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凤和鸣 (百柏桦)


  看着徐峰眼底下的青黑,面色略显疲惫,这句辛苦是他应得的。
  徐峰没有居功,“都是这些小家伙们的功劳,他们力气多的是,多干活就能早点建好。”
  姜元羲反倒劝了一句,“也不要太劳累,平常一日三餐他们可有吃饱?若是肉不够,与我说,我会让人再每天送几头猪过来。”
  徐峰连忙摆摆手,“大人,你已经每天给这些小家伙们十头猪了,吃得他们肚子都大了很多,可别再给了。”
  那些猪可都是姜元羲派人去外面买回来的,徐峰也不算要多少银子了,索性只有督促那些年轻人多干活,总要对得起每天大鱼大肉才行。
  只要劝不住,姜元羲也相信徐峰是个有分寸的人,毕竟那些可都是他丹阳县的子弟呢,徐峰比她更爱惜他们,“善,徐大人不必担忧先生之事,我会让人送信回去给家祖父,家祖父会帮着送先生过来的。”
  姜元羲的祖父是谁?
  当朝太傅大人!百官之首!
  徐峰喜形于色,嘴角的笑意一直没少,搓了搓手,“真是有劳大人了,大人费心了。”
  姜元羲摇头轻笑,“丹阳县是我治下,我也盼着这里越来越好。如此,我就先回去了,徐大人不用送了,多多照顾身子,我还要徐大人好生辅佐我呢。”
  姜元羲回到衙署,磨了墨,埋头奋笔疾书,她先把给祖父的信写了,信上说了自己欲修建太学院之事,把太学院详细说了,又说要二十位有学问的先生,还要有医德仁德,顶好医术还好的大夫,有多少都不拘。
  等她把这件事写了,再铺纸写信给阿娘和阿爹,写完之后装进信封里,笑着看阿方,“去跟五哥、小哥、良表哥、玥娘、四哥他们说,我要送信回都城,若是他们有信的,一并写了给我吧。你不是说要给阿娘说我大展神威的事?与郎君们说了之后,快去写吧。”
  今儿那些事,她在信上给阿娘略提了提,要让她跟阿方一样事无巨细,连她说了哪句话都写上去...咳咳,这种事还是留给阿方做吧。
  阿方应了,退下去,好半响之后回来回禀,“五郎君说他晓得了,等会儿过来找你。六郎君又跟着朱先生外出了,我已经叫了长随去找。崔四郎君说没信,玥娘子说她等会拿信过来,郑郎君那边,在庄子呢,我派人去进不得。”
  阿方利索的说完,见姜元羲摆手让她下去,她福了福身退下了。
  姜元羲失笑摇头,低声道:“崔四哥太过倔强了,为了不让我起疑连信都不送回去了。”
  姜元羲叹了叹,铺了纸又写了一封信,这封是写给崔祖父的,简单的诉说崔玉书在丹阳县一切安好。
  姜元羲把信装好,听到外面传来一阵问好声,“见过五郎君。”
  “五哥,你来了。”看着大步走进来的姜伯庸,姜元羲招呼道。
  待姜伯庸坐在她对面,她倒了一杯茶递给他,“五哥写好给姨娘的信了?”
  姜伯庸将手中信递给她,“写好了。”
  等姜元羲收起这封信,他喝了一口茶,正色道:“五娘,我有事与你商量。”
  先前他分担着户籍登记造册的事,十来天才把户籍重新造册,这才空闲了下来。
  “五哥你说。”姜元羲坐正了身子,正色道。
  “五娘,新的户籍你看了吧?”姜伯庸问道,见姜元羲点头,姜伯庸沉声道:“五娘,我们造一个身份牌如何?”
  “身份牌?”姜元羲挑眉,饶有兴致的问道:“五哥的意思是?”
  “你我都知道丹阳县意味着什么,要不然当初就不会费尽心力要来这里,既然是我们跟脚之所,总要让它掌控在我们手中。”
  姜伯庸娓娓道来,把自己这些人因为户籍造册而萌生出来的念头详细讲述,“虽说现在这地儿很少通外面,少却不是没有,且你要建太学院,朱先生又要栽种他的稻谷,六郎还要走商,此后只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这里。
  若是我们没发现铁矿也就罢了,既然有了铁矿,我们不可不防。做一个身份牌子,让丹阳县的百姓佩戴在身上,哪怕是县城里头互不相识的百姓也能一眼认出是自己人,等我们慢慢把丹阳县的百姓收服,日后有外人或者探子来了,他们就能根据身份牌子辨认出外来人,如此一来全县城的百姓都是我们的耳目,没有人能在我们眼皮子底下动手脚!”
  这是他深思熟虑之下的想法,他也不知行不行,索性来找五娘商议。
  “让一整个县的百姓做我们的耳目?善!大善!”姜元羲抚掌低笑。

