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富贵芳华 完结+番外 (藕花)



宁怀璧抬头,却见大女儿赫然出现在门口。

宁四娘都惊喜的站了起来,“芳儿?”

“祖母!”宁芳本说不哭的,可数日不见,到底还是红了眼圈。

先扑进祖母怀里,好一阵亲热,才又让父亲抱起转圈,掂量了下身高体重。

“高了,却瘦了。”

“哪有?我就是长高,显得瘦而已。上回狩猎,原本皇上说允我回家见见爹娘的,可到底没成。今儿皇上忽又记起这事,便放了我两天假,让我回来给爹送行了。”

听宁芳解释,家里安心了。

只是想想这回的团圆,却是有人要上前线换来,难免悲喜交加,五味杂陈。

好在宁怀璧豁达,“不过押运粮草,能危险到哪里去?且我还升了官,自该庆贺才对。来,芳儿,许久没听你吹箫了,给爹好生吹上一曲。”

怕长辈愁闷,宁茵宁芸还主动表示要与姐姐合奏,于是一家人热热闹闹的欢聚了一晚。

次日送别宁怀璧时,辛姨娘本想哭两嗓子的,却被宁四娘厉声制止了。

“我宁家子弟虽不曾习得马上功夫,却也是七尺儿郎。此次出行更是为了保家为国,更该为他鼓舞壮行才是,谁也不许掉眼泪!”

安哥儿顿时挺起小胸脯道,“我不哭!我等着爹爹回来,跟我们讲边关的故事!”

顺哥儿也跟着挺起小胸脯,“我也不哭!爹爹我一定乖乖的听话,不让您担心。”

“都是好孩子!”宁怀璧笑着接过妻子手中的壮行酒,一口饮尽,转身走了。

宁芳死死忍着眼底的泪,一直笑着,看着父亲的身影消失在地平线里。

转过头来,却见母亲与祖母也是一样表情。

就算前途未知,满心担忧,可一家子相视一笑,彼此心中坚信,她们的亲人,一定会平安归来!

永泰二十一年,七月。

宁怀璧走后一月,边关传来消息,西征军终于打了第一场胜仗。

打胜仗的正是消失了数月的霍通。

他带着那队人马,没有去三川口,却是收罗了霍家军残部,悄悄埋伏,偷袭了一处被西胡人占领的村庄。

虽然只全歼了一支百人队,却是打了开战以来,第一场胜仗。

朝野上下,一下子又热闹起来。

之前责怪霍通“冒进、莽撞”的官员们,好似都忘了自己之前说的话。拼命鼓吹着什么“少年英雄、家学渊源、用兵如神”,各种溢美之词犹如滔滔江水。

与之相反,便是那位监军大人。

因为旗帜鲜明的带着人往三川口走,所以他们遭遇了西胡人大量的拦劫。走得磕磕绊绊,险象环生。

朝中不少人大骂,“霍小将军已经珠玉在前了,怎就不知道照做?这么明目张胆的当靶子,难怪给人打得不敢冒头。”

兵部一位正直的李侍郎忍不住道,“若没有程监军在前头吸引兵力,霍小将军要如何偷袭?”

但顿时有人争辩,“要说最吸引人的,那该是俞将军的大军,怎么没见他被人打得如此狼狈?可见还是监军用兵失策!”

但有了宁芳之前那句“用人之人,该当何罪”的话打底,大家骂归骂,还是不敢触及底线的。

只这些骂声,到底从朝中传到民间。

百姓们不知好歹,更不知从哪儿听说,霍小将军其实是俞将军安排的一路奇兵。而俞将军本来早可以打到边关,只可惜被个书呆子监军拖累,生生的前进无门,弄得百姓也开始抱怨程家。

“要说老英王如此英勇,怎地儿孙如此不争气?”

“又不是亲生的,如何能有先人的本事?听说他家从前祭祀先祖都不尽心,还给陛下罚过的。”

“啧!明明占了人家的好处,还做出这等事来,简直是猪狗不如!”

……

到了九月,这样的风声更盛了。

因为霍通时不时还有打胜仗的消息传来,但程岳走了这么久,才终于走到了三川口下。而且,还没能进城。

因为此处已被西胡占了,他也指挥着人打了几仗,可显然全是秀才搬家——净是书(输)。

此时,朝中已经有人出言,要换掉这个不中用的监军了。

但说到换谁,又没人吭声。关键是没人敢去,于是此事就这么耽搁下去。

倒是首辅王恽王大人私下跟皇上说了声,“若是战事拖到冬天,这战事可能就有转机了。”

因为西胡人出来打仗的全是青壮,就算抢到金银绸缎送回草原,但老弱妇孺们能啃着这些东西过冬么?

