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那些炮灰们 (笔盈盈的花儿)
- 类型:青春同人
- 作者:笔盈盈的花儿
- 入库:04.09
“彘儿,不要放弃你的信仰,如果你觉得对,就一直走下去。只要坚持住,总有一天会成功的!阿娇相信你!不管别人说什么,阿娇永远都站在你这边。”
刘彻闻言感动极了,他对母后说了他的想法,母后不理解。对姐姐说了,姐姐也不理解。对太皇太后说了,她就更不理解了!谁都不理解!不过幸好他还有阿娇......
陈娇笑容的背后满是嘲讽,她最是了解刘彻的,她知道刘彻就喜欢听像这样不负责任的漂亮话。这些话听起来似乎挺美,但事实上却一点实际帮助也没有。说的人轻松,听的人快乐,根本都不用动脑筋。上辈子她多傻啊,还跟刘彻分析什么时弊,告诉他此时施行新政完全不可能。闹得刘彻更加不愉快,她倒底图什么啊?
刘彻的新政主要目的是为了完善法令,限制诸侯及权贵无礼无法的乱妄之行。收回分散在诸侯手中的兵权和政权,以便集中国力抵御匈奴。这政令的确是好的,但是刘彻推行新令的时侯却不对。
刘彻现在还不算实权的皇帝,他要施行的政令都必须经过外祖母的审核。在这种情况下,刘彻下旨列侯就国、除关、检举......明令驻长安列侯回到自己的封地,各地包括各封国、诸侯领地开放城门,不得私设关卡限制往来出入,还下令对贵族子弟横行不法者实施惩戒,削其宗籍。
这些新政的内容皆触犯到了诸侯国的核心利益,反对的意见汇集至外祖母的御案上。本来外祖母的对于刘彻的新皇上任三把火也是很宽容的,乐意让年轻人闯一闯,但可笑的是刘彻竟然让赵绾给外祖母上了一封书,议国事可不必报知请示于东宫,这就完全惹恼了外祖母了!什么叫‘国事可不必报知请示于东宫’?这是要赶外祖母下台吗?外祖母在收到那封上书后,彻底生气了,于是那场乌龙的改革便虎头蛇尾失败告终。
刘彻的错处之一,没有估清各诸侯的实力,刘彻刚刚登基就自不量力的想和那些在朝堂上势力盘根错节的诸侯斗,这举动无异于以卵击石。错处之二,竟然要夺外祖母的权,外祖母可还喘气呢,他就迫不及待的想要外祖母‘颐养天年’了,外祖母会容他再继续嚣张下去吗。对外无措,对内失算,他这个新政若是成功了,陈娇才会觉得奇怪呢。
不过这次陈娇可不会犯傻了,她什么都不会说的。她现在就是一个对国事懵然不知的弱女子,只知道无条件的支持丈夫的决定罢了。替刘彻去外祖母那里周旋,没得让外祖母更生气,她也吃力不讨好了。
“彘儿,虽然阿娇不懂什么新政。但是既然彘儿说好,那就肯定是好。那些人现在不理解你,也迟早有一天会理解的。”陈娇拍着刘彻的背安慰道,这些漂亮话真容易啊,随便动动嘴皮子就能蹦出一箩筐,可偏偏就有人喜欢。
“阿娇,要是人人都像你这样开明就好了。”刘彻觉得阿娇简直就是他的知己啊!
刘彻的本质是很大男子主义的,这样的男人通常都不喜欢聪明强势的女人。刘彻一点也不希望自己的女人像母后、太皇太后、馆陶姑姑那样,那简直太可怕了!阿娇这样的就很好,俗话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啊!
“话说回来,阿娇,姑姑她这次竟然没有反对朕的决定,当真是奇怪了。”刘彻想到了馆陶姑姑,这才反应过来这回新政,各路诸侯都吵翻了天,却唯独馆陶姑姑和陈侯没有动静。
“我已经跟她说过了,我既嫁给了你,咱们就是一家人。姑爷要做大事,当丈母娘的哪有阻止的道理。日后母亲那处,你就不用担心了,她一定会支持你的。”陈娇说话极是好听,一句一句都说在刘彻的心坎里。
“阿娇,谢谢你,你真好。”刘彻郁闷了一早上的心情终于得以纾解了。
“彘儿,夫妻本就是一体,有什么可谢的。”陈娇拍拍刘彻的背。对待刘彻,顺毛撸就对了。
此后未过多久,陈娇果然听闻了外祖母开始干预刘彻的新政。一直到了建元二年终于有了论断,参与新政的几人皆有处置,窦婴、田盼虹罢官。御史大夫赵绾和郎中令王臧下狱,最后在狱中自杀,也不知道是真的自杀,还是被人杀死了。
赵绾的奏请让外祖母看清了刘彻的图谋,经此一事之后,外祖母对刘彻越发的不放心。于是便接连罢免了刘彻提拔上来的许多官员,并由自己人顶上。柏至侯许昌为丞相,武强侯庄青翟为御史大夫等,刘彻这回是彻底的偃旗息鼓了。建元新政至此,正式告结......
