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她给那瘦老翁付了一两银子。
瘦老翁问:“夫人还要别的书么?”
这卖书的老翁不识字,身材不高,似江南水乡的人。
难不成,他不是百姓而是水帮的人。
陈蘅故作淡然地将书递给杜鹃收好,又在小摊上挑了两本书方罢。
她的书法也是自得到这本奇书后方突飞猛进,只她未将自己的书画才学展现世人,不被人知罢了。
她细细地看过,前世虽瞧过,而今再看却别有另一番感悟。
杜鹃在外头道:“郡主,天色不早,早些歇息罢,你昨晚便未歇好。”
陈蘅应道:“我一会儿便睡。”
看过一遍,陈蘅将书用绸布包好,小心地放回自己的字画箱子里头。
一觉到五更,她换上马装,这式样是冯娥设计的,长裤短裙,又设有衣领,穿上后更显女子的婀娜有致。
望月阁,陈蘅张开双臂练习着凰影拳、凰影腿,打上一遍习练玄门祈祷舞。
燕儿领着数个侍女从大厨房取晨食回来,一股风儿似地奔近,“郡主,有大事发生。”
大事?她能有甚大事?
她等着郡主问呢,怎么郡主依旧挥着拳腿。
杜鹃道:“燕儿,你快说。”
燕儿咧嘴笑道:“郡主,王……三郎来了,昨儿夜里三更天到的莫府。”
杜鹃咦了一声,显是不愿相信。
燕儿的声音不小,张萍主仆那边已经听到了。
张萍道:“现下可是腊月,王三郎不在都城待着来广陵作甚?”
如果说是拜访朋友,她可不信。
王三郎虽年少时出过门,可那也是回瑯琊郡,去洛阳、咸阳一带,这些地方不是他的祖籍便是离都城长安最近的古城。王氏一族在洛阳、咸阳有田庄、店铺,他是替家里去收租子的。
王灼与莫氏郎君不算熟络,但因陈蕴的缘故却是相识的。
燕儿又道:“郡主,今儿晌午,府中要为你设宴洗尘,大厨房已开始忙碌。说晌午时,大房、三房两房人的老爷、夫人都会来。”
陈蘅不喜这种场合,觉得又吵又闹,又让人头疼,可不喜却不得不参加。
用罢晨食,陈蘅去清心堂给老夫人问安。
今儿到时,大房的夫人、少夫人、嫡庶出的女郎俱在。
莫老夫人笑道:“听说昨儿你身子不适,今日可好些了,再不舒坦可得请周老御医入府瞧看。”
陈蘅答道:“换了榻,换了地儿,有些不适,昨晚睡得甚好。”
莫老夫人道:“望月阁若需要什么,只管与你三舅母说。”
“阿蘅省得。”她坐在莫老夫人身边,莫老夫人一脸宠溺地握着她的手。
陈蘅路遇水匪之事,莫老夫人已经听说了,已叮嘱儿孙,这件事万不能张扬出去,若是他日有人问起,只说水匪认错了人。
莫七少夫人笑问道:“永乐表妹此来广陵,可带了不少好东西呢。”
昨儿一出手就给了莫静之一幅名家真迹,消息传出,没有不动心的。
她用手推了推自己只得两岁余的嫡长女,仿佛是告诉陈蘅,你也是表姨,不能忘了这个晚辈。
莫老夫人瞧到眼里,心下气恼不已,四夫人不清醒,连带着她帮七郎娶的媳妇也是眼皮子薄的。
陈蘅道:“听闻江南富庶,准备将这些东西卖个好价。永乐县穷得很,得了银钱,我还得重建县城,修建城墙,更得建郡主府,荣国府别苑、莫氏别苑等。
外祖母,待我将新县城建好了,阿蘅送你一座体面的别苑,你老得暇可一定要去永乐县玩。表兄们可以去永乐县的百里森林狩猎,还可赏景。”
莫老夫人不想离开家,上了年纪,哪儿都不想去,但陈蘅这话说得好,很是熨贴人心,哈哈笑了起来,“阿蘅送我们的莫氏别苑,不知会建成什么样子?”
“就建一座四进的别苑如何,虽不如莫氏大房的府邸好,却能让外祖父、外祖母住得舒坦,我再修上大舅、二舅、三舅、四舅的寝院,这四处寝院俱建成二进的,清心堂居中,四位舅舅各居一方……”
莫老夫人又是一阵笑。
莫静之道:“表妹建永乐县,自己筹银子?”
