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勇的娘子穆氏是个普通的农妇,不懂什么大道理,却难得的本分守礼。
段勇活着的时候没少跟穆氏说“忠君爱国”的话,穆氏或许不怎么理解,却牢牢的将这些话记在了心上。
段勇故去后,穆氏便用丈夫的这些话来教养儿子。
面对皇家的种种恩泽和赏赐,穆氏没有冲昏了头脑,而是愈发提着两个儿子的耳朵提醒:要忠于圣人,要报效国家!
段成栋和段成梁兄弟两个常年受母亲“忠君爱国”思想熏陶,影响是巨大的。
他们也不懂什么弯弯绕,只明白一个道理:忠君爱国是本分,父亲救驾而亡是荣耀,皇家却给了段家诸多恩赏,他们兄弟更该为圣人尽忠、为朝廷效力!
先帝和当今圣人对段家十分满意,两代君王对段家更是无比信任。
段成栋比王怀瑾大几岁,还不到而立之年便已经坐到了大理寺少卿的位置。
而段成梁在虎贲也混得风生水起。
所以,别看段家没了开国元勋段勇,但孤儿寡母却比谁都风光!
只可惜段家只有两个儿子,且早早的定下了亲事,若是有个女儿,娶回家当媳妇也是极好的啊。何氏默默的看着行事稳重的穆氏,心里再次叹息。
三家女眷在二门口寒暄了两句,外头又有宾客上门。
这回是士族郑家的人。
听到管事娘子通传,霍家老祖和穆氏都催赵氏:“咱们都是自家人,无需客气。阿赵,你们婆媳还是去迎接贵客吧。”
这两位都有自知之明,别看他们家已经晋身贵族,但到底是寒门出身。和那些老牌子世家想比,差距不是一星半点儿。
世情就是如此,世人崇尚世家,上千年的历史让人们早已习惯了:世家高贵,在世家面前,他们哪怕身居高位也不能造次。
赵氏知道轻重,亲自将霍家老祖送进二门,这才转过身来,与唐元贞去门外迎客。
大梁的甲等世家不外乎王、郑、唐、李、顾等几家。
今天来参加唐宓抓周宴的便有郑、李、顾三家。
他们绝不是冲着王鼐这个骠骑将军来的,为的只是一个“唐”字。
另外,他们也想亲眼看看所谓的神童是个什么样子。
“郑家小大娘、小三娘,李家二娘、五娘还有顾家的小六娘、小十一娘都来了?”
王怀淑仔细梳妆完毕,换上簇新的衣裙,系上荷包,一边坐在铜镜前反复端详,一边问着身边的小丫鬟。
“是啊,五大世家来了三家,他们家未出阁的小娘子也都来了呢。还有大长公主府的两位小娘子,孝安太后的娘家奉恩公府的小娘子,还有还有……”
小丫鬟兴奋的掰着手指,数到最后,她自己都快记不清了。
来的人真多!
而且没有最“贵”,只有更“贵”,这么贵人面前,她定要好好表现。
王怀淑望着铜镜里那张稍显稚嫩的娇美面容,微微勾起唇角。
上辈子,唐元贞剽窃了那么多诗词歌赋充当自己的“原创”,方才赢得“才女”的美名。今生,她王怀淑定要抢先将那些诗词文章“创作”出来,看唐元贞还怎么当“才女”!
而今天的抓周宴,便是她王怀淑大放异彩的舞台!
呵呵,只是不知道自己抢了唐宓的风头后,唐元贞会怎样的气急败坏!
另一边,抓周仪式即将开始。
唐元贞招呼了一圈堂客,忙里偷闲的寻到女儿,悄悄的跟唐宓交代。
唐宓别扭的拨拉手上的金铃铛,听完母亲的话,用力的点头:“记住了,猫儿背新书。嗯,阿娘专门给猫儿写的新书!”
唐元贞满意的笑了,本来她不欲太过惊世骇俗,也没想着让猫儿在抓周的时候出什么风头。可方才她出去迎客的时候,那些世家贵妇们话里话外的都在质疑唐宓的“神童”光环。
既是这样,唐元贞决定让她们好好看一看,什么是“神童”……
第032章 我就是如此神奇!
“哎呀,这孩子养得可真好!”
“养得好,模样也好。”
“王家二郎是有名的‘玉郎’,阿唐又是难得的大美人儿,他们俩的孩子,长得肯定好啊。”
“……”
阿姜抱着唐宓走进正堂,堂客们看到白白胖胖、粉雕玉琢的小家伙儿,不由得交口称赞。
赵氏陪着几个年老、辈分高的老夫人闲聊,听了众人的夸奖,忙笑着谦虚几句。
李氏却一脸复杂,手中的帕子已经拧成了麻花:明明是她的亲孙女儿,却让赵氏出尽了风头。
阿姜先抱着唐宓来到万氏跟前,万氏和霍家老祖聊得正开心,见到“被黑猫看重”的重孙女儿,万氏难得的露出了笑脸,“猫儿乖,待会儿定要好好的抓周,知道了吗?”
