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在黛玉身边的画眉回道:“是茉莉姐姐。”
贾敏笑着不语,门前已经响起林珩的声音:“给母亲请安。”
贾敏说了声:“快进来,用了早饭好去。”
林珩身穿家常的紫竹长袍,头上也仅用一根紫缎丝带系着,三个人一起用了早饭,才出门。
贾敏坐的是六人抬得珠垂青油帐大轿,黛玉坐的是四个人抬的轿子,后面两辆小车是杜鹃们以及林忠家的,林珩带着书和并两个小厮,后面还随着几个有力的婆子和小子。
一炷香的时间便到了荣国府,中门大开,贾敏和黛玉的轿子一并进去了,林珩下了马,也跟着进去了,几辆车则都走了角门。
轿到了中庭,才下了停下来,杜鹃等人已经站在边上,旁边还有赖大家的和林之孝家的,赖大家的掀开轿帘,口里道:“姑太太,您可到了,老太太在里头等着姑太太您呢。”
贾敏和黛玉这才搭着丫鬟的手站起身,在赖大家的和林之孝家的侧领下,穿走廊,影壁,内院里头乌压压站着几排的丫鬟,前头是凤姐,贾敏携着黛玉似笑非笑看着凤姐:“这就是凤哥儿吧,许久未见,越有风范了。”凤姐忙笑着上前行礼道:“姑妈好!”赶上着去虚扶贾敏:“我自小见着姑妈,这十年未见,姑妈竟一丝未变。”贾敏笑了笑:“竟是说笑呢。”凤姐弯腰做小状:“该打,该打,老祖宗可盼着姑妈回来呢。”嘴巴不落,眼尾却很是看了林珩几眼,心里暗道:这就是姑妈家的嗣子了,却这般年岁了。
凤姐引着贾敏和黛玉以及林珩进了正房,穿过六扇紫檀牡丹大屏风,到了内厅里头,王夫人邢夫人都在,贾母见着贾敏一下子站起来,上前拉着道:“你这个狠心的,十年也未回来看看你母亲我。”
贾敏抿抿嘴,行了个半礼顺着贾母坐在边上,含泪道:“老爷在外,女儿不孝。”贾母这才笑着拭了泪道:“这回子回来了,便是不用再去了。”又拍拍贾敏的手,头转向黛玉和林珩,笑道:“这便是玉儿和珩哥儿罢。”
这时已经有人递上两张团垫,两个人一起给贾母磕了头:“给老太太请安。”贾母这才一手一个拉起来,林珩年已十一岁,长得一点也不逊于贾琏宝玉,在林如海的j□j之下,渐有林氏大家风范,贾母从心里就极为不喜林珩,如今见林珩长相作风,更是埋怨贾敏不早与她分说进行安排,可如今众人多,不好细问,就先拉着黛玉在身边坐下来,林珩只行了礼后坐到了邢夫人之下。
贾母吩咐下人去找来三春,不一刻,三春就联袂而至,林珩早知男女之分,一见三春衣角就立即低头品茶,耳目无听视,迎春心里一惊,也不大在意,其余二人更不放心上。
三春先拜了贾敏,贾敏笑盈盈的让林忠家的奉上三份礼物,不偏不倚,均是用着香木盒子装着,三春身边丫鬟接过后又道了谢,在王夫人下手坐了。
凤姐儿端着一盘果品到贾母跟前,拉起黛玉:“妹妹长得极像姑妈,倒不像是外孙女,竟像是嫡亲的孙女。”贾敏笑着接过话头:“凤哥儿果然是个伶俐人,会说话儿。”含笑的双眼让凤姐心里一惊,脸上端着笑。
黛玉任她拉着去跟三春相认,阔别多年,她再次回到当初的那一次见面,只是如今却大不同,三春对她极为亲热,姐姐妹妹的厮认,王夫人笑道:“大姑娘可读书了不曾?家里姑娘们跟着上学,要不一块过来也热闹些。”
贾敏用丝帕沾沾嘴唇,开口便道:“多谢二嫂子的好意,玉儿如今正读着四书呢,老爷给玉儿请了女先生,过些日子便到了。”
邢夫人见道:“这也是二太太的好意,毕竟大姑娘只一个人,未免孤单些。”贾敏拢拢袖子:“家里还有她哥哥,读书还是清静些更好,京里头总还是有些玩伴的。”
贾母看模样不像,瞧了邢夫人一眼,笑道:“又是什么大事,不过是不做睁眼瞎子罢了。”正说着,门外有媳妇传到:“老爷请林哥儿一见。”
林珩巴不得这一声,赶紧站起身给贾母、贾敏以及王夫人和邢夫人行了礼后,众人忙说:“快去罢。”赶忙着出去了。
贾母与贾敏一块坐着说话,黛玉这边已经有伶俐的丫鬟添了一张绣凳,黛玉盈盈而落座,探春快人快语就拉着黛玉问:“不知林姐姐在家里做些什么。”
黛玉微微一笑:“无非跟着先生学点诗书,跟着母亲学些针线,倒是你们平日做些什么呢?”探春爽朗一笑:“大嫂子家学渊博,针线出色,平日我们略跟着学一些,偶尔也就是在园子里逛逛。”
黛玉自忖道:当时的三妹妹倒也无非此样,只是为何如今样样出头。就听得上头贾敏道:“这探姐儿倒是十分爽利,很有几分二哥的影子。”
贾母点着探春道:“三个姐妹里头,除了元春外,也就探丫头会说几分话,更是极为孝顺你二嫂子。”探春听着到了王夫人跟前来,亲自从金钏手里端了茶奉给王夫人,颇为乖巧道:“探春哪里得老祖宗的夸。”王夫人眼里倒是越发慈爱了,拍了拍探春的手,示意她在自己身边坐好。
邢夫人脸色有些不定,不由多看了迎春几眼,迎春得到邢夫人的眼色,心下惴惴不安,手里的帕子拧了拧,遂又低头下去。
惜春玩着衣角,好奇的问黛玉:“姐姐难道没什么玩的?”黛玉淡淡的笑道:“家里四季都有新鲜玩意儿,总是能够玩的。”
贾母在上头看到她们几个姐妹来往,又想起林珩,不由道:“今儿宝玉出去了,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倒是没见到你这个姑妈!你那珩哥儿,如今可学些什么,年纪这般大,看着也倒知礼!晚些我们一起吃饭。”
贾敏一听,手里顿了一下:“珩儿很得老爷的心,也敬着我跟玉儿,如今也定了亲,倒是不好往里面来。”贾母突然狠狠拽住贾敏的手,面上的容颜还是那样的慈祥:“这些事情怎么我一丝都没见你信里提起?”
