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深宫女神探 (晴刀)


  她神情焦急,似抓着救命稻草一般紧紧地攥着苏蔷的手腕,语气虽然已经极尽镇定,但说到最后时,也许连她自己都觉得那个建议并不切实际,所以越来越没有底气的声音也微颤起来。
  虽然觉得有些生疼,但苏蔷还是任由她紧攥了自己的手腕,轻叹了一声道:“罗姑姑,请恕我直言,既然尹三娘的供词如此,即便她是有意陷害胡妃娘娘,那也是早已将性命豁了出去,既然连死都准备好了,那她又怎会因一些皮肉之苦而变了说辞呢?”
  这件事几乎每一个细节都与尹三娘有关,而且涉及到的人并不多,所以若是尹三娘不肯松口,那这件案子的罪魁祸首很可能会逍遥法外,不可能被轻易地揪出来。
  罗华自是心中清楚,所以她也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失望之色,只是将抓住她的手慢慢放了下来,沉默了许久后才又开口,恳求她道:“那不知卓司镜可能见我一面?”
  苏蔷迟疑了片刻,道:“虽然我并不能替司镜做主,但司镜她如今也是无可奈何,只能依法办事,毕竟案情重大,所以为了避嫌,她大概是不能来与罗姑姑见面的。”
  其实,再多义正言辞的说辞,都抵不过“避嫌”两个字。
  “是啊,也是我糊涂,若是她想来,只怕早已来了。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却难,正是这个道理,倒是我自己越来越不懂事了。”唇角浮起一丝自嘲的笑意,罗华闭目幽叹一声,又默然良久后才将眸光投向她,语气轻轻而言辞切切,“这位姑姑,你我虽然素不相识,但既然卓然她派你过来,那我也不妨信你一次,因为有些话我怕此时不说,那以后便再也没有机会了,希望你能将这些话转告给卓然,请她看在以往的情分上帮娘娘了结她最后的心愿,也是报恩了。”


第170章 烟花迟暮(十一)祈福
  之后的两日, 虽然胡妃仍然继续陪着庆王,明镜局也在卓司镜禀报过皇后娘娘后不再为难于她,但却还是在长丽宫外布置了人手,不许人进去, 也不让人出去。
  但是长丽宫那两日一直风平浪静,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倒也让人省心。
  但这件案子不过只是看起来再无风波了而已, 到了第三天, 明镜局还未来得及有所动作时,皇后娘娘的一道懿旨突然从凤栖宫传了过来, 说是胡妃娘娘在之后的五天内要在长丽宫为太皇太后斋戒祈福,不能见外人, 也不能出去, 所以让她们先莫要轻举妄动。
  皇后娘娘的那道懿旨来得莫名其妙, 可明镜局也唯有遵从, 只是继续派人在长丽宫外盯着, 不再有所行动。
  不久之后, 王子衿带回了从外面打听来的消息, 原来昨夜子时刚过, 钦天监的监正便以天降异象为由急匆匆地入了宫并求见了皇帝, 说他在夜观天象时惊然发现紫微星微动, 实属不祥之兆,是以他便占了一卦,发现皇帝虽然龙体无恙, 但太皇太后似有一劫,只有与其生于同月同日并且五行属土的后辈向天真心祈愿方可安然渡难。
  自庆王出事后,太皇太后的确一病不起,一向以孝道为先的皇帝当时正宿在许妃处,在听到此话后心急如焚,准备立刻派人去找那监正所说之人,而许妃又恰时提起胡妃娘娘便是与太皇太后同月同日生辰,而且也是后辈,结果经那监正卜卦后,发现胡妃娘娘果然是最好的人选,所以皇帝便立刻让那监正去着手准备了。
  在得知自己的虔心祈愿能为太皇太后化劫后,胡妃自然是欣然领旨的。随后,长丽宫的一处偏殿便依着钦天监的指示被安排为了一间佛堂,胡妃须得在沐浴更衣后在里面斋戒五日,在菩萨面前为太皇太后潜心祈福。
  而那五日中,明镜局能做的也唯有等待而已,但虽然事情与计划中的略有出入,却也不至于被打乱重来,只不过延迟了几日罢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在那风平浪静的五天后,一个突如其来的意外将明镜局上下打得措手不及,甚至很快便震惊了宫城上下所有人。
  胡妃在佛堂中身故了,而且应该是在昨夜就已经离世了。
  她从昨日清晨开始便命人不必再送斋饭给她,说是想借着最后一日全心全意为太皇太后祈福,所以打算戒水戒食,好以诚心感动上苍,所以不许让任何人打扰她,所以她已经在那间佛堂中独处了一日一夜。
