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华记 完结+番外 (千年书一桐)
- 类型:古代言情
- 作者:千年书一桐
- 入库:04.10
本来正跟谢耕田说话的谢耕山察觉到这边的动静扭过头来,瞪了郑氏一眼。
“娘说得对,也不是一年两年,是该自己寻摸一栋房子,除了饭馆的分红,一年还有这些田产的租子呢,足够我们过日子了,想当年爹和娘靠着那五亩地不也养大了我们这一大家人?”
“二婶放心,我这边的饭馆虽说比不上府城,如今慢慢也有了口碑,一年一家百八十两银子的分红是没有问题的,足够三位弟弟念书的花销。”谢沛说道。
郑氏听了这话低头撇了撇嘴,心下很不以为然,这点银子够做什么?
她现在愁的不是儿子们念书的银子,而是愁儿子们将来成亲的银子。
不过说到这,她觉得更愁的应该是大房,因为她的儿子还小,最大的谢泽才刚十四岁,且得几年呢。
可大房不一样,谢沁眼看着没两月就到日子了,明年又该轮到新月了,弯月也不小了,最多也就是三四年的光景,可大房手里也不过是刚分到手四百两银子,不说别的,就连谢沁的亲事都未必能体面地办下来,更别说明年想给新月凑一副体面的嫁妆。
想到这,郑氏觉得心宽了好多,笑着看向了吴氏,“对了,大嫂,我听说小二还打算在府城念一年书,你们去不去府城买房陪他?”
谢沁今年府试没过,原本依他自己的意思是想不念了,想跟着高升谢绅他们学做生意,可谢耕田和谢沛都想让他再念两年试试,毕竟家里现在也不缺他这点花销,再则,谢沁也还小,才十八。
“我?我们没想过,我,我。。。”吴氏没期然郑氏会问她这些,她也有些傻眼了。
老太太才刚说了让老二家的三个儿子搬出去,她的儿子该怎么办?
的确,说起来她比郑氏还不愿意分家呢,先不说她手里的银两能不能体面地置办一副聘礼和一套嫁妆,就这些事情她都操办不来,因为这些年她习惯听了婆母的话,哪里自己当过家?
“他就不用买什么房了,过两个月就该回来成亲了,成亲之后再说吧。”谢耕田见妻子吭哧吭哧半天也没有说出所以然来,叹了口气。
“娘,你和爹打算什么时候搬去府城?”谢耕山见张氏的脸黑了下来,瞪了郑氏一眼,忙换了一个话题。
“再说吧,我们还没定下来。”张氏恹恹地回道。
她如今都过六十了,这个年岁在乡下算是高寿了,如果不到万不得已,她是不想离开这个地方。
再说了,她就一乡下老妇人,去城里之后连个串门的地方都没有,也没有个说得来的街坊邻居,这日子要说有多难打发就有多难打发。
尤其是老头子,一辈子没有离开过这个地方,一辈子没有离开过土地,陡然一下让他进了城,只怕更不知道该怎么守着天亮到天黑呢。
其实,说起来谢涵也不想去幽州,她是懒得折腾,虽说边境线上不太安宁,但她知道短时间内应该打不到这村子来,毕竟这里离幽州府城有一百余里,离边境线也有二百来里,鞑靼人一天打不过一个来回是不可能冒这么大风险跑到这里来抢东西的,除非他们拿下了幽州城。
另外,她还有一个原因不想去幽州,如今她除孝了,她去幽州后理应前往赵王府去答谢赵王和徐侧妃这两年对她的关照,可她委实不想去见那位徐侧妃,不对,应该是徐王妃了。
此外,还有一个缘故,她怕去了府城不知该如何面对朱如松,修建城墙的事情已经上报到朝廷了,恐怕那个朱如松已经知道了她的真实身份,这样的话她也就没法再乔装下去了,可以一个女子的身份她自然是无法和他来往的。
谢涵不走,张氏自然也不想离开,因此,三天后,独郑氏和谢耕山两人跟着杜廉和小月一起去府城了。
天气一天天热了起来,谢涵见新月几个做不了绣活,便干脆一门心思教她们念书、练字、下棋和中馈。
上一世的谢涵虽然没有学过中馈,可她到底跟在顾铄后面学过怎么看账本,因此,在京城的那一个多月谢涵在尹嬷嬷的调教下很快就学会了怎么当家操持家务。
这天,谢涵刚打发新月几个走,正带着谢澜要午休时,司画和司宝闯了进来,说村子外面来了一堆官兵,黑压压的看不到头。
谢涵听了这话吓了一跳,“是咱们的人还是鞑靼人?”
“不知道,里正已经命人把大门关了,我和司宝正在山上采药,幸好司宝眼尖,先看到了他们,我们是蹚水从后门进来的,差一点大门就关了。”司画的声音里带着一点哭腔。
她也才九岁,没经过什么大事,看到这阵仗早就吓得腿软了,哪里顾得上问是什么人?
