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华记 完结+番外 (千年书一桐)
- 类型:古代言情
- 作者:千年书一桐
- 入库:04.10
孙氏因为有孕在身,自然也是不能去的。
因此,这次去山上祭祖人很齐全,除了小月和孙氏以及三岁的谢莹,剩下的都去了。
一路上张氏也没表现出什么不对劲来,谁知跪在先祖的坟前时却忽然一下哭了起来,一面哭一边说什么她对不住公婆,说这个家在她手里非但没有发起来反而要散了等莫名其妙的话。
谢春生几个听了均一头雾水的,他们一早没在家,去了祠堂杀牲祭祖,回来就便跟着上山了,还没发现家里的异常呢。
新月见谢涵凑了过来,这才在她的耳边低声说了一句,是祖母要分家。
“分家?”谢涵一惊,嗓门稍微大了些。
“嘘。”新月立刻伸出手来按住谢涵的嘴巴,可惜晚了,已经有好几个人侧目看向了她们两个。
其实,真不怪谢涵嗓门大,这事实在是太出人意外了,好好的怎么会突然提到分家,而且还是在中元节祭祖的日子,而且还是由张氏提出的。
谢涵怎么想也想不明白。
谁知她还没把话问出来,只见谢耕田走过来了,黑着脸问新月,“谁要分家,分什么家?”
“我要分家,今儿当着谢家祖宗的面,我说要分家,有什么罪责我一人担着。”张氏用帕子擤了一下鼻涕,说道。
“大郎,是不是你媳妇撺掇的?”谢耕田转向了谢沛。
“啊?不是吧?昨儿下午我回来没听说过什么啊。”谢沛一脸的茫然。
他现在一般都在县城住,只有月初或者年节日才会回来住两三天。
可这事谢沛也不是很肯定,因为他知道她媳妇不喜欢待在乡下,也兴没准是她鼓动的,而他母亲吴氏又是一个没有什么心机和远见的人。
于是,谢沛有点不确定地问吴氏,“娘,莹姐儿她娘是不是跟你说过什么?”
“没有啊,这事可真赖不上我们。”吴氏忙摇头,并飞快地看了郑氏一眼。
“是不是你又闹什么了?”谢耕山向郑氏喝道。
郑氏张了张嘴,还没开口,只见谢春生瞪了她一眼,“行了,先祭祖,有什么话回去说。”
因为这一片都是谢家的祖坟,今儿又是祭祖的日子,所以山上时不时有人经过,确实不是谈这种话题的时候。
谢涵听了,牵着谢澜的手跟大家跪在了后面,祭拜完谢家的先祖,然后再走到了自己父母的坟前,把供品一样样摆好,领着谢澜跪了下去,方氏和白氏跪在他们身后。
从山上下来,谢涵把谢澜交给了白氏,自己带着司书去了老房那边,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她不可能不关心。
进了门,新月刚扶着张氏在炕上坐下,郑氏便低头进来了,跪在了张氏的面前,“娘,我错了,你老人家别生气了,原是儿媳贪心了。”
郑氏的脸上一片灰败,她以为张氏先头说分家是气话,所以还有点忿忿不平的,及至在山上见张氏当着祖先们的面把分家的话说了出来,她才知道张氏是动了真格的,也才害了怕。
这一路她掂量了半天,现在分家于她是半点好处也没有,其一,小月马上就要出阁了,这个时候闹分家,传了出去对小月的亲事肯定有影响,对这个家的声誉也有影响;其二,她的三个儿子还小,最大的谢泽才十三岁,最小的谢潇才八岁,三个儿子都在幽州念书,现在是谢涵供着养着,分家了谢涵还能管他们?其三,饭馆现在的是谢沛和谢绅在打理,如果分家了,她这一股谁能撑起来?
因此,郑氏是万万不想分家的,不分家跟着张氏他们一起过,谢涵还时不时给他们送点好东西,真分家了,谢涵还能搭理她?
张氏一跪,随后进来的谢泽、谢鸿、谢潇都跪了下去,
谢沁见了,略一犹豫,把谢泽、谢鸿、谢潇都扶起了起来,“我们出去吧,让长辈们好好说话。”
谁知谢沁的话音刚落,小月也进来了,也跪在了张氏面前,抱着张氏呜呜哭了起来。
“祖母,我代母亲向您认个错,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要不是因为我成亲,我母亲也不会一而再地想着从家里要银子,我知道,祖母已经够疼我了,是我娘贪心了,可我娘贪心也是为了我。。。”
小月一哭,张氏也搂着小月哭了起来,“孩子,这事不怨你,跟你没关系,祖母知道,你是个好孩子,祖母不是不想着你,可家里就这个样子,你下面还有这些个弟弟妹妹,手心手背都是肉,我也不能只顾着你这一头啊。。”
谢春生见这两人只顾着哭,郑氏又低着头跪在地上,谁也不说重点,有点着急了,看向了吴氏,“到底是什么事?”
