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披甲,不配剑,活脱脱一个文弱书生模样。
这样的人,怎么会打仗?
如今楚老将军觉得,这才是打仗的至高境界。不需披甲,也不必配剑,只要轻飘飘几句话,便让能敌人败走。
这才真真是大将之风。
趁着四人赶忙还礼之时,卫宸轻声开了口。“今日不过是略施小计逼退夏琰。等他重整旗鼓,第二次攻城,便不那么好打发了。”
卫宸用了打发二字,明明很严肃的话题,可是听进四人耳中,却觉得卫宸成竹在胸。
还是蓬皓开了口。“还请卫将军示下。”
他们即不想被朝廷归为判军,又不想任由朝廷派人来瓜分淮阳道。
整个齐国,除了淮阳道,哪里不是乱成一锅粥。虽然外面都在传淮阳道有判军作乱,可是比起其它几道,百姓日子过的是最安稳的。他们不能放任这份安稳毁于一旦。事已至此,自然不能举手投降中途变卦。所以这城,他们还得守。可是怎么守?却着实是个难题,四人虽然都到了,可他们也只听卫宸吩咐,每人带了几百亲卫。
四人分别镇守淮阳道四境,不敢轻意调动守军,恐防边境生变。
再加上淮阳镇的守卫。
总共不过二千余人……
两千人外加一城平民百姓,这城要怎么守?
“几位将军只管听命行事。至于钟老将军,怕是要委屈钟老一次了。”钟老将军一听说他另有任务,登时露出唯我独尊的神情。
淮阳道四大金刚,他才是最老当益壮那个。
余下三人陪笑,心道能运用上钟老的,必定不算好差事。
事实证明,多数人的眼光果然是雪亮的。当天傍晚,城门悄悄开了,然后几个人影迅速闪出城门。
夏琰的大营。
夏琰很生气,今天的攻城战打的太憋屈了。明明斥候探明,四周并无伏兵,淮阳镇守军也不多,这城攻城战根本就是必胜之战。只要攻下淮阳城门,他往朝廷报的战报便能成为捷报。相对的,等待卫宸的便一定是噩耗。上封战报后面,他可是如实供述了卫宸的罪状,夏琰此时甚至怀疑卫宸已经被判军擒下了,毕竟他那模样,走到哪都惹人注意,怎么能成功来到淮阳道腹地,必定是一入淮阳道,便成了俘虏。
没准,那小子经不住拷打,早就认贼做父了呢。
在没攻城之前,夏琰越想越觉得自己命好,有个当皇后听长姐,这样的好差事才能轮到他头上。
可是如今……夏琰大怒之下,将营帐中的短案一脚踹翻。
身边两个副将头垂的更低了,恨不得有道地逢立时闪身进去。于副将昨夜连夜遁走,如今夏琰身边只有于副将和由副将了。
“于副将,你今早还跟本将保证,必定能一举攻下淮阳镇?可你一个灰头土脸退回来的也是你……你把本将的脸面都丢净了。”做为夏琰的副将,虽然也算是历经几次小仗,可多是些剿匪的差事,真正的和敌人你死我活,他们并未亲历过。好歹是朝廷的人马,碰到一些参差不齐的土匪,胜的自然轻松。以至于副将以为攻城和剿匪也没什么两样。架了梯子爬上去,然后将守城的砍翻便是,他们这么攻下了几个匪寨。
可是未成想。
明明探得无伏击,无援兵的,在攻城战鼓第一次擂响时,竟然有斥候来报,说是昨日探过的地方,发现了敌人的踪迹。从那留下的痕迹来看,那队伍怕是足有几千人……可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所谓一鼓作气。
夏琰最终还是命令攻城。就在将士抬着云梯冲向城门时。
又有人来报,说已经看到了援军。
从队伍前行腾起了烟尘来看,援军怕是不比他们人少。
而且和初时探到的方向截然相反,那一刻夏琰意识到,他中计了。
他之所以一路深入淮阳道腹地,没遇到敌人,是因为对方故意把他们放进来,想将瓮中捉鳖,把他们一网打尽。
第七百六十九章 委以‘重任’
第七百六十九章委以‘重任’
如果这还不足以让夏琰下令撤退。
那么第三个斥候所说的话,无疑让夏琰瞬间做出了决定。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如果他不下令撤退。
任由判军援军到来,左右包抄他们。待到那时,城中守中再提枪冲出。三面围攻之……那他带人插翅也难逃了。
第三个斥候来报。
说是守军早就接到消息,早就有了布置,城墙上烧着滚油。一旦他们攻城,守军便将滚油泼下,再放一把火,云梯皆毁不说,第一波冲上去的千百将士,怕是小命也难保。而且夏琰也确实看到城墙上隔上几丈,便早出一股烟气。
斥候说他伪装着潜在城墙下,勉强能听到城墙上守城将士的说话声。而且攻城前,有个大嗓门的管事的,大声吆喝火烧的旺些,把油烧的越热越好,直接把人浇死才好。那斥候得了消息,小心退了回来报信。
当时第一波攻城的将士已经冲了出去,眼瞅着便要冲到城下……
夏琰犹豫不决,眼睁睁看着城墙上有人几人抬起了一口大锅。夏琰当机立断,迅速鸣金收兵。
顾不得将士跑的丢盔弃甲,他立时下命后撤。
足足后撤三十里,才放下心来。这才安营扎寨。
直到此时,夏琰才回过味来,觉得自己怕是被对方忽悠了。判军如果真的有那么多援军,怎么不追上来?攻城前,他派人了斥候细细探查过,附近并无埋伏。那援军难道是从天而降不成?
