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若的红楼生活 番外完结 (leidewen)
- 类型:青春同人
- 作者:leidewen
- 入库:04.09
长史可是六品,所以不声不响的,贾政升了一级。从正七品,直接到六品。虽然长史也不算是什么,工资没涨,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贾政很爱干这个,每天的热情很高。
艾若虽然也嫌弃六品小官,七品在二十一世纪算是正处的话,六品是不是算是副局之类的,其实按贾政的岁数来说,也算不错了,你想,贾政在红楼里直在工部做员外郎,二十年没升过官,也真亏了他。
而且书里看得出,贾政上班不很积极,表示那活,贾政也不爱干。现在贾政热情高涨的上班,艾若还是支持的,人得有追求,贾政有追求了,就不会把心思用在家里了,不会跟红楼里一样五十岁的人了,还是母控一枚,事事都要说,‘问问老太太的意思吧!,不过现在贾政改‘圣人控,,凡事问问圣人的意思。当然了,圣人控比母控强,那是尊重领导。
贾政哪里知道艾若鼓励自己,认真教学其实就是怕他闲啊!他本身就好为人师,而且这三年,其实他也真的没闲着,去江南的书院看过不是一两家,跟那些山长们也都交流过,本身自己就已经经过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现在正是积累经验的时候,自然投入了十二分的热情来做这个。
藏书楼的事,他也不急,回头跟路不群细细的商议了一下,把各种可能都想到之后,才认真的写了一个折子,和路不群推敲了半天,觉得没错漏了,方找人递了进去。
要知道,贾政才六品,现在是没有直接上折的权利的。若谁都有权上折,皇帝不得忙死。所以转了一道手,很多人也就知道了贾政问圣人,他能不能办公共藏书楼的事了。
圣人又郁闷了,贾政工作热情很高,他很满意,主要是,基本上他也真的看出来了,这位就是想教书,就是奔着鸿学大儒去的。只是大儒那么好当,就满街的大儒了,大儒除了是好先生之外,还要有社会责任感,还要有著作。当然这三样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名声。
你看孔子,首先就是他有七十二个贤人弟子;他的学生还把他的语录汇编成了现在所有读书人的教科书;而他本人编写了《春秋》,中国十分重要的历史文献!因为孔老夫子带着学生周游列国,成就了名声,于是他是致圣先师,甭管谁当皇上,都得给他们老孔家一个爵位。
再说朱熹,那伪君子,首先他是某书院的山长,他培养了多少学生,没人统计,但他是山长这一点就够了。属于国家认证的;其次,他编写的四书集注,成了后来科举的标准范本,想当官,就得把他编的书好好弄通了。至于说,他其它的什么寡妇守节,什么女子无才这些渣言论也算是他老人家的政绩之一,所以他也名满天下,所以他也成了大儒。
以贾政来说,年轻了点,想教出好学生一点也不难,反正他有的是时间;写著作也是,他还年青得很,他可以在以后的日子里慢慢的磨一本书出来;现在他缺什么?名声,现在大家知道他贾政的,除了是探花郎之外,也就是前荣国公之次子。这在他成名的道路上是很不利的。所以办一个公共的藏书楼,让天下的仕子都念他的好,于是他间接的名满天下了。
也对,你看公共藏书楼,里面的书供士子们免费阅读,一下子就能拔高他在士林中的名声,慢慢的他的身边就会围上一群士子。脑子是不错,怎么自己没想到?让他占了先。谁家的书比皇家还多?白给了贾政机会!圣人扼惋,太可惜了。此时就算能办,他也不能办了,能让人说,他与臣下抢功吗?
不谈抢功,单就说这事,其实圣人真心的觉得,这是很危险的。天下仕子归心,自己这皇上怎么办?就算贾政没那心,万一被有心人利用了,又怎么办?可是问题是,他公开上折子了,自己若不同意,士林怎么想?说自己不支持文化事业?圣人觉得自己好像被绑架了一般。
还是老规矩,叫来了四个儿子,顺便也叫来了穆哥儿,谁让他在贾家住了两年,他认识贾政最深呢。圣人叫人来之前,他还是想过的,基本上,他是不信贾政是心机深沉的人,他还是希望相信,贾政心是好的,不过可能会被人利用,所以叫儿子们来,基本上是希望能想办法,把这事圆过去,还要不扯上贾政。叫穆哥儿来,基本上也是为了贾政做人格证人罢了。
☆、206 穆哥儿
五人看了贾政的折子,最后折子回到了老爷子的手中,老爷看向了他们,“怎么看?”
