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华记 完结+番外 (千年书一桐)
- 类型:古代言情
- 作者:千年书一桐
- 入库:04.10
“外面传言,说小妹不亏是探花郎的女儿,和她爹一样的聪明,小小年纪就知道从书上找法子来对付那些盗匪山贼,还说小妹仗义疏财,家资肯定丰厚,说这建村墙的银子几乎是小妹一人掏的,我担心会不会因此有人打上小妹的主意,小妹这些日子最好不要出门,即使万不得已要出门,身边也一定要多带上几个人。”说完,杜廉一脸担忧地看着谢涵。
谢涵倒是没有留意杜廉的眼神,她在思索应对的法子。
自从上次和尹嬷嬷谈过之后,她就猜到了会有这么一天,凡是从村口路过的,肯定会对这个村墙和大门感兴趣,少不得就要打听一下,尤其是这段时间附近村子频频出事,而她这个村子是远近闻名的富裕,却偏偏一直没有盗匪光顾,外面的人哪有不好奇的?
再加上村子里来投亲靠友的人不少,少不得也要打听打听,因此,谢涵知道自己的名声传出去是早晚的事情,尽管回来的第二天她曾经央高升去找族长谈过,最好是约束一下族人不要把她说出来,不管是出银子还是出主意,她都不想让外人知道。
可村民们早就清楚了事实真相,谁家没有三五个亲友,哪里能保得住秘密?
“姐夫,这样吧,我知道去你家药铺的人不少,有机会还请那两个郎中和药童跟别人解释几句,就说我们两家是姻亲,说我这个主意也是无意间从书上得来的,说修村墙的银子是用我父亲下葬那天赵王和县城府城的官员们送的奠仪。”
谢涵记得父亲下葬那天送来的礼金都是白花花的银锭,那么多村民在现场看着数着,只怕早就传了出去,索性就用上了这个借口。
“也好,只能先这样试试了,若是过些日子消停不下去,我们只好再想别的办法了,看看到时能不能制造出点别的新闻来盖过你的风头。”杜廉点点头。
“别的风头?别的能有什么风头?”谢沁问道。
杜廉摇了摇头,“我也说不好,说不定等明年开春了别的村子也建起了村墙,大家的注意力也就被转移了,又或者是咱们和鞑靼开战,也或者是朝廷派人来剿匪,等等,这些事情一出,百姓们的生计都顾不过来,哪里还有空去关注什么传言?因此,我们就静观其变吧。”
谢沁听了这话拍了拍杜廉的肩膀,“那就有劳妹夫了。”
“这是什么话?小妹难道不是我的小妹?”杜廉回了谢沁一个瞪眼,转身离开了。
送走杜廉和小月,谢涵这才把司画带回自己房间细细盘问。
得知杜廉这段时间一直在家里苦读,每天和小月也有说有笑的,偶尔还会手把手地教小月写字,会给小月描绣花样子,谢涵的一颗心才落到了肚子里。
次日,谢涵正和高升商量送往各处的年礼时,阿金过来了,说是家里来人了。
原来是纪氏带着两个儿子上门了。
这可不是没有的事情,好好的她一个做长辈的竟然带着两个儿子上门来看望谢涵,这意图也太明显了吧?
可客人上门了,谢涵也不好把人撵出去,只得命司棋去老房那边喊谢沁、谢泽来陪客人。
谢沁谢泽还没进门,梁茵带着两个儿子也进门了,这下谢涵倒是不用刻意去找陪客的,只是她不明白的是,难道梁茵也在打着她的主意?
谢涵正琢磨梁茵的目的时,梁茵提出了要去拜访一下谢涵的长辈。
“应该的应该的,正好我也备了几样小礼物,一块去看看吧。”纪氏附和道。
可巧今儿张氏一早起来便被吴氏请过去了,也是商量送往各处的年礼,同时还有送往谢沁定亲的女方家的年礼,吴氏拿捏不准分寸,便请张氏过目一下。
谢涵见此只好把纪氏和梁茵以及几位表哥一起领到了老房那边,得知这是谢涵母亲那边在幽州的亲戚,张氏倒是也笑脸相迎。
不过令谢涵讶异的是,梁茵得知吴氏是新月的母亲,竟然拉着吴氏聊了起来,而纪氏则一边和张氏说着话一边留意着梁茵和吴氏的谈话内容。
第二百八十八章、御前
见纪氏把两个儿子带了来,又话里话外不停地夸她的两个儿子,张氏有点琢磨过味来了,心下便有点不喜,主要是谢涵年龄太小,她可不想这么早就把谢涵的亲事定下来。
而谢涵见梁茵一边和吴氏谈话一边留意屋子里的布局摆设和吴氏的穿着打扮,不禁也开始琢磨起梁茵的目的来。
谁知没等谢涵琢磨明白,阿金又来喊她了,说是王府来人了。
王府来人?
尹嬷嬷已经来过了,这次王府来人只能是那位金嬷嬷了。
可中秋的时候徐侧妃不是已经忘了她吗?怎么这会又突然想起了她?