  可长丽宫的宫人今日清晨去请她的时候,才发现她已经断了气。
  胡妃用剪刀割断了自己的左手腕,然后以自己的鲜血为墨,为太皇太后抄写了一部佛经。
  宫人都在传说,胡妃死得很凄美。
  香火缭绕的佛堂中,血尽而亡的她躺在血泊中,衣衫染血容颜如雪,一页页血书在门被推开的那一刹那飞到了半空之上,似是向上盘旋的蝴蝶,又如向下飘落的枯叶,好像都在为她送别。
  可其实,亲眼目睹过现场的苏蔷知道,传说不过只是传说罢了。
  胡妃的死与其他血尽而亡的人并未有太大的不同,只不过是更整齐一些罢了。
  她以生命为代价抄写的佛经被整齐地放在桌案上,以砚台压着,墨盘里还残留着她殷红的血,而她自己则平静地躺在菩萨面前的蒲团上,就像睡着了一般。
  她去得很体面,而且不只是表面上的体面。
  在她的身旁,放着一封她的遗书,里面只有简单的几句话,大意是说菩萨见她虔诚,是以托梦给她,说太皇太后此次病情凶猛,此劫非寻常祈愿可破,故而她在梦醒后决定以自己一命来换太皇太后的安然渡劫,好替皇上排忧解难,以求太皇太后福寿无双凤体康健,最后嘱咐罗华一定要替她照顾庆王殿下,并护他一生无虞。
  虽然那几日的风波之后,宫中有关她为了打压东宫而不惜以庆王性命为代价的说法已经人尽皆知,但如今她选择的这个离开的方式,让这天下所有人都无法也不敢去质疑。
  人人都知道皇帝最是孝顺,有谁敢拿太皇太后的安危来怀疑胡妃别有用心,更何况,她不仅已经死了,而且还留下了那一卷字字如泣的血书,似乎时刻在提醒着众人她死去的初衷。
  就算知道自己命不久矣,能做到如她这般虔诚的又能有几人。
  所以,在皇帝下旨追封胡妃为贵妃时,无人再敢提她是烟花宴嫌犯的事情,毕竟那件事还不曾坐实,但她为了皇上的一片孝心和太皇太后的康健而献出生命却是不容置疑的事实,足以感天动地。
  说来也怪,胡妃离世后没几日,太皇太后的病情便有所好转,所以宫中也开始有人对胡妃遗书中所说的菩萨托梦深信不疑,自然也便相信多年来待人谦恭和顺的她其实一直表里如一,那些所谓的罪名不过是尹三娘的栽赃嫁祸罢了。
  但无论外界的传言如何,于明镜局而言,庆王于烟花宴受伤的案子一时间陷入了僵局。
  嫌犯已经死了,而且如今还有着不容任何人诋毁的身份,如此进退两难的局面,案子又如何能了结。
  在皇后假装糊涂的几次责难后,明镜局终于决定先将长丽宫的宫人拿来问话,首当其冲的自然是深受胡妃信任的掌事宫女罗华。
  但这次她们却又是晚了一步。
  在将胡妃娘娘的后事操办得差不多后,罗华竟主动来投案了。
  她担下了尹三娘加给胡妃的所有罪名,承认她才是尹三娘的同谋。
  她交代说,尹三娘当初为了帮胡妃娘娘当上皇后而不择手段,甚至怂恿年仅三岁的庆王去玩火,但在庆王受惊后,只顾着心疼儿子的胡妃不仅不理解她的一片苦心,反而认为她心肠歹毒故而借故疏远了她,所以从那时开始,尹三娘便一直对胡妃怀恨在心伺机报仇,但因为胡妃不再信任于她,所以她多年来都没有找到合适的时机,直到去年年初时她发现自己也开始记恨胡妃,便希望能与自己一同联手。
  而她之所以与胡妃心生间隙,是因为去年过年之后她收到家里的来信,说是她母亲病重,弥留之际希望能见她一面,虽然宫女出宫并不合规矩,但她没想到胡妃竟然不愿为她试一试便立刻拒绝了他,她十分心寒,又想起当年胡妃刚进宫时对她的诸多挑剔,进而对她更是不满。
  她们原本的计划是引诱庆王在玩生石灰石时烧了长丽宫,那样无论能否伤人,一向害怕明火的庆王都会受到不小的惊吓,而生石灰石又是胡妃让人拿回来的,那她自然难辞其咎,而且这样做她们也容易脱身。但在除夕那天又听到烟花宴的消息后,尹三娘便灵机一动想到借烟花宴来将事情闹得更大的主意,所以她们便临时改变了计划,而胡妃自然从头至尾都不知道她们在暗算她。
  罗华的那一番供述几乎没有漏洞,即便有,也没有人愿意去追究。
  此时,这样的结局,于明镜局而言是最合理也最完美的,因为她们需要的不是真相,而是解脱。
  于是,在她来投案的那一日,也许是为了避免夜长梦多,庆王的案子连夜便盖棺定论了,连一向对明镜局颇为刁难的皇后都不再说什么。
  唯一对这个结果甚为不满的人是尹三娘,但她的喊冤与不服如卵击石,甚至没有人放在眼里。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