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熹对戏曲没有研究,顶多就是陪着长辈们一起听听戏看看热闹,别说京城哪个戏班有些什么错综复杂的关系,就是戏班的名字,宁熹也只记得几个有名的戏班子。宋缜此时说澄音公主弄个戏班子不是为了赚钱,宁熹不由一笑,道:“不为了赚钱,莫非她还利用戏班子培养势力不成?”
宁熹只是随口一说,前世看小说,就有开个戏班子什么的培养势力的,不过宁熹来了这里之后,才明白那都是这么一写博人一看的。培养势力哪有那么容易,更别说专业的人才,单单寻那么些先生,找那些秘籍什么的就不那么容易,宁熹的爹宁琤,这么多年花了那么大力气,培养出来的人手也就那么几个,那还是有凉国公府的底蕴做支撑呢!
宋缜听宁熹这么一说,还真点点头,道:“可不是嘛!头几年不是有灾荒吗?涌进京城的难民不多,但被拦在京城外面的可不少,澄音公主从中选了好些小孩子少年,明面上说是叫他们唱戏,给一条生路,背地里却请了教书先生和拳脚师傅,叫他们识字习武。如今那个戏班子人不多,那是因为那些人陆陆续续都分散出去了,不过到底时间尚短,澄音公主手头的银子和资源也不多,这想法虽说不错,但也成不了气候。”
这下宁熹就越发不明白了,若说要帮助太子,也轮不到澄音公主来做这些,至于澄音公主想拿这个傍身,皇帝和太子还会少了澄音公主的侍卫和护卫不成?总不是澄音公主果真慈悲心肠,救人不说,还想让人有一技之长,日后讨生活?
宋缜能查到这么多东西,但澄音公主的心思他自然是猜不破的,既然宁熹没有被澄音公主说动,只提醒了宁熹一句,“澄音公主一个深宫妇人,这事做得并不隐秘,我只是出于谨慎才稍微调查了一回,但太子殿下恐怕早就查的一清二楚。他们皇家的事轮不到咱们操心,只日后避着她些便罢了。”
宁熹点点头,不管澄音公主怎么想,她都离澄音公主远些才是,至于说给澄音公主回话,不说太子妃先前的提点加上宋缜的话,便是宁熹自己,也没打算自作聪明给宁一洵招惹祸患,宋缜这么一说,宁熹点点头,道:“放心,哥哥是有本事的人,自然是要考进士做官,我才不会自作聪明,毁哥哥的前程。”
宋缜看女儿吃饱了,将女儿抱过去,捏着女儿的小手逗她,一面漫不经心道:“说起来,我离开京城之前也见过澄音公主,那时她跟现在可是十分不同呢!就像太子妃说的,一板一眼,比宫里的老嬷嬷还要讲规矩,哪里向如今这样……”宋缜犹豫了片刻,“离经叛道。”
第一卷 第一百零二章 退亲
自古就有后宫不得干政之说,出嫁了的公主虽然不属于后宫的范畴,可驸马还不能任要职呢,可见当皇帝的对自己的女儿姊妹也并不放心,澄音公主背地里拉拢大臣之妻,在旁人看来确实称得上离经叛道,而太子妃和宋缜都提到澄音公主是在某个时候突然变了性子,才开始做这许多事,不免让宁熹脑洞大开的想,这位公主殿下不会是穿越或者重生的吧!这样一想,宁熹默默地告诉自己,以后离澄音公主远些,她可不觉得老乡见老乡都会两眼泪汪汪,说不定人家还想弄死她以绝后患。
梁予瑛确实不小了,虽然像周晴一样拖到十七八岁才嫁人的姑娘也有,但谁都不愿意女儿拖到那个时候被人闲话就是了。那一日宫宴之后,宁熹几回参加旁人家宴席也遇见了梁予瑛,她的亲事一直没定下来,人却不像那回东宫宴会时一样,又气又恼还跟太子妃闹别扭,宁熹瞧着,倒像是心里有底了。
梁予瑛的底在什么地方宁熹不知道,倒是那回被周晴和韩家六夫人闲话到的怡县主很快就定了亲。韩家算是新贵,韩家是土生土长的京城人,虽谈不上名门大户,在京城多少年也有些底蕴,几年前韩家大老爷,也就是韩六夫人丈夫的长兄在故州剿匪,得了新皇的青眼,一路高升到如今,已经坐到兵部尚书的位置。韩家官做得顺畅,虽然韩大老爷几个兄弟都不怎么成器,但小的一辈倒是都十分出彩,尤其是那两人提到的二公子,更是聪明上进,才十六岁的年纪,已经在羽林军中出了头。
韩家蒸蒸日上,这位二公子韩平襄更是出众,韩家自然不会轻易许下他的亲事,可出了这么一回事,不管真假,韩平襄和刘怡算是在那么多贵妇面前过了一回嘴。韩平襄身为男子倒也罢了,刘怡就可怜多了。南郡王府不得盛宠,也不是说南郡王府就清静了,刘怡兄弟姐妹不少,尤其是庶出的姐妹。若是亲王府,庶出的得宠了也能得个县主的封号,但到了郡王府,也只有嫡出女儿才有那资格,整个南郡王府也只有刘怡一个县主。