总之,此事透着蹊跷。
可夏琰必定不会承认是自己指挥不当,中了敌人的奸计的。
他要找个替罪羊,最好的人选自然是身边的副将。如果不是昨夜姓于的逃了,那替罪羊必定是于副将了。
眼下,夏琰抬目看向面前的两人。
“王副将,你这一路背着本将做了多少恶事?还还快从实招来,本将还能替你周旋一二,你若不招,便休怪本将大义灭亲了。”
王副将自然不会傻到开口。
他虽然不聪明,可也看出夏琰这是找茬呢。
他的那些事,夏琰真的丝毫不知?不尽然吧……夏琰一直没有开口,在王副将看来,便是默许了他行事的。
反正淮阳道尽是判军,弄死几个判军的女人算什么大事?
他这也算是为民除害了。“将军话从何说起?属下自从跟在将军身边,向来是将军开口说东,属下不敢西行一步。属下对将军的忠心,天地可鉴。”夏琰冷着脸看向王副将。这时候他想到的最好法子便是弃车保帅。王副将虽然能打,可却是个草包。以前行事还知道个遮掩,自从进了淮阳道,行事越发的胆大包天。
昨晚于副将所言,十有八*九真有其事。
如果今天顺利攻破淮阳道城门,夏琰便不打算追究了。只要王副将以后行事谨慎些……可是王副将在战场上第一个调头……实在让夏琰觉得颜面尽失,他手下的副将竟然这般贪生怕死,显得他这个将军十分无能。
王副将梗着脖子,丝毫不觉得自己有过。
至于夏琰所在意的他第一个调头便跑。
那是因为斥候向夏琰禀报时,他听到了。明知道城墙上支只滚油,他不跑难道还等着被热油烫熟不成。
王副将觉得自己明知前面凶险,却还硬着头皮往前冲,已经是十分了不得了。不想城没攻下来,夏琰却把过错推到他身上。王副将可不是个吃哑巴亏的。
“今日之事,明显有人背后生事。将军觉得,会不会是于副将?”
夏琰眼神沉了沉。“他身边才有几十人,能成什么大事。”一幅不屑的语气。
“几十人也足够生事了……卫副将身边也只带着几十个护卫,可那夜趁着火势踪迹全无,属下一直派人在找,却连蛛丝马迹都没发现。也许于副将也在效仿卫宸。故布疑阵,借以报复将军。”
这话夏琰自然知道是假的。
那阵势太大了,不是区区几十人能做出来的。何况于副将也没那等脑子。如果他聪明至此,也不会数年来依旧是个默默无闻的副将了。
不过王副将的话倒让夏琰茅塞顿开。
他在想,会不会是卫宸暗中生事?不过这想法从夏琰脑子中稍纵即失。
一路上卫宸那副无能样子,夏琰看的十分清楚。
何况他身边也只带了几十护卫。而自己手中有万余人马,给卫宸十个胆子,他也不敢招惹他。何况卫宸也没道理对付他。
要知道他和卫宸也算是荣辱与共。
他攻城失利,齐君责罚时,也少不了卫宸。
夏琰目光阴沉不定的盯着王副将,饶是王副将自认胆大,也被夏琰看向汗毛直竖。好在夏琰也知道眼下不是处置王副将的时机。眼下当务之急,是如何攻下淮阳镇,占下判军老巢。
既然强攻不成,那就只能偷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