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不负娇宠 (萨琳娜)



最后,李氏表示,儿子已经是安国公了,她想给儿子找个家世清白、知根知底的妾。

李氏还表示,放心,妾是良妾,有正经的纳妾文书。

李氏一句话没提让外甥女给儿子做妾的事,但话里话外都透着这么点儿意思。

李信贤不笨,细细读了一遍便明白了姐姐的意思。

最初,李信贤是有些气愤的,她的嫡亲女儿,堂堂东海萧氏女,嫁给那些世家做正头娘子都使得,你李信淑(即李氏)却想让我女儿做妾,是不是太瞧不起人了?

但很快,李信贤就开始琢磨起这件事的可行性。

萧家,确实出身东海萧氏,可都没落一两百年了。别看李信贤嘴里说得热闹,心里十分明白这个事实。

王怀瑾,年纪轻轻就是安国公,且安国公的爵位可以平级传两代,也就是他的儿子、孙子依然是一品安国公。

王家不但有爵位,还有钱。

王鼐、王鼎在打仗的时候捞了多少金银珠宝、古玩玉器,瞒得过别人,却瞒不过李信芳这个“自己人”。

再加上这些年,李氏没少给李信贤送东西,每次都是一车一车的,且送的东西也不是寻常之物,其中有不少御赐的珍品。

李信贤一口气给萧家生了三个女儿,最后才艰难的生下一子,若是换做别人,早就被婆家嫌弃、甚至被休掉了。

可李信贤依然在萧家过得顺风顺水,其中未尝没有李氏这些年送来的东西的原因——李信贤肚子不争气,可娘家给力啊。

萧家若是靠着萧龟年那点子俸禄,一家人早就喝西北风去了。

这十几年,萧家却过得非常富足,靠得还是李信贤的嫁妆和娘家支持。

李信贤将李氏的信翻来覆去的看了好几遍,最终下定了决心:进京!

哪怕不是为了把女儿说给王怀瑾,好歹也要在京里呆些日子,把女儿的亲事和儿子拜师的事全都解决掉。

李信贤便跟萧龟年商量,她没有提及李氏的“建议”,只是说姐姐来信说想她和孩子们了,想请她们娘儿几个进京。

李信贤不告诉萧龟年“纳妾”的事,不是不信他,而是太了解他了。

萧龟年是个爱面子的人,哪怕心里再想用女儿结交权贵,嘴上却还要说什么“富贵不能淫”、“安于清贫”之类的鬼话。

李信贤决定先斩后奏,只要家里得了实惠,萧龟年顶多念叨两天,很快便会接受。

萧龟年听完李信贤的话,道:“也好,娘子离京十余载,也该回京去探望一下岳父岳母和舅兄了。”

他在县丞上的位子也呆腻了,他还不到五十岁,趁着还不算老,让舅兄们帮忙活动活动,好歹让他在县令的位子上致仕。

萧龟年打定主意,决定写封信让李信贤带着。

夫妻多年,李信贤当然明白萧龟年的心事,不等萧龟年开口,她便说:“嗯,有些事我也想跟哥哥们好好说说,哥哥们若是不信,还有外甥呢。”

萧龟年眼睛一亮,对啊,王家的那个王怀瑾已经是国公爷了,就算没领实缺,可品级放在那里。

帮他推荐一地做县令,应该不难吧!

萧龟年越想越高兴,一时得意,竟忘了收敛,顺口说了句:“你把素素他们几个大些的孩子都带上吧!”

李信贤的眉毛登时立了起来,“什么?郎君还想让我带上那几个婢生子?”

萧龟年不过是个八品县丞,却收了一屋子的侍婢,这些侍婢又给他生了满院子的庶子庶女。

李信贤不待见这些庶出子女,对他们也是无视。庶子全都赶到外院的几间小屋,庶女则被拘在后院的偏院里。根本不让他们在自己面前出现。

萧龟年倒好,居然还想让她带着这些贱种去京城。

想让她把脸都丢到京城,让嫂嫂和姐姐看笑话不成?

萧龟年见李信贤气得浑身直哆嗦,赶忙安抚,“好好好,不带就不带,你生这么大气做什么?”

