太后无声叹气:「阿琰没说破,哀家怎好贸然界面。」
  芳清默默点头。
  那日裕王进宫,问及太后忙碌所为何事。穆太后便随口提到在为帝姬选亲,裕王听得格外认真,还一一细问了帝姬生辰、年纪,什么性情、喜好,等等。
  说实话,穆太后和芳清都意外的很。第一个念头都是,裕王是不是年纪大了,膝下空虚,所以也开始心急了。不然,那样痴情一个人,先是忽然娶了庶妃,宠得上天入地一般,现在又无端看中了柔然来的帝姬。
  细想一想,这两人都和已逝的端静公主有几分相像,但又各有不同。难道,裕王始终还是放不下那段旧情…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