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哎?我的价值就和几条北燕人的腿一样啊?”金璜的脸有些抽搐。
算了算了,这会儿纠结这个也没意思。
“走走走,现在回去,说不定还能有点剩饭剩菜。”金璜捧着手里的铁链子,正想离开,却听见一声低沉的厉喝:“好吃好喝的供着你,你不喜欢,偏要回去吃剩饭剩菜。”
是高玄武,他已经稳住了营中的情况,回来了。
他冷冷的看了一眼罗安:“你的那些同伴们,也已经被我抓住,现在你还有什么坏主意?”
“哦哟?听起来人还不少嘛,走走走,出去看看都是些什么人啊,看看我认不认识。”金璜莫名其妙的兴奋了起来,抱着一大捧铁链就往外走。
高玄武虽然觉得她现在玩不出花样来,不过,也紧跟在她后面,牢牢的将她控在自己的身旁,她一旦有任何的动向,都可以马上压制住。
火把将营地照了个通明,他们放的火也已经被浇灭,只剩下了袅袅黑烟向天空飘去。
他们被压着跪在地上,一共十七个人,每个都不过是十四五岁,甚至还有更小的。
高玄武一个个抬起他们的脸,笑道:“原来大恒的未来栋梁都是这般有骨气,好好好,我该回去,给萧燕然送个大礼才是。”
“不过……”高玄武又顿了顿,“就这么好胳膊好腿的给送回去,日后少不得要成为我大燕的心腹之患,还是得给他们留点记号才是。”
话音刚落,他只觉得自己腰间一凉,低下头,发现金璜一脸无辜的看着他:“那我先给你留个记号呗?”
不知什么时候,她的手中出现了一把匕首,明明俘虏她的时候,已经将她全身的武器都搜干净了,包括头发里藏着的银梭都没有放过。
“嘿,杀人放火,连个凶器都找不到,我还混个屁啊。”看见高玄武惊讶的样子,金璜着实得意非凡。
“能让北燕大亲王露出这么惊讶的表情,我的职业生涯也可算是一片无悔了。”
高玄武看出了那把匕首工艺粗糙的很,是大恒军中人手一把那种便宜货,便知道定是罗安不知何时递给金璜的,他冷冷道:“你们倒会暗通款曲。”
金璜忙说:“别瞎用成语啊,什么暗通款曲,这把匕首是我凭真本事偷的,你有什么意见?”
事实上,还真是她偷的,罗安看见她拿出匕首抵着高玄武的时候,也是一惊,本能去摸腰间,却摸了个空,金璜不知道什么时候把匕首给偷走了。
“偷鸡摸狗这事啊,我熟,业务小能手!”金璜开心的不行,“我说,大亲王,你既然已经抓住他们了,又想用他们跟萧燕然交易,那当然是整只比零卖来得更好些,你说是不是?”
被她的匕首抵着,还有什么机会说“不是”呢。
高玄武身份尊贵,不比金璜这个泼皮破落户,舍得一身剐,什么事都敢干,他还有太多的事,太多的顾虑,因此,他挥挥手,示意将这十七个捣蛋小分队全关起来,准备第二天回转玄铁营下。
北燕人再次来到玄铁营下的时候,发现一切已经与一天一夜之前有着本质的不同,城墙已经修补好了,完全看不出来这里曾经被投石机砸的已经只剩下了石头渣。
而且,在玄铁营外,还有庞大的军队,长矛林立,寒光闪闪,军容整肃,这是从京中调来的精锐部队。
“我还说你来迟了,没想到,他们还回来,专程跟你见一面。”城楼之上,萧燕然对身边的一位文官模样的男子打趣道。
“想必他们是知道我奉圣旨,专程前来取材写进本朝的历史之中,生怕我漏了素材写不下去,于是还掉转马头。”这位文官不是别人,正是大恒国的翰林院编修杜书彦。
早年身体孱弱,虽殿试三甲,却无缘做官,最后仗着皇帝旧年同窗的身份,进了翰林院谋了个编修之职,整天其实也没什么正事,最后皇帝看他实在闲得无聊,便令他四处寻访本朝人物,记录本朝事迹,除了只记大事的史官之外,民间的事情,也有许多值得记述的。
接了皇帝的圣旨,杜书彦便开始了“哪里有乱子,我就去哪里的”光荣工作。
实际上,他却是直属于皇帝的情报机关灵楼的首脑,此时前来丰县,也是因为兵部阻碍不肯发兵,是他提交了证据,证明大公主也在丰县,因此,才调来了兵马。
否则,光是为了驳斥兵部尚书冯瑞慈的曲线救国理论,还不知道要再多费多少口水,浪费多少时间。
好不容易赶到这里,却发现北燕已经退兵了,当然不打仗了是一件好事。
顺便还发现了重伤的关林森,久病成医的杜书彦,随身也带了不少补药,送了不少药给他。
看着萧燕然有些眼馋:“你说我们都认识这么久了,怎么没见你对我这么大方?”
