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掌娇 (帅少江枫)



梁太后恨逸梁王妃的隐瞒,更恨将这事当着众人的面抖落出来的太子。

然而太子却一直表现乖巧,梁太后瞅着太子,冷冷地将众人的声音全数打断,说:“不知太子对这事,有何高见?”

被突然点名的太子未见惊慌,迈步站出来,冲着梁太后打揖,不紧不慢地说:

“说起来惭愧,孙儿不只担心皇兄、璋弟如何受伤的,孙儿其实更担心的却是怕孙儿,也会受到同样的伤呢。若真是刁民所为,敌人躲在暗处,真是防不胜防。”

总之说来说去,没人相住逸亲王的两位嫡子,纯属意外。

梁太后本来是想难为太子,结果却是被太子给堵了个哑口无言。

狠瞪了太子一眼,梁太后却不敢恋战,若乾武帝真将这事交由南北二衙一起查,真查出兄弟阋墙来,可真就好看了。

梁太后一面恨没人让她省心,却也只得给他们收拾烂摊子,说:“听了众位卿家的话,哀家也觉得事情不简单,这事就由南衙的人来查吧。北衙负责皇上、太子的安全,若再分神出来,有个闪失便就是天大的事。”

乾武帝还要说话。

梁太后没给他机会,沉声又说:“皇上,今天不是确定谁去接待外使?既然他俩个受伤,正好给太子一个机会,希望太子别出差错才是。”

太子推辞,一脸诚恳地说:“孙儿谢皇祖母抬爱,但孙儿怕不能胜任,虽然说皇兄、璋弟受了伤,但其他皇兄弟,应该也可以出任吧。”

这事,无论如何也要绑逸王府的人一起。

太子又不傻,外使关系边境平安,而这事若果然落到他自己的头上,那么梁太后也好,逸王府的人也罢,定然是要从中作梗。

梁太后愣住了,之前梁太后倒真没有想过。

由于逸亲王妃是她娘家侄女的关系,梁太后的眼里,从没怎么正眼瞧过逸王府的那些个庶子们。

虽然他们其实也是她的孙子,按理说,除去母亲不同,血缘上来说,都是逸亲王的儿子。

梁太后一直是私心着,想让逸亲王在外国立威,先造出声势来。

这也正是之所以非要让逸王世子、施璋两个去接待外使的原因,她不想让那些人回国以后,觉得大周变了天,太子已经坐稳了宝座。

各国使臣只要来了,除去皇上的献礼之外,逸王府上总会有一份大礼。

很多时候送到乾武帝哪儿的,都不若逸王府的好。

所以当听闻太子的话后,梁太后几乎没有多想的,便就欣然同意,并难得的对太子露出笑脸,夸赞说:“太子越发沉稳了,若是你逸王叔的几个小子,能有你一半,哀家也心满意足了。”

太子谦逊地躬身说:“皇祖母谬赞了,孙儿只是怕做错了事担责任罢了。”

说完,太子瞅向了乾武帝,说:“不知父皇意下如何?”

梁太后抢在乾武帝之前说:“当然是答应,还能有何意见?依着哀家看,老二、老三都已成家,也封了郡王,陪着太子接待外使,最为合适。”

乾武帝皱了皱眉,在强势的梁太后面前,也只得答应。

梁太后心下有事,一见达成所愿,便就急急的走了。

乾武帝将众臣打发出去,厉声质问太子:“到底怎么回事?你是不是早就知道逸王府那哥俩个受了伤?他们为何受的伤,怎么没告诉朕?”

面对乾武帝的怒气,太子显然无可奈何,只得说道:“父皇息怒,不是儿臣不告诉父皇,实是儿臣见父皇最近被皇祖母,无上长公主烦得不行,不敢因为一点儿小事,打扰父皇。至于那哥俩个……”

太子抬眼觑乾武帝,抿了抿唇低声说:

“其实儿臣也是无意中听万宝妹妹说的,那哥俩个为争女人,在逸亲王府,当着逸亲王妃和万宝妹妹的面,大打出手,打得鼻青脸肿的。这种事父皇也是知道的,逸亲王妃怎么可能会大肆喧嚷?自然是想法子掩盖,所以皇祖母才会半点儿风声都没听着。”

乾武帝觉得奇怪,说:“他俩个是蠢了点儿,可也不会蠢到无故为女人打架。”

太子躬身拍马屁说:“父皇英明,其实……嗯……其实儿臣一早就知道,晋安妹妹出嫁,各临国会派使臣过来,早儿臣就不满逸王叔接待他们,又怕皇祖母……”

不用等太子说完,乾武帝几乎猜着,于是问道:“是你派的人?”

