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不得不说,这礼物选的很符合俪妃的心意。俪妃也没拒绝儿子的好意,顺势收下了。
“这个书单给你。”和去年一样,俪妃将一张信笺交给裴清殊。
前些天见面的时候,俪妃以为裴清殊学业繁忙,不会有时间看这些杂书,就没有给裴清殊写新的书单。没想到一聊起来才知道,她上回给裴清殊推荐的书,裴清殊竟然全都看完了。
在那一瞬间,俪妃忽然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她从来都不想做母亲,也不会做母亲。可是当她看到那孩子提起书时兴奋的眼神,俪妃忽然有一种“果然,这就是我的孩子”的感慨。
只是对于这个并非出于爱才有的孩子,俪妃终究没办法投入太多的感情。况且母子之间已经走到了今天这个地步,就算是为了裴清殊,俪妃也只能硬下心肠,沿着这条路继续走下去。
不过,俪妃平时话虽不多,但到了分别的时候,许是母性使然,她还是忍不住叮嘱了裴清殊几句:“你爱看书是好的,但要记得你六皇兄的前车之鉴,切莫因此而伤了身子。只有好好活着,你才有资本去做其他你想做的事情。”
裴清殊点头,听话地答应下来。
恩嫔和裴清殊都说的差不多了,按理说接下来就该轮到皇帝了。可是帝妃二人只是隔着一段距离对视了一眼,彼此眼中的神色都复杂万分。
他们两个,一个是不想说,一个是想说却忍着不敢说。奇异的是,他们一个字都不用说,就完全读懂了对方的情绪,倒是一切尽在不言中了。
道别完毕,就在俪妃即将上轿的时候,裴清殊忽然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
是玉盘。
“俪妃娘娘请留步!”
俪妃闻声下意识地回过头,一眼就看到了急匆匆地赶过来,从暖轿里走出来的淑妃。
“俪妃妹妹。”淑妃快步行至俪妃身旁,和煦地笑道:“对不住,我来迟了。早上起来,和令仪两个做了一些糕点,给妹妹带着路上吃。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还望你不要嫌弃。”
还不等俪妃说什么,淑妃侧首看了旁边皇帝一眼,自己先笑道:“你放心,没毒,令仪偷吃了好几块呢。”
淑妃和俪妃两个虽然无冤无仇,但从来都没有真正交好过。见淑妃这样亲热地待自己,俪妃知道,这里头多少有几分演的成分在里面。但就算是演给皇帝和裴清殊看的也好,起码能让这父子俩安心。
于是俪妃笑了笑,难得配合地说:“多谢淑妃姐姐和二公主的好意。殊儿在宫里,就靠淑妃姐姐你了。”
“妹妹客气了,我早就说过,我是真心喜欢殊儿这孩子的。”刚才的亲热或许是装出来的,可这会儿淑妃却明显动了情,实心实意地说道:“其实我知道,你可以不走的,你也是为了让我安心……这份情,是我欠你的。”
淑妃这般,倒真叫俪妃不好意思了。“是我应当谢谢你才对。生恩不及养恩,殊儿最该感谢的,也是你这个养母。姐姐放心,殊儿是我生的,但他也是你的孩子。”
淑妃一听这话,就觉得俪妃是个明事理的人。以前是她嫉妒俪妃,一直以来都太狭隘了。
“妹妹这么说,叫我做什么都值了。”淑妃擦了擦眼泪,对俪妃说道:“时候不早了,我就不耽误妹妹启程了。祝妹妹一路平安,身体康泰。”
“姐姐也保重。”俪妃说完,便坐上了轿子,在裴清殊一行人的目送中走远了。
俪妃走后,裴清殊走到淑妃身边,吃力地抬起手,用自己的帕子帮她擦眼泪。
“母妃别哭了,天气这么冷,一会儿鼻涕都该冻成冰了。”
淑妃闻言,不禁破涕为笑:“你这促狭鬼,净会寻母妃开心。”
皇帝见淑妃如此明事理,不由露出满意的笑容来:“好了,你们娘儿几个慢慢聊吧,朕还有事,就先回去了。”
裴清殊他们连忙恭送皇帝。
皇帝前脚刚走,恩嫔就打算告退。谁知淑妃却拉住恩嫔的手说:“恩嫔妹妹,本宫也有好些日子没见过你了,不妨到琼华宫去坐坐,咱们姐妹两个叙叙旧。”
恩嫔还在犹豫,裴清殊便开口问道:“那我呢?您和令仪姐姐做了好吃的,有没有给我留一份儿啊?”
