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你们都在,就做个见证,想必我方才说的话,你们也听见了。”珉儿将目光徐徐扫过众人,唬得人人都打颤,她道,“你们与贵妃往来亲密,这是好事,往后也继续可以这样子,大家和和气气是一家人。但眼下朝廷正在追查私通叛国的逆臣,贵妃身份尴尬,不得不回避,你们任何人与贵妃往来,都会被怀疑,又何必惹祸上身?”
众人纷纷道是,早已吓得不敢正视皇后,珉儿则道:“不是我要杀海珠,是贵妃自己拿她的宫女来换见皇上一面。”
“公主……”海珠哭得可怜极了,那一刀虽不至于伤性命,可也把她的胆吓破了,且刀伤必然剧痛,一个弱女子岂能挨得住。
梁若君瘫坐在地上,失去了往日的光芒,她腿软得根本站不起来,却见皇后逼近自己:“还要去见皇上吗?”僵持了须臾,眼见得海珠身上的血不停地流淌,梁若君终于摇头了,绝望地咬牙切齿地摇着头。
“宣太医为海珠疗伤。”珉儿吩咐,“立刻搀扶贵妃回去休息。”
玉明宫的人都吓得挪不开脚,清雅不得不命自己的人去把地上的人扶起来,贵妃已经无法自己行走,几乎是被人架着进去的,海珠也走了,地上只流下她身上的血。
林昭仪死死地低着头,心里默默祈祷皇后别再和她说话,让她能有一口气回去自己的寝宫。眼看着皇后的裙摆出现在视线里,她吓得闭上了眼睛,但担心的事迟迟没发生,等她再次睁开双眼,皇后已经走远了。
地上的鲜血狰狞着,里头还隐约传来海珠的哭泣,孙修容扶着她,同样被吓坏的人含泪道:“皇后娘娘太狠了。”
可林昭仪却说:“她这算客气的了不是吗,贵妃那阵子多得意啊?换做是我,若是怀着孩子被别的女人抢走了男人,若是生下孩子坐月子,男人却偷偷摸摸和别的女人欢好,有朝一日能出口恶气,我肯定……所以,她这么做,虽然狠毒,但也是人之常情。”
这边厢,珉儿沿着太液池缓缓而行,清雅料理了玉明宫里的事赶上来,告诉皇后海珠的伤没有大碍,侍卫们下手是避开要害的,只是看起来吓人。
珉儿道:“派人好好照顾,帮她把伤养好。”
清雅一面答应,一面担心:“娘娘这么做,传出去,又该有人弹劾您了,眼下宰相失势,皇上那些功臣更容不得您了。”
珉儿却摘了路边一朵没被宫人清除的野菊,碾碎了花瓣撒入太液池里,叹了口气道:“我和皇上说好的,他和梁若君的事,由我来解决,我并不想让世人知道,他是在演戏,包括梁若君。就让她的梦,碎在我手里,恶人我来做。”
第五卷
第241章 你把这个家害得还不够惨吗?
清雅问:“娘娘会如何安置贵妃,把她一辈子关在玉明宫里吗?”
珉儿摇头:“想把她送去遥远的地方,当然最坏的结果,是把她送回梁国。”
清雅想了想:“以您的用心来看,最坏的结果不是把贵妃送回梁国,而是告诉他皇上从没有碰过她的真相。”
珉儿看着清雅,欣喜于她的聪慧和对自己的了解:“但碰不碰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感情,她现在无论如何都会留存一丝幻想,幻想皇上是真心爱她的,幻想皇上是出于无奈才不得不抛下她,哪怕从此永远抛下,只要那份感情还存在,她就不会绝望。不然……可能真的会把她逼死。”
“也许有时候,生不如死。”清雅不自觉地说出口,忙致歉,“娘娘,奴婢不是说您不对。”
珉儿笑:“我知道,咱们有什么不能说的,我更知道,哪怕送去遥远的地方,只要她还存有希望地活下去,就不能保证将来不会出什么事。她毕竟是梁国公主,即便她孤掌难鸣,也会有有心之人加以利用。到底如何处理才是最能有最好的结果,我会慎重考虑。”
她们走上长桥,走了几步后,珉儿才想起来要数一数脚下的步子,每次数脚下的不知,她都会想起初入宫的那一天,虽然皇帝很希望她能忘记当初的事,可对于现在的珉儿来说,当时的眼泪都弥足珍贵。爱上一个人,是世间最不可思议的事,珉儿知道梁若君对皇帝的感情是无辜而纯粹的,不论她有着什么样的目的,她有爱上任何人的权力,只不过她爱错了人。