“让他办,挂皇家的牌子就是了。”老大冷笑了一声,皇家没傻子,老大虽说是粗人,可是脑子不差的,他自然知道老爹在想什么,真的把清流们合在一块,到时怎么办?只怕皇室都动不了他,这是不可容忍的,自然要把这事严格的掌握在皇室的手中。
老二阴阴的一笑,“大哥,您生怕人家不知道,父皇害怕臣下抢功吗?”
对老二来说,大哥支持的,他就必须反对,怎么着也不能让老大得了皇父的青眼。
“你……”老大果然怒了。
“老三,你说!”圣人已经懒得搭理老大、老二的狗咬狗行为了,直接看向了老三刘睿。虽然刚刚,他的天平的确偏向了老大,果然是长子,看问题就是尖锐,老二……偏狭了些。不过他是老爷子,他不能让人看出他的喜恶,自然面上一点都不露的。
“其实可以想得简单一点,由着他办,加以监控就是了。贾政是个很简单的人,他只是喜欢办学,喜欢当先生。太复杂的事,他不会参与。弄不好,他办了藏书楼,自己只怕都不会去。不然,他也不会连办个藏书楼都要问问您了。就怕边上有些人不省心,不过也不怕,这反倒是机会,派人去藏书楼里作事,正好便于知晓士林动向。”刘睿果然不是省油的灯,马上深思的说道。
圣人点头,老三果然事事周全,也明白贾政是傻的,由着他办,自己暗自派人监控,其实也是为了贾政好,省得他被人利用,而对皇室来说变被动为主动,有什么事,反而比自己打听来得快得多。果然很好!
“父皇,就算无不利之言论但怎可由他收买天下士子之心?”老二当然不能由着老三专美于前,现在也不跟老大斗了,拱手对圣人说道。
圣人也点头,这也是问题,就是啊,除了怕不利的言论,更重要的是这是收买人心,到时真的弄了个当代大儒出来,自己被动啊。当然顺便更不耻老二了,好像就没有自己的主张一般。
“儿臣以为,既然三弟觉得贾政是位迂腐书生,能想出这主意的,只怕是有人别有用心。”老大恨恨的看了老二一眼,他说的跟自己说的有什么不同这红果果的抢风头。
圣人也不愿相信贾政心机深沉,他还是挺看好贾政的,所以刚刚老三的话他是爱听的,有错都是别人的,不可能是贾政的错。现在老大也顺着话说了,老爷子点头,马上表示了认可,谁眼花,也不代表他眼花不是。转向贾政的人格证人,穆哥儿。
“你在贾家住了两年,这主意会是贾政想的吗?”圣人对自己外孙子还是很信任的,皇家没有孩子所以他也不会把穆哥儿当成孩子来看。
“这主意,只怕是贾夫人想出来的。孙儿昨儿不是去贾家宗学了吗?倒是听珠儿提及,贾夫人似乎是想用这个,把他们家改换门庭,他们这枝,便能脱开荣国府是书香门地了。”穆哥儿抿着嘴笑道。
穆哥再聪慧也是小孩子,他是回了几天了,在宫里该拜见的都见了,于是没事做了,在贾家舒服日子惯了,一下子就觉得宫里憋屈了。
可是他能说他憋屈了吗?这不是给淑妃添堵吗?他想出宫得有理由不是,之前他若想出宫也就是刘睿来接,让他去瑞亲王府散散心罢了。不过,那也是从这个园子,到另一个园子。跟的人都没什么不同,吃的饭也没什么不同,哪里松散得起来。
不然,上回偶然知道刘睿要去江南公干,他怎么会闹着要去,为此还阄腾到了圣人面前。圣上怜他从小丧母,想出门散心,于是心一软,才让刘睿顺便带上他的。哪曾想,差点就回不来了。现在淑妃把穆哥儿看管得越发的紧了,一般二般还真出不来。
穆哥是一般孩子吗?他自然能利用有利资源的,于是跟淑妃说了一声,出宫找贾珠玩,当然,美其名曰是问问能不能在贾家族学里附学,顺便看望一下贾政夫妇,怎么说也是救命恩人不是。
淑妃对惟一的外孙子还是很重视的,也知道外孙能活着回来,贾家居功至伟,还想着要不要招见一下艾若,表示一下荣宠之意。不过被刘睿拦了,说让穆哥有个平民之友很难得,就让他们这么交着吧。
淑妃一听,也觉得外孙子可怜了,于是也就由了他。让去贾家附学也是问了圣人意的。宫里也有尚书房,但读书的不是皇子,就是皇孙。况且,现在皇子都大了,而皇孙还没长齐,若为穆哥单独弄个班子出来,好像也不太好,去贾家附学,倒也两全其美。
穆哥不显眼,而他也能和贾珠一块读书,有朋友可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