太子一副心怀坦荡地说:“儿臣让清竹学貂蝉,还望父皇别降罪儿臣才好。”

真亦假来假亦真,太子说出清竹,正是防着乾武帝去查,然后查出清竹的事来,这是提前给乾武帝下了个暗套。

乾武帝没有继续追问清竹,一个宫女罢了,利用完了,不论太子是杀了还是放走了,都不重要。

此时最重要的,当然还是接待外使的事。

乾武帝又问:“既然你一直觊觎这事,为何又让你逸王叔的庶子来帮衬你?”

太子笑了,反问乾武帝:“父皇觉得,这事只单儿臣自己来做,皇祖母会放任不管?打儿臣入宫,这么多年,皇祖母何曾错过一次,寻儿臣错误的机会?若是儿臣一个差池,引起两国纷争,父皇觉得皇祖母会如何处置儿臣?”

乾武帝垂头无言,但也想到了若真到那时候,太子的结局。

梁太后与逸亲王,这么些年,借着接待外使的机会,没少与外族联系。

不说通敌,也相差无几了。

若太子果然被梁太后抓到小辫子的话,只怕定然会与外使内外勾结,让太子出使外族陪罪之名,多半也就有去无回。

梁太后果然被无上长公主、许染衣和逸亲王府的事给闹迷糊了,白白错过了机会。

乾武帝虽然防着太子,但他也不能任着太子出事。

这是一种十分矛盾的心情。

但却也没有办法,乾武帝最近想明白,光他自己,却是对付不了梁太后的。

正文 339 好人

逸亲王的离京,太子终于接了逸亲王的第一个差事。几乎可以说是最为重要的。

太子很聪明,为了防备梁太后想明白之后,也许会暗中下绊子,所有接待事宜,都让逸王府上的两位庶子去做。

而太子则只像个施令者一样,坐在高高的主位上,向所有的外来使臣显示着,他太子的地位。

逸亲王只是个亲王,再得梁太后喜欢,当今乾武帝也不可能将皇位传给弟弟。

在陆续接见了几个使臣之后,效果出来,往年上送到逸亲王府上的东西,此时却被捧上的东宫太子妃,魏芳凝的面前。

赵镇升没有让太子失望,东宫表面上看,并没有多大的动作。

但在赵镇升的动作下,几个关键地方的变动,使得整个东宫,都在了太子的掌控之中。

梁太后的人,乾武帝的人,还都继续在,然而只能探知,太子想让他们探知的东西。

而东宫的稳定,让魏芳凝和太子均都松了口气。

不过魏芳凝仍是不敢怀孕。

对于她喝避子汤的事,太子也是支持的。

梁太后一天不倒,即使他们可以控制东宫,却不能控制东宫以外的地方。

如若魏芳凝怀孕的话,梁太后完全可以直接将魏芳凝传到永慈宫里,只要让魏芳凝在外面跪上此时日,若是再弄些别的,再稳固的胎相,也会流掉。

太子不想魏芳凝受苦,也不想魏芳凝遭遇危险。

想到梁太后,魏芳凝就一阵的头疼。

上一世,太子几乎用了十年的时间,直到魏芳凝客死京外庵堂,梁太后却依然活着。

只不过,这一世好像许多东西都已经提前,魏芳凝在心底盘算着,或许她可以期待更多了。

晋安公主的大婚,几乎是沈家在京上的极致荣耀。

沈家的风头可以说,差不多要盖过梁家。

只是外臣入京,皇上、太后赏赐,但沈家边关上的人,却没一个回来的。

沈家的冷处理,与皇家的热烈,成了鲜明对比。

所以晋安公主成亲之后,第一件事,居然是去边关上,见沈家其余长辈,还有亲眷。

从婚事订下,到成亲,梁太后表现得可有可无。

对于已成定局的事,梁太后只应景地对表示下欢喜,便就置之不理。

最高兴的,莫过于乾武帝。

晋安公主的下嫁,表明了他与沈家的更近一步的关系。将沈家从纯臣拉上的与皇家的姻亲,与太子长在沈家相比,也拉近了乾武帝与沈家的关系。

魏芳凝陪伴的,却是皇后。

皇后只两个女儿,自然是视若珍宝。更何况晋安公主,又是皇后的长女,第一个孩子,意义自然更是不同。

所以打从晋安公主定下亲来,梁皇后几乎是一半欢喜,另一半则是忧愁与不舍。

然而随着婚事将近,欢喜变淡,就只剩下与女儿分离的担忧之中。

尤其是晋安公主的下嫁,更表明了皇家的低姿态。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