  ☆、第273章 养猪养鸡

  见姜元羲赞成他这个提议,姜伯庸松了一口气,“这个身份牌子,我欲定位三种样式。”
  姜元羲眉峰微挑,倍感兴趣。
  “二十岁以下用竹牌子,长两寸,宽一寸,正面左上角雕以桃花,右下角雕以矿山,背面正中雕以名讳。
  二十岁至五十岁,长二寸二,宽一寸一,正面左上角雕以竹子,右下角雕以银元宝,背面正中雕以名讳。
  五十岁以上,长二寸三,宽一寸三,正面左上角雕以松柏,右下角雕以金银宝,背面正中雕以名讳。
  此身份牌,让县里的百姓每年按照年龄来更换,年龄到了的,就让换相属的身份牌子。”
  姜伯庸娓娓道来,“谨防有细心之人观察识破,五年就要重新大换一次,重新将户籍登记造册,把身份牌子上的刻纹换了,以对防伪改造。”
  上辈子姜家花了最少十年时间才把江山打下来,这一次姜伯庸也做好了持久战的准备。
  姜元羲听得眉飞色舞,忍不住再一次抚掌,“五哥这法子好得很,如此此事就要拜托五哥接手了。”
  户籍登记本就是姜伯庸领着的,把身份牌子交给他再好不过。
  姜伯庸点头应了,又接着说起第二件事,“五娘,最近朱先生是否已经找好地方了?”
  问的是朱学真是否圈好荒芜之地了。
  丹阳县是个宝地,若不是地处偏僻,哪能等到他们来这里的份?
  又加上丹阳县人口不多,劳力少,哪怕土地能一年两熟,也没有劳力能开荒,所以剩下了很多荒芜之地。
  “我听朱先生说,差不多已经把地圈好了,回头等朱先生和小哥回来,我再问问他们。”
  姜伯庸神色一正,“我听你说过,朱先生花费了很多功夫,弄出了一批新的稻谷种子,趁着现在七月,让我们的部曲一起动手,尽早把稻谷种了,九月还能收获一茬。”
  丹阳县一年两熟,第一熟是初春四月栽种育秧,七月收割,第二熟是七月育秧栽种,九月收割。
  姜伯庸之所以如此着急,是他知道明年将有一场大灾席卷北梁——蝗虫!
  哪怕就是他上辈子不务正事,想起那场大灾,依然头皮发麻,数之不尽的蝗虫铺天盖地的飞过来,黑压压的一片,所过之处稻谷尽没。
  那一年,粮食欠收,朝廷又不肯免了百姓的赋税,祖父他们上书朝廷赈灾,结果朝廷的粮仓填不饱百姓的肚子,且粮仓就算要赈灾,惯例也要留下一半给军队备用的,陈雄只肯用粮仓先紧着军队,以至当时饿浮遍野,从树皮地根吃完,到最后的人易子而吃,可以说就是那一场大灾,让北梁再也无法维持明面上的安稳,乱象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姜伯庸一直记着这件事,蝗虫是天灾,他阻止不了,只能事先做准备,至少要保证他们丹阳县不能乱,若有余粮,还能用粮食吸引那些吃不饱的青壮年过来——这将是他们扩大自己军队的重要来源。
  怕姜元羲不重视,姜伯庸再一次道:“五娘,如今时势越来越严峻,我们要早做准备,行军打仗缺不了粮食,粮食越多越好。”
  姜元羲微微颔首,“五哥且放心,我晓得的。”
  粮食一事她同样很看重,一直都在等着朱先生的勘察,说不得圈地一事若受到百姓们的阻拦,哪怕是用县令的身份,她也要以权压势,绝不能有失。
  见五娘重视,姜伯庸稍稍放心,因着上辈子丹阳县是在姜李两家对峙后期才被五娘发现的,姜伯庸并不清楚丹阳县当时如何度过蝗灾,他想了许久,觉得只栽种粮食并不稳妥,要知道他们本身就要养上千的部曲,日日操练,吃不饱就没战斗力,所以姜伯庸又道:“五娘,我想了许久,我觉得我们要圈地来养一些家畜。”
  姜元羲含笑以对,“这事我与五哥不谋而合,我已经吩咐朱先生在勘察田地之时,也让他帮着看哪些地方适合圈养猪。”
  有朱先生的谷种,有丹阳县一年两熟的田地,固然可以让存粮甚多,但人不能只吃米饭,若没有肉吃,恐怕也没多少战力。
  “五哥,此事我会叫小哥的商队去买种猪回来,县衙再出告示,若有百姓领养种猪,种猪不用银子,当然,为了防止有人占便宜,每一户规定最多只能领养两头公种猪,十头母种猪。
  领养回家之后,只需每年给县衙提供百头成猪,赋税可免一成。至于百姓们若是还有多的成猪,也可以与县衙进行买卖,县衙会按照市价采买。”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