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红楼]一个黛玉三个娃 (叫我清穿大炮灰)


  
  对于这姓名林如海自是深有一番体会萦绕在心头。他与马齐马武他们有所不同,马齐马武虽说听上去姓马,实际上马齐整个都是作为名字出现的,全名叫做富察马齐。而林如海的本名可不叫章佳林如海,他本名是姓章佳叫如海。当时参加科举的满人不多,汉人也喜欢组建个小团体,而读书人又很讲究同窗来往的。林如海祖上是军功出身,也没人给林如海个好的建议,只好硬着自己把名字变了下,由如海变成林海,而如海对外宣称是自己的字。结果被人喊着林如海这个不伦不类的组合,一直到了今天……
  
  在江南的时候,为了融入这个文人圈子,自己也是干脆把自己当做姓林来处理,不过取名时留了个心眼,黛玉是女孩子倒是无碍,闺阁之名本就不会外传。几个儿子自己专门起了单字的名,原本是想着日后充为字的,却不曾想自家儿子这么快就上京了,也根本不需要在江南与人打交道,倒是自己多想了一步。现下满人考生多了起来,倒也不像当时那样被排斥得厉害了,还是给儿子起个正宗满名儿吧!
  
  林清的大名于是就被一封信寄了过来,留在报名的时候写上,说是只管这么登记,剩下的事情交给父亲处理即可;至于团团和懒懒两人的大名,林如海表示还没有想好,等回京时肯定有了,到时候再说吧!
  
  正是这清哥儿的大名把黛玉给震惊到了,眼瞅着“阿克敦”三个大字,哦不对,这前面还有“阿克敦”的满文拼写,黛玉自是反应了过来,自己的弟弟可是个大名人啊!一边盯着信看,一边就用诡异的眼神瞟着清哥儿,哦不对应该改口叫阿克敦了。阿克敦被姐姐盯得浑身不自在,眼见着团团和懒懒都在一边偷偷抿嘴,好像在嘲笑自己一般,阿克敦小朋友坐不住了。只见他正要把姐姐手里的信抢过来时,突然被黛玉狠狠掐住了脸颊,扯了一通:
  
  好哇,这原来就是那个走遍六部,从两代帝王的天牢和死刑判决书中偷得性命的传奇性人物,还生了个顶顶有名的将军叫阿桂!自己倒是记得阿桂姓章佳,是正蓝旗的,怎么没往他爹那联系一下!原以为自己家都是被架空虚构出来的,没想到窜出个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名人来……
  
  黛玉也懒得再去确认一下了,章佳氏虽也算大姓,根可是在镶黄旗,出了尹泰尹继善的那一支!这正蓝旗姓章佳的人家一只手就能数出来,再估算下年纪,十有八九错不了了……
  
  到了县试这一天,下过雨的天气,倒是把这闷热给去了几分。黛玉早就联系好了贾琏,那考试地方离旗人区挺远的,请他帮着看顾下!阿克敦小朋友这几天一直处在亢奋的状态,黛玉倒也不去多叮嘱他什么。
  
  这贾府的下人们都挺奇怪的,怎么这林家的哥儿怎么还要去参加县试?当初贾珠可是从童生开始直接考秀才的!黛玉对外则是宣称只是让大爷去考着玩的,让大家别太关注了。王夫人得知了此事则是暗暗嘲笑这林家也忒穷酸了,连给孩子捐个童生都不肯!但又想到了早逝的贾珠,不免又勾起了伤心往事,又暗自埋怨了李纨一回,对着那胳膊肘向西跨院拐、成天和林家大爷阿克敦混在一起的贾兰,更是好感度降到了极低点!
  
  现在王夫人每天就想着怎么给宝钗好好造势,和贾母斗法;而薛家母女也是对黛玉恨得牙痒痒的,薛宝钗更是把林黛玉和史湘云都看做她通向宝二奶奶王座上的两块磨刀石障碍物了,三人都等着看阿克敦的笑话呢!林黛玉倒是无所谓,阿克敦今年只有五岁,考砸了又能说什么?历史上的阿克敦二十几岁中了进士,已经是难得的年轻有为了,在满人里更是鹤立鸡群,毕竟林如海这种未及弱冠就中了探花的满人真真是凤毛麟角了!
  
  可惜这王夫人姐妹看笑话的想法是要落空了,争气的阿克敦小朋友成功考过了县试!虽说名次排在中下游,但黛玉也是喜出望外了。原来这林如海和林黛玉预测过,这阿克敦小朋友此番挺可能考不上的。这倒是因为林如海在江南呆久了,这江南的文人水平是天下最高的,底蕴尤其深厚,越是低等级的考试越是能显出差距来;另外就是林黛玉的教学质量其实是超出了林如海的预期了,黛玉如果知道了肯定要臭美一番!
  
