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天子无私事
而卢氏喜欢浅夕的理由,更是不言而喻。
首先浅夕孤身远道而来,没有那些公侯夫人们的自持高贵,眼高于顶,交谈之间如沐春风,舒服的很。次之,是未嫁帝姬的身份到底尊贵,结交起来,还绝不至于辱没了她这个常侍夫人。最末,自然是浅夕与长公主比邻而居,又是长公主座上客,试着结交一二,总没有坏处。
有了这许多理由,卢氏越发殷勤了三分。到了茶舍,一定要做东,上来的茶果点心,皆是最好的,连茶都是雨前香茅,一根根舒展开来,立在壶底,香气四溢。
凭栏望去,春风花雨,人如在画中。
桃瓣纷飞,落在肩头袖口,卢氏望了浅夕,由衷赞叹:「我今日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美人,帝姬之美皆在神髓,等闲脂粉,哪堪比肩!」
听得盛赞之辞,浅夕也不推却,单论身份高低,她比卢氏尊贵得不是一点点。
笑意谦和,浅夕举茶相敬:「皆是夫人谬赞。」
婢女、嬷嬷们退下,只留二人畅谈。不过二人相知尚浅,闲聊几句就自然而然扯到熟悉的话题上前日长公主府的晚宴。
浅夕仍是佯作不懂事件原委,仿佛不满晚宴乏味一般,歪头奇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矿藏地宝,本该是天子所有。皇上收归矿产,不是天经地义的事么?倒让夫人们苦恼一整晚!」
卢氏抿嘴一笑,讳莫如深:「帝姬云英未嫁,还不曾管家主事,自然不知这里头门道,这事儿,怕是不易的。」
「振臂一呼,天下回应之事,如何就不易了?」脸颊微红,浅夕眼中闪过一丝恼色,仿佛被轻看了一般:「在柔然时,卿欢也时常陪伴尊师左右,听他讲家国大事!」
卢氏自知失言,虽不欲在这个话题上深讲,却也不想教浅夕误会,生了嫌隙。忙解释道:「帝姬也知那些言官,惯会口诛笔伐。如今恰逢皇上在修陵,再与这事凑在一块儿,御史们难免揣测,皇上此举是存了『私意』。」
宋钧乃新秀崛起,与那些大矿主尚无利益纠葛,对此事的态度自然是偏向惠帝一边。浅夕一番激将试探,便在卢氏话间得到印证。
「说这话的,真真是混账!」浅夕修眉一竖,不留情面斥道:「天子无私事,皇上代天牧民,怎能说存了私心?修陵本是大事,择风水之地而穴,不就是为了泽被后世子孙!」
卢氏附掌道:「可不是么!偏那些个酸腐文人,根本食古不化,不识变通,皇上也头疼的紧。」
「这有什么好头疼?」浅夕一撅嘴,满不在乎道:「若他们非要说皇上修陵是私事,那么皇上正苦心孤诣,为天下万民谋福祉,可算是『公心』了?」
听着新鲜,卢氏立刻一挑眉,倾身问:「帝姬此话怎讲?」
「咦,夫人还不知么?这可是事关民生的大计。」浅夕闭了嘴,眼里却都是亮色。
难道是有什么大事发生,竟连自己的丈夫也不知道?卢氏眼中闪过精明:「求帝姬赐教!」
玉指拈起肩头一片花瓣,浅夕顾左右而言他:「夫人可觉得今年春天来得格外晚。」
卢氏惯会察言观色,见浅夕眉宇间有凝重之意,知她不是恶趣,低头细忖道:「经帝姬这么一说,民妇亦有同感。还不止这桃花,民妇后院中几棵果树,打苞、开花,也比往年迟些。」
「哎,」幽幽一叹,浅夕弃了花瓣:「卿欢只怕夫人家那几株果树,今年不会再结果儿了。」
「帝姬何出此言?」家中果实累累,乃是吉瑞之象。听浅夕口吐不吉之言,卢氏不禁脸上色变。
「夫人莫急,」浅夕连连安慰,解释道:「不止夫人一家,连同整个大燕,还有代凉、柔然,都是如此。卿欢在公主府,也听到太常寺的大人们议论,几百年一遇『严冬』又要来了。」
压低声音,浅夕将史籍记载中的寒冷期,一一讲解与卢氏听。卢氏只觉匪夷所思,待听到浅夕说,代凉国已经采取了存粮放赈、作物南迁的措施,霎时明白了其中利害。
润一润喉,浅夕悄声谨慎:「卿欢来大燕时,父君也正为此事烦心,只因不确真伪,还是金使者在大燕多方求证,最后才得了准信儿。现在只怕也是忧心忡忡,日夜难眠。」
「那皇上他…」根本没从丈夫抑或是任何管道听到这样的传言,卢氏不禁心慌,话说了半截儿,就觉失言。到底是丈夫失了圣上宠信,所以不曾得知,还是惠帝懒得管百姓死活?卢氏直眼语塞,呆呆看着浅夕。
浅夕恍然无觉一般,接口道:「大燕皇上自然也在烦恼,说起来,南边的魏国受影响最小,皇上若不苦心应对,来年岂非内忧外患!」
「是啊…」这样的台阶,根本宽慰不了卢氏内心的慌张,人都有些心不在焉了。
看着已经上钩的鱼儿,浅夕稳坐钓台,面上却摇头叹息:「想来,皇上这样急着收归矿产,为国库增收,多半应该是为了这个缘由。偏此事机密,若钱粮都不曾安排妥当,就贸然泄露出去,岂非要闹得人心惶惶。彼时,天下乱矣!」
言辞愈发恳切,浅夕一脸无奈:「虽说不知者不为过,可皇上的一番爱民之心都不能被臣工们体察,也实在太教人痛心了些!当此际,若有贤良之臣,上可体察圣意,下能疏导、联合臣工,一举促成此事,那才真是天下万民之福!皇上便是委其以要职,功臣以待也不为过…」
浅夕兀自絮叨,卢氏已经眼睛发亮,声音颤抖,只觉此番出游遇见浅夕,必是上天照应,丈夫仕途通达就要在此一举!
