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是郑安侯,也不敢说长宁的不是。
唯有秦太傅在一五一十地叙述当时情况:“只是那宋宜晟拒不认罪,声称是有人栽赃嫁祸于他,并当堂发狂夺取账簿,又指认方谦所呈账簿才是他当初送递长安的证据。”
“哦?”皇帝扬眉。
显然觉得宋宜晟临机应变的本事不错。
“宋宜晟称当时的账簿染血,而方谦称此账簿正是从宋府得来,此言不足为凭,于此时,郑安侯出面作证,”秦太傅一顿,看了郑安侯一眼。
郑安侯上前言说:“臣当时的确知道此事,还在证据描述中记录过一笔。”
他煞有介事地模样令人作呕。
但与此同时,內侍已将相应证据呈给皇帝过目。
账簿血迹与描述中的那一行小字写得清清楚楚。
秦太傅跟着道:“宋宜晟便指认,乃是方谦勾结盲盗掉包刑部证据,又将真账簿藏于他府中,设计诱使大殿下盗取,骗得大殿下信任,还说负责伪造之人便是一名唤易学正的书生。”
“混账!”皇帝陡然喝道,满场肃穆。
成大人和康大人面面相觑,不知陛下骂的是方谦,还是宋宜晟。
陛下的心思,真是越来越难摸了。
“不过方谦却说此乃宋宜晟与郑安侯勾结刑部侍郎成明矩作假,后添的那一句账簿血迹。”秦太傅开口,让案情更加扑朔迷离。
但太傅此言却让成大人听出问题。
说成明矩作假的分明是殿下,老太傅却说成了方谦。
难道是太傅感受到什么,在保护殿下?
“正是,”成大人也上前拱手:“方谦称自己根本不认识什么易学正更不识得盲盗,刑部也未有失职,皆因宋宜晟呈递的本就是假账簿,只是勾结成明矩伪造证据罢了。”
“正是如此啊陛下。”康尚书也发现端倪,赶忙上前。
“那关键一页上的墨迹与刑部所藏假账簿墨迹不同,并非一人所伪造,彼时殿下当堂证明,这关键一页本就是殿下为防止方谦被人追杀毁证才做假。”
皇帝蹙眉,案情果然复杂。
而且,长宁之于此案实在牵扯太多。
“成明矩现在何处?怎不上殿?”皇帝喝问。
“启禀陛下,成侍郎在去往大堂路上车马受惊撞到了头,已经……已经没了。”內侍躬身道。
皇帝猛拍桌子:“混账!朕看他是畏罪自尽!”
秦太傅给三位大人使了个眼色,三人共同上前一步,秦太傅替之开口:“臣等以为,方谦所言属实,如若方谦真的联系了易学正,完全没必要请殿下来作假。”
“郑安侯,”皇帝唤道。
郑安侯立刻上前:“陛下,臣冤枉。众位大人所言,臣完全不明白。”
“你到底有没有写那一段话?”皇帝冷喝。
郑安侯头上冒汗。
他当着满长安的百姓承认过,此刻如何能反口。
“臣,臣写过……”
“写来予朕。”皇帝开口。
郑安侯艰难咽下口水,他是最能领会陛下圣意之人,但现在他也有些不懂陛下的意思了。
陛下对柳家一直心存忌惮,所以他稍进谗言便能蛊惑圣聪。
但今时今日,陛下愿不愿意保他,却是另一说。
他颤巍巍写好,呈给皇帝。
“嗯,的确是郑爱卿的笔迹。”
成康两位大人顿时一凛,茫然无措地看向秦太傅。
秦太傅闭上眼,表情颇为绝望。
三人心中都清楚。
这根本不可能。
案子已经审得很明白。
分明就是郑安侯勾结成明矩添了这么一句,那字迹怎么可能一样。
但是陛下说了。
一样。
“三位爱卿,你们也看看。”皇帝传下去。
七八分相似的字迹。
“康大人,您是成明矩的顶头上司,理应最清楚成明矩的字迹,还是康大人来看吧。”大理寺卿可是个油头,立刻将事全推给刑部尚书康子明。
康子明赶忙摇头,“成大人说笑了,康某公务繁忙,哪有空关注成侍郎的字迹。”
但两份字迹已经送到他面前。
康子明匆忙瞥了一眼,便道:“字迹的确相似,想来也不必调取成侍郎往日的笔迹了,这应该就是……是郑安侯所写。”
郑安侯颇为得意地扬起下巴。
那侍从根本没往秦太傅眼前送便转身回了。
“那这案子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皇帝问,扫视底下众卿,点名:“郑安侯。”
“臣在,臣,臣也不明白,难道……”
“难道什么?”皇帝逼视。
郑安侯眼睛急转:“难道是宋宜晟骗了臣?他最初呈给臣一份染血的假账簿,骗臣为他写下一笔?这宋宜晟着实可恶,还险些牵连刑部侍郎,康大人,郑某人给您赔罪,郑某险些冤枉大人,大人的刑部治理有方,绝无此等贼子。”
康大人半张着嘴。
息事宁人?