“嗐,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吴氏说道。
谁知她刚一开口,只见谢耕山上前向郑氏踹了一脚,不过没用力,“给咱娘气成要分家还不是什么大事?说,你到底做什么了?”
“我,我只是想,想。。。”郑氏说不出口了。
“孩子们都下去吧。”谢耕田道。
谢沁听了忙把谢泽三个带了出去,谢涵见此,干脆也跟着新月弯月一起出去了,从她们两个嘴里,她还能知道得更快些。
第二百六十一章、起因
原来,这次中元节不仅谢沛赶了回来,谢绅一家子也赶了回来祭祖。
可巧谢绅和谢沛都带回来了餐馆这半年的盈利,谢绅这边是大头,每股能分到二百两银子,谢沛那边是小头,一股也能分到五十两银子,也就是说,如此一来张氏能有五百两银子的进账,再加上谢耕梅还她的一百两本金,她拿到了六百两银子。
由于这些账目是当众念出来,银子也是当众交割的,这不,郑氏看着这一堆白花花的银子又开始动心了。
要知道这只是半年的盈利,也就是说年底时还能拿到这么多,换句话说,只要这餐馆开下去,谢家一年就有一千多两银子进账,不管将来谁成亲这银子都富富有余,即便一年一个,谢家也出得起这笔聘礼或者嫁妆。
更何况,除了谢沁和新月,其他的几个孩子还都小,还得好几年呢。
可小月不一样,小月错过了这次机会,再想回到娘家来要银子就难了,谢耕梅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因此,郑氏觉得自己这个当娘的得为小月再争取一点好处,别看小月的嫁妆值一千多两银子,可那大部分是杜家和谢涵的银子凑的,实际上张氏并没有拿出多少来。
凭什么呀?
凭什么谢沁和新月他们以后成亲就要花上千两甚至更多,她的女儿缺什么了?
郑氏丝毫不觉得自己的想法有什么不对,在她看来,小月为这个家付出的最多,小月嫁的丈夫又最有出息,将来这一家子恐怕都要跟着杜廉借光,因此,现在多给小月一点嫁妆能怎么了?家里又不是没有这条件!
于是,昨儿晚上郑氏便跟谢耕山商量了一下,她想让谢耕山去找张氏开口。
可谢耕山没答应,他知道家里的事情一向是母亲做主,而母亲又是一个周全人,大事上绝不糊涂,要不然这个家绝对没有今天的风光,所以他们这些做儿女的对张氏也相当信服,只要是张氏做的决定基本都听从。
郑氏没法,只好自己想辙。
原本,她也不会在今天这个日子开口,可巧今儿早上谢春生带着家里的男丁出去时,张氏把老头喊住了,让他问问村子里有没有人家卖地,她想再买一百亩地。
郑氏听了一默算,这一百亩地至少要八百两银子,也就是说张氏打算把手头的大宗银子都拿来买地。
这还行,这银子都买了地她还怎么开口要?
因为张氏早就发话了,这三个孙女成亲每个孙女都给一百亩地的陪嫁,所以这地不可能再给小月了。
于是,郑氏等不及了。
待谢春生带着家里的男丁出门后,她进了张氏的屋子,彼时张氏正拉着小月对着七八匹料子挑挑拣拣的。
郑氏立在旁边听了一会便明白张氏要给谢耕梅一家子做身绸子衣裳,好像还是为了小月成亲时穿,说什么小月成亲是大事,得穿体面些。
论理,这事张氏根本不用惊动小月或者是别人,她直接偷偷把衣料给谢耕梅送去就行,可问题是谢耕梅没有分家,加之刚嫁过去那两年因为净身入户被公婆嫌弃,为讨好公婆养成了一个习惯,每次从娘家带回去的东西都得过一下公婆的眼甚至分出去一大部分。
去年谢涵送她的那些绸子据说就被公婆拿走一半去换成棉布了,说什么单家也就勉强能吃饱饭,哪里趁穿什么绸子衣服?
还有一点,公婆都穿棉布衣服甚至是打着补丁的旧衣服,独谢耕梅自己一家穿绸子的,说出去也是不孝。
因此,往常张氏一般都不给谢耕梅好衣料,就连棉布衣服直接做好了成品送去,包括孩子们的衣服也是如此,而谢耕梅一般也只是在回娘家时才会穿体面些,在婆家也都是棉布旧衣服,补了又补的。
相似小说推荐
-
栖凤乱江山 (琼南北枝) 火星VIP2018-01-31完结 东周申侯世家小女,为追寻天命注定的情缘,阴错阳差置身历史洪流,惑乱天下。...
-
重生之女配靠边站 (流晓月) 阿里文学网VIP2018-02-03完结太子为兄,皇帝为舅,公主为母,本身还是郡主之尊,这般得天独厚的家境,还能把自己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