贾敏双手回握道:“亲事是老爷订的,临前我才知晓。”贾母这才松开了手,嗔道:“好歹派个人让我知道个一二,要是今儿贸然说起珩哥儿的事,岂不是闹出了笑话。”
贾敏捋了捋发梢,王夫人正跟凤姐、李纨说话,那眼里却瞧着黛玉,邢夫人坐在下面吃茶点,她便不在意道:“珩儿身无功名,如今便是一品大员之嗣子也配不上府里的姑娘们,老爷亲自定了礼部侍郎水杭大人的嫡女,我也只得认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 12 章
贾母两眼直冷冷的看着贾敏,手上的盖碗不轻不重的放在贾敏面前,贾敏不动声色的拭了嘴,嘴角弯弯的一笑:“外头的事情均有老爷一手操持,我也只是在内宅帮衬一二。”贾母眯了眯眼睛,转头看向跟迎春说话的黛玉,笑道:“我看那玉儿可是好些,小小模样倒是与你小时候相似,一看呀,就想起来,人老了,总是想着老事头。”
贾敏捂着嘴笑道:“老太太快别说了,玉儿这丫头淘气着呢,前儿老爷给的、珩哥儿给的玩意儿都不知道淘弄坏了多少,偏老爷又极疼她,不多说一句话。”
贾母见贾敏半刻不松一口气,便也懒得再说些话,只是依靠着绣枕,看着孙女儿们说话,由这鸳鸯奉茶果吃点,贾敏心里暗酸,不得精神些与邢夫人说笑:“大哥可好?”邢夫人乃小家子出身,一见着这姑太太,心里酸得不得了,这通身的气派,就把所有人比了下,她今日来之前就得了贾赦的吩咐,知道贾敏为一品夫人,务必交好,正为刚才那句正懊恼着,贾敏与她一说话,就紧着说起来:“老爷身体还好,今儿还吩咐我说姑太太回来了,就多与姑太太说话,自家人无甚么客气的。”
贾敏料不到这么多年过去了,大嫂还是这样城府不深,倒是接过话头说起来,眼里却看着在那边奉承王夫人的凤姐,眼里一暗,凤姐完全无知觉的与王夫人说笑,没多久,外头就有人来找凤姐,凤姐告辞后就带着丫鬟们出去了。
到底还是要呆在这府里用饭,宝玉没有回来,黛玉知道贾府的习惯,这回看见又端了茶来,也不多吃,尽抿了一口,后又悄悄看贾敏一眼,也发现贾敏只是抿了一口,就放下了。
谁知道饭毕没多久,王夫人和邢夫人都回去用饭了,宝玉却回来了。
黛玉一时见到跪下的宝玉,心里隐隐的酸楚,一别多年,又见面了。
宝玉这会子没再换衣裳,他从未见过姑妈,比起凤姐姐还要出色的人物,自然是不敢多说什么,只是道:“老祖宗,我见过这个妹妹!”
贾母笑着抚着宝玉的头发:“瞎说,你哪里见过。”宝玉笑:“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
贾敏拉着黛玉坐在下手,一听见这边便转头对着宝玉笑吟吟道:“我这玉儿从未见过外男,想必,宝哥儿是看错了!”宝玉恍若不知,又兴致高昂的问:“妹妹名字里也有个玉字?可有玉?”
贾敏眉头略皱,黛玉按住贾敏的手,细声道:“自然是有的,父亲送了我一套紫玉。”宝玉这才高高兴兴道:“果然妹妹是个有造化的!”贾母脸上一喜,便招手唤道:“过来给外祖母看看。”黛玉便起身,摘下项圈,递给贾母,鸳鸯从旁边取了水晶玳瑁眼镜给贾母戴了,贾母仔仔细细看了那镶嵌的紫玉,祥云如意款,上面刻着平安如意四个字,把眼镜摘下,把项圈递给鸳鸯,鸳鸯复还给黛玉,贾母笑:“都是吉祥话儿,好好戴着便是。”黛玉应了,复坐回贾敏身边,挽着贾敏的手心里几乎全是冷汗,丝帕覆盖着的手被贾敏轻轻抱住,脸上虽然颜色依旧,贾敏已然看出自己的女儿心里不好受,便起身道:“如今也叨扰母亲许久了,这会子家里也才搬回来,怕下人们不经心,老爷想必也下朝,我们就先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