刘彻为此消沉了好几日,天天腻在陈娇身边寻求‘安慰’,陈娇也乐得陪他玩些夫妻情深的把戏。但刘彻毕竟是刘彻,几日过后,陈娇便发现刘彻成长了。他变得更加深沉,开始韬光养晦,讨好外祖母。时时带她去给外祖母问安,再不像以前那般表现出对外祖母的不喜,反而幽默风趣的陪外祖母聊天。
陈娇想,刘彻真是一个强大的对手。他能屈能伸,仅仅十六岁,便能够在逆境中找对方向,迅速成长。不过这样才有趣不是吗?旗鼓相当才有趣......男人自去征服他的世界,女人只须要征服男人就够了。
121大汉大天子
“儿臣参见母后,母后长乐无极。”刘彻毕恭毕敬的行礼,一举一动挑不出一丝错来。
“彻儿,这里只有你我二人,你又何须再行礼呢?”王娡无奈的叹了一声。
“其实你可以和母后再亲近些的......”
“是的,母后。”刘彻仍旧是平静的回答。
王娡见状嘴里直发苦,彻儿小的时侯对她是很亲的,可是自从他开始懂事,知道了她拿他的婚事做筹码,去谋划太子之位,就开始对她越发的敬而远之了。在她主动推选南宫去匈奴和亲之后,两人之间的矛盾更深了,彻儿对她的态度可以说是比陌生人还不如。可即便是彻儿不理解她,她也不能放任彻儿犯错而不加理会,忠言逆耳,这该劝的还是得劝。
“彻儿啊,母后这么看着,你对陈娇倒底是个什么感情?”
“请母后放心,孩儿有分寸的。”刘彻明白母后什么意思,母后这是担心他沉迷温柔乡。不过他也不是笨蛋,阿娇的事情他心里有数。
“你明白就好,母亲也是怕你着了那陈娇的道。女人最厉害的武器就是美色和柔情,她现在对你好,并不能说明她就真心爱你。”苦口婆心的劝着刘彻,她毕竟是刘彻的母亲,刘彻是皇帝、她未来的唯一指望,她还能害刘彻不成吗!因为新政的事情,她和平阳出面阻挠,让刘彻对她更加不喜。王娡也不知道自己上辈子做错了什么,生出了这么个讨债鬼来。
“彻儿,上次给你的那个药,你用过了吗?”王娡早就已经打算好了,太皇太后健在,陈娇绝对不能生出儿子来,否则她的儿子就没地方站了。太皇太后一直对刘彻继位后的种种□行为有所不满,到时候废了彻儿改立陈娇的儿子都是有可能的!
王娡是槐里的贫民出身,母亲臧儿,是项羽所封燕王臧荼之孙女,高祖将臧荼杀死,将项羽一党尽灭之后,臧荼家族也随之落魄了。但王娡的母亲是一个不甘寂寞的女人,总记挂着昔日的权富,她培养王娡,并将王娡送到了太子宫中。那时侯母亲给过她一种药方,说是祖传的秘访,可以让女人不孕,日后在宫中,必要的时侯可以......王娡倒是没有将这药用在景帝的女人身上,因为王娡有自信不管景帝有多少个儿子,她都能将自己的孩儿送上王位。不过现在,显然已经到了那个‘必要’的时侯了。
刘彻听到王娡的追问,呼吸猛然一窒,他眉头紧锁,回答道。
“朕已经用过了,母后可以放心了。”刘彻并非不明大局之人,如此对阿娇他的心也很痛,每次他看到阿娇无知无觉的笑颜,全心信赖他的目光,他就觉得很难过......阿娇的孩子一定也和她一样可爱吧,不过可惜,他不能要啊。思至此,刘彻便又有些埋怨自己的母亲,虽说是为了他好,但是母后确实太阴损。
“彻儿,你得记住,陈娇她是太皇太后那边的人,跟咱们啊,不是一条心。你面上宠她就好,可千万不要真动了心啊。”王娡不遗余力的打击着陈娇在刘彻心中的地位。
刘彻闻言也不赞同也不反对,只是挑起了眉梢,颇有些讽刺的笑了笑。
“母后,你总说阿娇跟‘咱们’不是一条心,可你跟朕是一条心吗?”刘彻还在惦记上次母后和姐姐联手给他的新政添堵的事儿呢,那时侯唯一支持他的人可就是母后口中,那个跟他不是一条心的阿娇啊。
“皇帝!”王娡不可思议的惊呼了一声。
“你说得这是什么话,我是你母后!我不跟你一条心,我还能跟谁一条心!”王娡气得直拍桌子。
“请母后息怒,是孩儿无状了。”刘彻见王娡动怒,也不好再惹恼她,连忙低头认错。
王娡见状重重的叹了口气,她这个儿子什么都好,就是太固执专断......也许她以前的确是有许多事情做得不好,让刘彻心寒了,但是她终归也是为了刘彻好的!可刘彻却总记着那些过往,到了现在还经常拿南宫的事情堵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