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步生莲:六宫无妃 出版完结+番外 (华楹)


  他命人把丹杨王请进来,好言好语地说:“什么人惹恼了你,只管说出来,朕一定严惩不贷。”
  在门口闹得不依不饶的丹杨王,到了拓跋宏面前,反倒支支吾吾不肯说话了。拓跋宏挥手叫内监都退下,亲手给他斟了茶,又细细地问了好几遍,才算知道了事情的缘由。
  除了痴傻的世子之外,丹杨王妃还生育过一个女儿,闺名叫做芳韵,比世子刘承绪小了将近十岁,生得聪慧秀气,很得丹杨王夫妇的喜爱。这女儿眼看也到了要嫁人的年岁,丹杨王有意把她嫁给鲜卑贵族做正妻,新年宫宴时,就特意带着她一同进宫。
  说来也是凑巧,拓跋详被废去北海王封号后,一直在府邸里闭门思过。可他毕竟是先皇的亲子,拓跋宗室的几次家宴,他仍旧有资格参加,在宴上便见着了丹杨王的独生爱女。
  也不知道是怎么挑起来的,一来二去,这两个人竟然彼此情投意合。拓跋详已经不小了,前些年因为林琅的缘故,才一直没有娶正妃,可丹杨王家的小姐却只有十四岁,还什么都不懂。一边有意逗引,另一边懵懂无知,就在宫中一角,竟然把夫妻之间才能做的那些事,全都做了。
  丹杨王看出女儿的异样,这一次赴宴时,就特意多多留意她的举止,见她找了个借口离席,便悄悄跟了过去。不看还好,一看差点当场气昏过去。就在赴宴的贵眷们存放大氅、披风的耳房里,拓跋详正压在刘芳韵的身上,两人衣衫半褪,满面潮红。
  大怒的丹杨王连身份也不顾了,当场就给了拓跋详一个耳光,让王妃看管好自己的女儿,亲自到崇光宫来兴师问罪。
  十二旒冠冕之下,拓跋宏面色铁青,这个好弟弟还真会给他出难题。他沉声对丹杨王说:“这件事的错处,都在朕这个弟弟身上。你放心,朕一定给你一个满意的交代。”
  顺和殿内,玉叶正伺候着冯清更衣,她一面低头替冯清理好衣衫上系着的缨络,一面把扶摇阁的事,当笑话讲来听。
  冯清对着铜镜仔细查看着脸上的妆,说道:“今天的宫宴一定会进行到很晚,皇上又要安抚丹杨王,恐怕今晚都没有时间理会别的事情。”她对着镜子抿嘴一笑:“这可是个好机会,你去找上回那个叫丹朱的嬷嬷来,就说我有要紧事让她去做。”
  人很快便来了,冯清低声对她耳语了几句,塞给她一包东西。丹朱嬷嬷吓得连连摇头:“娘娘,这可是假传圣旨,奴婢有几个脑袋也不够砍的……”
  “有本宫在这,你怕什么?过了今晚,你就不用再往青岩寺跑了,本宫立刻就调你来顺和殿伺候。”冯清叫玉叶拿金锭赏她,又说了不少狠话吓唬她,直到她终于点头答应,才满意地放她离去。在冯清眼里,这不过是个说话罗嗦、胆小怕事又爱占些小便宜的老嬷嬷罢了,没什么压服不了的。
  冯清又对玉叶叮嘱了几句,玉叶答应了,也悄悄出门,一路跟在丹朱嬷嬷身后,亲眼看着她出宫往青岩寺方向去了,这才转个弯,往平城中最热闹的东花市走去。

  ☆、212、花市如昼(一)