“是,陛下明鉴,都是宋宜晟在搞鬼!”
第二八八章:不信
“宋宜晟这等逆臣贼子,出言侮辱公主在先,还犯下这等滔天之罪,简直可恶至极!朕真是让他死得太轻松!”皇帝愤怒地一拍扶手。
众臣低下头,“陛下息怒。”
“朕怎么息怒?!那宋宜晟在账簿上作假,可见此事有诈,柳家谋逆一案,到底怎么回事?”皇帝问道。
秦太傅越众而出,正要开口,却是郑安侯抢在他前头。
“陛下明鉴,宋宜晟所呈账簿虽然有诈,但从柳家库中搜出军械却是真,铁证如山,根本不容他抵赖。”郑安侯抱拳拱手。
皇帝脸色阴沉:“三位爱卿以为呢?”
成大人和康大人对视一眼:“这……”
他们不约而同地看向秦太傅。
此时唯有将莫书翰的案子提出,方能与方谦所呈账簿互为佐证。
但听话听音,这三位大人都是官场浸淫多年的老油条,经历这么多,还不能觉察圣意,可就白活了。
何况柳家已经死光了,就算翻案,也没有人能继续柳家的荣光,感激三位大人的恩典,反倒因此得罪皇帝。
这笔账就是闭着眼睛都知道怎么算。
两位大人聪明的不再开口,而是将包袱丢给秦太傅。
反正秦太傅是皇帝的亲舅舅,再怎么样,也比他二人适合开口。
“陛下,”秦太傅上前,迟迟没有说出话来。
他身居御史大夫一职十五年,从未徇私枉法过,如今,却叫他怎么开口。
“舅舅,”皇帝先他开口。
“从前你教朕君臣从属,朕都记在心上,如今看来,却是那柳一战未尝入心呐。”皇帝喟叹一声:“枉费馥桐一番深情待朕,她的父亲却是要造朕的反,简直可恶!”
皇帝拍案而起,众人瑟缩。
秦太傅闭上眼:“陛下说的是。”
君臣从属。
如今是天子枉法,他又能有什么办法。
息事宁人。
秦太傅忧心忡忡,怕只怕有人不肯宁人啊。
“陛下圣明,”一众称赞后,郑安侯又越众而出:“陛下,那方谦助纣为虐,蛊惑大公主,实为柳氏余孽,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皇帝眯着眼,“方谦,蛊惑公主行窃,居心叵测,简直可恶,来人!”
他一声长喝,震醒了长宁。
“慢着!”女孩子高声,从九龙屏后走出。
皇帝脸色凝重起来,“长宁。”
“父皇。”长宁开口,几步就走到了大殿前见礼。
“公主身体不适,还不扶公主下去休息?”皇帝突然开口喝令,本人也站了起来。
他威严不可侵犯。
“父皇,儿臣不信。”长宁盯着皇帝。
外祖父什么绝境没有经历过,若真有谋逆之心,又岂会这么轻易就放弃反抗。
而且外祖父精通兵法,在皇帝形成三路夹击的包围之势前,早就应该觉察到才对。
觉察……
长宁猛地抬头,眼中酝出泪花。
外祖父就是觉察到了。
觉察到皇帝调兵遣将,对他形成包围之势,觉察到灭门倾族之祸就在旦夕,这才要和她玩什么游戏,将她和柴房烧水的阿宁掉包,保她性命。
“儿臣不信!”
“你不信?你不信什么!”皇帝恼火至极,他未曾想长宁竟然如此坚定地相信柳家。
柳一战到底给她吃了什么药!
“来人!愣着干什么,大公主魔怔了,还不把大公主扶回去!”皇帝已经撕破脸,要强行将长宁喝退。
君君臣臣,秦太傅会跟他讲君君臣臣,但长宁可不会。
她要是把证据摆出来,谁的脸上都不好看。
“儿臣不信!”
长宁固执不肯离开。
內侍围着她又不敢动手。
“外祖父忠心耿耿,绝没有谋反之心,儿臣可以见证!”
相似小说推荐
-
重生之名门贵女有毒 (花惜) 云起书院VIP2018-04-30完结本应是木府嫡女,荣耀加身!却被继母算计,继妹欺负!到死了才知道,原来这一切早已经算计...
-
帝阙宠:嫡女荣华 (悠然煮茗) 云起书院VIP2018-06-02完结“陛下,您别这样,这是在龙椅上。”她推拒着他在龙案下肆意作乱的手小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