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那些炮灰们 (笔盈盈的花儿)
- 类型:青春同人
- 作者:笔盈盈的花儿
- 入库:04.09
万宝儿曾经坚信,人类这种动物,生来就是恶劣的。于是她虚荣骄傲,也毫不在意的去做一些恶事,比如挖人眼睛耳朵什么的,而丝毫不会感到内疚,以为全天下的人都跟她一样。但是武大郎的存在告诉了她,她错了,人之初,性本善。天下间,还是有跟她截然相反的、善良朴实的人存在的。她愿意为了这个存在,留下来,陪着他,一生一世一双人。
娘子平安,孩子降生,雨过天晴,皆大欢喜。武大郎和武二郎商量着要给孩子取名字,叫什么‘武小郎’。听到这个名字,是把万宝儿雷出了一口老血,实在信不过武家两兄弟的文才了。遂赶紧拍板决定,为儿子取名为武修杰。意为高大杰出,万宝儿是希望自己的儿子莫要继承了武大郎的身材,她这么多年虽然已经不在意武大郎的外形了,但作为母亲仍旧希望自己儿子英武些为好。
在水浒原著中,这时侯武松应当是已经上了梁山的。但因着万宝儿的存在,现在武松工作稳定,家庭生活幸福,上有敬重的哥哥嫂嫂,下有惹人疼爱的小侄儿,于是上梁山也成了没影的事儿。但武松当初离开小梁王府之后,是接受过宋江的帮助的,所以武松十分敬佩宋江,也很在意梁山的兄弟们,虽并无投奔之意,但兄弟有难的时侯仍旧会义气的赶去相帮。
武大郎不像武松,他没有那许多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故事,依旧卖着他的烧饼。万宝儿还给他生了个大胖小子,天天老婆孩子热炕头,那是幸福得不得了。现如今他身体康健,生意红火,武功也是日益增进,足能够保护家人,亦可路见不平,伸张正义,日子是越过越好了。
武大郎对万宝儿是疼进了骨子里,知道万宝儿其实是喜欢折腾的性子,不爱每天待在家里。于是待万宝儿身体康复之后,便经常的带着万宝儿和宝宝一起出去玩儿。驾起骡车,一家三口四处游山玩水,无尽逍遥。当然,也还是会有不长眼的男人过来企图调戏万宝儿,但每回都被武大郎打得抱头鼠窜了。天道酬勤,武大郎付出了努力,老天爷终究是疼惜憨人的,他的付出得到了回报,现在武功上来了,不管走到哪儿都能成为家人的依靠了。
至于其后发生的许多事情,万宝儿也只是听说罢了。西门庆的第一个儿子出生了,名叫官儿,西门庆乐极生悲,去郊外的时侯无意中掉进蛇窟被咬死了,众人皆慨叹不已。梁山好汉们凑足了一百零七个,在宋江的带领下揭竿起义,偏生最后却又接受了朝廷的招安,帮着朝廷去打辽国了。
武松这几年与万宝儿相处,虚心的跟着万宝儿读书,学习了许多道理。正所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武松自是非常信服自家嫂嫂的,又听得万宝儿旁征博引对梁山泊与朝廷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亦看清了朝廷的真面目。他规劝过宋江,莫要相信朝廷。但宋江是有自己的打算的,他当然不会听从武松的劝解,武松也唯有无奈失望的离开了。
武松自梁山好汉被招安后,对朝廷冷了念头,也不再想当什么都头了,就辞了县衙的工作,心情很是低落。万宝儿仔细一想北宋末年的那些事儿,也开始考虑换地方生活了,北方实在不安全,也许过不了两年就要起战乱。
而且阳谷县虽没了西门庆,但那些令人作呕的荒淫大户们却还在。还有王婆,亦会经常性的来骚扰万宝儿,民风始终不好。她和大郎现在要养儿子,她得给自己儿子营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万宝儿筛选了一下,还是决定搬到南京去。南京乃是南宋初建都城之地,安全无虞,再说大城市书院多、民风正、开眼界,对宝宝将来的教育很有利。他们一家人这些年也攒下了好些银钱,搬到新城市,再买个房子,开了生意,日子照样过得好。
武大郎依然是无条件赞同万宝儿的每一个决定,万宝儿说要搬家,他也就立刻开始了准备。收拾了家里的物事,还是按照当初搬家时的步骤来。这回武大郎有经验了,也不必万宝儿指点,就把一切都安排得妥妥贴贴。该卖的都卖了,不能卖的都带上。万宝儿乐得轻松,只负责在一边带儿子玩儿。
最后武家四口人是卖掉了阳谷县的房子,别过了乡里乡亲,开始往南京迁移。不过这回,他们终于是能坐上马车了,因为武松衙门里的那些兄弟们听说他要走了,送了好几匹马过来当告别礼物,让武家人告别了骡车时代。武大郎夫妻在阳谷县的口碑亦是非常好,大家也送了许多吃食用品来,给武家人践行。
