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二奶奶自己说她不满十岁就开始学医,学了两年多久出师了。”这才是阿良最敬佩的地方。
刘太医听了这话口中的茶顿时就喷了出来,大笑不止:“她也只是糊弄糊弄你不懂事,你还真把她的话当真了,你知道我当初学了多久吗?知道之前的薛太医苦熬了多少年吗?两年,只怕连门都还没入。”
阿良见刘太医不信,红着脸说:“太医别不信,再说您看二奶奶才多大来着。之前娘娘的病、还有我们二爷的病可都是她治好。娘娘的头疼病可是宿疾了,连师父都没办法了,最好还是靠了二奶奶。”
刘太医只是不信:“她看上去还不到二十,哪里有这等本事,多半是吹嘘,要么就是有人在背后给她出主意。”
阿良又道:“可是二奶奶说她的师父已经去世了……”
“好了,好了,你忙去吧。”刘太医不想再听阿良吹捧齐王府的二奶奶。
刘太医自诩纵横医海大半生,见多了各种各样的病例,医术也是一点点的累积出来的,他才不信一个小丫头能凭借短短的时间医术能达到一个高度。
这时候锦书进门了,刘太医见了她,倒是起了身,陪笑着问了句:“二奶奶怎么亲自来呢,有什么吩咐?”
“太医您坐吧,我找些能带上路的药。”锦书说着就自顾的去忙碌了,她先取了几瓶做好的丸药,接着又拿着戥子自己秤药。刘太医想起了阿良的那番话,便有心想要考验考验她,见锦书手里也没方子便问她:“二奶奶这是配什么方子呢?”
“小建中汤啊。”
刘太医见锦书秤了炙甘草、桂枝、芍药、胶饴等物,暗道这是小建中汤的方子没错。锦书配好了药,她便包好了药包,号上了名字,接着又去配别的方子。
刘太医见锦书从容不迫的样子,暗道莫非阿良说的都是真的?
“对了,太医怎么想到针刺天突和关元两处穴位,再川芎汤?”
“世子是气阻,自然得施针公孙、内关、天突、巨阙。关元、肝俞几处穴位。不过你就是知道这几处穴位,针法不对,手法不对也没用。川芎行气活血,正是治疗气阻的好药。你知道我汤里还加了什么药吗?”
锦书随口答道:“冰片。”
刘太医听罢笑道:“到底是二奶奶倒瞒不了您。对了二奶奶怎么知道回转丹,是之前的薛太医告诉您的?”
锦书笑着摇头:“不,是师父传给我的。”
“不知令师尊是……”
“一个已经圆寂了的比丘尼而已。”锦书不愿意和人提起师父的名号说话间她已经包好了药:“依太医高见世子的病几时能痊愈?”
“这个下官可不敢保证,如今只是尽力而为,要说痊愈少则两三月,多则半年、一两年都有可能。好再是王府,倘或寻常人家有了这病大概只有等死。用的这些药都的名贵的好药。”
锦书点头道:“世子就托付您了。”
“这是下官的职责,二奶奶太客气了。”
锦书收拾好了药便出去了,看着锦书离去的身影,刘太医捻须暗想,要是个小子的他倒可以收为徒弟,假以时日,说不定真能培养出一个名医。
锦书抱了一堆的药回到金碧斋,秦勉并不在家。她和流苏两人将这些药收拾好。璎珞与灵芝俩忙着收拾包袱。
“你们二爷呢?”
“二爷去碧云居了。”
锦书听说也就没有再过问,接着转身去秦励的院子。锦书进了内室看见秦励竟然能下地活动了,虽然由丫鬟搀扶着,每一步都迈得小心翼翼地。
“看来这个刘太医不是浪得虚名,的确厉害。世子可要配合着好好治病,早些康复起来。”
秦励哼了一声,显然对锦书依旧不大喜欢。锦书却当秦励还是个孩子,也没怎么放在心上。
这里秦勉去碧云居正与生母、胞妹道别。
秦令仪很是羡慕兄长能去京城,眼巴巴的说:“听说长安很热闹,自是别处不能比。”
秦勉如何不知道妹妹的心思,笑说:“以后有机会带你去看看的,目前你安心的呆在家里,替我照顾好母亲。”
秦令仪点点头。
里间传来了动静,兄妹俩便知母亲已经起来了。令仪让兄长在外面等着,她自己掀了帘子走了进去,张侧妃披散着头发坐在床上,问道:“你和谁说话来着?”
