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茵眼光一沉,嘴角含着笑,漫不经心的扫了他一眼。
他能于朝堂之上,众目睽睽之下,这样说来,真真好的很。
今日,她的一切与他无关。
他日,他的荣辱兴衰,亦与她没有半分关系。
宋子期登时扭过头来,对着苏茵狠狠啐了一口:“连生身父亲都能弃了,这样的人立于我朝堂之上,真真污秽不堪的很!”
说着,他扭头对着一旁的侍卫说道:“大王的命令,你们没有听到吗?还不立刻把她给拖下去,就地处决了。”
“宋大人!”苏茵也不恼怒,她笑眯眯的看着宋子期,双手一叉,缓缓说道:“苏氏阿茵的生死不过小事,然,你可有应对魏齐连兵的良策?”
“你……”宋子期被她说的当下一噎,面色通红,却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他若是有应对魏齐连兵的法子,此刻便不会忧心似焚了。
苏茵慢慢的抬起眸子,一一扫过在场所有文武百官,一字一顿的说道:“尔等可有良策?”
她视线扫过之处,所有人无不垂下头去,避开她的视线,一脸羞愧之色。
身为国之臣子,不能为国解忧,已是他们的无能。
苏茵扭头将视线落在宋子期身上,唇角一勾:“如此,可容我说完?若是无用,在打杀了也是不晚。”
说着,苏茵双眼一眯,接着又道:“若是真可解魏齐连兵之难,请宋大人于这朝堂之上,双膝跪下于我致歉,为我正名,我苏氏阿茵绝非祸国妖妇,乃是国士之才!”
苏茵声音高昂,字字落地有声。
宋子期当下便恼羞成怒,他面红脖子粗,胸膛剧烈的起伏着,却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多少年了,他于这朝堂之上,几近呼风唤雨之能,何时受过这样的羞辱。
还是被一个黄毛丫头!
苏茵看着宋子期灿烂一笑:“怎地宋大人可是惧了吗?”
第一卷 第九十三章 如何不敢
宋子期顿时气得嘴歪眼斜,他浑身颤栗的看着苏茵,整个人都要气炸了。
惧?
他宋子期这一生从不识的这个字。
天下之大却还从未有过让他觉得惧怕的事情。
他双目滚圆的瞪着苏茵,一字一沉的说道:“我宋子期这一生,从不怕惧怕过任何事,便如你所说,若你之策可解魏齐联军,我便双膝跪下,五体伏地的对你认错,为你正名,从此这天下,谁再敢说你是妖妇,老夫第一个不饶他。”
苏茵双目精光乍闪,面上却是不动声色,她双手一叉,对着宋子期说道:“君子一言!”
宋子期乃是三朝元老,举足轻重,无人不敬佩,有了他的认可,她便能于这朝堂之上站稳了。
宋子期想都未想,张口说道:“驷马难追!”
说着,他扭头看向大王,拱手说道:“大王,便容这苏氏阿茵多说几句,若是无用,再杀了也不迟。”
大王面无表情的看了苏茵一眼,面上没有一丝起伏,淡淡的说道:“然!”
如此简单的一个字!
可见他对苏茵之策,不曾抱有半点希望。
也是!她不过一待字闺中,尚未及笄的小姑子。
疫症一事,不过侥幸而已。
于军国大事上,又岂是她可以随意议论的。
苏青远当下扭过头去,一脸毫不掩饰的厌恶,再不看苏茵一眼,恨不得自己从未生过这个女儿。
凭她有几分小聪明,可军国大事,又岂是她可以妄议的。
他只盼着她,不要说出什么贻笑大方的事,害得他颜面尽失就好。
至于她死不死的,早已他无半分关系了。
从阿恒变成痴傻的那刻起,他便对她再无半分感情。
原深倒是目不转睛的看着苏茵。
连着一直未曾言语的赵信,也是一瞬不瞬的看着苏茵,脸上满是玩味的笑,好似在看一出十分精彩的戏。
他倒是好奇,她如此信誓旦旦的摸样,究竟能说出怎样的话来。
这满朝文武皆是无计可施,她倒是信手拈来,张狂的很啊!
“多谢大王!”苏茵上前一步,对着大王拱手说道:“齐之所以与魏同仇敌忾,一同攻赵,不过是因为魏之王后,乃是齐王一母同胞的亲妹,而魏之太子与齐之公主,已定下姻亲,魏与齐亲上加亲,乃是一家亲。”
她一言落下,宋子期不由得冷冷一笑:“此事人尽皆知,又能如何!”
实在是她说的这些,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然,这有什么用呢!