“倘若我和皇上不逼她,她可能真的抛弃梁国,安安心心在这里做一个贵妃,甚至与我和睦相处。”珉儿道,“哪怕她曾有目的,也被对皇上的爱冲淡了掩盖了,你见过沉浸在与皇帝恩爱里的贵妃吧,终日脸上洋溢笑容,那么幸福那么美好。可那一切都不过是她幻想的,我不愿否认自己对她做了残忍的事,那就最后留给她一分幻想,让她余下的人生可以不要那么绝望,我不会去对她说任何大道理,赢就是赢,输就是输,可我想给自己一份心安理得,甚至是自欺欺人。”
清雅静默地听着,她知道皇后是善良的,但天下人不会这么看她,海珠鲜血淋漓的惨状很快就会被传出去,那些曾暗暗为贵妃得宠而幸灾乐祸的人,一定会吓得张大嘴巴,然后冷静下来,新一波的对于皇后的攻击又将到来。
“清雅,你准备准备,我打算明天就去宰相府,离了宰相府,我想去街上逛逛,我还没好好看过京城是什么样子的。”珉儿回望太液池周围的宫宇,叹道,“日日见这景色,纵然仙境,也腻歪了。”说罢恬然一笑:“早饭吃了一半就跑出来,我饿了。”
她们高高兴兴地回去,一切仿佛又恢复了平静,但平静底下是关于皇后之狠的最新的传说,她不断地打破自己在世人眼中的印象,挑战着人们接受的底线,当初韩美人口吐的鲜血还不曾忘记,今日海珠又一次让这宫宇染上了人血。女人们想起皇帝逼宫的传说,幻想她们不曾见过的血染宣政殿的恐惧,突然觉得,皇后与皇帝真是再般配不过的人了。
发生在玉明宫外的事,尔珍仔仔细细地告诉了淑妃,彼时淑妃正抱着小儿子教他走路,小家伙跌跌撞撞,腿上还没有十足的力气,沣儿在边上急得团团转,一遍遍地给弟弟演示怎么才能跑起来。
孩子们玩儿得很高兴,淑妃像是听得心不在焉,等浩儿不乐意再走,麻利地爬着去追哥哥,淑妃才转身来看尔珍,拍拍手道:“所以呢,海珠死了吗?”
尔珍一愣,忙道:“没有死,只是受了伤,但是经此一事,贵妃娘娘怕是不敢再纠缠着要见皇上了。”
淑妃长长叹息:“没想到她不过如此,我本以为,来了一个劲敌,足以对付皇后,没想到她风光不过一阵,就这么惨地输了。”
“娘娘……”
“没什么,不过是一切回到从前,我本想她们两败俱伤,我能坐收渔翁之利,也想过若是皇后败了,贵妃那样面面俱到的人,和她相处比和皇后容易。而且她是梁国人,皇上不会选有他国血脉的皇子做继承人,她就是生出一条龙来,也不会影响我沣儿和浩儿的前程。当然,现在是最差的结果,也是最没什么印象的结果,不过是一切回到从前,我和皇后从头再来一遍。”
淑妃淡淡地说着,脸上掠过几分让尔珍觉得陌生的神情,她纵然日日夜夜跟在身边,也开始强烈地感受到娘娘的变化,可她完全无法预测自家娘娘最终会变成什么模样,她只知道那么多人前赴后继地败在皇后裙下,算上那远嫁赞西国的秦文月,都输得一败涂地。
尔珍认为,不论自家娘娘变得如何强大,也终究敌不过皇后,她要与皇后争,只会落得以卵击石的下场,可是……
“你放心。”淑妃却又说出了另尔珍意外的话,“我现在要养精蓄锐,用全部的心思培养沣儿和浩儿,他们足够优秀才是最大的资本,至于皇后,只要她一天不生儿子,我就一天不必操心,何必在事情都没发生的时候,先折磨自己。”
尔珍松了口气,淑妃吩咐她:“宫里的事一切照旧,传我的话,再次警醒妃嫔不得去打扰贵妃。”
“是。”
“眼下我不和她争,但属于我的,我也不会放开。”淑妃坐到镜台前,在发髻上添了一朵淡黄的宫花,这个颜色鲜嫩亮眼,让她一下子年轻了不少,她怔怔地望着镜子里的自己,缓缓闭上了眼睛,“无论如何,你休想把我也从这皇宫里赶走。”
尔珍听得心颤,她好像明白什么了。
在皇后的绝对强势下,玉明宫消停了,大臣们虽然对皇后的行径颇有微词,但这会儿皇帝正在扫荡旧朝势力,事实上除了几个出身草莽随皇帝踏雪而来的功臣,大部分人,连带皇帝自己,都曾是建光帝的大臣。皇帝此番清理门户,把准线拦在哪一处,是最关键的所在,会不会被秋振宇牵连才是眼下最在乎的头等大事,后宫女人那点纠葛,暂且就顾不上了。
可珉儿手中,从来都不是什么女人的纠葛,但她在乎的是项晔,是黎民百姓是国家,大臣们到底怎么看待她,她根本不在乎。
如是第二天,皇帝为珉儿准备了浩浩荡荡的仪仗,将她送回了宰相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