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骞低声道:“学士,树大招风,昔年老相公遭了不少嫉恨,他们拿老相公没有办法,就中伤老相公的门生故吏。这都是些受过苦的人,有劳学士啦。”
谢麟低下头看名单,一眼扫过,诧异取代了怒气——这人也是你手下?还有这个!贞介耿直,居然也跟你混的?!
谢丞相摆摆手:“去吧,杂在名单里提。能提回来几个,你就多几个助力。”
艹!谢麟恨不得扇自己几个巴掌,一口气吐不出咽不下,他又承了谢丞相的情了。他终不肯在祖父面前示弱,装作没事人一般:“我尽力。”
谢丞相缓缓地道:“哪个庙里没有冤死的鬼呢?先要保全你自己,才能做旁的事情。记着一条,凡与一个‘古’字有牵扯的,有再大的冤屈,你也不要去陪葬。以后有的是机会,不在乎这一刻。”
谢麟心头一震,低低地说:“是。”
“标了圈的,一定要想办法,他们的妻儿一直有人在照看。”
“明白。”
“去吧。”
谢麟顿了顿,慢慢地回长房去了。
赵骞待他走远,对赵丞相道:“您可以放心啦。”
“还早,还早。”
————————————————————————————————
谢麟带着一肚皮的心事回到长房,听到里面笑语,心情才好了起来。进到室内的时候,脸上已经有了笑影了。
程素素扶着桌子起来:“累着了吧?”
谢麟摘了帽子、解下外衣:“这有什么好累的?你呢?累不累?”
“我就更没有好累的啦,怎么样?宫里有人为难你不?”
“说到这个就有趣儿了,”谢麟仿佛想起什么来,“咱们在京外的时候,竟不知道平白多了一个对手。等回到宫里,竟不知道又多了一个手下败将。怎么有这么多代人结仇代人打架还代人赢的主儿呢?”
程素素捶桌而笑:“这么说,探花郎倒很可爱啦?”
谢麟撇撇嘴:“我就不可爱了吗?看看,看看,哪里都很可爱。”
程素素托着腮,调子软绵绵的:“看就看~咦?坏了,看你看得都不会眨眼了,你要怎么赔我?”
轰!粉红的颜色从皮肤底下往外溢了出来,头颈一片桃花,谢麟像被贴了定身符一样,定住了。好一阵儿才讪讪地道:“赔、赔只猫好不好?”
程素素还不肯放过他:“哪一只?不是我眼前的这一只我可不要。嗯?”
“嗯!”
“那你就是我的了,要乖。”
“好、好的。”
两人调笑一阵,谢麟平静地说出见了谢丞相如何如何。本不想说出来让程素素烦心的,不过气氛太好,说着说着就讲出来了。程素素问道:“那这些人为人如何?”
谢麟当然明白她的意思:“倒是有不错的人。”
“那不就得了?人与人相遇有种种原因,处得好不好,却与这原因无关,只与人有关了,”又小声地说,“你还生在这家里呢,外面有因为阿翁讨厌你的人吗?”
谢麟笑了:“真的有啊!”
“呸!你就不会顺着我说吗?”
“会、会的!”
此事就此揭过,谢麟心绪渐平:“我现在没那么在意他了,也就没那么生气了。”
程素素不再说话,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他笑,笑得谢麟整个人飘了起来。清清嗓子,谢麟带着丝敬畏地看着她微凸的小腹,看了好一阵儿,才轻轻地将手放了上去,喃喃地道:“嗯,现在一点也不生气了。”
程素素笑得更厉害了。
谢麟道:“要个闺女,一定不嫁给岑恒那样的轻狂小子。”
“干他什么事儿?”
“圣上是真的很喜欢他了。才一见过就问我,此人如何?我说,圣上选材,想必有是有独到之处的。圣上就问,这样的人,做女婿也是极好的了吧?”
“那你怎么说的?”
“我说不好。”
“噗——哈哈哈哈!”
谢麟收回手来,轻声道:“他与我差不多的年纪,至今未娶,不简单。虽不是赤贫的人家,毕竟长安米贵,圣上是有意为他寻一门好亲了。倒让我想起一个人来。”
“谁?”
“祁夬,他是有些像祁夬的。老翁爱少妇呀,圣上如今也染上喜欢年轻人的毛病了。毕竟是遗憾。啧!我对圣上说,作平常同僚看,自然是不错的,可世人挑嫁女嫁妹,要求就不一样了。譬如你问道灵,朝上谁好谁坏……”
“呸!”
两人笑闹一番,程素素道:“你可小心,甭管他是怎么得的圣意,这一步他是迈过来了。便有了可以施展的地方。”
谢麟道:“咱们只管看戏吧。至于岑恒,路长着呢。反正呀,我没看好他,妹子也不嫁给他。你想,圣上那是什么眼神儿?他爱护的都是什么人呢?”