便是如此,魏齐之盟越发坚不可摧,牢不可破。
苏茵淡淡一笑,接着又道:“然,种种之美好不过是从前,今时今日,再不复存在,眼下魏国大乱,赢妇人携魏公子舒叛变谋反,一举杀了魏王,屠了王后与太子,已然成了魏王,若是齐王知晓后,势必大怒,魏齐联军自然可解,到时候齐王定会问罪与魏国,魏国只怕要自顾不暇了。”
“真是满嘴荒唐!”宋子期当下沉着脸对着苏茵怒声呵斥道,爬满风霜的脸上尽是讥讽。
若真是魏国大乱,他们又怎会尚不知晓。
退一万步,便是她所言属实那又如何?
国与国之盟约,又岂是儿戏,又怎会因一妇人瓦解,当真可笑的很。
大王也只是淡淡的扫了苏茵一眼,可见并未将她的话放在心上。
苏茵却是淡淡一笑,目不转睛的看着宋子期,嘴角一勾:“魏国一举拿下我国数城,必然是举全国之力突然袭击,故而赢妇人才能轻而易举的叛变,且成功,如今魏国之中必然空虚,自古相邻皆不睦,魏与赵不合,连年征战,与楚亦是如此,如今我们只需派人只会一声楚国,楚国等这个机会已经很久了,到时候必然会重金相谢我赵国,如此一来,魏国危矣!我赵国之危,自然不战而解。”
她一语落下,整个朝堂寂静无声!
第一卷 第九十四章 国之栋梁
所有人皆是目不转睛的看着苏茵。
连着高高在上的大王也不例外,他双眼微眯,一瞬不瞬的看着苏茵,嘴角缓缓上扬,从来喜怒不露的脸上,竟露出一丝笑纹,方才笼罩在脸上的阴云,顿时一扫而尽。
他是何等的精明,苏茵的话,他不过稍稍一想便明白了。
原本的灭国之危,竟被苏氏阿茵的几句话,轻飘飘的便给化解了。
不用一兵一卒,不费吹灰之力。
不管魏国是否真的发生叛乱,都不重要的。
即便没有,他也会让魏国发生叛乱的。
大王脸色闪过一丝得意,他越发觉得当初让苏氏阿茵入朝为官,这个决定,真是太正确了。
以至于他看着苏茵的眼中,尽是赞赏。
“你怎知道魏国大乱,可有证据?”宋子期满目诧异的看着苏茵,忍不住问出心中疑惑,赵国细作遍布诸国,为何他不曾听到一点风声,魏国赢妇人携子谋反叛变,先魏王,王后,以及太子皆已归天。
这是何等的大事?
为何他却是一点也不知晓。
苏茵一笑,她怎会知晓?
她从活一世,有什么是她不知道的。
这些话,她自然是不能说的。
至于证据吗?
苏茵看着宋子期缓缓说道:“宋大人大可派人去探查,若是苏氏阿茵说的不真,大可取了我这颗头颅。”
宋子期脸色一变,几步走到一旁的侍卫身旁,低声说了几句话。
那侍卫随即大步走了出去。
宋子期站在一旁,侧着头,视线始终不曾离开苏茵,双眸之中尽是疑惑。
她所说的此策,成与不成,便在于魏国是否发生叛乱。
与大王想的全然不同,这便是眼界问题。
苏青远看着苏茵的眼中,满是震惊。
他疑惑不解的看着苏茵,仿佛从不曾认识她一般,越看眼中越是茫然。
她再一次刷新了他对她的认识。
若是一切都依她所言,那么此策甚妙,足可不费吹灰之力,便解了亡国之危。
这么一想,苏青远没由来的,只觉得脊背一冷,顿时出了一身的冷汗。
是的,他惧怕了。
惧怕了这样的苏茵。
这不是他第一次在她身上感觉到惊恐,却是第一次让他遍体生寒,不敢直视。
原深更是难以置信的看着苏茵。
他一脸深沉,不由得瞪大了眼睛,不着痕迹的审视着苏茵。
她真是越发让他刮目相看了。
赵信嘴角含着一丝笑,意味深长的看着苏茵,双眼微眯,满是精光。
他右手微抬,来回抚摸着下巴,眼中笑纹渐深。
他越是看着这苏茵,越发觉得这苏茵长得甚是可人。
虽不妖媚,但自有一股风情,让人移不开视线。
看着,看着,赵信顿时扬眉一笑,有个大胆的想法跃上心头。
天下间,或许自有这样的女子,才配与他比肩。
满朝文武百官,也只是看着苏茵,竟找不出一句话来,反驳她这一策。
他们心里都跟明镜似得,如今这赵国军心涣散,便是战也无几分胜算,一旦显出败迹,只怕会引得群起而攻之,诸国皆要来分一杯羹,将赵国给吞并了。
倒不如智取,争取一些休养生息的时间,再谋后策。
不过片刻,那侍卫便大步走来进来,他抬眸看了一眼宋子期,拱手对着大王说道:“启禀大王,魏国真如苏大人所言,赢妇人携公子舒谋反叛变,魏国已然易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