当夜,萧龟年便留在了李信贤的正院,老夫老妻着实甜蜜了一番。

次日清晨,李信贤要带着儿女进京的消息便在萧家传开了。

厢房几个侍妾眼里泛着精光。

当天下午,萧龟年从衙门回来,便被某个侍妾拦住了。

第二天,萧龟年又被另一个侍妾堵在了书房。

第三天……

这日清晨,两辆马车驶出了萧家。

第一辆马车上坐着李信贤和她的四个儿女,而第二辆马车上则坐着三个十四五岁的小郎小娘子,并几个婆子丫鬟……

第101章 傻眼了

这日下午,唐宓三兄妹从平康坊回来。

三人照例先去了朝晖院,跟父母汇报了一下今天的课业情况。

一家人闲话片刻,王令仪和王令齐小哥儿俩便跟着父亲去书房,接受父亲的考校。

而唐宓则拉着弟弟的小胖手,窝在母亲身边说悄悄话。

“猫儿,我特意命人请来的四位女先生已经来了,从明天起就开始上课吧。”

唐元贞盘膝坐在榻上,含笑看着女儿跟小儿子玩闹。忽的想起一事,轻声说道。

“女先生们已经到了?这么快?”

唐宓有些惊讶。前些日子阿娘才说要给她寻几个女先生,这还没过多久呢,人就先到了。

“……”唐元贞笑而不语。不管什么时候,钱都能使鬼推磨。

她给的束脩高,且开出的福利也好,更重要的是,唐家这块招牌真心好用。

京畿乃至河东地区那些有名气的女先生,一听是教授唐家的孩子,纷纷来了兴趣。

消息传出去没有几天,唐元贞便收到了许多信,这些信有推荐的、有自荐的,信中还附带了被推荐人的履历。

唐元贞捏着这些履历,命人暗中去查访,确定她们是否有真才实学、以及品性如何。

其实如果不是查访占据了一些时间,那些女先生来的会更早些。

经过一番调查、筛选,唐元贞最终选择了四位。

这四位都出身自没落世家,年纪在二十到四十岁不等。

其中一位姓柳,今年三十岁,丧夫无子,婆家和娘家都不宽裕,迫于生计,无奈出来当先生。

第二位先生姓许,四位先生中年纪最轻,只有二十五岁,早些年说了门亲事,可惜未婚夫意外横死,许先生又不想另选他人,自己挽起了头发,立誓不再嫁人。

第三位是魏先生,今年二十九岁,最善女工,前朝战乱,家族败落,一家人在乱世之中活得颇为艰辛,这些年全靠她织锦、刺绣养家。家累太重,竟延误了亲事。

最后一位姓梁,年纪也最大,已经三十四岁了。与前三位先生一样,都是命运多舛的苦命人。她倒没有死了丈夫或未婚夫,而是碰到了渣男。

梁先生眼里不容沙子,在娘家不支持的情况下,毅然决然的跟渣夫和离。

和离后,娘家容不下她,她便去了庵堂,跟庵堂的尼姑学了一手医术。

“……这四位先生都有着各自的不幸,但她们却没有被打败,反而挺直腰杆,骄傲的面对一切。”

选择这四位给女儿做先生,唐元贞也是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

一来,四人确实各有才学。

二来,四人遭遇坎坷,生活阅历及其丰富,可以给没有经历过风雨的猫儿一些警醒。

三来,四人的品性和心性都很好。

世间有太多的人,但凡遭遇些不幸,便会怨天尤人,整日里诉苦、抱怨,硬生生把自己活成怨妇。

四位先生却不一样。

唐元贞亲自面试过四人,也仔细观察过。

四人性格不同,或沉静,或老成,或泼辣,或柔和,相同的是她们都很有骨气,眼睛明亮,脸上没有半点愁容或是戾气。

如果没有事先调查过她们,唐元贞根本不会相信,面前这四位曾经经历过那么多不幸。

观察过后,唐元贞又挨个儿和四人聊天。

从她们的言谈中,唐元贞发现,她们都有着良好的教养,谈吐有物,且心态很好,完全没有因为自己的过往而自卑。

这正是唐元贞所期望的人选。

所以,唐元贞当场便拍板,将四人全都留了下来。

唐宓听完母亲的介绍,点了点头,“阿娘眼光毒辣,您看好的人,只是不差。尤其是听您这么一说,我对四位先生愈发好奇,很是期待明天的课程呢。”

唐宓兄妹三个并不需要每天都去平康坊。

李克己不是开蒙的夫子,而唐宓三兄妹也早已读了好几年的书。

李克己要做的,更多的是给出一条正确的道路,并在沿途给他们一些指点、启发即可。

所以,唐宓三兄妹每隔一天才会去平康坊上课。

其它时间,三人都是待在家里自己研读,发现了问题,待到上课的时候,一并请教。

唐元贞觉得,王令仪兄弟也就罢了,资质不如猫儿,平日里多努力些是应当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