一路慢行,抵达南京,选了一处合适的房子,一家人又过上了平安喜乐的日子。武大郎现在功夫可厉害了,他虽然人笨,但胜在兢兢业业,脚踏实地,学武功扎实稳健,一步一个脚印,就连武松现在都打不过他了。
不过武大郎不喜伤人,亦不爱好勇斗狠。除非有人欺负他的娘子,否则他是不会主动惹事的。于是每次精力不得发泄的时侯,便经常的跟武松一起去山里打猎,既练习了功夫,还能给娘子打点野味,猎点漂亮的皮毛回来。武大郎现在跟万宝儿学多了,越来越能独当一面了,不管是生活还是生意,都安排周到。万宝儿万事不操心,每天只负责享受武大郎对她的好,美得连自己姓什么都快忘记了。
至于梁山那头,几年征战下来,梁山好汉们是死的死伤的伤,悲悲凄凄。宋江又唯恐冲动的李逵日后坏了自己的忠义之名,遂毒死了李逵,武松见好好的兄弟七零八落,寒心不已,一时气恼了宋江,便不再理会宋江了。后又听说宋江还是被朝廷的人毒死在了楚州,武松为此喝了一夜的酒,他内心很是遗憾,也颇有内疚。最后去宋江墓前哭了一场,复又烧了纸,与宋江的墓碑说了好些心里话,方才离去。
武松自去了宋江坟前之后,也看开了许多。他在南京娶了一个妻子,亦没有去出家。万宝儿又给武大郎添了个女儿,叫武嫣然,小修杰也到了该去书院的年纪,武松他媳妇也怀孕了。零零杂杂,琐琐碎碎,平头百姓的生活就是这样,虽不见得多少故事,但却也充实快乐。
只是,不管多少时间过去了,武大郎待万宝儿都一如往昔,甚至更加疼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不更改。不曾跌宕起伏,却宛如涓涓细流,涤荡心间。
后来的后来,武大郎和万宝儿都白发苍苍了,孩子们也都长大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直到我们老得哪儿也去不了,武大郎却依旧将万宝儿当成手心里的宝。两个人坐着摇椅,慢慢回忆着过去的事情,武大郎只觉得自己这一生太幸福了。虽然也曾经苦过,但他后来有了娘子,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美得就像一场虚幻的梦境。
他是如此深爱着他的娘子,甚至于娘子脸上每一道岁月的痕迹都仍然能让他心醉神迷。只是他依旧不会表达,他的嘴就是这么笨。但他知道娘子是懂他的,是爱他的,如此他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能够拥有娘子,是他武大郎一生最幸运的事,即便是用他永生永世的造化换这一辈子,他也觉得值了。
万宝儿亦觉得武大郎比世间那些英武风流的男子好上千百倍,作为万宝儿本身,她是爱这个男人的,尽管她的男人一点也不英俊,也没有丝毫的浪漫情怀。可武大郎善良可爱,诚恳踏实,最重要的是,他爱她。不因为她有着潘金莲的外表,亦不因为她博学多才,只因为她是她,她是万宝儿,是他的娘子。即便她有一天丑了,不会弹琴唱歌了,也不会写字画画了,甚至她老到牙齿都掉光了,走都走不动了,话都说不出了,武大郎也还是会爱她如昔。
人老了就是这样,喜欢多想,喜欢絮絮叨叨的说些毫无逻辑的事情。万宝儿开始越来越多的回忆起了找些年的过往,每一天被夫君放在心尖上疼惜的日子,十指相握,四目相对,便就是幸福了。
万宝儿最初对武大郎不喜,而后产生好感,复又产生喜欢,直到最后深深的爱上了这个外表丑陋却内心善良的男人。这个过程,是她的一生。弹一曲琵琶故梦,叹一生与君相随。她用一生的时间来验证了一个真理:
一个男人的好,不在于他荣华富贵、权倾天下;亦不在于高大英俊、相貌几何;更不在于他才华横溢、风流浪漫。只在于他爱不爱你,他愿意给你多少,是否能够做到与你分享他的所有。武大郎爱她,深爱她,愿意将自己拥有的一切都捧在手心送给她,于是万宝儿也感到很满足了。
只是武大郎毕竟比万宝儿大许多,而且这些年为了万宝儿也没少受伤遭罪,他最终还是先万宝儿一步离去了。走之前,还傻乎乎的对万宝儿说,叫她不用担心,他要先去下面,把情况摸清楚,把房子和生意都张罗好,等娘子来的时侯,不必人生地不熟的吃苦。叫万宝儿想笑,却笑不出来,只哭得泪流满面。
正所谓鸳鸯不独活,万宝儿自武大郎逝后就失去了奔头,也再没了生活的乐趣。很快就病了起来,病得很严重,自知时日无多。万宝儿的孩子们,还有武松和他媳妇,都守在万宝儿的病榻前,送她最后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