  上元佳节这一天,平城内几条繁华热闹的街市上,都挂满了各式灯笼,将整条街都映照得流光溢彩。而东花市,恰恰位于王公贵胄的府邸与平民百姓的住宅相交之处,早先不过是有些花农聚集在这里,等着那些贵胄府邸里的人出来采买鲜花,渐渐的就变成了一条最繁华的街市。
  这条街上不仅有平城最好的酒楼,还有最有名的青楼明秀堂、最昂贵的胭脂水粉店铺、最齐全的首饰玉器铺子、最阔大宽敞的绸缎庄。
  玉叶在人群里快步穿梭,走进一家小酒馆,对门边一张桌子上正在喝酒的男人低声耳语了几句,递给他一包沉甸甸的东西。那男子转身进入后堂,招呼了另外几个膀大腰圆的男人出来,把那包东西打开,分到每个人手里,竟是一包黄澄澄的金锭。
  东花市一直走到尽头,就是青岩山脚下。这一天晚上,青岩寺也山门大开,住持亲自站在大殿中,为上山祈福的善男信女解签。
  青岩后山内,冯妙正用小勺子拨弄着碗里的两颗汤圆,盯着窗棂上的一处莲纹雕花出神。自从元日那天拓跋宏来了以后,这十几天宫中又没有任何消息传出来了。绢画上的石榴叶子已经画满了,她提笔蘸了一点朱砂,在树叶间勾了一朵含苞的石榴花出来。
  石榴多子,当时只是无意间选了这种东西来作画,这会儿看起来,反倒带了点别样的意思。喝过李夫人留下的药,冯妙觉得出自己的身子已经好了很多。她想起元日那一晚脸红心跳的情景,用手捂住面颊,却又忍不住轻抿嘴角微笑。
  房门吱呀一声推开,青镜带着一名宫女模样的人走进来。那小宫女先客气地问了一声“冯娘子好”,然后才送上几样素斋,说是今晚宫中夜宴的菜色,特意多做了一份给冯娘子送来。那小宫女看样子不过十二、三岁,应该是刚刚选进宫不久的,连丹朱的名字都说不上来,只说是一位老嬷嬷让她帮忙来跑一趟。
  从前拓跋宏也这样叫丹朱嬷嬷送过菜来,冯妙看了一眼那几样精致的御膳菜色,便猜想他今晚多半不能出来了,叫青镜嬷嬷拿赏钱赏她,神情间却有些落寞。
  没想到那小宫女接了赏钱后并不离开,反倒接着说:“还有几句话,叫我来跑腿的嬷嬷说,是皇上转告冯娘子的。皇上说,青岩山脚下便是东花市,上元节是赏灯的好时候,到东花市走走,说不定还能遇到故人呢。”
  冯妙听着总觉得有些奇怪,拓跋宏一向喜欢拿些诗词歌赋里的句子来跟她猜谜逗趣,这话太过直白,反倒不像是他说的。可她想到话里的意思,似乎是在约她同去东花市赏灯,心里早已经禁不住盼望这是真的。她入宫数年,直到此时才真正尝到两情相悦的滋味,偏偏又隔着山门宫墙不能天天相见,哪怕只有一时半刻远远看上一眼的机会,她也不愿错过。
  这么一想,心情也跟着好了,冯妙叫青镜嬷嬷好生送那小宫女下山,自己对镜换了衣裳。她找了一件银灰色对襟掐腰长裙出来换上,又配了一件镶着一圈纯白狐狸毛的锦缎披风,颜色素净,算不得坏了修行的规矩。
  穿戴整齐,冯妙几步绕出后山,将要跨出寺门时,她犹豫着要不要叫上忍冬同行或是叫几个侍卫跟随,可上元节灯市偶遇,是多么美好的情景,要是有旁人在场,意味就全都不一样了。山寺前的石阶上,有不少结伴而行的男女,正陆陆续续地上山来,东花市应该也正人潮如海,不会有什么危险。这么一想,冯妙就拉紧了披风的束带,她遮住大半面容,刻意避开了半山腰的羽林侍卫,逆着上山的人潮,踏着石阶往山下走去。
  看着冯妙走远,躲在暗处的青镜才转出来,走到刚才那名小宫女面前:“姑娘久等了,我刚去加了件衣裳,这夜里还真有点冷呢。前山人多,我知道后山有一条近路,从那边送你下山吧。你先走,我在后面给你看着路。”
  小宫女见她面目和善,全无戒备之心,抬脚便走。后山树木森森、怪石嶙峋,走出没多远,小宫女便觉得背上一股大力推来,还没来得及叫喊出声,就跌下了一处断崖。
  青镜对着崖下喊了几声:“姑娘,姑娘,你听得见我说话么?怎么这么不小心……”山间没有人答话,青镜站直身子,满意地拍了拍手上的尘土。就算有人发现那小宫女的尸身,也是她自己想抄近路,失足跌下山崖的。
  东花市上果然更是热闹,有附近的农户,用小锅煨着鸡蛋、米糕在街边贩卖。来来往往的人,手里都提着各色花灯。酒楼里有小二大声招呼:“猜谜猜谜,能猜中任何一条的,店主免费给您加菜!”
  长到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在上元节出来赏灯游街,冯妙看什么都觉得新鲜,盘算着待会儿见了拓跋宏,要让他给自己买一个最大最贵的花灯。
  冯妙在街上漫无目的地走,却不知道高楼上也有人在看着她。明秀堂也在这条街上,苏小凝唱过一支曲子应付了几位常客,便回了自己的绣房倚着窗子坐着。街上的人来来往往,她却一眼就看见了孤身一人的冯妙。她见过王玄之画那幅伞面,所以印象深刻。
  看着看着,苏小凝心里忽然升起一阵莫名的烦躁,男人都是这样,不管怎么招惹妖娆妩媚的野刺梅,心里总装着一朵干净素洁的白水莲。她把目光移开,却忽然发现,在人群里有五、六个地痞模样的人,正不远不近地跟在冯妙身后。她在高处,所以看得分外明显。
  苏小凝的目光缓缓转向屋内坐着的长衫男子,王玄之还完全不知情,他正在仔细擦拭那柄油纸伞,给伞骨补上一层桐油亮漆。琅琊王氏的公子,从小金尊玉贵,就是整株价值万金的珊瑚在他面前砸碎,他也不会眨一下眼,此时却对一把伞如此小心珍爱。
  高楼之下,冯妙已经走过了人最多的一段路。跟在她身后的人渐渐围拢上来,把她渐渐逼进一条小巷。冯妙觉察到危险的气息,可是已经迟了,不过隔着几步远,小巷内便狭窄昏暗,没什么人经过,街市上的热闹明亮,似乎照不进这里分毫。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