“我送你东西还少吗?!”杜书彦提到这个,恨得牙痒痒,“每次送你的东西,你转手就送给别人了。”
萧燕然那无耻的痞子模样在战后的轻松氛围中展露无疑:“这说明你很有眼光啊,挑的东西都很有实用价值,每次都能让我有机会扶危济困,把东西送给真正需要他们的人。现在像你这样有品味的公子哥儿不多了。”
高玄武的军队在孔雀河北岸停了下来,接着,他亲自策马,缓缓走到界河旁:“我大燕已经退兵,你们却穷追不舍,是何道理?”
“不是我,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萧燕然分明看见了高玄武身后的那几个半大的小子,心中明白,肯定是他们不忿北燕人这些日子在玄铁营杀了这么多人,便悄悄尾随过去,寻他们的晦气。
只不过,捣乱经验尚浅,这不,就给人抓了。
“本王大燕国大亲王高玄武,想与贵国讨个说法,最近日子都不太好过,何不定个盟约,你不犯我,我不犯你?”高玄武昂首坐在马上,虽然是他在提出和谈请求,但是看他的神气,却好像在说:“你爱答应不爱应,我无所谓啊,要打我也可以奉陪。”
“你们要是做不了主,也可以回去禀报你们的皇帝,不着急,我有的是时间,只不过,我的大军这些日子在这里的吃喝拉撒,还得贵国负责。”高玄武嘴角挑起笑容。
萧燕然自知这种事自己做不得主,便看着杜书彦,杜书彦又转头看着凤歌。
能有资格与北燕的大亲王高玄武对话的,现下正好有一位,大恒国的储君。
萧燕然看着凤歌:“大殿下,为了不让他们吃我们的粮食,这事应尽早解决。打也好,和也好,还请大殿下拿个主意。”
虽然是大殿下,虽然也上殿听政这么久了,但是,她从来没有做过任何的决策,毕竟父皇还在宝座上坐着,一切国家大事,她只有听的份,并无决断的权力。
凤歌想了想:“这么大的事,也不是我能说了算的。”
杜书彦却好像早知道她会这么说似的,拿出一道有龙纹的纸张:“大公主接旨。”
纸上却只有一句话:“在丰县发生的一应事宜,皆由大公主便宜行事。”
原来皇帝早就想到,战场之上变数众多,所谓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而他也相信自己这个女儿,一定有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便令她在丰县之内,想干点啥就干点啥吧。
虽然现在援军已至,再与北燕人杀上两三个月也没什么问题,但是,打了这么久,真的很累了,现下对方提出了和谈,如果自己一口拒绝,那好战的名头反而会落在自己的头上。
于是,凤歌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和谈!”
自古以来,在兵力强大的时候和谈,都是一个慈悲的好名声,兵力弱小的时候就是卖国求荣,而势均力敌的时候……就看谁更不要脸了。
大恒以前也曾经打过仗,朝臣们也曾经在朝堂之上为了是和还是战争论不休。
武将以战成名,因战而得功勋,自然是想要战的,拿出了祖宗基业说事。
而文官们则是以写书立传而得功,如果在谈判的时候,他们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就能争取到一些利益,重享太平,那对他们来说,就是莫大的荣耀,他们往往以国计民生做理由,毕竟常年在前线的士兵太多了,谁来耕地种庄稼,谁来养猪养羊提供肉类呢?
“以和为贵。”是文官们常挂在口中的话。
虽然现在凤歌此时远离朝堂,但是身边一位文官杜书彦,一位武将萧燕然,她也不得不有所顾忌。
如何谈条件,她心中也是犹豫再三,直到……
她推开萧燕然的房门,看见一向斯文的杜书彦,正和萧燕然两个人一起极没形象的啃着羊蹄,她心情复杂的关上门,然后……心中便有了计较。
正文 第二百三十八章听政
在朝堂之上听政的时候,凤歌站在一旁看着父皇高深莫测的坐在龙椅之上时,总觉得父皇好厉害,好威严,直到在朝堂上呆的时候多了,她才知道,父皇不发一言,就是等着大臣们先各自出主意,一个人出主意的时候,总会有人去给他找麻烦使绊子,虽然这样会让行政效率低下,但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让身为决策者的皇帝听取多方意见,挑刺的人多,能想到的方向就多。
相似小说推荐
-
太傅套路有点深 (言晓川) 阿里文学网VIP2018-09-21完结楚璃有两怨,一是被他拉着耳朵上课,二是想当纨绔却没有美男在侧。而楚璃只有一愿,...
-
帝后私房事记 (徐风来) 2018-10-02完结2616 2700 营养液数:1064 文章积分:57,558,952“已然如此,我们一起体会下男女之情、夫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