谢涵听了这话忙下炕,谁知后面伸过来一只小手抓住了她,“姐,我也要去。”
“元元乖,听话,姐姐去看看就回来,姐姐让司画带你去找双平玩,好不好?”
谢澜摇了摇头,“不好,外面有坏人,我要陪着姐姐。”
“好吧,那就一起去看看。”谢涵听说关了大门,便想带着谢澜一起看看也好,她也不想把他养成懦弱胆小的性格。
当然,最主要的是谢涵觉得是鞑靼人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前两天她刚收到了谢沁写来的家书,里面只提到他对这次分家的感想和郑氏买房带着谢泽几个搬出去的事实,半点也没提到过战事,因此,谢涵觉得不可能才两天的时间鞑靼人就越过幽州府城打到这边来了。
所以她觉得应该是路过的军队面大,不过她想知道这军队到底是哪里调来的,又是去往哪里,是不是真的要跟鞑靼开战了?
第三百四十五章、大舅
心里存了这么多的疑问,谢涵自然想去外面看个究竟。
于是,略一犹豫,谢涵便牵着谢澜的手一起出了门,刚拐到村道上,只见整个村子里鸡飞狗跳的,人也是急匆匆地四处乱窜,胆子大一点便想去上城墙去看个究竟,胆小的便把房门早早关了个严严实实。
谢涵领着谢澜走到瓮城的台阶上时,只见七八个族老正躲在垛口后面偷偷地往外看,见到他们姐弟几个,有人喝道:“胡闹,还不赶紧家去躲起来,这不是你们小孩子可以看的热闹。”
“还是让她上来吧,这城墙上的木箭头还是她的主意修的呢,说不定她又能想到什么好法子呢。”一个五十多岁的族老看到谢涵倒是眼前一亮。
“各位族老,到底是哪里的军队?”谢涵一边领着谢澜上台阶一边问。
“谁知道,黑压压地过去不少人,我还是十几年前看过这种情形。”另一位族老满脸忧色地说道。
“糟了,有十来匹快马向这边来了。”有人喊了一句。
谢涵听了这话忙把谢澜交给了司书,自己提起裙子快跑几步上了城墙,站在垛口往外一看,的确十来匹快马疾驰而来,掀起了一阵尘土。
眯着眼睛看着那越来越近的旗帜,谢涵心底掀起了惊涛骇浪。
那旗帜上分明是一个大大的“定”字,这是顾家的军队。
顾家的军队?
才刚进入七月,顾家的军队就开拔到幽州来了,难道边境的战事真的吃紧了?
还有,这次带队的会是谁,那十来匹奔向村口的快马显然是来见她的,难道是顾霖提前出来巡视了?
不对,就算是巡视,也没必要带着这么多军队过来吧?
“几位族老,这是我外祖家的军队,麻烦你们去把大门开一下。”谢涵没等来人靠近大门便道。
“你确定?”族长问道。
谢涵点点头,刚要开口,旁边一位族老问道:“你前段时间不是去了京城,有没有什么新闻?”
“没有,要有什么新闻我肯定会告诉大家一声的。”谢涵说完又开始往下跑。
几位族老见此也快步跟了过来,大门刚一打开,谢涵便看见那十来位侍卫分站成了两排,约摸了过了半盏茶的工夫,谢涵才看见顾霖、顾琰、顾珉父子三个策马过来。
“谢涵给外祖父和大舅三舅请安。”谢涵上前福了福身子。
“涵姐儿?你怎么知道是我们来了?”顾霖看见谢涵脸上倒有一点笑容。
“我从城墙上看到你们的旗帜上是一个‘定’字,便猜到是外祖父的军队,只是没想到外祖父和大舅三舅都来了。”
“你就是涵姐儿?”顾琰骑在马上居高临下地打量着谢涵。
他也有三年没见过谢涵了,说起来他对谢涵真没什么印象,谢涵在顾家寄居的那段时日一般除了自己住的院子和学堂也不去别的地方,就连老夫人的祥瑞堂也很少踏足,而顾琰整日忙于公务,除了给父母请安一般也不去别处,因此就算同住在顾府半年,他们也很少碰上过。
可是话说回来,即便碰上,他的目光也不会在谢涵的脸上停留,这点和曾经的顾霖倒十分相似。
顾琰第一次真正把谢涵这个名字记住了是因为顾琦从扬州回来说他没能拿回顾家想要的东西也没能把谢涵带回来,惹得老爷子摔了一个茶杯,彼时的顾琰仔细回想了半天也没大想起来谢涵长什么样子,但是他记住了这个名字。
相似小说推荐
-
栖凤乱江山 (琼南北枝) 火星VIP2018-01-31完结 东周申侯世家小女,为追寻天命注定的情缘,阴错阳差置身历史洪流,惑乱天下。...
-
重生之女配靠边站 (流晓月) 阿里文学网VIP2018-02-03完结太子为兄,皇帝为舅,公主为母,本身还是郡主之尊,这般得天独厚的家境,还能把自己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