抓了好东西才吉利嘛!
霍家老祖也点头,“好孩子,长得真像大郎。”
霍家老祖倒不是随口说的,唐宓的相貌确实与王怀瑾有五六分的相似。尤其是高挺的鼻梁和那一对梨涡,简直就像是从王怀瑾的脸上拔下来一般。
还有那白得通透的肌肤,更是遗传自王怀瑾。
唐宓唯一像唐元贞的则是一双杏眼,这让唐元贞私底下和王怀瑾抱怨了无数次:猫儿是她辛辛苦苦生下来的,结果,除了眼睛像自己,其它的竟全都随了父亲。
王怀瑾却异常得意:“我的女儿,当然生得像我!”
自此,王怀瑾愈发疼爱、宠溺唐宓。本来女儿就是要娇养的,有个长得和自己相似的女儿,更该宠上天!
唐宓乖巧的窝在阿姜怀里,听完两个老祖的话,认真的点点头。
那可爱的小模样,引得万氏和霍家老祖稀罕不已。
周围的女眷也纷纷称赞,只把唐宓夸得如同仙女下凡、神童在世。
堂屋里热闹,西侧水榭也一片说笑声。
王怀淑作为大房唯一未出阁的女儿,虽然只是个庶女,但还是代表大房招待各家的小娘子们。
一群十来岁的小姑娘,个个都穿着簇新的衣裙,或鲜艳、或淡雅、或稳重、或活泼,只那么坐着,便是一幅极美的画卷。
这是王怀淑重生后第一次正儿八经的与京城贵女们交际,她十分慎重。
从自己的穿着打扮,到见了大家后要说的话题,她都提前反复研究。
为了让自己能一鸣惊人,王怀淑更是拿出了前世所学的精华。
不得不说,前世唐元贞对王怀淑的贵女教育还是很成功的,至少王怀淑的举止、言行十分稳妥。
就是郑家的两个小娘子也挑不出错儿来。
如果不是知道王怀淑的底细,大家还真以为她是哪个世家出来的小姐咧。
不过,在某些根深蒂固的世家女眼中,出身代表一切。哪怕王怀淑表现得再完美,她也只是个“非类”的寒门土鳖。
王怀淑正指着精美琉璃杯中的点点红梅解说,“这是我亲手制的‘暗香汤’。”
“何为‘暗香汤’?”说话的是李家五娘,她年纪不大,只有八/九岁的样子,人也比姐姐们好奇。
“就是在冬日将半开的梅花苞摘下,洗净,拌以抄盐,密封在瓷瓶里,然后埋在梅花树下,待到夏日,将琉璃盏中放一点蜂糖,取两三朵梅花,用滚水一冲,梅花瞬间绽放,梅香幽幽,是为‘暗香汤’。”
王怀淑温雅的解释道。
“嗯,阿王这么一说,我还真闻到了梅花香。”
李家五娘端起琉璃盏,仔细端详,几近透明的杯盏中,漂浮着三朵红梅,确实赏心悦目,她不由得点头:“好看!”
“哼,好看又怎样?还不是土里刨食的泥腿子?!”
李家二娘冷笑一声,丝毫不顾及自己还站着王家的地盘上,张嘴就嫌弃起王家的出身来。
王怀淑气急,却又无法辩驳,人家说的没错啊。
李家五娘被堂姐说得有些尴尬,端着琉璃盏楞在了那里。
气氛一时有些凝滞。
郑家小大娘到底年长些,笑着缓和气氛:“暗香汤确实不错,我仿佛记得我家的烹茶秘方里也有一道类似的,用的是桂花,香味儿更加浓郁一些。”
“对对,我家也有这样的方子。”顾家小六娘点头附和。
这年头流行敝帚自珍,不管是吃食、茶饮、熏香还是酿酒,各大世家都有自己的秘方,且绝不会外传。
就算是皇家垂涎,也只能讨要成品,而不是索取方子。
食谱、秘方俨然成了世家底蕴丰厚的一种象征。
两位小娘子提起自家的秘方,李家二娘也不甘示弱,自豪的说起了李家的烹茶秘技,还大方的表示,“下次去我家,我亲手煮给大家喝。”
众人笑着应答,直说一定要去。
气氛终于缓和了下来。
王怀淑对郑家小大娘投以感激的目光,又在心里给李家二娘记了一笔。
经过这一遭,她不敢轻易显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