难道是那个传闻也到了幽州?还是说朱泓弄出了什么动静令这位徐侧妃查到了谢涵的头上?
想到王府的这两位王子,再想到老房那边坐着的那四个少年,还有一个一直不肯放手的顾铄,谢涵只觉得无比的头疼和郁闷。
看来,还是财帛动人心啊。
连她这样克父克母的扫帚星居然也成了香饽饽,而且连孝期都没过呢!
不过怨念归怨念,谢涵还是起身带着司棋回来了,金嬷嬷正抱着一个手炉站在堂屋里看着小厮们往里搬东西呢,一旁陪同的是方姨娘和高妈妈,她们两个本来正在屋里清点梁茵和纪氏送来的年礼,谁知刚清点到一半金嬷嬷又进门了。
金嬷嬷看到地上的那一堆东西自然要问一下,得知是谢涵的表姨娘和堂舅娘送来的,金嬷嬷倒也很快想起纪氏来,她当然记得顾錾和陆嘉被朱泓关起来的事情,也听说过是谢涵给出的主意才令朱泓放了这两人,也正因为如此才惊动了徐侧妃,命她过来打探一下虚实。
于是,才有了她这一趟端午之行。
可问题是彼时她并没有发现谢涵有多聪明,不过是比一般的孩子略懂事些,这个可能跟她丧母丧父有点关联,故而,徐侧妃很快放下了这件事。
谁知她到底还是看走眼了,这丫头竟然又整出了这么大的动静,连皇上都惊动了。
金嬷嬷正看着谢涵思量时,只见谢涵笑吟吟地上前向她福了福身子。
“金嬷嬷,这么冷的天还劳烦你大老远的过来,谢涵真是过意不去,还请金嬷嬷回去之后向王爷禀明,谢涵如今只是一介草民,当不起王爷如此的厚爱。”
金嬷嬷听了这话立刻上前扶起了谢涵,“哟,谁敢说我们谢姑娘是一介草民,不要说我们王爷,就是皇上也不干呢。”
“皇上?”谢涵瞪大了眼睛看向金嬷嬷,这个回答委实在她预料之外。
“你不知道吧,皇上前些日子还在朝堂上夸你了。”金嬷嬷继续笑眯眯地瞅着谢涵。
原来,谢各庄建村墙抵制盗匪山匪的事情惊动了县衙和府衙,这些地方官员自然清楚皇上对谢涵的眷顾,因此没事他们还想找点事情来溜须拍马呢,更何况有事,于是,他们向朝廷上书了表彰了谢涵。
皇上接到县衙府衙的奏章时,已经先一步接到了朱泓的来信,朱泓在信里先是提及了最近幽州城外的几起鞑靼人和山匪进村抢掠事件,接着才提到有一个村子自己建了村墙和瓮城防御山匪盗匪,效果很明显。
虽然多余的话朱泓没有说,但皇上已经明白了朱泓想要表达的意思,正打算打发人来幽州这边看看这个村子时,谁知偏偏不巧又接到了西北那边地龙翻动的八百里加急,于是,他便把这件事搁置了下来。
这一搁置,皇上就忘了这件事,直到十天后,幽州府衙和石城县衙的奏章摆到了他的御前,皇上这才想起来朱泓的来信,也才知道这个村子竟然就是谢纾的老家,而出这个主意的竟然就是谢涵,当然,皇上也知道了出银子的仍是谢涵。
于是,皇上在朝堂上讨论起这件事,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表扬了谢涵,说谢涵六岁时知道侍疾,知道守着病重的父亲送父亲最后一程,七岁时知道给他送一件虎皮来御寒,感激他对她的眷顾之情,八岁时知道拿出银子来修建村墙抵制盗匪保护全村的村民,这是什么?
这是忠孝节义,是切切实实的忠孝节义!
一个几岁的稚童都能想到做到,为什么这么多饱读圣贤书的成年人却想不到做不到?
不过皇上到底还是给这些文武百官留了点面子,没有公然责骂他们,而是感慨了几句,说这样的女孩子太少了,可惜时运不乖,接连失恃失怙,唯这样才更令人心疼。
皇上金口玉言说了要心疼,赵王和徐侧妃自然要重新掂掇一下这谢涵的分量了,更别说,这丫头做的事情着实令人刮目相看。
当然,这些详情金嬷嬷并没有告诉谢涵,她只是告诉谢涵,皇上知道了是她出主意出银子修村墙所以表扬了她,王爷知道后也为自己的属地有这样聪慧善良的属民而骄傲,因此特地打发她来这一趟。
看着金嬷嬷的嘴唇一开一合,谢涵有短暂的失神,她是被这个消息惊到了。
相似小说推荐
-
栖凤乱江山 (琼南北枝) 火星VIP2018-01-31完结 东周申侯世家小女,为追寻天命注定的情缘,阴错阳差置身历史洪流,惑乱天下。...
-
重生之女配靠边站 (流晓月) 阿里文学网VIP2018-02-03完结太子为兄,皇帝为舅,公主为母,本身还是郡主之尊,这般得天独厚的家境,还能把自己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