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凤和鸣 (百柏桦)


  徐峰低头不是为权势,他弯腰只为丹阳县的百姓,他识时务是见她所作所为并没有伤害百姓们的利益。
  难怪丹阳县的百姓们对他发自内心的敬重。
  他确实值得。
  时间很紧迫,姜元羲不想把精力浪费在无谓的内斗上,徐峰能与她一拍即合,最好不过。
  两人初次见面,先前又一直冷着对方,姜元羲作为上峰,于情于理都要留徐峰等人下来用膳,既是为了介绍自己人,也是为了推杯换盏之间慢慢熟悉。
  宾主尽欢,丹阳县是没有所谓夜禁的,本就是一个地处偏僻与世隔绝的地方,夜禁就没有了意义。
  夜幕降临,送走了喝得醉醺醺的徐峰等人,姜元羲吩咐阿方备了醒酒汤和一些吃食,自己提着食盒去了崔玉书的院子。
  她进门的时候,就看到崔玉书在敞开的大门里头坐着,见着她来了,朝她招招手。
  姜元羲走近他,挑眉笑道,“四哥这是知道我要来?”
  崔玉书晚膳的时候喝的酒不多,饶是如此,白玉脸上仍然有一丝红晕,不过他眸光清明,显见并未喝醉。
  “我从半下午就一直在等着你了。”崔玉书一笑。
  被崔玉书道破了心思,姜元羲也没有尴尬,她神色自然的把食盒打开,从里头端出来一碗醒酒汤放在崔玉书跟前,又把里头一些小炒拿出来,摆好了碗筷。
  “四哥晚上喝了酒,我吩咐阿方炖了醒酒汤,你喝一碗,省得明天早上起来头疼。”姜元羲柔声道。
  崔玉书含笑接过,应了一声,慢慢把一碗醒酒汤喝掉。
  “我看四哥晚上都没怎么吃,我们边吃边聊?”姜元羲轻轻点了点几碟小炒,“也不知这些合不合四哥的口味。”
  崔玉书浅笑着看了一眼小炒,“五娘有心了。”
  说罢拿起筷子,先夹了一口炸丸子吃。
  “四哥,你也去跟着去看过那座荒山了,那里藏着一座巨大的宝库,你如何看?”
  姜元羲边吃边问,语气就好像闲话家常那样。
  崔玉书也神色自然,并没有先回答姜元羲的问话,反而说起另外的事。
  “五娘,你可知当我知道你要去丹阳县上任县令,可知我当时如何想?”
  崔玉书问出口,自己又失笑,“是我傻了,你又不是我,怎知我如何想。我当时啊,就跑去见祖父,与他说,我想去丹阳县辅佐你,祖父当时以为我高热不退,脑子烧傻了。”
  姜元羲微微瞪圆了双眸,“嗯,我见着你从都城一路追了三百里路过来,也觉得你傻了。”
  崔玉书眸色温柔的看着她,眼前的小姑娘已经逐渐长大,身材高挑窈窕,明明容貌打眼就让人惊艳,却被她一身沉静的气势夺去了注意,让人更多注意到的是她这个人,而不是她艳丽的容颜。
  他从小看着她从一团珠圆玉润长成青葱少女,看着她越长大越绽放出耀眼的光芒,心中既有一种自豪感,又生出恐慌。
  她太过耀眼,就会吸引更多人的注意,李仲闻如是,她身边的邵兕虎亦如是。
  “嗯,祖父觉得我傻了,我不觉得,我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所以我追随你而来这里。”
  他的声音温柔如水,又带着一贯的宠溺,姜元羲听明白他的言外之意,却笑着道,“崔祖父得恨死我了,好好一个郎君,放着都城的仕途不要,非要来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埋没了大好的才华和时间。”
  她说笑着插科打诨,佯装自己听不懂。
  崔玉书心头一阵失落,很快又重新振作,五娘跟其他小娘子不同,不是靠着甜言蜜语就能哄骗的。
  “五娘又在说笑了,若真的埋没了大好的才华,那姜祖父为何舍得让你来,还搭上了五郎和六郎?
  段公又为何会在消失十几年之后突然出山,跟在你身边?那位朱先生是农家人,又为何会来这里?”
  崔玉书轻笑着摇头,“当然,你若是说这是我跟在你身边之后才知道这些内幕,那郑家又如何说?郑和安也跟着他妹妹来了祁东县,他为何不留在都城谋仕途?”
  “都城死了两个太子,死了一个王爷,谁还敢留在那里身陷囫囵呢?”崔玉书笑容微敛,“摊上一个喜怒无常的帝皇,不是百姓之福。”
  “五娘,我知你担忧什么,你大可放心,你我两家既是通家之好,又是姻亲,本就是一条船上的人,我阿姐可是你大嫂,我又怎会做出不利于你的事来?若是你不信,我带来的人你可以找人看着,我也不会传信给都城。”
  崔玉书似是开着玩笑,眸子里又带上了一丝认真,“若是我食言,就罚我这辈子都找不到妻子如何?”