这还真是个问题,程素素赞同地点点头。
接下来,他们看看了一出小热闹。
御史上书,因贪墨而遭贬黜流放的某知府,其子中途潜逃回家,为人告发。经查,此人是与人同谋作假来归,侦得同谋者有二,一个便是前大理寺卿家的,另一个的历史更久远一点,姓古。
第166章 老实学生
“怎么又把姓古的给翻出来了?这都过去多少年了?李伯父这……”程素素听谢麟诉说种种, 第一反应就是,李丞相这回可能猜错皇帝的心思了吧?不能因为皇帝并不算很英明, 就将人往蠢里、往小心眼儿里猜呀。
谢麟却颇为感慨地道:“不愧是当朝丞相啊, 他猜对了,圣上大错,着有司严查!条子是我亲自写的, 还嫌我写得不够严厉,抢了笔去自己写了,御笔手书只为这一件事, 啧啧。”他是很想坑梅丞相方一把的,但是为了不让人看出破绽来,已经装得很公正了,不想皇帝嫌弃他用词不够狠。
“记到了现在,这要是多大的仇多大的怨?”程素素正吃着酥酪, 惊讶得勺子都放下了。沾上一个“古”字, 连一起逃亡的人都要吃瓜落,皇帝这反应也未免太大了。
“越是到了他这个地步,越是不容有遗憾了。何况,”谢麟压低了声音, “听说古老太师当年也不很瞧得上圣上。”
程素素要笑不笑的:“明白了。”一个典型的中年的油腻腻的老男人风格。
谢麟叹道:“石先生该难过了。”
此事无解, 皇帝小心眼儿记着这个仇,借机将姓古的再犁一遍别人也没得说。当初是皇帝授意的,李丞相等人动的手,如今君臣都还在, 谁敢翻案呢?哪怕要翻案,也得过个几十年,大家心气平了,古家翻不起风浪来了,再显示宽厚仁慈。
程素素低低地:“诛连之法未免太过苛刻了。”
谢麟道:“那是你们的想法,你、道灵,都是心宽的厚道人。你们受难的时候,别人可不觉得诛连有什么错,只怕不能斩草除根。咱们不再动手,看着就是了,谁还能替得了谁呢?”
说到陈年旧事,程素素的伤感也轻,轻声道:“我想让我二哥代我再去拜会一下史先生。”
史垣如今已经是一部尚书,在她这里还是“先生”。
谢麟道:“有李丞相的手笔在,史尚书必然会插手的。牵连到了古氏,李丞相没有些表示别人看着也不像。”
不是那个意思!程素素是想为二哥谋个出身了,说来也是真的不好意思,她从自家兄弟身上很容易就理解为什么这么多勋贵名门特别反对取消息荫职了。她三个哥哥,就大哥能拿得出手,二哥资质平庸,家里尽可能提供了最好的条件、他自己也刻苦,还是个举人。三哥更不要讲,读书进学堪称顽劣,武学一途也没有突出的天份。
怎么能不为他们操心呢?
以往是因为大哥不在京城,二哥要照看家里耽误了上回外放出仕的机会。现在程素素回来了,就得给二哥找补回来。三十老经,五十少进士,程珪三十还没到呢。但是大家都知道,程珪的希望很小。就算家里愿意养他直到他考中,他自己也会过意不去。
程素素回京之后见过程珪两回,又与程犀通了信,知道程犀的意思,也是让程珪就此出仕。便起了为程珪筹划的心。
方法也很简单,还是要用到史先生的。史先生亲自教的学生并不多,程珪天分极其一般,只是听话而已。看在大家面子上,史先生也要为他筹划一二。巧了新任的吏部尚书卢观是史先生的儿女亲家,些许小事不过抬抬手。
程素素只要让自觉不好意思在老师面前出现的程珪往史府里多走两回,刷一刷脸,待程犀回归之后往史府拜托一二,这事就算定下来了。是的,程犀也要回京叙述了。
轻轻将自己的计划说给谢麟,程素素便问这主意如何。谢麟知道她并不想催着自己出头,想一想这主意也没有什么毛病,便说:“如今朝上乱作一团,真个要他出仕?”
“当然,”程素素肯定地说,“那是个大活人呀,叫他闲在家里,什么都护着,出仕了也不当是个能自己拿主意的人,还有什么意思?”
要搁从前,她肯定会有种种担忧:这么乱,会被算计的吧?二哥又不够聪明,还拼命想学大哥和师兄有担当,会吃暗亏的。办不好差使怎么办?诸如此类。及看到李御史,她的想法也就变了,老母鸡护小鸡一样护着全家的李丞相,尚且要将这些老实侄子轰出来历练!程家怎么就到了只有大哥一人出仕,别人老实窝着的地步了呢?