“放心吧,保准你吃个够。”
恩嫔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被淑妃母子俩拖去了琼华宫。
刚才俪妃嘱咐恩嫔的话,裴清殊都听到了。他知道俪妃是想让恩嫔避嫌,尽量减少出现在淑妃面前,以免淑妃总是想起裴清殊不是她亲生的。可是裴清殊是从谁肚子里头爬出来的,这是改变不了的事实,不会因为恩嫔的避让而改变什么。
既然淑妃有意和恩嫔亲近,那就肯定有淑妃自己的用意,裴清殊觉得也不用过于草木皆兵了。对于淑妃的人品,裴清殊还是信得过的。
第80章 改制
自打恩嫔入宫以来,这还是她头一次来到淑妃所在的琼华宫。
琼华宫的华丽富贵, 和淑妃待裴清殊的亲热, 恩嫔都暗暗看在眼中。再想起淑妃今日所为, 大方得体, 恩嫔心中不由感到庆幸,当初她们真是给裴清殊找了一位好的养母。
淑妃找恩嫔唠家常的中心思想就是,俪妃不在宫里,恐恩嫔势力单薄,无人照顾。不管怎么说,恩嫔都是裴清殊的姨母。如果得空的时候,不妨多与琼华宫走动走动。琼华宫里现在只有一个老实巴交的信贵人, 淑妃和她没什么共同语言, 欢迎恩嫔常来做客。
最后, 淑妃笑吟吟地说了一句:“若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说一声便是。”
恩嫔感激地应了。
其实,淑妃今日去送俪妃也好,拉拢恩嫔也罢, 都是荣贵妃帮她出的主意。
淑妃刚开始心里头还有一点想不开, 可是她考虑了很久,觉得荣贵妃说的有道理。
若是想要笼络人心,不让裴清殊难做的话,她主动和俪妃姐妹两个处好关系,的确是最好的办法了。
况且俪妃不在宫里,恩嫔又是个没有什么大能耐的, 稍微对她亲热一点,裴清殊心里只会对淑妃更加感激。
恩嫔告辞之后没多久,裴清殊吃饱了点心,又用了一顿午饭,就说要午睡,回了景行轩。
可回去之后,他却又睡不着了。
自打半年前邵康乐去了边境驱赶匈奴人之后,裴清殊就一直跟着九皇子的武师父上课。六皇子去世之后,九皇子太过悲痛,根本没心思上课,尤其是骑射课。皇帝诸事缠身,顾不上管他,就由着九皇子去了。
不过裴清殊觉得,等过了年之后,九皇子差不多就应该回去上课了。到时候他们俩一起学习,还不知道能不能合得来。
这是最近的烦心事之一。
烦心事之二就是,教了裴清殊好几年的卢维,今天也领了束脩离宫了。在裴清殊心里,卢维亦师亦友,他一直都把卢维当成一个大哥哥看待。
卢维这么一走,裴清殊心里忽然觉得空落落的,很是不适应。
结果等新年过去,皇子们复课之后,裴清殊有点意外地发现,不仅是邵康乐和卢维走了,包括朱先生在内,教授他的几位师父们竟然全都换了人。
原来,皇后犯下的错误虽说没有祸及家人,可皇帝不知怎么,突然想起教授小皇子们的先生是皇后的亲戚。为了给小皇子们更好的教育,皇帝就给他们换了老师,而且还不止一位。
这几位新老师,可以说都是大有来头,哪一个说出来都比朱先生资历深,学识好。
教四书五经的那位先生姓陆,今年已经六十多岁了,据说是刚刚致仕的国子监司业,研究了一辈子的国学。
除了学习儒家经典之外,从今年开始,皇子们还新增了学习算学和律学的任务。
以前裴清殊他们也学过一点律法和基础的算学,不过都是朱先生一个人带着教的。现在不同了,皇帝给他们找来了专门的老师。
和陆先生相比,这两人都比较年轻。教算术的那个姓贾,据说是个算学天才。在他那一届的考生之中,他的算学是全国第一名。所以才三十出头,他就已经当上了正六品户部主事,现在又多了一项教授皇子们的兼职。
教律学的先生姓秦,也是三十多岁,现在在大理寺任职。不过除此之外,他还有一层身份,就是十一皇子的舅舅。
见到秦先生之后裴清殊才知道,原来十一皇子的生母穆贵嫔,是大理寺卿秦大人的女儿。她哥哥考中进士之后,也进了大理寺。他们一家子都是一个性格,也难怪十一皇子从小便是这么个古板刚正的性子了。
不过由秦先生,裴清殊想到了很多大齐选官制度上的问题。
据裴清殊所知,大齐选拔人才,采取的虽然是科举制度,可在实际任官的时候,都很大程度上考虑了官员的家族和出身背景。
举例来说,就是像秦先生这样,父亲、祖父都在大理寺任职的,他就会想办法,托关系进大理寺当差,将来好接他父亲的班。说得大胆一点,和皇帝培养太子差不多是一个性质的。
在遇到秦先生之前,裴清殊就知道钦天监的官员都是百分之百世袭罔替的。太医院虽说不是钟家独大,但也差不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