“是二哥,二哥过来了。”秦令仪一笑两腮就露出俩小小的酒窝,有些俏皮。
“让他进来吧。”张侧妃拉好了衣裳。
秦勉得了允许进到内室,他恭敬有加的向张侧妃请安。张侧妃知道秦勉他们要去长安了,点头道:“一路多保重。”
“是,请母亲也好生珍重。有什么病痛千万不要忍着,要积极的治疗。目前新来的这个刘太医看上去还行。”
张侧妃见儿子关心她,微微点头。
虽说母子血脉相连,但张侧妃素来对这个儿子很是冷淡,以前去泉州的时候她也不为所动,这次去长安路途没有那么遥远,她也丝毫没什么反应。母子俩说了不到五句话就冷了场。
秦勉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有些尴尬的站着,好再令仪这时候道:“母亲,我和哥哥说说话。”
张侧妃点点头,兄妹俩就出了内室。
张侧妃呆呆的望着帐角垂挂着的一个透雕的银香球,心中暗道,担心什么就来什么,希望秦勉能顺利的闯过这一关,也能平安无事的回来。
第十一章 西去
过了中秋节,秦勉与锦书便踏上了西去的马车。
这次出门锦书带了玉扣和流苏。秦勉本来不想带那么多的护卫,但齐王妃放心不下,所以一共带了六个护卫,加上车夫、胡长史,浩浩荡荡地,比去泉州的时候还热闹。
前世他就死在去京的路上,这一次西去,秦勉心道他应该能逃过厄运了。秦长宽也好,秦九爷好,害他的人都死了。
齐王妃坐着车将他们送到了洛阳城外,告别的时候齐王妃将小两口叫到跟前百般叮嘱:“千万不要引人注意,越低调越好,完事就回来,别乱跑。到京了让人捎封信回来。”
两人答应着,这一次秦勉觉得母妃有些唠叨了,不耐烦的说:“母妃回去吧,这里风大,您又经不起风吹。”
“你们先走,我看你们走远了再回去。”齐王妃把这一次的分别看得很重要。
锦书与秦勉上了前面的马车,秦勉让车夫驾车先走,齐王妃目送着他们远去,心中默念:菩萨保佑,太上老君保佑,一定要平平安安的。
“他们回去了吗?”锦书见秦勉正朝后面看便问了他一句。
“母妃回车上了。”
等到秦勉坐好了,锦书才和他说:“晏清,你不觉得奇怪吗,为什么你母妃就那么担心你去长安啊,当初去泉州路途那么远也不见得她如此放心不下。之前甚至还再三不让你去。”
秦勉摇头道:“母妃的态度是让人不解,总觉得她有什么在隐瞒我,不过母妃这个人口风很紧,她若不说的话,不管怎样都不会开口的。管它有什么危险,我们已经踏上了这条路,就不可能回头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一路来我们经历过的危险还少不成。长安是京师,一定比别处都热闹吧?”
锦书道:“我哪知道呢。我也从未过去啊。”前世宝兴二十年,她没有跟赵世恒去长安吊唁,她记得那次因为柔茵刚出生不久她便留在了洛阳照顾女儿,去长安的是赵世恒和林夫人母子。
赵世恒从长安回来后身边多了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那是鲁春棠。回家两月不到赵世恒就给鲁春棠抬了姨娘,安排她住在赵家花园的浮春轩。锦书那时候也自诩是个大度的女子,贤良她也能会做的,自认坐稳了世子夫人的位子便无人再动她,因此也不屑和小妾争风吃醋,庆历二年中,鲁春棠的孩子出生了,她这一胎生的是个儿子,是赵世恒的第一个儿子。取名赵择,因为在端午出生的,所以乳名端端。
林夫人嫌弃鲁春棠歌女的身份,认为鲁春棠出身低贱,便做主将端端抱到她房里抚养,寄养在了她的名下,这样她就无缘无故多了一个儿子,那时候她全身心都在柔茵身上,对庶子过问不多,所以当端端大了,也和她不亲近,高兴的时候叫她一声母亲,不高兴时就板着一张脸。不是自己亲生的,锦书也就由着他去了。
“你想什么呢,看你发了半天的呆。”秦勉轻轻的推了她一下。
“孩子……”锦书脱口而出。
闻言,秦勉立马激动起来,抓着锦书的胳膊摇到:“你真有呢?”
锦书见他那副高兴的样子,心道将来他会是个好父亲吧,她不忍心的泼了秦勉的冷水,道:“没有。该来的又按时来了。”
“没有啊,最近事多,看来没顾上努力。”秦勉一脸的失望。
锦书推了他一把,娇嗔道:“你就那么想当父亲啊?”
“当然,两世为人我还从来没尝过当父亲是滋味。”秦勉说着不由自主向锦书的小腹抚去。
锦书虽然当过母亲,可觉得自己并不是个好母亲,不管是对庶子还是自己亲生的女儿,她都没有尽到一个好母亲的责任。前世她病得要死的时候连柔茵也不想见,柔茵肯定伤透了心。
相似小说推荐
-
太傅饲养手册 (未久念) 晋江2018-02-26VIP完结以北郡主觉得在饲养太傅的时候需要你要加一点学问,再加一点气质,再加一点风度。哪知道...
-
悍妒 [金推] (为伊憔悴) 2018.5.6完结魏府三房嫡女魏昭被家人所弃,成婚不到一年,发誓永远不纳妾的男人,为夺取天下的野心联姻,停妻再娶,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