肯定不能的。

如果要买,除了大梁,他们上哪儿买去?

所以只要大梁掐断了粮食出境的贩卖线,西胡人留在草原上的家人,就只有一个死字。

若父母妻儿都死光光了,前方将士还为什么打仗呢?

所以王恽隐隐觉得,这个时候也许西胡会向大梁求和。以退兵为由,让大梁献出粮食布匹,好回去过冬。

但要不要答应这个求和,王恽也无法决断。

如果答应,颜面肯定受损,而且对整个大梁的士气来说,也会是极大的打击。

但如果不答应,那就必须朝野上下,团结一心,破釜沉舟,举全国之力,把西胡彻底打趴下。让他们伤筋动骨,起码十年内没有再战之力。

但这样一场仗打下来,对大梁来说,也是伤筋动骨的。

看程岳如此艰难,花了将近四个月,才从庆州东边的将军山,推进到庆州西边的三川口便知,西胡人的战力还是不容小觑。

别说程岳指挥无方,拖累大军那些屁话。如果俞志国真是个有本事的,他怎么不自己冲到前头顶上呢?

无非没有必胜的把握,才想跟在后头捡便宜而已。

这样的谎话,朝上有些书呆子可能会信,但王恽知道,永泰帝这样手握权柄近四十年,也经历过大大小小数场战争的帝王根本不会信。

他不愿替程岳说句公道话,只是不想说而已。

但这些话,就算王恽是首辅大臣,也只能看破,而不能说破。

所以他只能把自己的分析提出来,看皇上是个什么意思。

第391章出事

其实西胡求和这种可能,永泰帝也早想过了。但要不要接受,他还在犹豫。

如果再往前十年,不用说,爱面子的他,是绝对不肯接受的。如果再往后十年,可能年老体衰的他,会只求安稳,立即接受。

但如今这个年纪,让他接受吧,觉得略丢脸。

不接受,就只能坐视战争耗费国库,甚至有可能让程岳把军心慢慢养起来,这是他绝对不愿意接受的。

而身为帝王,皇上能够得到的消息,其实比王恽更为详尽。

别看程岳表面传来的消息,是一直在败,但输得并不惨。相反,他是在用尽量少的代价,消耗着西胡尽量多的资源。

而霍通虽然能时不时打个小胜仗,振奋一下民心,但真正更能起到效果的,反而是程岳的缓慢推进。

程岳的意图并没有瞒他,在最新送来的战报里,他清楚的写明,他的计划是在冬雪封路之前,拿下三川口,把西胡人困在大梁。然后,关门打狗。

永泰帝知道,这个计策一旦成功,将彻底奠定这场战争的胜利,让西胡至少二十年内都没有再战之力。

可想着若是让他胜了,要将这份功劳记在英王府,皇上又是说不出的别扭。

他之前不是明明让乔太医带了疫病之人的衣服过去传播疫病了吗,怎么就是不奏效呢?

不过密探发回的消息里,乔太医也没有背叛自己。

他确实是尽职尽责的到处散播疫病了,但可能是西北天气干燥且过于严寒,就是没让疫病流行起来。

咳咳,密探再忠心,也不可能冒着生命危险,凑到乔太医跟前去细细的看。只看到乔太医这么做了,就这么说了。

而程岳在密折里也说,他争当前锋,原是想遵照皇上的意思,带乔太医快点散播疫病的。可谁知人算不如天算,疫病这样难传播,所以他也是没办法,才被推到这一步。

想到这儿,永泰帝又想大骂俞志国了。

他当初挑这个人,是想抢功。可这俞志国也实在太怕死了,硬是不敢冲在前面。

若是他敢豁出去冲到前头,抢占三川口,永泰帝立即就能按程岳的计策配合,来个瓮中捉鳖,哪里还用纠结这么多?

于是这会子被王恽大人问起的永泰帝,着实犯了难。

皇上犯难怎么办?也只能采取拖延政策了。

且搁着,看看情势再说。

但皇上心里有了数,知道这仗不会输得太难看,便有心情操办嫁娶了。

宜华公主下降新科状元兰廷茂,谢耘迎娶七皇子家的福慧郡主,两场婚事都办得风光体面。

只可惜兰家就算倾尽全族之力,但毕竟与谢家这样积累几十年的权臣之家没得比。有些嘴碎的,便同情起宜华公主,觉得她委实低嫁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