「可惜事态机密,不便开诚布公。」卢氏搓手为难,试探道:「帝姬以为,如何才能说服众臣工。」
浅夕宛然一笑:「听说秦老丞相是两朝重臣,门生故吏满天下,有他出面,自然事半功倍。」
第275章情债
自开年以来,秦鸿谦因秦钦早逝、秦阆失踪及严家诛九族之罪带累,接连受了打击,常常称病不朝。身子实则没什么大问题,有几分心灰意冷倒是真的。
然而大灾在即,当朝宰辅不出面,任凭十个宋钧也是摆不平的。
浅夕借计给卢氏,就是想怂恿宋钧上下联络。
身为天子近臣,他心知肚明惠帝之自私贪婪。将矿产收归朝廷,根本就是想国库里多出一大笔银子来,供惠帝挥霍。
至于寒冷期来临的问题,如今都已四月了,各地春耕都出了问题,朝廷却一项国策都不曾拿出来过,可想而知惠帝对此是怎样的置若罔闻!
前日,浅夕整整想了一夜,唯有此法可一举两得。
虽然矿产收归后,国库银子一旦充裕,必然会被惠帝挪用。但同时,百姓们多少也可因此而受益,起码朝廷手中握着银子,不至于无力赈济饥荒。
且惠帝一旦收回这些采矿、冶炼、铸造之权,必然得罪大批地方豪强、朝中权贵!让他们对惠帝心存怨怼!如此一来,拥戴惠帝之人,至少要流失十之二三,这也正是浅夕所期望的。
是以,浅夕最终选择了宋钧。
以宋钧的官职,上可顾问皇帝左右,下他是天子新宠,无盘根错节,利益羁绊,行事无所顾虑。
若是浅夕猜的不错,宋钧证实她与卢氏所言之后,必然会先去找惠帝献计,劝惠帝以共渡国难的名目,名正言顺收归矿产权,为国库增收。然后再提出召丞相前来,商定细节,统领大局…
那厢,卢氏已将浅夕的意思领会了七七八八,精明的杏核眼里全是光彩。
从茶舍出来,卢氏花也不赏了,迫不及待寻了由头,就回府去寻夫君。一番细说之下,宋钧也是惊喜交加,当天便去了太常寺打探消息,求证了一圈儿,得知果有此事,就赶紧盘算着如何入宫面圣。
当然这些皆是后话,姑且放下不提。
这厢,浅夕解决了卢氏的事,总算心神稍定,一行人徐徐返回,到家时,已是红日偏西。
门房禀报说,今天一日之内,元皇子就来了两次。
浅夕正欲问是何事,就闻巷中马蹄「滴答」,回头一看,策马而来之人正元。
翻身下马,衣袂翩飞间,身子纤秀如竹,飘然欲去,几日不见,元似乎清瘦许多,看得教人平白担心。
元上前,冠玉般的脸上竟然带着几分泠然的倔强。
「殿下三顾寒舍,可是有急事?」浅夕不想场面弄的太僵,轻松打趣。
不料元却不领情,只说要借一步说话。
所幸巷深人寂,浅夕独居,也确实不便邀元进府一叙,便踱至十步开外的槐树下,仰脸看他,一双明眸顾盼,眼中盈满询问。
风起几片叶儿飘落,浅夕今日盛装,桃腮粉面,明丽娇妍,眉间一粒朱砂鲜红欲滴,愈发衬得玉般肌肤欺霜赛雪。初初长开的身姿刚有几分曼妙的意味,一把柔如束素的腰肢,和挺直的脊背却仍是少女般青稚。
元单手牵了马缰,眼中沉寂,腔中却滚烫翻腾,心跳如雷。
多少不确定的情愫一时都涌了出来,埋怨,不解,甚至还有疑心,都在见到面前这个人、这双眼的一刻化为心动…情也罢,孽也罢,缘也罢,债也罢,都在他尚不知觉的心动之时,种下因果…
相似小说推荐
-
寡妇种田养包子 (陈果) 阿里文学网VIP2018-07-21完结作为一个有两岁女儿的寡妇,再嫁的时候可以嫁给一个高大威猛,英俊潇洒的男人,林小...
-
娇生惯宠 完结+番外 (林中有雾) 2018-11-07完结6275 营养液数:1126 文章积分:70,178,816爹是定远侯能文能武,娘亲是当年冠绝盛京的贵女,就连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