作者有话要说:  ------又臭又长的分界线----------
  孝期科举之事还是在发这章的时候就顺便解释一下,打个预防针
  
  清朝满族的守孝很不严格的 康熙在孝庄文皇后孝期还生了好几个娃呢 看过篇帖子光康熙朝康熙和他的儿子们孝期生子的事情就满满一列表了 当然了有人说康熙和皇子守孝是以日代月的 但别忘了三阿哥当时被削爵找的诡异原因,是在庶母百日内剃头...这样看规矩肯定是有的,只是连皇室都做不到罢了
  二十七个月中 前二十五个月称为“正丧”
  
  炮灰给的官方解释一:县试府试严格说起来是不能算正式的科举考试的。可以不算在守孝的范围之内。
  
  官方解释二:自古就有奉遗命赶考的说法。古代应该就是孝期丁忧查的特别严,因为不可能奉遗命去做官吧?其他的包括孝期婚嫁都是有通融余地的,可想而知也都不算严。父母遗命让你娶妻生子,传宗接代,光宗耀祖,这都是可能的,既然成为了可能的,可想而知制度在这方面都不会特别严格。但是父母遗命不能让你做官,因为父母没有这个任命的权力,父母遗命也不能让你吃喝嫖赌,所以这些肯定比较严的。。
  
  官方解释三:满人前二十五个月称为正丧 二十五至二十七这两个月 很多规矩都放宽
  
  大家就当阿克敦小朋友去检验学习成果了吧。。。
  我真正的想法其实是满人守孝这事相当不讲究的,拿皇室来说。皇子若是守孝以日代月,那么为什么胤祉会以庶母百日剃头的名义倒霉,按道理他只要守三天就完事了。皇子若是不是守孝以日代月,那么一堆皇子都在太皇太后、皇太后、温僖贵妃等人孝期内生娃的生娃约炮的约炮,又该当何解
  孝期性生活、生子、婚嫁这些罪过比孝期科举要大多了 上行下效 皇室孝期、生育情况都是瞒不住众人的
  
  打过预防针了= =再说孝期科举的我就不管啦
  不过要不要拉宝钗同学出来教训林家一通不守规矩呢?XD
  
  阿克敦小朋友的原名林清,想了想名义上保留吧,不过以后几乎都要叫阿克敦了> <
  等到出了贾府再把章佳这个姓氏捡回来...毕竟红楼梦里面钻出个满人姓氏其实蛮诡异的。其实这之前几章我一直回避着用“林家”这个词汇,经常就是用侯府、林家姐弟等代替了,之后还是直接就写林家了。。。
  历史上阿克敦的高祖貌似就是个三等侍卫 这里把他弄去列侯了..囧
  
  关于林如海这个名字和阿克敦改名的事情,写第一章的时候就有这个构思,写出来还是觉得挺诡异的。。。
  
  再说林如海这个职位真的是相当危险,盐政是众矢之的,御史也得罪人,他这个曹大创出来的职位都占全了,贾母又有内部消息,惦记着他死再正常不过了,对于贾敏这个出嫁的女儿她若是还存着三分怜惜,对于贾敏的女儿估计也就剩一分了,对着林如海这个女婿就又远了一层,更不一定了。后文不会安排林家姐弟回扬州了,安全起见么。cp也点过了,这林如海肯定就不能死了,不过cp红楼part出来溜的机会不多
  
  最后吐个槽 几乎每个人的鉴赏能力都是高过自己的创作能力的 回头看文别的不说了 bug一眼就能看出几个 比如第二章里面原来想写大夫的,一个手滑就写成了“太医”。。扬州哪来的太医?。。以后修文时候会改的,也不知道这章发出来的时候是不是有人指出来了。。反正表示一下我已经知道了。。。

☆、第十三回

  自从阿克敦中了县试之后,黛玉突然找到了新的奋斗目标,就是整理考试的题目!自己两辈子可是没经历过这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滋味,但是能培养出个有出息的弟弟,也是自己的本领呀!黛玉把自己多年来积累下的热情都投身于搜刮陈题,总结经验上去了,简直比阿克敦本人还积极!
  
  而这薛宝钗自从在假金锁事件中丢了脸以来,倒是藏拙守愚了起来,见谁都是一副和蔼可亲,端庄守礼的模样,再加上出手又阔绰,很快这贾家婆子们的口风就变了,对她是一片的夸奖之声!探春为了讨好嫡母,自是也对薛宝钗言听计从。
  
  贾宝玉本身是个多情之人,他对林黛玉的不满也没坚持几个月,这些日子又常常来西跨院骚扰,搅得黛玉每每都要绞尽脑汁“请”他回去!这下来了位温柔可亲的宝姐姐,宝玉的心思又被勾走了一半,林黛玉自然乐得见这种变化,于是宝玉倒也有时往梨香院跑。
  
  宝钗原本是得意不已的,以为黛玉的风头被自己盖住了,侯府小姐又如何,还不是被她赢下这一局!直到一日史湘云又来了贾府,湘云在黛玉的熏陶下自是懂得了男女之别,不再像是个懵懂的假小子般,但她素来便与宝玉亲密,自有一番深厚的兄妹之情,她一到贾府,宝玉原本往梨香院迈开的腿又转向了西跨院。湘云虽说也不放贾宝玉进西跨院,却经常心一软就和他一起去了贾母那儿,黛玉无事的时候也顺便和惜春一起跟着去,还会和宝玉多聊上几句,往往就是宝玉和湘云在前面说着,黛玉和惜春在后面跟着,这姐姐妹妹簇拥的感觉一下子又回到了宝玉身上,这下宝钗那里可就更加门可罗雀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