郡王府的姑娘们早就嫉恨刘怡一个人比她们都强,难得刘怡扯上这种是非,没多少时候,流言就传得满大街都是,气得刘怡险些想不开跳了护城河。刘怡的嫡亲兄长便是周晴定了亲的南郡王世子,南郡王世子先前差事办得好,得了隆盛帝看重,这回刘怡遭了无妄之灾到了这步田地,罪魁还是自己未过门的妻子,南郡王世子怨上周晴的同时,对这唯一的嫡亲妹子也十分愧疚,便求了隆盛帝,将刘怡指婚给韩平襄。
韩家也将韩六夫人恨了个彻底,原本韩六爷就是沾兄长的光,做了个没什么出息的纨绔,韩六爷是韩家子孙,韩大老爷给他娶妻、给他吃喝也就是了,结果这个兄弟吃的吃了、拿的拿了,他老婆还来祸害家里最有前途的孩子,便是韩大老爷秉持着兄长的宽容也有些忍不下去了。然而兄弟教训归教训,这件事虽说对女方影响更大,但外头的舆论哪一桩不是指着韩平襄说他没担当?要说南郡王府毕竟是总是,南郡王世子又出了头,求娶怡县主韩家也没那么不乐意,但有了这一段故事,韩家就觉得憋屈,太子妃和一众贵女贵妇韩家得罪不起,这一笔便都记到了韩六夫人头上。
宁熹听说韩平襄跟刘怡定亲的时候没什么意外,刘怡毕竟是宗室女,太子妃又在里面掺和了一脚,不管出于哪方面的考虑,都不可能看着刘怡寻死觅活,但吴氏带着周晴哭上门来的时候,宁熹又头痛了。
周晴定亲,宁熹是从周氏口中知道的,因为先前宁熹拒绝了给周晴牵线,周晴和吴氏怨上了宁熹,连定亲都没让人上门报喜。宁熹听说了,但人家没有好脸,宁熹也不会往上贴,只让人送了礼物过去,这下吴氏和周晴母女就更加嫌弃宁熹了。再后来,南郡王世子得了隆盛帝青眼,眼看着说不定南郡王府这一辈上能出头,周晴就更加鼻孔朝天了,见了宁熹都爱理不理的,一副等着打宁熹脸的模样。
宁熹不愿同周晴计较,但也不是说这许多故事她都忘得飞快,周晴和吴氏哭上门来,宁熹还真不想见她。当然,若是周晴一个人过来,宁熹就直接将她撵出去了,偏偏吴氏是宁熹的亲舅母,宁熹若是连亲舅母都打出去,日后在这个圈子也没什么名声可言,只得叫人照看好鹿儿,耐着性子接待吴氏母女两个。
往日吴氏和周晴上门,周晴一向野心勃勃就不说了,吴氏更是一向端着长辈的姿态,这回倒是一见宁熹,就拉着宁熹的胳膊哭道:“熹儿,你可要救救你表姐啊!你表姐就只能指望你了!”
宁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自然不会糊里糊涂的许诺什么,不好推开吴氏,只皱着眉劝道:“舅母先别哭,你且说说,表姐怎么了?”
吴氏心里着急,也顾不上看周晴的脸色,竹筒倒豆子一般说了:“原本是你晴姐姐跟小姐妹的一句话,哪里知道会闹得满城风雨,这哪能怪你姐姐,平日让人议论的人多了,谁闹得路人皆知,还闹着要跳护城河,可见那……”
“舅母,慎言!”宁熹见周氏眼看着要诋毁刘怡,连忙打断了她的话,刘怡闹着要跳河,还不就是那一句流言传得说刘怡不检点,与男子私相授受。刘怡好坏宁熹不知道,但宁熹明白,刘怡是宗室女,是当今圣上的侄女,隆盛帝对南郡王府什么心态不说,他绝不会让人质疑宗室的教养。而周晴的事,宁熹也大约猜出来了,多半就是周晴那一句闲话惹出那么多事情,何况害的还是南郡王世子的嫡亲妹妹,惹恼了南郡王府,大概,是要退亲吧!
倒不是宁熹冷心冷肺,不愿意帮助这个表姐,而是这事怎么帮?跑去给周晴助阵,叫南郡王府不要悔婚?还是跑出去作证,说周晴没说过那些话?不是宁熹怕跟南郡王府结仇,而是这么一闹,宁熹包括宋家算是跟周晴这个大杀器绑在一起了,下回周晴再说什么闲话,宁熹就别想再跟人结交了。
然而,周晴到底是宁熹的表姐,宁熹叹了口气,道:“表姐,我不能帮你做什么,倒是可以给你指条明路。”
周晴斜眼看宁熹,吴氏还没细说事情,她倒想听听宁熹能说出什么来!
第一卷 第一百零三章 厚脸皮
宁熹也服算服了周晴,吴氏为这事哭成这样,周晴倒好,还有心情看她的笑话。宁熹懒得理她,道:“这件事闹得不好看,但到底皇上给怡县主和韩家公子指了婚,日后做了亲家这事也就淡了。南郡王府为这事恼火,也是因为这件事影响了怡县主的名声,人家作父母兄长的,自然要为怡县主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