“永乐县的百姓日子原就过得艰难,若再加重赋税,他们的日子就更艰辛了。珠宝首饰、字画典籍与瓷瓶摆件留着也无甚大用,倒不如售个好价儿,用这些银钱来建永乐县城。”
陈蘅说得轻浅,可在众人听来却不由得多想。
莫静之心下暗暗羡慕不已,此次陈蘅来,带了不少的大小箱子,早前以为是送莫家的,现在才知道,她带这些都是为了变换成银钱,为了建永乐县。
同样是贵女,她却不如陈蘅有钱。
第三百一十六章 筹措银钱(三更)
同样是贵女,她却不如陈蘅有钱。
莫老夫人却晓得,这些东西原就不是她自己个儿的,要卖起来自不心疼,陈蘅想要的是银钱,亦是想打理好永乐县。
只不知道陛下将永乐县赐给陈蘅时,只是给陈蘅作一生的沐食邑,还是可以传给子孙后代。
莫三舅的长子媳妇莫四少夫人道:“表妹要出手,现在可不是好时机,待过了正月十五。”
年前变卖玉器、字画的人不少,真正的名家真迹却不多,广陵城的字画铺子、文房铺子都瞪大眼睛想捡漏,现在变卖会低廉许多。
莫十少夫人柔声道:“表妹若是卖珠宝、布匹,现在可出手。广陵城的富户多,现下是腊月,但凡家景好的,少不得给女郎、儿妇们添几件首饰,置几身新裳,表妹手头的珠宝皆是上等货,肯定容易出手。”
她原是西沈的嫡女,陪嫁的就有好几处铺子,有珠宝首饰铺,亦有布庄、绸缎铺子。
莫十郎是长房三舅的庶子,性子好,行事也不出挑。
陈蘅笑道:“早听说十表嫂是个精明人,还得劳表嫂帮我将这些东西出手换成银子。”她起身微微一福。
莫十少夫人微愣了片刻,忙道:“表妹行此大礼,可不敢当。祖母,表妹这忙,我可是不得不帮了。”
莫老夫人道:“自家表妹的忙,你不得不帮。”
陈蘅又柔声道:“还是外祖母疼我。”她凝了一下,“陛下与太后赏赐我自理永乐县的权力。永乐县下辖八镇,于东北方向又有一处百里森林,我想在莫氏族中寻一个能干的表兄去任县令,可这官着实不大,也不知道表兄们看不看重?”
当官……
一屋子的人立时各有主意,莫家大房四位嫡子,迈入官场的只得莫大舅、莫二舅,这二位舅舅的几个儿子亦有入仕的。唯有莫三舅、莫四舅的儿子各令了家族的生意、产业打理着,说不想入仕这亦也不可能,但凡是士族公子就没有不想入仕的。
莫老夫人还真没到此节,早前想的是联姻。
陈蘅又道:“我从投靠的商户中挑了一个精明、能干的去永乐县做县丞,此人行事沉稳、圆滑,父兄皆说不错。”
她选定之前,问过陈安、陈蕴,陈安完全没将一县放在眼里,陈葳倒是奔陈蘅的主意不错。
屋子里一片静寂,只听四夫人轻呼一声:“永乐啊,麻雀虽小也是肉,永乐县县令一职的官是太小了些,好歹都是亲戚嘛,你有困难想到舅家,我们这些当舅母、表兄表嫂不能不帮啊……”
莫三舅的三个儿媳面露异色。
四叔母这话说得越来越大了,人家能想到莫家,是看重,也是情分,四夫人这话听着倒是帮永乐了。
永乐早前那么说是谦虚,可别忘了,颖川陈氏离永乐县可不远,陈氏也是大族,族中人口不比莫氏少,人家完全可以在族中挑一个能干的过去。
莫老夫人心下气恼莫四夫人不会说话,可这儿妇一直是这样,往往说出口后不久,她就能回过味,又要感叹半日,说自己管不住一张嘴。
莫三夫人为难地道:“永乐县离广陵太远了,比广陵去都城还远,外头贼匪横行,可不大太平。”
陈蘅沉声道:“三舅母,正因外头贼匪横行,我才自卖珠宝、字画筹措银钱重建永乐县,我想……把永乐县建造成一处世外桃源,安居乐业,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莫四夫人第一个笑出声来,“你这孩子,心甚善良,可这世外桃源岂是能建造出来的。”
莫老夫人不说话,一直在暗中观察陈蘅,瞧她的模样倒不似说假。
六娘子怯生生地问道:“永乐表姐,我……我听说你让张女郎去永乐县当女吏,还是司掌一县案子、教化百姓守纪的司法一职?”
“正是。”
莫四夫人道:“这事胡闹了,哪有女子入仕为官的道理。”
“张女郎的才华不弱男儿,又心有志向,志在走出一条不同以往女子的路,她有此心,我又有成全之意。”
才华再好,那也是女子,怎可入仕?
“张女郎原是北方士族嫡女,父祖曾入仕为官,祖上还有人做过大理寺卿,最是熟谙国法。”
无论旁人怎么看,陈蘅已拿定主意要给张萍这个机会。
因人施用,这也是一种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