  ☆、第264章 发财了

  一姜元羲最后陪着崔玉书用完了小菜,收拾好了食盒离去。
  她没有再多说这个话题,就如同崔玉书看着她长大,她同样也是跟崔玉书青梅竹马,很清楚他的品行,也知他说的是实情。
  崔家大娘子嫁给了她嫡亲大哥做妻子,姜崔两家是名副其实的姻亲。
  不过防人之心不可无,姜元羲相信崔玉书,但他还有从崔家带来的人手,谁知道这些人背后真正听命于谁呢?
  姜元羲派了姜家的部曲守在丹阳县通向外界的必经之路上,以防万一。
  有了徐峰的配合,姜元羲很快就将丹阳县事务了解清楚。
  “徐大人,不知丹阳县里头,蒙童识字有多少,青年识字又有多少?”姜元羲问道。
  徐峰叹了一口气,“少!少之又少!这里太过闭塞,并没有多少读书人过来这里,哪怕我去邻县请来了私塾先生,在这里待了不到一年,他们就纷纷离去,不是所有人都能忍受这种远离繁华的孤独。会读书识字的,都被我弄来县衙忙活了。”
  姜元羲想不到丹阳县目不识丁的情况如此严重,觉得有些棘手。
  “徐大人,我准备在县城里修建一座学院,让六岁以上,二十五岁以下的蒙童和青年都来进学,你觉着如何?若是可以,我甚至想把六岁以上、十八岁以下的小娘子们也一并收进来,教她们读书写字。”
  姜元羲的话让徐峰一怔,很快,这位半生都在为丹阳县百姓兢兢业业的老人,起身恭恭敬敬的给姜元羲行了一个大礼,“我代丹阳县上下百姓谢过大人厚爱。”
  姜元羲稳稳当当的坐着,等徐峰行完礼后让他坐下,听到徐峰不解的问她,“大人,让蒙童和青年都来学院里头进学,这个我懂,为何还要让小娘子们也来?我担忧先生不够。”
  时年普遍都是“读书进益是郎君们的事”的想法,姜元羲清楚哪怕就是徐峰都觉得读书这种事先紧着郎君们。
  兴许是觉得自己当着姜元羲的面说这个有点落她面子,毕竟她也是个小娘子,徐峰正想说点什么表明他没有看不起姜元羲的意思,就见姜元羲摆摆手,道:
  “自古女子嫁人之后就会在婆家相夫教子,其中教子这一点,若是一个目不识丁的女人,又如何担得起教子这一个重任?
  都说爹熊熊一窝,娘熊熊三代。男人们要在外打拼,把家里事都交给女人们管着,若是一个大字不识、粗鄙不堪的女人,与一个读过书、知晓世间道理的女人,哪个人教出来的孩子会更好?”
  徐峰脱口而出,“当然是读过书的女人教出来的孩子更好。”
  “言传身教,不外如是。”姜元羲点点头,“女人一生都在内宅里渡过,从儿子到孙子,娶妻娶贤,若是娶了一个惹是生非的婆娘,这个家从根子上就毁了,品性不好,又有多少好人家的闺女敢嫁进来这家?”
  徐峰很是认同的点头。
  “普通平民百姓太过看重儿子,对女儿多有忽视,在我们世家里头,不管是郎君还是小娘子,都是要读书识字的,大家都希望娶回来的妻子是个有学问的人,所以世家当中有些小娘子的学问跟郎君不相上下。再说了,读书才能使人明理,不开化的那是蛮夷,我们怎可去做那等蛮夷之人?”
  徐峰连连点头,忽的一笑,“就跟大人一样,你的学识比之大多数的男儿都要好?”
  姜元羲哈哈一笑,“是,我希望丹阳县的小娘子们都跟我一样,学问都比男儿要好。”
  徐峰颔首,“如此我明白大人的用意了,这么一说,小娘子们确实也要跟着一起读书进益才是。”
  心下感慨的很,以前觉得圣上派了一个小娘子来做县令,兴许是圣上喝醉胡乱为之,而今倒是庆幸来的是姜元羲了。
  她连小娘子们都想到了,若是五年后、十年后,县里的小娘子们都会读书识字,那么二十年后、三十年后县里的光景又会如何?
  只要一想到那种繁华盛景,徐峰就浑身激动得微微哆嗦,哪怕日后他看不到,可他会成为这一切的奠基人之一。
  两人达成一致,徐峰烦恼的是教书先生。
  “大人,若是真的把蒙童以及郎君、小娘子们都进学的话,先生少说也要二十来个吧?”
  徐峰不无担忧,去哪里找来这么多的先生,要知道户籍重新登记造册之后,丹阳县一共有一千一百八十七户,人口有八千二百一十六人,其中十岁以下孩童有三百多人,二十岁以下青年有八百多人,还不算小娘子,就是蒙童加上青年都有上千人,最少都要二十几个先生。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